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征服世界島 第697章 五國同盟

「熱,實在是太熱了!」

司宏壯是躺在一張竹椅之上,全身只是留下一條短褲,饒是這樣都依然滿身的汗水,油膩膩之下一身肌肉有如鋼鐵一般的紮實。

時間已經走到了元朔八年(公元三四九年)的夏季中旬,中原那邊的乾旱已經局部爆發,南亞這邊雖然沒有看到乾旱的影子,卻是顯得十分悶熱。

地球的每一個區域都是有自己的氣候,有些地方四季寒冷(南北極),有的地方則會一直酷熱(中東以及一些沙漠地帶),一些四季會輪換的區域也是有地方會偏冷(靠近南北極),另外沒少有地方是四季偏熱。

南亞因為經緯度的關係,是一年四季都會顯得相對熱一些,那種熱還不止是熱,通常會顯得悶,要是再來個缺水的話,到了夏季真的是沒少熱死人。

平蠻校尉部所在的區域其實還好,熱是熱卻像是中原的極熱階段,要是不顯得悶,駐紮在這裡的漢人雖然會覺得很熱,可是還能忍耐,問題是熱又加上悶就難以適應了。

悶熱之下,駐紮在平蠻校尉部的漢軍已經降低訓練量,原因是悶熱之下高強度訓練已經出事,一些適應不了的士卒病逝。

熱死是一種幾乎無法預防的事,人的體質各自不同,相同環境有人能屁事沒有,有人卻會出事,在疾病方面則是不但要依靠本身素質也要有治療手段。

漢軍來到這個地方,註定是會遇上很多在中原沒碰上的,比如疾病方面。

「是一種叫瘧疾的病。」伏偉心有餘悸地說:「得了那種病會先渾身發燙,吃啥啥都不香,很快就會一直拉肚子,一邊拉一邊嘔吐。」

至少是知道生了什麼病,沒有簡單地歸類到水土不服上面,他們甚至還搞明白是因為被蚊子叮咬。

關於怎麼治療瘧疾中原其實是在東漢末年時期研究出相關的藥方,研究者是張仲景,他一生都是在研究怎麼治療瘟疫,寫出了《傷寒雜病論》這一巨著。《傷寒雜病論》雖然是沒有提到治療瘧疾,可是某些理論還是相同的。

漢國這邊對付瘧疾是中樞給出的藥方,其實是劉彥恰好懂得怎麼治,出處是《普濟方》中的截瘧散。

漢人征討中南半島並不是腦子一熱就衝進去,事先是做好了最大程度的準備,其中就包括怎麼應對已知疾病。

司宏壯從躺椅上起來,走到竹樓的陽台邊上,看著遠處廣場上列隊操練的士卒。

悶熱的夏季,漢軍肯定是不能再穿厚厚的戰袍,劉彥不會去犯一些低級的錯誤,比如讓駐紮在酷熱地帶的人沒有夏季軍裝,又讓處於酷寒區域的部隊沒有冬裝。

司宏壯看到的士卒,全部都是上身穿著一件短衫,下身一條短褲。非戰時就是這麼穿,要上陣了該著甲,不管甲胄穿起來是多麼悶熱,該穿還是要穿著保命。

「聽聞阿三那邊比我們這裡還熱。」伏偉多少是講究一些,一整套夏季軍裝都穿在身上:「我們這邊已經夠熱的了,真難想像阿三那裡是熱到什麼地步。」

笈多王朝、伐迦陀迦等阿三國家那邊,有個溫度計去量一下,夏季的溫度基本是在四十五度左右,某些地區甚至能夠達到五十度,真就是非常的熱。

「我有點知道這邊的土著為什麼是黝黑皮膚了。」司宏壯走近竹樓拿了一壺冰水出來,痛飲了一番,抹了抹嘴才說:「都是特么被熱的!」

聽著有道理卻是鬼扯,人的皮膚是什麼種系看的是基因,該是黑皮膚系就是搬到北極也不會更改基因帶來的皮膚顏色。

司宏壯手裡的冰水,冰是人工製造,可不是從什麼地方搬過來。

人工造冰不懂會顯得非嘗複雜,懂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恰好劉彥看相關穿越小說的時候感到好奇就去專門找資料,還親自動手試了試。漢國的很多東西都是出自劉彥,人造冰當然也是。

兩人正在鬼扯,桓溫派人過來召喚。

平蠻校尉部被漢人經營了半年,開拓出來的地皮當然是更大,卻沒有按照諸夏的習慣進行建設,比如建築上是因地而異的弄竹樓。

在另外一方面,隨著地皮越來越大,某些區域是被改造成為耕地,由後面過來的屯田兵進行各種農作物的耕作嘗試。

春季栽種而下的水稻到了夏季已經成為一片稻田,看去是綠油油的一大片,在微風的吹拂下東搖西晃。

另外的區域有各自的農作物,除了水稻之外就是各種豆類,少不了是從本土帶來的各種蔬菜,農場的範圍遠要比軍營大得多,要是不了解的人過來一看,絕對會認為像農場更像是軍事基地。

