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749章 百萬大軍什麼的

漢國現如今與波斯薩珊並沒有什麼利益衝突,相反是在很多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最明顯的利益共同點就是在針對笈多王朝方面。再來是,漢國從陸地上向西在某些方面也需要波斯薩珊的配合……或者說是協助,兩國正處於合作的蜜月期,完全沒必要互相下絆子。

其實哪怕就是要下絆子什麼的,僅僅是故意讓幾千波斯人在某個戰場折損,無論怎麼看這種陰謀都上不了檯面,應該是在戰略大局布置陷阱才對。

成朔可沒有得到任何針對波斯友軍的示意或是暗示,同時也沒有得到需要刻意保護波斯友軍的指示,一切都是根據即時需要來自行判斷。

他們在行軍途中遇襲,暫時無法確定來襲的敵軍有多少,更不知道周邊是個什麼情況,如己方就近有沒有友軍之類,襲擊自己的敵軍是不是全出現,正確的做法就是沉住氣,不是因為某個局部的友軍看著糟糕就貿貿然開始自己的應對。

行軍部隊中的波斯人很明顯已經成為敵軍襲擊的突破口,越來越多的敵軍向波斯人涌去,其餘地段的壓力得到放鬆,成朔很快就搞清楚大體局勢。

「漢軍!」

吵雜的戰場上滿滿都是奇怪的聲音,想要在吵雜聲中能夠將聲音穿透傳播需要大嗓門,成朔的聲音並不小,一聲大吼之後,聽到呼喚的漢軍將士皆是回應「威武」二字。

結陣自保的漢軍將士回應之後,就像是一台原本沉寂的機器蘇醒過來,成朔再次喊出「漢軍」兩個字,眾將士又是以一聲「威武」回應,隨後各個結陣防禦的盾陣在剎那間裂開。

盾牆拆分,彷彿就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盛開,只是花朵無害而美麗,盾牆的開裂卻是一桿桿利箭激射而出,愣神或是錯愕的敵軍大片倒在箭矢之下,下一個畫面就是漢軍將士大步小跑揮擊利刃,各種慘叫聲中血花不斷綻放。

漢軍有所行動,波斯人的士氣立刻就是得到激勵,下一刻卻是他們所討厭的戰號被吼出。

「為了羅馬!」馬里烏斯·烏格里舉著短劍,很是拉風地往下一劈:「攻擊!」

一塊塊的方盾在磕碰聲中開裂,羅馬士兵則是有節奏地喊著「呼!呼!呼!」,踩著小碎步一手頂著方盾,另一手的短矛一步一刺,看著隊列整齊。

林中道路的並不規整,最寬地段約有七米,比較窄的卻是只有五米左右,本身是有部隊行軍,布置防禦之後又佔據了大部分空間,來襲的敵軍只有少數的空間,大部分敵軍是擠在有樹的林子邊緣。

在這種環境中,弓、弩、標槍等遠程攻擊武器其實是用處不大,向林中發射必然是會被層層疊的樹榦什麼的擋住,從防禦姿態轉為進攻姿態的漢國陣營這一方僅是開始有發射遠程武器,後面只有一些發射精準的人施放冷箭,其餘除了必要的預備隊,皆是參與到肉搏之中。

來襲的敵軍並沒有統一的制服,不是說沒看見穿一樣服侍的人,是整體方面的制服不統一,大體上還是能看到一些敵軍的制服一樣,只是敵軍人數太多,穿一致制服的人太少,不用多費腦子就能判斷也是聯合來攻。

非漢國陣營又出現在戰場,毫無疑問就是屬於笈多王朝一方的陣營,要說漢國入侵笈多王朝演變成為一場世界大戰真心不算誇張。

本來漢國是自己上,後面波斯薩珊插了一腳,波斯人還覺得場面不夠大,拉攏了幾個國家參與進來,就組織了一個所謂的「五國同盟」,可實際上除了漢國和兩薩特拉普出動的軍隊較多之外,其餘包括波斯在內的三方都是打醬油的成份居多。

笈多王朝作為一個區域霸主國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本身就不算弱,經濟實力還特彆強。意識到戰爭無可避免之後,他們很快就進行動員,邦交成績上面也是拉攏了好些個國家。

世界島的三大「帝國」級的超級大國,也就是漢國和波斯成了同盟,羅馬向漢國表現出了最大的善意。這三個國家從某種程度來講今時今刻就是代表著全球,各自還有自己的小弟,三個國家的軍隊都出現在與笈多王朝的戰場上,說笈多王朝是在對抗全世界一點都不為過。

當然了,戰爭的主場是在笈多王朝這邊。

漢軍調動兩個常備軍、八萬郡縣兵以及十五萬僕從軍到與笈多陣營的陸地戰場已經是超過了極限,要是沒有系統倉庫的補給便利,別說是約三十萬人,連三萬人的遠程補給會拖垮後勤線的同時,可能連國家都被拖垮掉。另一邊……也就是驃國東南部的漢國軍民也就是四萬多人,壓根就不可能再多了。

