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逐鹿中原 第486章 搞什麼幺蛾子

庾翼的真實心情是:老子才不要幫你。

庾氏門閥並不是王氏門閥,在被抽了右臉之後還能將左臉湊上去,為的就是留下後路好重新崛起。

沒有錯,王氏門閥的作為是讓長江以南的世家得到了好印象,不到二十年之後王氏門閥再次崛起,更是出了一個被所有世家所讚揚的王羲之。

王氏門閥的作風才是當時世家的風格,能保證家族不滅就不會全力反撲,是會犧牲一些利益來保存家族繼續存在下去。王導去世後的王氏門閥是從軍中退讓,導致的代價是王氏門閥再沒有熟知兵事的人,僅是在一些文事和文化上佔有絕對高度。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王氏門閥退出軍事領域挺容易,哪怕是以王氏門閥的實力想要再次進去也是千難萬難。

庾翼所在的庾氏門閥的崛起過程很短暫,是在庾琛那一代踏入軍中才有崛起的契機,隨後的庾亮、庾冰、庾翼都表現出絕強的軍事能力和治理地方的才能,等待庾氏門閥成為外戚之後才迎來全面崛起。

庾氏門閥缺少王氏門閥那樣的底蘊,他們一旦離開軍中就等於是失去爪牙的老虎,下一輩沒有傑出的人物更是庾氏門閥的硬傷,庾翼深知在二十年之內庾氏門閥是別想有再次崛起的機會。

天下情勢風雲激蕩,與之王氏門閥沒落時期完全不同,庾翼的判斷是庾氏門閥根本就等不了二十年那麼久,再來是二十年的時間內那些友好家族還不知道能不能存在,甚至是那些有仇的家族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性格和脾氣決定了庾翼的選擇,再有家族長老的支持後,庾翼決定走一條相對穩健的道路,尤其是他親自到天下各處走了一圈之後,對於判斷更加堅信。

謝石送走了庾翼和派去送信的人,對於庾翼矯情一番之後拒絕幫忙送信,是一種滿是陰戾的心情。

「傳聞徐正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之所以能夠佔據高位不過是在劉彥微末之時跟隨。」劉建是一個看上去很爽朗的青年,相貌英武且有著很明顯的武將氣質,出身於傳統武將世家,官拜東晉小朝廷的鷹楊將軍。他笑著說:「漢國大部分佔據高位的人皆是如此。」

那是肯定的事情,任何一個集團的核心無一不是跟隨領袖崛起於微末的人。這個是因為生死相較和彼此熟悉,有些人可能比他們還有能力,可什麼都比不過君王對他們的信任,說明白點就是親疏有別。

劉建有一個兒子叫劉牢之,不過劉牢之現在可還沒有出生。

謝石能夠聽出劉建並不看得起漢國的將校,卻不打算多說些什麼。臨戰時,軍中將校有自信是好事,他自己保持最高的警惕和謹慎,下面的將校對於戰事的前景越有信心越好。

「中原的種族仇殺還在繼續,北線的石碣依然與漢軍在鏖戰,遼東有燕軍時刻威逼漢國……」謝石一連串的說下來,表情堅定地說:「只要徐正上當,此戰得勝必然打破漢國戰無不勝的神話,致使崩盤。」

劉建聽後連連點頭,看他的表情像是對此深信不疑。

講實在話,漢國的崛起時間還真的太短,要說內部團結一致和穩定屬於沒有可能。

再來是,漢國的敵人太多,漢軍節節勝利自然可以壓下任何的矛盾,一旦失敗肯定會讓矛盾爆發。

「漢國之內分為南派和北派……」謝石聲音很緩,說道:「南派又有兩個派系,分為呂議為首的南方世家派和桓溫為首的歸附派。北派也有多個派系,桑虞的世家派,紀昌的寒門派,崔氏等等的後宮派。」

