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789章 你們的神靈不行

諸夏是泛信的情況,對於什麼都會信奉,可要說信仰能有多麼忠誠就真的是在開玩笑,其中就包括對祖先的信仰方面。

「……」白白胖胖的阿三婆羅門聽完翻譯也是一臉的獃滯表情,他用著遲疑的表情和語氣說:「你們的大神有這麼多?祂們都是主管戰爭的神袛?」

「至少你們的濕婆大神沒有庇佑笈多王朝。」袁喬對神學比較陌生,但一點都不妨礙他用高傲的表情往下說:「或許你可以改變信仰,信奉我們的神靈。」

白白胖胖的阿三這一次卻堅定地搖頭:「我對濕婆大神的信仰忠貞不二。」

袁喬才不管這個阿三的信仰有多麼忠貞,他倒是明白為什麼會是這個情況。

阿三這邊的種姓制度就是建立在宗教基礎之上,作為頂級種姓的婆羅門先是宗教神靈侍奉者,然後才是代替神靈統治以下的階層,放棄或改變信仰直接的後果就是統治產生動搖。

「你們又不是一神教。」袁喬樂呵呵地笑了一下,說道:「多信奉一些真正能夠庇佑的神靈,沒有壞處。」

白白胖胖的阿三遲疑著沒有說話,他急迫地想要了解一下漢國的神靈都是什麼樣。

袁喬對諸夏的神譜了解並不多,見白白胖胖的阿三有興趣,撿一些自己懂得來講。

盤古大神、女媧大神、太一大神(東皇太一)的形象和職能早在商朝時期就已經被塑造出來。

女媧大神是商朝人的主神,還專門建有祭祀用的神廟。對於商朝人而言,祭拜女媧大神是一件很神聖且嚴肅的事情,他們堅信自己的祖先就是女媧大神用神泥捏造而成,對待女媧大神必須像是尊重母親一樣。

《封神演義》中寫過一節故事,講的是紂王題詩冒犯女媧大神,導致女媧大神不悅才有了天道滅商之舉,得講的是小說其實是取材於現實,紂王是有在祭拜女媧大神時有不妥當的舉動,可題淫詩什麼的絕對不敢(那時候有詩才怪,有也是頌),就那行為還搞得天怒人怨,給了西周伐商的借口。

越是遠古的時代,信仰就越嚴肅,因為信仰不同而發動的戰爭不計其數,哪怕是到了現代也依然在發生宗教戰爭。不過要說紂王壞到流膿,那是西周勝利之後得到了歷史撰寫權。帝辛從王子到成為國王一直致力於消滅夷人和戎人,相反是西周一直有勾結夷人,誰好誰壞只是勝利和失敗罷了。

自然了,袁喬才不會說女媧大神在商朝的覆滅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甚至都沒講商朝覆滅的過程,著重講了一下女媧造人的故事。

「製造人類嗎?」白白胖胖的阿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們的存在也是濕婆大神的恩賜。看來神明的某些神力是一致的。」

袁喬剛才還沒意識到這一點,聽了翻譯對於兩個完全沒有過交流的種族,信仰的神靈卻有相同的能力略略感到驚訝。

地球上很多根本沒有過接觸的民族,他們都會有一樣的傳說。其中神靈用自己的能力來製造人類出奇的一致,使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真的有那麼一件事情,要不然連接觸過都沒有,怎麼會有相同的傳說?

「濕婆大神不但造出了我們,他還是這個宇宙的創造者。」白白胖胖的阿三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傲嬌地說:「世間萬物皆是濕婆大神的造物,包括光與暗。」

宇宙這個詞很早就出現了,諸夏在不同的時期,許多大能有過多次的解釋。

《文子·自然》說道: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莊子·庚桑楚》表述:出無本,入無竅。有實而無乎處,有長而無乎本剽。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

《屍子》認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淮南子》解釋: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阿三信仰的印度教更加的簡單粗暴,宇宙就是一切。

波斯薩珊目前的國教,也就是瑣羅亞斯德教,因為與印度教有教義的重合,他們認為的宇宙也是一切,甚至是已經將要興起的基督教也是類似的觀點。他們都認為是自己的主神創造出了宇宙。