笈多王朝糾集了多少國家又組成多少人的聯軍,漢軍這邊只是得到一個模糊的數字,笈多王朝那邊號稱的是百萬。

進入陸地戰場的笈多陣營聯軍,桓溫一再窺探得出的情報是在二十萬人左右,可是聯軍卻自己號稱八十萬。

成朔正是基於清楚陸上敵軍的總數量,再看戰場上的實際狀況,猜出來襲的敵軍至多不會超過一萬,那當然是毫不猶豫的干他丫的。

這邊的空氣一年之中大部分是潮濕狀態,太多的人流血之後,本來濕潤空氣裡面的植物味道立刻被血腥味取代。

兩個陣營拼殺大約半個小時,戰場是從道路周圍一直向林子裡面延伸,隨處可以看到倒斃的屍體和躺在地上哀嚎的士兵。

「來襲的敵軍是六千餘人。」成朔沒有親自追擊,他給予部隊的命令也是不能追擊太遠,擊潰敵軍之後就該回來休整。他命人拷問俘虜得到答案,找來了馬里烏斯·烏格里和厄古泰·巴赫拉姆,問道:「貴軍損失情況?」

馬里烏斯·烏格里從情緒上能看出比較輕鬆,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厄古泰·巴赫拉姆臉色卻是很難看,推脫說還沒來得及清點傷亡,後面卻是說:「請漢軍允許將俘虜交由我們處置。」

倉促而又短暫的拼殺已經進入尾聲,潰逃的敵軍鑽進林子消失不見,稍微休整一下的漢軍已經有部隊先期繼續行軍。

成朔沉吟了一下,答應了厄古泰·巴赫拉姆的請求。

很快,被俘的敵軍被分散開來,他們是被用繩索一個又一個的綁住,又是一排排被押解到林子裡面,波斯人是一排接著一排在押解,每次大約就是五分鐘左右。

被波斯人押解進林子的敵軍戰俘,是被波斯人踢倒跪在地上,隨後是被彎刀抹了脖子。

人被抹脖子並不是馬上死去,是氣管被割破之後迅速被血液充滿,人還需要掙紮上一小會,視每個人的不同,掙扎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才會因為窒息慢慢死去。

行軍狀態壓根沒可能攜帶戰俘,成朔會答應厄古泰·巴赫拉姆的請求,是那些戰俘反正也要幹掉。他對波斯人殺戰俘的手法卻是皺眉,漢軍幹掉戰俘是很利索地砍腦袋,短暫的刀光一閃也就解脫了,相比起來波斯人的手法對必死的人才是殘忍。

人啊,死的時間越短就越容易得到解脫,相反是沒第一時間失去意識才會顯得可怕。

差不多是成朔這邊繼續恢複行軍,前線有部隊過來。

帶隊的校尉是張連,他的到來解開了成朔的困惑。

「我們嘗試攻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部隊向後撤了三里進行休整,敵軍出營反撲,前來襲擊你們的敵軍應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張連帶來的部隊沒有一個師那麼多,就是兩個曲。他們也不是過來接應,是要前往行軍路線的一個據點固防:「攻擊態勢基本沒變,大體上是吸引敵軍主動出擊。連還有軍務,就不多言。」

成朔就釋然了。

既然是戰區就沒有所謂的一切皆在掌握,要是真的能夠掌握敵軍的全部動向才叫奇蹟,他們遭遇突擊而沒有人事先預警,本來就是戰爭的一種常態,頂不住當然是有罪,甚至是損失大了也算無能,頂住並得勝也會論功行賞。

剛才的倉促一戰,漢軍這邊折損了兩百餘人,直接戰死的是二十七人,其餘都是重傷和行動不便者,剩下的輕傷之類根本沒算;波斯人那邊相對慘一些,戰死了四百餘人,失去行動能力的有三百多人,死了僕從厄古泰·巴赫拉姆會覺得該死,可二十來個甲士和近百的戰士戰死,真就讓他疼得心肝都在顫;羅馬人僅是戰死七人,重傷和失去行動者二十四人,算是損失最小的。

相對的,漢國陣營這邊幹掉的敵軍達到兩千零九人,俘虜的五百餘敵軍給了波斯人泄憤。

「波斯人直接就沒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司宏壯當然是要見一見成朔,當面詢問作戰經過和了解傷亡:「實在是……」

成朔很清楚為什麼會那樣,是波斯人一開始的林中行軍布置就不對,偏偏溝通之後也沒有得到重視,看去比較好欺負當然會成為整支行軍隊伍的「MT」。

「那些戰果,十之二三是羅馬人的成績?」司宏壯接觸羅馬軍隊也就是近一兩個月的事,比較意外地說:「看來羅馬人的確是比波斯人能打。」

羅馬人是不是比波斯人能打早有公論,親自經歷一整場戰鬥的成朔對羅馬人遇襲的反應,包括之後的反擊,整體印象非常深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