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逐鹿中原 第534章 難題不少

時間進入到元朔五年春季,第一批準備入侵南亞的漢軍抵達朱崖洲,隨行的還有一些家族武裝。

季節進入到春天階段,漢國最北邊的疆域冰雪還沒有融化,相反是到了春季依然有在下雪,看來今年的北方會比較晚進入春暖花開的時節。

往年這個時候,長江流域是應該下起連綿的大雨,今年卻是有些反常,僅僅是下了幾場小雨,看不出會有連綿雨季的跡象。

氣候的反常讓漢國上下變得緊張,北方冰雪一直不融化預示著播種將會出現延遲,中部的雨季不到來可能會出現乾旱。中樞的文官系統現在最急切的是加快各地的灌溉水力建設,要真的出現乾旱至少在天災之餘,人力可以起到一些補救作用。

漢國的最西南端,身在朱崖洲的眾人並不是那麼清楚內陸的情況,他們在享受人體感覺最合適的溫度,當然還有充滿異域風情的景色。

朱崖洲要是不看產出只看風景,毫無疑問是一個十分適合放鬆的地方,尤其是要會游泳的話,泛起小舟出到近海區域,看著因為水不太深而呈現的薄荷綠海面,再看看一片黃白色的沙灘,入目的風景將使人陶醉。

「這地方著實是待起來舒服啊!」伏偉是躺在靠椅之上,曬著溫和的陽光:「這一趟真的是賺到了。」

也就是在沿海才會覺得舒服,那是沿海景色的確非常不錯。要是深入腹地的話,其實景色與內陸沒有太大的區別,尤其是這邊根本沒有經過開發,長久待在沒有人煙的原始地帶只會感到鬱悶而不是開心。

伏偉是與一些部下乘船出海,停靠在距離沙灘約有一里之外。

朱崖洲的沿海大多數地方並不太深,吃水太深的船隻無法靠近,以目前的工業能力僅是一些天然深水區適合作為海港。而現在選擇港口只能是選天然深水區,畢竟人工港口的建造可不是那麼簡單。

已經是離沙灘有一里之遠,可是水深最多也就六米,在充足的陽光照射之下,也是海水清澈得不像話,竟是能夠從水面窺探到海床,水底下到處都是珊瑚,眾多的魚類來回地遊逛。

十分應景地,包括伏偉在內的所有人都只是穿著一條褲衩子,喜歡的時候就下水游泳或是潛水,覺得累了就上船挺屍,簡直是悠哉得不像話。

「來來來!」軍侯呂良雙手捧著一塊木案,上面是發出熱騰騰蒸汽的龍蝦:「當地特產,僅僅是蒸一下,再撒上一些蔥油就聞著香。」

龍蝦已經被切好,可能是不太懂得伺候海鮮的關係,料理的時候弄破了殼,看去並不是太好看,聞著卻真的是奇香。

身在軍伍,放鬆的時候也僅是需要注意一下頂頭上司,平級的同僚根本就不會講什麼客氣,伏偉率先「劃拉」一小半過去,剩下的很快就被瓜分乾淨,倒是將美食捧上來的呂良最後只得到了一個尾巴。

龍蝦並不是朱崖洲這邊才有,只要是沿海想找肯定能夠找到,卻是很難找到像朱崖洲這邊這麼大的龍蝦。

「比青州那邊大了至少一倍!」伏偉說的其實是長廣郡,那邊的水產一場豐富,一些殼類的海鮮並不缺少:「有船隻返航的時候,挑大的給帶上幾桶,獻給王上與諸公。」

「像是椰子,還有那個叫什麼來著?」呂良想了一小會,終於是記起了名字:「荔枝?對,就是荔枝。全都冰鎮上,一定要獻給王上嘗嘗。」

目前的交通並不方便,再來是移植的技術也不過關,明明是同一個國家的產物,可是距離遠了根本就見不到。

荔枝是西南邊的特產,還有一種叫龍眼的水果也是西南和東南部的特產。

呂良會那麼說,是當初劉彥特意讓入侵南方的軍隊快馬加鞭送過龍眼,想著荔枝比龍眼更大更甜,應該會得喜愛。

發現什麼好東西第一時間想到獻給君王就對了,尤其是出了國境遠征的將士,有炫耀自己武功的成份在內,其實也有一份心靈寄託。

朱崖洲這邊能夠獻給中樞的奇物並不算少,能吃的玩意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花點功夫去探索和收集的話,珊瑚就是其中的一個大項,再來就是珍珠、寶石之類的奢侈品。

