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858章 認慫

伏偉帶著艦隊到達君士坦丁堡的意義很深遠。

首先是漢國那邊已經尋找到航線,可以從海上直通羅馬現在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其次是艦隊能夠直達君士坦丁堡,也能夠肆意地攻擊地中海所有的海岸城市。

漢軍艦隊出現的那一刻起,羅馬與漢國不再存在平等,一切只因為羅馬遭遇襲擊也沒有艦隊能夠前往進行報復。

被打了也只能被動挨打的一方,天然上就是處於劣勢的那一邊。

尤其是兩個國家的陸地離得足夠遠,卻是兩國都有足夠長的海岸線,一方已經有能力派遣艦隊抵達另一方,另一方面卻連自己的洗腳盆都出不去。

漢軍艦隊出現的直接體現就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向王猛進行表示,會親自舉行前所未有的歡迎儀式。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還將召回所有行省的總督,邀請羅馬各地有頭有臉的貴族,一切只是想讓眾人看看那一支航行數萬里之後,抵達君士坦丁堡的龐大艦隊。

之前羅馬當局對王猛提出的採購雖然熱情,可是很多方面進行了約束,限制奴隸的購買量,尤其是在採購糧食方面做了很大的限制。

漢軍的龐大艦隊到來,羅馬當局是沒有明白向王猛提出解除限制,可是短時間內尋找漢國使節團談生意的人卻是激增。

「我們之前有找過這些人……」蔡勉沒有太大揚眉吐氣的感受,倒是有一種老虎不發威被當成病貓的受辱感:「現在這些人背後的主人知道只要大漢願意就能發起攻擊,認清楚自己的地位了。」

「陛下很早之前提到過了。」王猛陷入了回憶,有一小會才說:「誰能掌控制海權,就等於是掌控了世界。」

之前他們對此還沒有太大的感觸,可是現在就從羅馬人的態度轉變上親身體會到了。

漢人這邊輕鬆愉快,羅馬高層那邊就很是愁雲慘淡了。

普通的羅馬人對於一個遙遠國家的艦隊從海上而來沒有想太多,覺得驚奇的同時,想的是那些遙遠而來的異鄉人總是要吃喝,肯定會大肆採購東西,那就能賺錢了。

對於羅馬高層來講,自己家的艦隊能前往漢國是天大的好事,自己去不了,漢國的艦隊卻是特么來了,著實是糟糕透頂的悲催事。

「之前以為賽里斯人哪怕是能從海上來,也僅是走紅海在埃及那邊登陸……」加盧斯的臉色是煞白煞白的,其餘的人臉色也沒好到哪去:「埃及那邊的環境異常惡劣,就算賽里斯軍隊在埃及登陸,只要我們沒有放鬆,他們也絕難抵近到小亞細亞,現在……」

不管是在亞洲部分的埃及,還是在非洲部分的埃及,處於紅海區域的陸地絕大多數地區都是沙漠,向內陸一段距離哪怕不全是沙漠那麼惡劣,可是相當多數的區域也是戈壁級別的荒蕪。

缺乏植物一般就是缺乏水源,該類環境之下軍隊的數量越多,那麼就預示著水源的補充就越艱難。

說白了就是,防守一方可以在有水源的地方設立要塞,來攻的敵軍少了沒有威脅,前來攻打的敵軍數量一多又不能保證水源,對防禦一方的優勢太大了。

當代奧古斯都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治下的羅馬與之前的羅馬王朝完全不一樣,之前的王朝重心是在歐羅巴,主要經營的也是歐羅巴的疆域。

在君士坦丁成為羅馬的統治家族之前,羅馬一再發生內戰和政變引發的戰亂,實際上歐羅巴是多次被打爛又得到重建。

長達數百年的羅馬內亂給了歐羅巴東部的各部蠻族崛起的機會,等待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坐上了奧古斯都的寶座,不說蠻族得到崛起,內戰中得到壯大的一些家族也把控住了地方。

所以說過不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迷上了南歐,是西歐、中歐和義大利那邊的地方勢力根深蒂固,東歐就直接來了個蠻族崛起,想過得舒心一些只能是選擇南歐。

南歐要是早個幾百年在羅馬人眼中就是個十足的蠻荒之地,更別說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控制最為得力的小亞細亞有一半根本就是屬於亞洲。恰恰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控制最嚴密的疆域不屬於「老羅馬」的地盤,也就能夠想像得出那些貴族是怎麼看待君士坦提烏斯二世。

君士坦丁家族的情況是,有著羅馬統治家族的名號,實際上號令出了君士坦丁堡再往北,歐羅巴部分是有好處才願意聽聽,沒好處……誰特么管你是奧古斯都啊!