搞生產當然是為了自給自足,桓溫還特地讓人找了一片濕地,弄起了雞、鴨、鵝的養殖。他本來還想找到草原,可是這麼一個地方壓根就找不到草原,牛和羊倒是能放牧,想要找個養馬的地方卻是難找。

「大漢已經和薩珊有限度結盟。」桓溫是一身絲綢裝,人本來就長得不錯,看去像個風流公子,就是氣質顯得極度剛硬。他停頓下來,掃視在場將校一圈,過了一小會才繼續說:「波斯人在接下來會與我們並肩作戰。」

在對付笈多王朝方面,漢國不止是和波斯薩珊結成軍事同盟,還有兩薩特拉普、季多羅王朝和卡拉巴拉斯,五個國家將會一同針對笈多王朝,但季多羅王朝和卡拉巴拉斯並不會直接參戰。

寄多羅王朝是在邦交上面出力,他們會遊說笈多王朝周邊的國家,哪怕是那些國家不加入到針對笈多王朝的戰爭也應當保持中立。

卡拉巴拉斯是被波斯薩珊拉入到這個同盟,那是因為波斯薩珊看重卡拉巴拉斯地理位置的關係。波斯薩珊想要出兵,艦隊離開本土進入波斯海(阿拉伯海)南下需要一個駐點,位處阿三地盤最南端的卡拉巴拉斯位置就非常合適,能夠為波斯薩珊提供補給同時也能上岸休整,要不然直接從波斯薩珊本土到平蠻校尉部實在是太遠了。

「他們加入也好。」袁喬同樣是一身的絲綢裝,氣質承托之下比桓溫還像貴公子。他思考了一下,問道:「會出兵多少?」

桓溫還沒有相關的信息,中樞那邊只是傳來局部結成軍事同盟的消息,那些同盟會出兵多少並沒有提起,甚至都沒提到誰主誰輔,從中看出這次結盟更像是一次試探。

事實上結盟也是分主次,眾多國家(勢力)結盟也是要有一個龍頭老大,要不到底是誰該聽誰的?

漢國對這次針對笈多王朝的局部軍事聯盟當然看重,阿三地盤離漢國本土太遠了,漢國有十分力氣最多也就出一分,有更多的幫手自然是樂意,就是還沒搞明白波斯薩珊為什麼那麼熱衷,抱著一定的警惕之心。

以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為首的波斯薩珊使節團是比較急,他們還有心做這一次局部軍事聯盟的老大,可是真沒敢貿貿然開那個口。

在波斯薩珊看來,是他們邀請兩薩特拉普、寄多羅王朝和卡拉巴拉斯摻和進來,漢國在之前甚至都不知道有那些國家。既然那些國家是波斯薩珊邀請,波斯薩珊就佔有很大的主導權,再則是波斯薩珊好歹是中亞霸主國,多種因素下成為這一次軍事聯盟的老大完全是合情合理。

那麼問題來了,以波斯薩珊對漢人的了解,漢人是一個驕傲的民族,而任何一個驕傲又有實力的民族絕無可能讓出主導權。再則是波斯薩珊也明白是他們主動求加入,並不是受到漢國的邀請,才會在明明已經談好聯盟卻沒有分出一個主和輔的地位。

「顯而易見,那些國家必然是聽從薩珊。」袁喬壓根就不用多消耗腦細胞,說道:「大漢從來都不知道有那些國家,他們想必也不知道大漢是何等存在。從未有過接觸,大漢與他們談不上有什麼交情,僅有一次戰勝阿三也不足以震懾。」

「這麼說……」司宏壯先是皺眉,後面惡狠狠地說:「波斯人是要來爭奪勝利果實了?」

司宏壯完全有那麼想的理由,是漢國率先與笈多王朝交戰,第一次交戰也取得了勝利,說不準是那些國家認為笈多王朝好欺負,呼啦啦一片過來要分杯羹才搞出那麼個聯盟。

至於說波斯薩珊明確提出不會有什麼土地需求之類的,只要是牽扯到國家層面,別說是承諾沒屁用,哪怕是明文寫下的都能隨時撕毀,壓根就不能當真。

桓溫肯定也有想過類似的問題,比如波斯薩珊等國家是覺得笈多王朝好欺負,又比如漢國離阿三地盤太遠,發現笈多王朝好欺負的同時又有漢國率先動手,迫不及待要來佔便宜。

「結盟已成定局。」桓溫先定下基調,免得有人口無遮攔說出一些讓大家都尷尬的話。他手指有節奏地敲著身前的案幾,一邊說:「中樞卻無其它指示。」

幾個國家要聯合起來欺負笈多王朝,關於怎麼合作只是有一個大的意向,比如兩薩特拉普從笈多王朝的西北部進軍,笈多王朝使用邦交給笈多王朝找麻煩,卡拉巴拉斯提供波斯薩珊軍隊的補給和休整地點,可是細節上還沒有一個說法。

桓溫稍微覺得好受一些的就是中樞沒有新的指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