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821章 劉彥的偉績之一

夷州對於大陸的重要性其實有很多,不是講根據什麼國際規定,某個島嶼周邊多少里之內皆為該島所有國的海域。

從氣候上面來講,夷州一直都在為大陸擋風,太平洋上靠近大陸的地方形成了颶風或是颱風,經常就是被夷州給攔了下來,沒給大陸那邊造成太大的麻煩。

如果不是地盤太拮据,還真沒有必要大肆開發夷州,頂多也就是利用一下島嶼上的一些天然深水港,將島嶼建成一個對海外貿易物資的中轉地。要不然的話,每年幾乎都有三個以上的颱風或是颶風過境,每次過境都要留下一片狼藉,那就是建好了等風肆虐再繼續被吹倒的尷尬局面。

劉彥可沒有興趣去鑽夷州中央的山脈,他就是順著海峽走走停停地視察了一些港口。

以當前的形式來講,夷州對漢國一點都不重要,更外圍的關島已經被找到,就算是想要建設預防性的軍事基地,以價值和戰略地位那也是選擇關島而不會是夷州。

再來是,漢國現在正對中南半島和阿三大陸用兵,夷州這邊雖然是海外島嶼,可夷州與海南島相比距離上不佔優勢,海南島都不是第一級別的戰爭物資儲存地,哪又輪到夷州。

「陛下,此處離呂宋近。」庾翼在為東晉小朝廷做事的時候沒少了解夷州,呂宋則是近些年有做了一些研究:「兩個島嶼中間還有一些小島(東沙群島),夷州是作為南洋貨物運往內地的中轉站。」

劉彥之前還真沒有太注意過,逼格高一點的說就是他日理萬機,哪又能事無巨細地注意。他也沒有認真去查看,要不談就會發現倉庫裡面香料、香木、寶石、黃金、銅錠……等等的物資多到嚇人。

如果說倭列島盛產黃金和白銀,那麼南洋群島的黃金和白銀儲藏量或許沒倭列島那麼多,但是勝在南洋群島的資源種類更豐富。

像是後世菲律賓群島,黃金儲量其實非常可觀,可是更多的是銅礦儲量,毫不誇張的講,一些島嶼壓根就是一座用銅堆成的。

知道西班牙、荷蘭、美國殖民菲律賓群島的時候,他們掠奪的什麼資源最多嗎?反正不是香蕉就是了,就是數量誇張的香料和豐富的銅資源,也沒少帶走黃金就是了,還發現了白金。

當時的白金並不之前,經常是將白金冒充白銀使用。菲律賓群島並不是一個盛產白金的地方,相比起來美洲都比菲律賓群島多得多,然而儲藏量最大的卻是南非,南非還是全球黃金和鑽石儲量都能名列前茅的地區。

對了,漢國其實找到前往南非的航線,不過介於著實遙遠,漢國也在對阿三大陸動手,僅是進行一些必然的勘探和偵查,暫時沒有進軍過去的心思。

劉彥一點都沒有去呂宋那邊的意思,他下一個目的地是馬六甲。

對於劉彥來講,重走一遍南海很有意義,他可是在這邊服役了四個年頭,雖然說很經常就是窩在一個地方沒動彈,可幾次有限的經歷也坐過軍艦干一些登島的演習。

海依然是那個海,島嶼也依然是在那個地方沒有挪位子,時間卻是提早了一千六百六十五年,使得站在甲板觀看的劉彥內心裡多少是感到有些複雜。

南海當前是漢國最繁榮的海域,之前是東海、黃海和渤海。

當前的情況是,南洋群島一直在提供著各種的資源,中南半島掠奪到的資源也是走海路,更別說穿過馬六甲海峽的另一邊正在進行一場規模不小的戰爭,該海域的航線上自然是船來船往。

季節已經臨近冬季,南海這邊自然是不會下雪,不過卻是有可能會形成海上風暴,或許會演變成為席捲島嶼或是陸地的颶風和颱風。

要說起來,呂宋那邊也是一年要被颶風或是颱風摧殘那麼幾次,元朔九年的時候最為誇張,竟然是被七個颶風摧殘。

以當前的技術而言,壓根就沒法用儀器探測到風暴的形成,得是人離得足夠近才能用眼睛發現,往往是發現之後再進行預防準備也來不及了,經常是發現風暴形成的船隻葬身大海,連帶沒有及時得到消息回饋的陸地沒做準備。

「每年的損失率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二之間。」伏偉是被派過來作為領航官,為劉彥等一些中樞重臣介紹情況也是免不了:「所幸大多是編隊航行,大多數人員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

