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大漢帝國 第637章 行政區該怎麼搞?

拓跋什翼健的事對於巡視隊伍只是一個插曲,除非巡視隊伍是遇到大批武裝堵截,要不然巡視隊伍每天該走多少里並不會輕易更變。

在拓跋什翼健這麼一件事情上面,劉彥再一次看到拓跋秀的明白事理。拓跋秀可真的沒哭沒鬧,甚至劉彥說不會殺拓跋什翼健之後,拓跋秀連提一句都沒有再提。

後面劉彥細想了一下,有些恍然拓跋秀的舉動,她該表示的態度已經用行動做出來,不說比說了要好,再來是察覺到他不會株連其餘的拓跋鮮卑,她也就安心了下來。

要是歷史沒有改變,拓跋鮮卑後面可是全部自主漢化來著,劉彥可以殺光羯人,乃至於是殺光慕容鮮卑和其餘各族,對於殺光拓跋鮮卑還真沒有太大的興趣。

說一個比較糟心的話,五胡十六國那麼多年的歲月,當屬羯族人對待華夏苗裔最為殘暴,後面慕容鮮卑建立前燕並沒有刻意虐待華夏苗裔,等待苻堅的前秦多少是有點各族平等的意思,但要說在對待華夏苗裔真的比較溫和的也就拓跋一族建立的北魏。

當然了,前燕沒過分凌虐華夏苗裔可不是善良,是冉閔帶頭干絕地反擊的事情再次證明漢家兒郎並不是兩腳羊,慕容一族是怕過於凌虐會逼得殘存的漢人再次拚死反撲。

到了苻堅統治中原階段,他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行事舉止就真的是講各族平等,對待有益於自己的人不看民族,恰恰是這種理念讓他輕易獲取中原的統治權,也得到各族的效忠。

苻堅因為將各族平等取得霸業,後面也是因為真的執行各族平等才在淝水之戰失敗後,偌大的帝國瞬間分崩離裂。

說到底吧,各族平等是等到了現代,有核武器這麼一個大殺器威懾著,各大流氓盯著的同時,文化和觀念也得到改變,才算是有民族平等的空間。哪怕是這樣,非洲那麼多種族屠殺,誰真的去管過?

天朝?天朝那個是各族平等嗎?

民族平等哪怕是到了現代都是一個遮羞紙片,在民族觀念根本沒有得到普及的封建時代,統治者自身需要強大才有講平等的資格,那種平等也是建立在統治者那一方真的強大且願意利益共享的前提下。

哪怕是到現代都沒有真正的平等,那麼不管是在什麼時代,平等基本就屬於不可能的。其實絕對的平等就是不平的平等,甚至可以說是無次序者、無政府主義者……反正什麼反社會的頭銜都給扣到腦袋上,畢竟社會是存在管理者的。

平等只是儘可能地去照顧弱者,苻堅的懷柔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成功,他一旦戰敗那些發誓要效忠的人,能反的根本就是全反了,要不然怎麼可能僅是淝水之戰一敗,那麼龐大的國家立刻就四分五裂了。

劉彥改變了歷史,別說是逃到鮮卑草原的慕容異族再難建立前燕,苻堅的老爹窩在盆地那邊,苻堅的爺爺現在還在西高車那邊客居,最是能屈能縮的拓跋鮮卑全族僅是剩下十餘萬窩在鮮卑草原。

有些歷史被改變了,有些歷史劉彥卻是想要提前,比如將拓跋鮮卑給融合掉,只不過這一次是主動去進行融合。

當夜,蔡優過去求見劉彥。他是想要在劉彥這裡得到支持,其中就包括遷徙人口的補償上面。

「該怎麼辦事,諸卿自行商議。」劉彥沒可能明顯表態,後面還是提點了一句:「莫要讓軍方覺得太過份。」

目前而言,漢國人口最多的是青州,再來就是揚州,兩個州的人口都快佔全部人口的四成,豫州又佔了一成五,肯定是需要遷徙人口到那些沒有多少人口的州。

蔡優只當是得到劉彥的默許,不再談起補償方面的事情,卻是提到了行政區的重新劃分。

「數十年南北割據,以揚州為例,竟是設有幽、兗、青、豫各州。」蔡優此刻覺得自己胯下的蛋有些疼:「關中亦是有相同情況。」

東晉小朝廷是真的在揚州划出一些地皮設立了很多的州,關中也一樣有幽州和并州,對於行政區而言真的是亂糟糟。

漢國滅掉了那些國家,每個國家的地圖形狀都不一樣,許多地區明明不在控制之下也添加進去,弄了個「地圖開疆」這種欺騙自己的做法。

「臣以為應當重新做出規劃。」蔡優分明是有備而來,請示劉彥之後出去賬外抱著一個大捲軸進來,攤開放在地毯之上,才說:「此是臣根據文獻以及諸多殘本繪畫的先漢(東漢)疆域圖,又根據大漢目前的情況作出一些變更。」