「那個……」加盧斯很久就有一個疑問:「賽里斯攻打信度的起因是什麼?」

眾人面面相覷,他們得知漢國與笈多進入戰爭狀態的時候,那邊的戰爭早就打了將近一年,為什麼打起來不是沒去探索過,一直以來卻沒有一個正式的答案。

漢國對外宣稱的是笈多王朝入侵了自家的疆域。

所謂的入侵是漢人到了南洋,發現這個地方竟然有黑皮膚又瘦瘦小小的亞黑人,立刻就進入到不能忍的狀態,見一個逮一個回去當奴隸。

後面漢國海軍進入到阿三洋,神奇地發現這邊竟然有許許多多的異族船隻活動,漢國戰船與笈多商船第一次碰上是進入到搶劫和被搶劫的角色。

漢軍不搶不知道,一搶發現阿三還真特么富有,果斷一搶再搶,阿三肯定是要做出回擊,逐漸就演變成為海上的交戰。

「兩邊都有自己的說法,一方是認為對方是不講理的強盜,另一方面則宣告對方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尤利安有做過深刻的研究,明白那些說詞是一點都不可信,真理只掌握在能不能打得過的基礎之上:「賽里斯人已經登陸信度大陸,很顯然真理掌握在賽里斯人那邊。」

都是國家的治理者,誰還不知道誰是個什麼樣的德性,國家去發動戰爭從來都不需要什麼正義,只需要能不能帶來利益。勝利者享有書寫歷史的特權,失敗者將被埋進墳墓,所謂的正義就是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羅馬一直很關注阿三那邊的戰爭動向,他們新近得到的消息是,笈多王朝旁邊的德拉王國(漢稱吉塔拿多)已經全面淪陷,漢人正以德拉王國作為跳板攻擊笈多王朝的南部和西部。

漢人控制德拉王國之後不但對笈多王朝動手,連旁邊的國家也沒有放過,很短的時間內又滅掉了葉伽、索普、卡伽……等等的十來個小邦,沒費多大的功夫攻取了地區小霸那羅的半壁江山,迫使那羅成為漢國的僕從國。

「漢人在信度大陸半年內打下了相當於我們兩個馬其頓行省的地盤,同時還消滅了笈多五萬左右的軍隊。」尤利安很嚴肅地說:「笈多的軍隊長久以來抵禦伐迦陀迦和周邊數國的聯合攻打,沒有足夠戰力是做不到的。」

羅馬與笈多王朝有著歷史悠久的貿易關係,對笈多王朝的了解遠比對漢國要多得多。他們印象中的笈多王朝並不弱,尤其是相當的富有。

「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他們與賽里斯軍隊的較量中一再失敗。」尤利安可是有備而來,他拿出了幾張羊皮紙,是西塞羅記錄信度洋海戰,還有幾次陸戰的記錄:「如果西塞羅說的是真的,賽里斯人一直都沒有真正的將笈多當成平等的對手。」

尤利安的理解就是那樣。

雙方早期海上的交鋒就不用說了,漢國海軍前面怎麼打不重要,一次性拉出將近三千艘各式船隻直接懟到了笈多王朝的家門口,不是已經很容易地呈現出力量對比?

陸上的交鋒,西塞羅記載的是漢國的正規軍大部分時間是充當監督角色,去與笈多軍隊打的是漢國的僕從軍為主,其中來自倭列島各國的僕從軍出動次數最多。

「那個叫倭列島的地方,聽西塞羅描述是一個處於半石器時代的島群,上面的國家都在極力想要並進賽里斯的國度,一直沒有得到賽里斯天子的允許。」尤利安對這個沒什麼感觸,羅馬輝煌了那麼久,歷史上也是有相當多國家和民族想要融合進來,成功的也就那麼幾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願意為賽里斯天子而死,上了戰場非常瘋狂。」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抬手阻止尤利安的繼續講述,面無表情地說:「競技的流程能加快就加快,接下來你有新的職責。」

尤利安稍微愣了一下,他是主辦者,辦了這麼一場盛會主要是想將從漢人那裡獲得禮物賣個好價錢。

「不能讓賽里斯的艦隊停留得太久。」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怎麼可能同意讓漢軍艦隊停泊在海峽的咽喉位置,既然漢軍艦隊在海峽裡面一字線排開,對航道的影響降到最低,就維持現狀:「也做好準備,隨時跟他們一起前往賽里斯。」

羅馬沒有遠洋船隻,上一次西塞羅出使漢國,船隻還是購買和僱傭自信度大陸的一些國家,其中就包括笈多王朝,結果還不是只撐到平蠻校尉部,後面是漢人安排船隻送回了漢國。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接下來就是進入思考狀態,時不時會看一眼海倫娜和海琳娜。

海倫娜有參加過高層會議的經歷,她出現在這種場合併不突兀。

海琳娜則是第一次受邀參加高層會議,緊張地綳著小臉就不說了,手也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