那些跑單幫又船隻沉沒的,除非是沒有可以借力漂浮的東西,要不然以各條航線的繁榮程度,基本是沒有多久就會被其它船隻發現並救起。

「損失最多的是在更外圍的航線,尤其是東南航線(含蘇祿海以南)。」伏偉說到這個的時候臉頰抽了抽,有一段時間那邊的損失率達到九成,可見其危險程度:「我們一直向東南探索,找到了幾處島嶼,暫時還沒有找到陛下所說的袋鼠島。」

呃,是澳大利亞,不過劉彥直接給命名袋鼠島,得說的是名字很貼切。

當前為整個國家產生效益的基本都是在本土之外,像是中南半島提供著糧食和香木、橡膠,倭列島主要提供黃金和白銀,南洋群島提供香料、黃金、寶石、香木等等,本土還沒走出戰爭帶來的創傷。

「還有水果。」劉彥根本沒忘記這個:「先漢征服西域增加了菜譜,我們做到了更多。」

還真的是,西漢開拓西域為中原增加的物種多不勝數,就算是到現代餐桌上還享受著西漢的勞動成果,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黃瓜(胡瓜)、蒜(胡蒜)、胡蘿蔔,還有葡萄、核桃、苜蓿、石榴等等。

漢國得到了南洋,收穫最大的不是寶石和黃金,是各種種類的香料,直接使漢人的烹飪進化了無數個檔次。

能吃得更香的時候,沒人會願意再去吃一些清水爛煮的食物,尋求的是更能刺激味覺的食物,那也就是為什麼某段時期地球會進入香料貿易時代。

歐羅巴人為了香料貿易進行的戰爭遠比白銀戰爭久,印度和南洋群島能吸引歐羅巴人的目光,就是因為兩個地方都盛產香料,他們為了壟斷戰爭維持了數百年之久。

倒是近在咫尺的中原王朝,哪怕是知道了香料的存在,和香料能帶來的超巨額利潤,可中原王朝總覺得,俺們地大物博,才不稀罕那點玩意,完全不知道歐羅巴人之所以和阿拉伯人為什麼要為那麼點東西打出狗腦子。

「嘶……」劉彥倒吸氣不是為別的,是吃的玩意太酸:「這種東西菠蘿,有著豐富的各種維生素。寡人吃的這個……沒人先試吃嗎?」

沒錯啊,菠蘿的原產地之一是在南洋,就是之前壓根沒人知道能吃……或者知道能吃的人沒上報,結果是劉彥要吃的時候,竟然特么吃到一個酸的。

崔宗就一臉的懵逼,反應過來是惶恐地請罪:「臣……以為這食物就是酸的。」

劉彥也沒大動肝火,是相對不爽地讓一個又一個試吃,總之是要搞來甜的。

後面當然是有甜的,劉彥很樂意與人分享,眾人吃著其實也沒覺得多好吃,就是必須給劉彥面子,裝也要裝出在吃人蔘果的模樣出來。

「陛下。」桑虞像是想到了,放下手中的芒果,說道:「此地的一些土著,與漢人竟是異常相似。」

劉彥覺得這個沒什麼毛病,阿三是有在向南洋群島移民,可是阿三人種當前在南洋可沒泛濫,就算是南洋群島有一些皮膚黝黑的土著,那些皮膚黝黑的土著數量其實並不多,更多的是黃皮膚系的人種,就是皮膚和五官與漢人一樣,可他們的身材會矮小一些,再來就是體格也基本瘦弱。

有什麼樣的體格跟飲食習慣和能不能吃飽掛鉤,比如一樣是生活在倭列島,可那裡有一種叫彌生文化的東西,他們禁止吃肉,結果是身材越來越矮,人也瘦得不像話。

南洋群島的人種很豐富,能看到黑炭頭,可以找到類白皮膚系,也能找到穿上漢服光從外表分辨不了是不是漢人的人種。

那就很有意思了,像是漢國會優待和自己長得差不多的那些人,再用他們去剝削其餘的人種。同時,看在長相差不多的份上,漢國也會更有融合他們的想法,像那些黑炭頭則是一點融合的想法都沒有。

「呵呵呵呵……」劉彥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笑了有一陣子才說:「寡人就是在豐富漢人的餐桌啊!」

踏平了草原,由於牧畜的獲取量增多,再建設起了放牧農場,使牛、馬、羊的價格不斷降低,至少目前北疆的漢人餐桌上每頓都能瞅見肉。還延伸除了乳酪產品!

征服了東北等地,中藥材方面有了增加,權貴們三天兩頭都要熬上一頓人蔘老母雞。

佔領了南洋群島,由於獲取的香料數量太龐大,官方也沒搞成奢侈品,烹飪的時候加上香料那是必須的。

還有對大海的征服,研究出了原始的保鮮措施,甭管沿海還是內地,餐桌上也增加了多種的海產。

另外就是多種類的蔬菜和水果。

「寡人能夠預計一點。」劉彥相當得意地說:「要是各種營養充足,漢人的平均身高怎麼也得有個一米八吧?」

完全沒毛病,只要營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