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大漢帝國 第662章 平蠻校尉

劉彥有特殊的轉運方法只被少數人得知,並不是像司宏壯或伏偉這種中層所能知曉的。

阿三那裡究竟是會有多少糧食,多是多到何等程度,一切還需要有人實地進行考察,派出先前人員進行偽裝,以海商的身份踏上阿三地盤就成為必然。

像劉彥一開口,沒有任何有效情報下,國家開始建設前進基地準備入侵,只說明劉彥的權威無比之重。不管是之前的朝代,還是之後的朝代,真沒有帝王能夠像劉彥這樣一言而決,哪怕是權威最重的始皇帝都會遭遇過否決。

中樞無條件執行劉彥的決策,是他們並沒有看到劉彥出過錯,再來就是劉彥許多手段顯得很神秘。若說劉彥的權威是一方面,中原即將面臨大旱的前提下,入侵阿三地盤也是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迫不得已。當然了,還缺不了軍方的推動。

原始密林,尤其是中南半島這種常年處於潮濕的區域,每日清晨出現濃霧是普遍現象。以春季發生的濃霧最多,有些地段在一天之中的整個上午都會被濃霧所籠罩。

目前是夏季階段,濃霧到上午九點左右就會散去,艦隊的眾人一再看滿是綠色的陸地,看到的除了樹還是樹,少不了一層又一層的群山。

「真是活見鬼了。」司宏壯過了馬六甲海峽不能再整天懶洋洋,時常是上了船桅的斗親自拿望遠鏡進行觀察:「這鬼地方不是林子就是山,偏偏植物非常茂密,絕對是個一年四季多雨的地方。」

沒有錯,中南半島一年之中下雨的時候非常多,充足的雨水就是植物為什麼會生長那麼好的原因之一。植物非常茂密,雨季也是太多,給這片地方有太多能夠製造沼澤的因素,探索起來的難度不是一般大。

「所以適合耕種啊!」伏偉下意識抬頭看了看天,天上飄著像棉花糖的雲朵,沒有半點要下雨的跡象:「水稻知道嗎?那些家族拿出一千五百萬石,全是水稻。」

水稻目前在漢國只是西南沿海局部栽種,並不是主要糧食,漢人的主要糧食是黍、稷、麥、菽和各類豆子。現在麥還沒有分大麥和小麥,產量上面也不大,是達官貴人才能吃得起,百姓吃得最多的是各類豆子。

漢國入侵中南半島,得到的糧食基本是供應軍方,不過以北方人居多的軍隊實際上是吃不慣稻米。

北方人喜歡的是麵食,稻米偏偏無法做成饅頭或麵條,甚至包子也是糯米做的。而糯米雖然是稻的一種,問題是水稻和罕稻又是不同。要說的是,糯米其實早在中原被栽種,就是數量少到可憐。

人類在馴服「食物」的道路是經過一再的研究和改良,不管是家畜還是植物類。

家畜是抓捕野生動物來進行圈養,人為地改變野獸的生活習慣,經過常年累月的經營之下,豬雖然都是豬,家豬和野豬就逐漸變成兩個物種,至少家豬沒野豬的獠牙。

植物類的食物,先民不知道付出多少代價才知道哪些植物可以耕種,是經過一再的探索和試驗,才有了後輩子孫覺得的理所當然。

漢國現在就在干馴服水稻的工程,不是搞什麼雜交之類的,其實就是先在各個區域進行試種,也是先行在南方區域培育。

培育過程沒什麼高科技的地方,就是逐步讓水稻適應水土,一代又一代地出產新的稻種,總有那麼一代水稻適合在北方進行耕種。

司宏壯聽到稻米,第一瞬間是想到米飯配紅燒肉的美味程度,只不過紅燒肉出現的次數太少,更多的時候是米飯配鹹魚。

「大漢在異域得到的並不止是稻米。」伏偉可是知道中南半島包括南洋各處島嶼的香木非常之多,其餘上千年的木頭更是多不勝數:「征南將軍已經上表中樞,提議在這邊建造船塢。」

那些所謂上千年的木頭,是各個種類的參天大樹,隨隨便便挑一棵都能作為房屋承重梁,用於建造船隻的木材也絕對不缺。

司宏壯對於那些倒是知道一點,比如在關中要造長安新城,已經提出從中南半島大肆伐木的計畫,並且已經在做相關的水道勘探做業。

在鋼筋水泥被廣泛利用之前,造房子當然是需要大量的木材,其中又以建造宮闕所需的木材最多。

想要被用於宮闕的木材,很自然而然是越名貴越好,之前的歷朝歷代是本土取材,實際上經過那麼多年的砍伐早沒多少名貴木材,甚至是符合規格的大樹都不多。

除了用以建築的木材之外,更多的是關於各類傢具。華夏文明有幾個鮮明的特點,喜歡玉,以玉來形容君子。除了對玉的追求,對於名貴木材又是一個方面,還得再加上漆。

「中南半島沒有發現玉礦,那種叫翡翠的玩意倒是非常多。」伏偉所在的家族也摻和了殖民中南半島,了解的信息遠比司宏壯多得多:「聽聞南方的一些家族在帶動翡翠審美?」

翡翠和玉在外觀上差不多,其實都是玉石的一種,只不過翡翠被分為硬玉。華夏歷史上從不缺少以翡翠充作玉的騙局,要不是玩玉的行家基本是分辨不出來,兩者的價值存在落差,玉更值錢一些。