「利斧劈開了暗,帶來了光明,宇宙混沌形成了世界……」袁喬一點都不示弱,他蔑視地看著白白胖胖的阿三,高傲地說:「盤古大神能夠輕易地劈開任何一個宇宙。」

「然後呢?」白白胖胖的阿三半是好奇,半是驚訝:「就劈開,沒有了?」

袁喬其實就是想表達一個意思:你們的神靈能創造宇宙有什麼牛逼的,俺們的盤古大神分分鐘能終結。

目前盤古大神劈開混沌,力竭而身化萬物,等等的一些事情還沒有被塑造成為故事,只有關於盤古大神能終結宇宙的傳說。

因為形象是破壞,盤古大神一直作為傳說的存在,雖然有人信奉卻是不甚重視,某些程度上還與蚩尤有重合,是被視為「兵主」類型的主神,于軍隊的信仰度比較高。

白白胖胖的阿三見袁喬說不出後續,覺得是自己獲得了勝利,臉上出現了滿足的笑容。

這個時候,袁喬才注意到音樂聲已經停了下來,那些唱唱跳跳的阿三男女老少回到自己本來應該待的地方。

覺得自己獲得勝利的白白胖胖阿三,他比了一個請袁喬坐到黃金寶座的動作。

袁喬卻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他開始講起了另一位太一大神。

太一大神是到西漢的建立才被視為主神,之前的存在感比盤古大神還低,那一段時期不止是漢室敬奉太一大神,草原上的匈奴人其實也有相當多數的部落是信奉太一大神,後面這個被司馬遷作為匈奴人其實是諸夏後裔的證據。

在傳說中,太一大神是初代的天帝,乃是上古天庭的主宰者,掌御天地生靈。到目前為止,東皇太一還不是妖族,只是粗略皆是來自混沌,同時也不存在帝俊,更沒有鴻鈞。

當然了,不管是哪一位神靈,他們的形象都是被人所塑造和補充,受到的信仰越是廣泛,神靈的形象就會越生動和飽滿。

要說起來的話,東晉時期恰好是諸夏宗教高速發展時期,西邊有佛教入侵,本土的一些人則是致力於編寫本土的神譜來用於對抗。像是盤古、女媧、東皇太一、帝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太清)、元始天尊(玉清)、靈寶天尊(通天教主、上清),等等的一些神譜有載神靈……也就是《封神演義》的諸多角色,其實就是在這一時期被編寫出來,得說的是大部分的神靈都是有其原型,如灌口二郎神就是李冰。

明代小說家許仲琳寫《封神演義》借鑒的就是東晉編寫的神譜,不但是他,許許多多小說家寫神怪故事之類的書籍,基本上也是要參考到東晉編寫的神譜,再加入當代的地理志之類。

袁喬說諸夏的神靈肯定比阿三的神靈厲害,不但他自己深信不疑,隨行的同伴也是覺得理所當然,哪怕是那個波斯翻譯都覺得肯定是那樣。

原因當然是諸夏揍阿三揍得找不著北,阿三的神靈卻是沒有降下任何的神跡,是不是能解釋為諸夏的神靈也將阿三的神靈揍得找不著北,要不談以阿三對信奉神靈的程度,阿三的神靈絕對不應該沒有任何舉動。

古人真的相信神靈的存在,就算是對信仰最隨意的漢人也堅信這一點,他們在進行戰爭的時候,每每開戰之前肯定是要對自己信奉的主神祭祀一番,甚至要不要開戰都會先卜卦一下,不過人為操作的前提下,卜卦的結果肯定是因為人的需要而卜出適不適合開戰的卦象。

某些程度來講,漢國的高層對於神靈的存在是一種篤定的心理,會這樣是他們無法理解和解釋劉彥身上的秘密。高層的想法會影響到麾下,他們一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無比堅信就是受到庇佑,屢次開戰就是身上套著BUFF,就算是遭遇不利情況也會表現出更強的堅韌性和作戰意志。

袁喬講完了太一大神,又講了三皇五帝,地方山水神袛之類的倒是沒講。

白白胖胖的阿三,包括在場的所有人,純粹當成故事的人有,可當真的人更多。

阿三們則是納悶漢人怎麼對自己神靈發生過的事情知道那麼多,依照自己的觀念認為漢人能夠直接與神靈溝通,某些程度上面來講也必須承認漢人得到了自家神靈的庇佑。

對宗教信仰極其重視的阿三,他們一旦認為是那麼回事,態度上也會出現認真的一面。直接的表現就是,阿三對於能夠直接與神靈溝通和得到庇佑的漢人,不管是從表面上還是內心裡,有了很明顯的尊敬和畏懼。

「長史太厲害了。」

「可不是?懂的真是多哇!」

「那些阿三基本上都傻了。」

「別說他們,我也聽傻了。」

較真的阿三其實有可愛的一面,比如白白胖胖的這個婆羅門阿三,他已經很慎重地在考慮除了信仰自己家的濕婆大神之外,該選擇哪些位諸夏的神靈一塊供奉。

袁喬會說那麼多關於宗教的事,一來是阿三自己提了出來,再來就是根據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