謝石說那麼多隻想表達一個意思,劉彥統治下的國家並非鐵板一塊,只要有派別區分就會有利益衝突,只要他們能夠在淝水一戰獲勝,那就是利用漢國派系矛盾的開始。

劉建笑呵呵地補充:「還有一個胡虜的派別,是劉彥胡人妃子為首。」

「哦,對。」謝石也笑了,滿是開懷地說:「現在我們所欠缺的就是一場勝利。獲得勝利之後,必然可以順勢將偽漢埋葬。」

一陣爽朗的笑聲在山頭響徹,下方的晉軍將士基本是將目光轉上去,或許還會因為統帥一副滿是信心的模樣而被激勵到士氣。

位於淮水北岸的漢軍營寨,徐正是在一種莫名其妙的困惑中接見了庾翼,等待得知謝石派來送信的人是與庾翼通行,不免是更加莫名其妙。

庾翼在漢國的名氣並不小,甚至是比大書法家王羲之還有名,主要原因是劉彥對庾翼表現出來的欣賞,導致漢國的高層多少都會研究一下庾翼是個什麼樣的人。

要說起來,戰時軍營根本不會隨便招待誰,徐正會招待庾翼不免是帶著一絲絲的期盼情緒,畢竟再怎麼說庾氏在南方是個門閥,說不準能夠帶來什麼驚喜。

「相邀會獵?」徐正剛看完謝石寫來的信件,一大串辭藻很美的長篇只有一個核心意思。他詭異地看著送信的人,說:「晉軍要北上,請我們讓出一片空間?」

送信的人不是什麼小角色,看著非常年輕,卻是東晉小朝廷名臣王述的兒子,叫王處之。他微微昂著脖子,一臉的高傲,說道:「難道將軍害怕與王師堂堂而戰?」

軍帳之內的漢軍將校基本是在面面相覷,對於晉軍是個什麼戰鬥力,漢軍與晉軍一連串的交戰下來已經有基本的判斷。

漢軍並不完全是精銳,有強有弱才算合理。晉軍同樣也存在強弱之分,可是大體上晉軍比漢軍肯定是要弱一些。現在比較弱的晉軍主動邀請漢軍會獵,還是晉軍放棄有利地形要兩軍擺開陣勢打一場堂堂正正的野戰,要是真的這樣的話,只能說漢軍樂意奉陪。

在這一片區域,能夠容納下幾十萬大軍擺開陣勢交戰的地方並不多。淮水南岸因為有八公山和塗山等等的山地(大別山支脈),自然是擺不開那麼多的部隊。淮水北岸雖然也有不少的山地,但是相比起南岸來講,北岸擺下數十萬大軍還真的能夠擺下。

年少的王處之在環視帳內的漢軍將校,十分刻意地擺出一臉的不屑,就好像是在嘲諷漢軍是無膽之輩。

坐在次位的謝安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他甚至是做出閉目養神的模樣。

漢軍與晉軍當前各自佔據的地形能夠分出明顯的優劣,作為防禦方的晉軍所處位置有那麼多山地當然便於防禦,作為進攻方的漢軍其實比較頭疼密集的山地。

「小傢伙,你可以先出去等一等。」徐正就是拿王處之當小屁孩看待,一點都不為王處之刻意的表演而有什麼惱火的情緒。等待王處之出去,他轉頭看向閉目養神的謝安,問道:「副將有什麼看法?」

謝安這才睜開眼睛,口齒清晰而又簡短地說:「有詐。」

謝安和謝石是兩兄弟,目前分別效力於不同的陣營,以世家的規則來講是只談陣營而不考慮親情,至於是不是能真的秉承節操則很不好說。

實際上,謝安在一個月前就接到了來自謝石的信件,一直沒有回覆不是出於什麼顧慮,也不是真的要秉承世家分流的各支脈需要講節操,是他對於謝石的那些問題自己也沒有明確答案。

漢軍是南下了,究竟是不是要一戰滅亡東晉小朝廷,真心不是漢國想要干就能辦到,還要看東晉小朝廷有沒有那麼弱小。以這一次東晉小朝廷的表現來看,至少大部分門閥和世家的抵抗決心很強,應該是能夠爆發出不小的力量,偏偏南侵的漢軍只是二十萬。

要知道漢國與石碣趙國的屢次較量中,只要是會戰級別就沒有低於二十萬參戰部隊的數量,數量最為龐大的時候漢軍逼近七十萬。當然,說七十萬,真正參戰的部隊肯定沒有那麼多。

東晉小朝廷人口並不少,生產力與經濟實力更是不差,尤其是疆域之內大部分地方是多山多林地帶,水網的密布程度也是遠超想像,謝安真不覺得漢國以二十萬的數量就能夠滅掉東晉小朝廷。

謝安關於謝石詢問劉彥是怎麼看待世家倒是能夠答得出來,其實劉彥對世家並沒有絕對的態度,硬要有個答案就是劉彥只講是不是自己人,對於認可為自己人的可以使之發展,對於並不認為是自己人的則是削弱或是乾脆滅掉。

東晉小朝廷之內的那些世家會被劉彥看成是自己人嗎?答案再明顯不過了,或許是會有一些世家將被接納,但是想要完完整整地將實力保存屬於絕對不可能。現在的問題是,漢軍真要滅掉東晉小朝廷,劉彥會在南方清洗到什麼地步而已。

「晉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就糧秣而言也是不缺。」謝安不帶任何情緒,僅是講述事實:「大漢北面與石碣征戰不斷,西邊剛剛滅掉成國需要消化,東北有慕容鮮卑的威脅,關中也是不穩。對於大漢時間才算緊迫,大戰拖得越久對防禦一方的晉國更加有利。」

徐正在不斷點頭,他要說什麼突然記得庾翼還在帳中,將原本要說的話咽回去。

庾翼被徐正的目光掃過來就知道是什麼情況,他的選擇是行禮之後告辭,臨走之前很刻意地對謝安笑了笑。

等待帳中沒有外人,徐正才說:「晉軍確實沒有速戰速決的必要,本將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