中原並沒有翡翠礦產,很長時間裡一度是被認為天朝並不產翡翠,這一認知是隨著雲南和內蒙古發現翡翠礦被終結,但那是現代的事了。

另外有一點,漢人還沒有深度探索中南半島,要不然他們會發現很多神奇的自然造物,比如緬甸境內有著非常多的化石,許多樹木是經過時間的演變,有的是沒有價值的木化石,但存在不少的玉化樹木。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少資源,就看有沒有那個本事將土地佔下來,疆域越廣的國家資源就越多,族裔的發展前景自然是越好,就運算元孫不孝也能依靠大自然的恩賜活命。就像是北方那個天然氣石油公司,衰弱之後不就是依靠自然資源在續命?而那片地方是從天朝搶的。

海上航行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沒有一個聊天對象,整天對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廣闊到沒邊的藍天白雲,悶都能把自己給悶死。

伏偉和司宏壯之前並不能算是朋友,兩人實際上也是艦隊南下之後才認識,身在船上看著陸地卻不能登岸,要是不一陣亂侃他們擔心自己會因為極度渴望雙腳踩在土地上而瘋掉。

枯燥的航行一直都在進行,他們是在進入阿三洋第七天才算找到預先建立的據點。

那是一處建立在山地一側的港口,一眼看去看不到沙子構成的海灘,長到海邊上的植物倒是顯得密密麻麻。

「沒辦法啊!這破地方除了植物就是植物,我們也是很艱難才發現這裡的水域可以提供吃水深十米的船隻抵岸。」張力是這個據點的主官,軍方官銜為軍侯。他此時此刻是赤袒著上身,下身只是穿著一條褲衩子,沒絲毫的不好意思,抱怨道:「這裡的天氣很悶,穿一身正裝絕對是遭罪。」

長時間讓太陽直曬,後果就是身上的皮膚出現燙傷一般的情況,導致皮膚又黑又會發生褪皮,看著模樣絕對嚇人。

艦隊的人員在外觀上也沒好看到哪去,沒誰會每天穿著一身包得嚴嚴實實的正裝,能夠脫得只剩下一條褲衩子反而是一種享受,下場當然也會出現晒傷,他們這種沾了海水之後的晒傷還會更嚴重一些,畢竟海水是有鹽分的。

艦隊的船沒有完全入港,據點建設的時間不長,沒有那麼多的泊位是一方面,再來就是他們身處異域等於是進入作戰狀態,肯定要有戰船時刻準備投入戰鬥。

從船上下了陸地的人,他們每一個走路都會有點顛,狼狽一些還會雙腳剛踩踏在陸地就整個人晃倒,得緩上一緩才會重新適應過來。

張力並不需要對艦隊了解太多,引領著伏偉和司宏壯到了一處由竹子搭建起來的閣樓,坐定下來就張口問:「有帶來家鄉的什麼東西嗎?」

伏偉能夠理解張力的心情,離家鄉太遠的話,整個國家就成為家鄉,哪怕時間不長也會想要看看家鄉的產物,哪怕是聽到一些消息都好。

司宏壯「哈哈」一笑,揶揄地問:「清酒算不算?」

張力立刻就舔了舔嘴唇,小雞一般地點頭:「算!當然算!」

這裡說的清酒可不是倭人的清酒,實際上這玩意早在西周的時候就被創造出來,一般是用優質的水和谷粟來釀造,諸夏的正式稱呼是「漿」,會取上許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玉漿之類的,但實際上就是清酒,還通常會有食療效果。

遠航船只有酒不是什麼稀罕事,相反進行遠航的時候必然會攜帶大量的酒,酒會選擇比較清淡的種類,果類的酒才是極好的。

伏偉就對外面喊了一聲,讓親兵上旗艦搬下來酒桶,一些經過處理的蔬菜乾以及醬類更是不能少。水果啥的就真的不能取,遠航就靠這個提供豐富的維生素,讓身體不至於得敗血病。

漢國海軍為什麼會準備這麼充足?那不是因為有劉彥的存在嘛!

關於海洋遠航需要做什麼準備,要不是有劉彥,實際上包括漢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不懂,還需要一千多年後才有相關的知識,使跨洋遠航有了先決條件,要不船能經受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