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751章 嚇尿了啊!

大海之上,數之不清的船隻編隊而行,遠遠看去船隻的縱列竟是看不到盡頭,一副船帆遮天蓋日的景象。

李邁自然是身處艦隊的旗艦之上,他站在雀室(艦橋)窗戶邊緣,看著一眼看不到的盡頭的艦隊,滿心感慨的同時,為自己能夠率領這麼一支龐大的艦隊而滿是胸懷壯志。

漢國有海軍的概念是早在建國之初,當時還自稱漢部的漢軍就已經掌握了東海和黃海,多次利用海航的便利避開石碣趙軍的鋒芒。

恰恰是早期就對海洋有足夠的認識,開啟了開闢海航資源的旅程,便是每年從大海獲取的海產就支撐起了肉類補給,豐富了軍民的餐桌,也是攝取了更多營養的軍民身體更加健壯。

到元朔九年之後,漢人出海已經不限制在東海和黃海,是漢家疆域的沿海都能看到出海漁獵的船隻,比如夷州之外的海域,自然還包括漲海(既南海),更遠的都有出島鏈的漁船,僅是捕捉體積小的魚蝦也不再滿足漢人,有那麼一些船隊還特意去捕殺鯨魚。

對大海的開發和利用開啟了漢人另外的天賦技能,就是怎麼吃海產方面,延伸出怎麼使海鮮經過處理能運得更遠。畢竟將海鮮販賣到內陸的價格肯定是要高一些,有利益就會有人想方設法,各式各樣的手段也就如雨後春筍那般。

大海毫無疑問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不止是限制在海產方面,尤其是太多島嶼的發現增加了寶庫的種類,像是呂宋和周邊群島上面的香料,又比如某些海域盛產的珍珠與珊瑚,更少不了一些海島上有露天金礦之類。漢人比較喜歡的翡翠等物更是不少,倒是寶石什麼的價值還沒有被激發出來。

有那麼一些事情,漢人探索海洋期間,上了不止一處島嶼,發現那裡的野人搭建房舍的木材是非常名貴的檀香木,隨便堆著用來當做餐桌的石頭壓根就是翡翠或寶石的原石。

野人自然是不知道香木的珍貴,對翡翠和寶石也沒有什麼價值觀念,甚至都不知道金燦燦的金子有什麼稀奇,可漢人知道那些都是好玩意。

現如今的漢人做事還是比較直接,真沒幹拿一些不值錢玩意和野人換的習慣,能幹一票就直接操刀子上,一時間吃不下來就會呼朋喚友,要是連呼朋喚友都吃不下就會招呼軍隊,許多與世無爭的野人部落就那麼提早退出了世界的舞台。

太多隨隨便便都能尋找到寶藏的例子,一傳再傳激起了漢人出海尋寶的熱情,哪怕只是有很少人能夠發財,可的確是證實了海外滿是寶庫的傳言,自然是讓更多想發財又有冒險精神的漢人出海。

劉彥對民間的出海熱情是樂見其成的態度,哪怕這種現象是加大官府對民間的管理難度。

為什麼歷朝歷代都在嚴格控制對海洋的探索?其實就是因為憂慮太多的百姓出海,去到他們根本就管不到的地方。太多的百姓出海,那麼就會造成人口流失,要知道考核地方官政績的其中一項就是人口多寡。再來是,大海是充滿野性的地方,再是老實的人一旦有在海上生活的經歷都會變得剽悍,他們發財之後回到家鄉比任何誰都難以管束。

每個朝代的政權,他們連百姓在陸地上的活動範圍都控制得死死的,又怎麼會允許百姓去到海上?

劉彥卻是很清楚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的道理,他連陸地上的人口流動都不限制,更加沒可能去限制出海。至於說增加對百姓的管理難度什麼的,他又不是要當個「牧羊人」,相反很渴望治下的百姓每個都如狼似虎。

軟弱的民族哪怕是能存在一時,遭遇到夠強夠狠的異族也會被消滅,漢人又不是沒有險些被滅族的經歷。

目前大海上沒有什麼像樣的勢力,任何反抗都會被漢人輕易碾碎,能容易將大海歸於漢人之手的時候不幹,等別人得了先手再去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作為穿越者的劉彥不是不知道有明一代的下西洋,他可不會明明能輕易控制海洋的時候手軟,等發現海上有了威脅才後悔莫及。

甚至可以說劉彥有著很強的緊迫感,他這一代有系統這個作弊器,下一代的君王可不會有,不趁自己活著的時候多幹事,那就是蠢到沒邊了,要不然也不會在「基本盤」破壞的時候還強硬向外開拓。

李邁麾下的龐大艦隊從何而來?其中的兩千艘戰船就是出產自系統,剩下的六百餘艘才是千辛萬苦的建造和訓練而來。他不知道太多的隱秘,之前困惑漢國明明有龐大的艦隊為什麼不第一時間下場參與和笈多王朝戰爭,現在有再多的困惑都拋到腦後,滿滿建功立業的心思。