珊瑚目前在華夏的賞玩界是壓根沒有一點點的名氣,主要是沒有多少獲得途徑,要等海航貿易興盛之後才在南方流行起來,北方一直是玉石佔據主要市場。

珍珠的話,中原的珍珠覺得價值最高的是東海珠,主要是東海珠足夠大和圓潤,但朱崖洲這邊的珍珠比東海珠更大和色澤更好,另外就是倭珠了。

艦隊到了朱崖洲之後沒有立刻入侵林邑和扶南,停靠在朱崖洲之後進入休整期,將校只要沒有公務隨時隨地都能獵奇,士卒則是進行輪番放假。他們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氣候,身體更是需要調養,才能以全盛的姿態進行入侵。

伏偉還得知一個事實,春季十分西南半島這邊的氣候異常多變,不是簡單的下雨,是會出現狂風暴雨,是真正意義上的狂風暴雨,也就是會從海上飄來叫颶風和颱風的恐怖存在。

還沒有開始入侵卻不是驚怵於自然氣候,漢軍還沒有見識過颶風和颱風,並沒有直觀上的印象,是有另外的原因。

經過長久的海航,不做任何的休整就進行登陸作戰,時間太長的海上航行會致使將士狀態變差,將會造成很大的無畏傷亡。這樣一來也就簡單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會在海上長久航行之後,不經過休整就立刻進入登陸作戰。

今天是休整的第三天,還會經過七天的休整,隨後就該投送第一批入侵部隊。

隨著東晉小朝廷的滅亡,屬於東晉小朝廷的交趾大部分地區是被漢國接收,有一些地區則是林邑國和扶南國突然進軍被攻佔。

漢軍會在日南郡進行登陸,登陸地點是一個叫比景(現代廣溪)的地方,那裡是交趾的一處天然海港,距離朱吾(現代洞海以西)最近。而林邑國就是將原本屬於東晉小朝廷的朱吾以西給佔了去,南下艦隊入侵的第一階段就是先收復失地。

雖說是決議入侵南亞,但是追根到底漢國對當地的地形基本是兩眼抓瞎,還是查閱了東晉小朝廷那邊宮藏的地圖才有了初步的了解,問題是東晉小朝廷對南亞的了解也不多,很多還是自己憑空想像的亂寫亂畫。

比如說,東晉小朝廷是進軍了南亞,光復東漢時期失去的一部分疆土,重新建立交趾,要命的是僅僅光復到後世越南的峴港附近,而西漢時期可是直接打穿到最西南端。

東晉小朝廷除了沒有完全將西漢時期的失地全面收復之外,他們對於腹地更是完全不在意,僅僅粗略記載一些諸如腹地一兩百里有大山,山是什麼山,山有多麼高或是長,之類的基本是沒有提到過一個字。

七天之後,伏偉是親自帶著第一批登陸部隊抵達比景,迎接他的是在朱崖洲見過一次的交趾校尉武定。

「來得不巧,剛好是下雨天氣。」武定蹙眉看著昏暗暗的天際,老天正在潑水一樣地下著大雨:「已經備下了足夠的薑湯,希望你們帶來了足夠的雨具。是讓將士們下船,還是等待雨停?」

伏偉也是覺得晦氣得很,他們從朱崖洲出發的時候是風和日麗,航行半途天氣也是良好,是進入到北部灣之後才遭遇下雨,沒想到的是交趾這邊的雨會比海面上還大。

第一批登陸交趾的部隊,漢軍的數量僅是三千,包括庾氏一族在內的那些家族武裝則有四千,後面會分批再運輸投送過來。

庾方之和桓序完全是一臉的懵逼,他們迫切想要知道雨什麼時候會停。

「說不準啊。」武定才當了不到三個月的交趾校尉,他對著一個歸降的晉軍將校招了招手,等人湊近了,問:「這雨什麼時候會停?」

袁芳投降之後表現良好被啟用,原先是個雜號將軍,現在是漢軍的一名軍侯。他思考了一下,說道:「按照往年的經驗,這個時候雨該是會下四五天?」

一場雨下四五天並不算長得過份,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相似的氣候。

「雨停之後,天氣並不會變的晴朗,還是會陰蒙蒙。」袁芳見到剛從船上登岸的人都是皺眉,苦笑著說:「春季就是這樣,陰蒙蒙還算不錯了,就是空氣潮濕了一些,要是到了連綿雨季才叫難受。」

熟悉半島氣候的人會清楚一點,春季根本不是一個入侵的好時節,連帶秋季也不適合,應該是到夏季或冬季。

半島的春季雨季很多,若說雨季只是麻煩也不對,還有相當多延伸出來的難題。首先是連綿的大雨會讓很多原始叢林變得積水瀰漫,再來是泥石流會異常嚴重,交通什麼的等於是沒有。再來是半島本來就是原始叢林的生態,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什麼植物都長得飛快,哪怕是開闢出一條道路,信不信那些被清除掉的植物沒幾天又給長得到處都是。

「林邑是一個建立在密林中的國家,極少數地區才是平原。」袁芳怪怪地說:「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城池,是以村寨形式居多。幾乎沒有什麼交通大道,有的是一些臨時開闢出來的小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