劉彥在捲軸攤開的時候就發現是一張地圖,看了一下也發現有點眼熟,一聽是蔡優畫的東漢疆域圖立刻來了興趣。

東漢是設立十三個州,由在西域設立一個都護府,同時在草原的匈奴地盤弄了個匈奴校尉部,燕地以北的烏丸也搞了一個烏丸校尉部。

蔡優繪畫的疆域圖在劉彥看來並不準確,至少是與現代地形圖根本不一樣。

「這裡是什麼?」劉彥直接就踩上了疆域圖,蹲下來指著中南半島的北部:「哀牢?」

「不是啊,王上。」蔡優可不敢像劉彥直接腳踩疆域圖,他解釋道:「哀牢為先漢(西漢)首設,後面(東漢)併入益州。此地乃是大漢新占之地,原屬緬族各部落。」

可不止緬族部落的地盤被漢國給開拓了,劉彥瞅著地圖才發現後世的越南、寮國、柬埔寨和泰國僅是剩下西邊的地皮,另外的地方都成了漢土。

「各家族動作這麼快?」劉彥是有重視民間自主開拓,可不是親征燕地嘛,近些日子需要忙碌的事情也有些多,似乎是有些消息延滯了?他點著後世應該是屬於孟加拉還是印度的位置,問:「這是哪個家族開拓的?」

蔡優立即就答道:「梁氏一部分,陳氏占的比較多。」

梁氏與陳氏在江州都屬於大族,另外還有一個蕭氏也是大族。這三個大族屬於長江以南的本土世家,只不過是「衣冠南渡」之後屢屢遭受北遷各世家的壓迫和削弱,歷史上是蟄伏到劉裕建立宋國才重新壯大起來。

劉彥對梁氏和陳氏有些印象,只不過也僅是知道,並不清楚兩個家族的實力究竟怎麼樣。

在蔡優所繪畫的疆域圖中,中南半島是被切割了數十個小塊,那麼就代表著有數十個家族參與到瓜分盛宴之中。

「王氏是在這……」劉彥蹲下來仔細看,找了一下又點著一個位置:「司馬一家子還有能力跑到這?」

蔡優就不得不說:「司馬氏先是跑到交州,後面征南將軍揮軍要剿滅,他們用僅存的船隻先跑去了王上命名的海南島。」

曾經劉彥對於要不要全面弄死司馬氏一家子還是比較猶豫,也算是殘存下來的司馬氏一家子船隻留下不少,更是劉彥在猶豫中給了他們跑路的足夠時間,才給跑到了中南半島上面。

蔡優所繪製的疆域圖並沒有給中南半島的每個地方都標註名字,劉彥也根本沒看過柬埔寨的地圖,理所當然不清楚司馬氏一家子所佔的地方叫什麼。

還真不知道司馬氏一家子是怎麼跑的,竟然是繞了一個彎,從海上跑到了柬埔寨的貢布省去了。看地圖的話,司馬氏一家子好像將貢布省佔了個十分之四左右,主要屯駐地選在了白馬市。

「他們本來是要深入叢林,該是發現王上並無追究之意,才在這裡停下來。」蔡優見劉彥重視中南半島也就著重介紹這裡,說了各家族分布,後面才提到:「分割之時,並無分南北,乃是無規則分布。」

明白一點的說,就是不管北方還是南方的家族都沒有湊堆,基本上是混成了一團。他們這麼干非常明智,是考慮到劉彥會忌憚抱團,更希望他們能夠互相監督。

「問一下樑氏和陳氏……」劉彥知道那邊的現代都有哪些國家,卻是不知道具體的地形和環境怎麼樣:「能不能再繼續北進。」

儘管是真的記不了太多,劉彥卻是有那麼一個印象,比如梁氏和陳氏現在所佔的地方再往北是有一個大山脈,過了山脈就是現代阿三的疆域。他當然不知道那裡現在有沒有國家,更不知道有沒有生活著什麼民族,倒是想著能不能進入。

蔡優能繪畫疆域圖肯定是有過很充足的準備,就提到了那邊的地形,比如無處不在的山區,還有現在不叫喜馬拉雅山的那條山脈。

「那邊有一條大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只能渡過這條大河,往北便是難得一見的平原。」蔡優停下來仔細想了一想,才繼續說:「梁氏與陳氏派人探索,窺知北邊有一個叫曼尼,西邊有一個叫驃國的國家。」

「曼尼?」劉彥倒是記起來了,全稱該是叫曼尼普爾,是不是一個國家不清楚,現代是作為阿三的一個邦,這個邦相傳是有華夏先民遷徙過去,人種與天朝這邊相同,還無比嚮往當個天朝人:「有回報生活著什麼人嗎?」

蔡優給愣住了一下,不太確定地說:「似乎是先漢記載過的一種崑崙人?」

西漢和東漢都有接觸過皮膚黝黑又瘦小的人種,但西漢和東漢的崑崙人和之後所指的崑崙奴並不一樣。

到宋代海航發達,與阿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