「阿三見到如此規模的艦隊,該是嚇得屁滾尿流。」

伏偉自然也是出戰,他被編在了與波斯艦隊的作戰序列,率領艦隊來參戰的艾爾塔巴·瑪西司提歐斯沒待在自己的旗艦,是上了伏偉的船隻。

笈多王朝的海軍會不會被嚇尿暫時不清楚,率領五十八艘大小船隻過來的艾爾塔巴·瑪西司提歐斯看到漢軍那無邊無際的戰船先被嚇尿了。

不獨艾爾塔巴·瑪西司提歐斯這一方的波斯人,得到允許觀摩海戰的羅馬百夫長尤利安·蓋希亞也一樣是被嚇尿了。

那可是多達兩千五百艘以上的大小戰船,還不算一些必要的補給船,其中絕大多數還是裝備了床弩的大塊頭,波斯人和羅馬人所知的世界中,除了漢國估計是沒人能拿出這麼一支艦隊了。

笈多王朝那邊是有一千五百艘以上的船隻,可是絕大部分壓根就是商船改裝而來,真正能夠算是戰船的頂天也就四百艘,還不算什麼大戰船。那四百艘能算是正規的戰船,超過兩百艘還是笈多王朝轉到戰爭體制後的趕造,說白了就是一年之內下水。

羅馬人稱霸地中海,在條目之上同一時間服役的戰船最多的時候也就四百餘艘,他們的戰船還是一脈相承的希臘款式,也就是在地中海那種平靜的海洋都有些不靠譜,是不靠譜到遇上大一些的風浪都能沉入海底,更別說拿到一點都不平靜的海洋去航行了。

波斯人的海洋艦隊倒是不差,就是數量上也就三百餘艘。他們的戰船款式和笈多王朝的戰船相似度很高,又有一些希臘特色,比如很喜歡在船上弄上一些壓根沒什麼屁用的雕刻和雕塑。

漢國派遣到遠征序列的大小戰船隨隨便便拉出兩千五百艘以上,沒道理國內就沒有戰船了,羅馬人和波斯人無法想像漢國到底是有多少戰船,僅是遠征序列的戰船就比他們相加起來的數量還多,還是那種經過數千里航程考驗的艦隊!

「他們能夠在數萬里之遠的地方部署三十萬陸軍,也能夠派遣兩千六百以上的艦隊遠征……」

「太可怕了!」

「陸軍三十萬,海軍至少二十五萬,合起來就是五十五萬!」

「實在是太可怕了!」

這一刻,波斯人艾爾塔巴·瑪西司提歐斯和羅馬人尤利安·蓋希亞忘記了仇恨,要是可以他們很想擁抱取暖,一切只因為漢國展現出來的軍事實力真的把他們嚇得由內向外泛起冷意。

伏偉聽不懂波斯話和羅馬話,絕大多數的漢人也不會去學漢語之外的語言,對他們來講除了漢語就沒有什麼語言是需要學的,該是異族人來學習漢語才對。他聽不懂身邊的兩個人是在說些什麼玩意,卻是能從兩人的臉色大致猜測出一些什麼,一點不介意兩人究竟是什麼想法。

漢人從來都不會掩飾自己的強大,對於漢人來說異族的看法也從來都不重要,要是沒什麼關聯漢人懶得去看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一旦扯上一點關係……例如異族齜牙也不介意以暴力教導怎麼做人。

「漢帝國是我們的盟友!」艾爾塔巴·瑪西司提歐斯像是在給自己鼓勁一樣,抬起下巴對著尤利安·蓋希亞,強調地說:「我們已經組成聯盟!」

尤利安·蓋希亞知道艾爾塔巴·瑪西司提歐斯是在炫耀什麼,就是沒有太特別的感慨。

羅馬人與波斯人不同,崛起的過程已經決定羅馬人會尋找盟友,可是一般是先教訓某個異族,等待異族屈服之後再進行驅策。持續數百年的強大給予羅馬人有足夠的自信,有一個強大的盟友自然很好,可是這個盟友強大到能威脅到自己就該先打上一場分出主從,真不會有波斯人那種覺得自己不行就第一時間想抱大腿的心態。

波斯人的心態是完全能理解的事情,他們與羅馬人的較量長期是處在劣勢,很難得才有佔據優勢的時候,干不過的前提下自然是希望能夠找到幫手。

曾經的帕提亞帝國,他們在亡國之前是不斷找盟友,連不靠譜的匈奴人都僱傭過,知道漢帝國的強大更是進行過跪舔。

一直以來波斯人都有一個殘念,覺得要是當初漢帝國願意伸出援手的話,與羅馬人的戰爭就不會是那樣的結局。這種殘念持續了數百年,要是沒碰上漢人就不用說了,碰上了而追求結盟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完成夢想。

一陣戰鼓之聲不知道是從哪裡傳來,伏偉舉起望遠鏡觀察。

艾爾塔巴·瑪西司提歐斯的視線立刻就是看向伏偉手裡的望遠鏡,他有幸從伏偉手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