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逐鹿中原 第471章 開始南侵吧

剛剛從石碣趙國那裡光復大片疆域,種族仇殺迫使所有人都要選擇自己的陣營,胡人毫無例外是一個陣營,漢家苗裔再不願意也該與北上的漢軍同為一個陣營。

普通百姓站到漢軍這一陣營,他們是沒有自己體系地被融合進入到北伐兵團,接受漢軍派遣軍官過來進行管束。

豪強和家族不得不選擇與漢軍同一立場,他們向北伐兵團靠攏之後並不是無條件接受擺布,會保持家族對私有武裝的控制權,甚至是依然劃分地皮施行隱性的自治。

冉閔出身於乞活軍,對於地方家族掌握私有武裝並不怎麼排斥,再來是他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也不知道是忽視還是遺忘,總之並沒有採取行動對私有武裝進行消化。

漢國並不是不允許擁有私人武裝,那是國策制度所決定了的現狀,如什麼級別的爵位會有多少護衛,什麼級別的將領會有多少親兵。護衛和親兵實際上就是一種私人武裝,那麼漢國就是在一種階級界線下允許擁有私人力量,是擺在明處接受監督,而不是任由誰都能武裝起來多少人。

任何時候私人武裝都沒有可能被完全禁止,監督和數量才是關鍵,還有就是對一些武器進行嚴格限制,比如任何朝代都不允許私人掌握弩這一件大殺器。除開弩的強勁穿甲能力之外,弩的射程和便於攜帶用來進行暗殺也是令人防不勝防。

除了弩,各個朝代也限制民間擁有甲胄。在甲胄上面的限定是,個人擁有一套甲胄不算犯法,但是數量超過一件則視為有謀反嫌疑,歷朝歷代因為個人擁有甲胄超過一件而被當做謀反弄死的人多不勝數。

在其它兵器上面,一直是到有元一代之前,漢人擁有刀、槍、劍、戟、弓被視為尚武,官方不但不做限制,相反還是鼓勵民間擁有自己的自衛武器。當然了,擁有數量上面也不能多到誇張的地步。

害怕百姓擁有武器的官府只會出現在某些特定時期,如少數的族群統治多數族群,或是官府根本就是拿百姓當做敵人在提防……

「當然不是限制百姓擁有兵器,是不允許有組織的集團在不接受控制的前提下持有兵器。」紀昌突然發現冉閔胡攪蠻纏起來很不好溝通,他們剛才講到對豪強的瓦解和控制,冉閔對這個顯得很不以為然。他蹙眉說:「大漢的國策是提倡尚武精神,對豪強在地方上的控制則是要削弱,使豪強成為助力而不是毒瘤。」

「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了。」冉閔同樣在蹙眉,他說:「又要鼓勵尚武,又不允許出現集團。」

「並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紀昌覺得自己的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很是鬱悶地強調:「由官府來組織,是在一種監督和管束下進行各種尚武宣傳和訓練,達成最終加強國家兵源素質的目標。」

冉閔其實是聽懂了。他覺得納悶的是不管什麼制度不都是由人來執行嗎?只要是由人去執行,再美好的制度都能被玩得脫離本意,另一個就是十分懷疑百姓的覺悟。

「不糾結其它。」紀昌發現自己跟冉閔根本聊不下去,滿是嚴肅地說:「部隊該怎麼調動是征北將軍幕府的事情,南調之後該怎麼來整編是我們的事情。」

冉閔「呵呵」了幾聲,直接站起來行禮,不等紀昌有什麼反應抬腳就走。

紀昌默默看著背影偉岸的冉閔漸漸離去。他勾起了嘴角,但絕對不是在冷笑,這樣的冉閔才是令人放心的冉閔。

漢國目前在北線的戰事趨於平緩,南邊的戰事卻是顯得迫在眉睫。

石碣趙國還沒有從一連串的打擊中恢複過來,各項情報顯示的是,石虎真的用心在經營現有地盤,啟用不少晉人大臣專註生產,對於羯人族兵的操練也是每日都在進行,整體上是選擇進入蟄伏期。

慕容燕國去年再次征討高句麗,面對漢軍糾集百濟、新羅、高句麗一同北上抵抗,雙反戰線是在丸都城周邊來回拉鋸。慕容燕國除開徵討高句麗之外,他們還四處出動,例如清繳死灰復燃的扶餘人,教訓拓跋代國,甚至是和曲沃人在打游擊戰。

正是石碣趙國防守有餘進擊不足,再加上慕容燕國陷入泥潭,漢軍的南侵計畫才會被啟動。

漢國的南侵是分為兩個大步驟,桓溫進攻李氏成漢和徐正入侵東晉小朝廷。

桓溫目前是在關中的陳倉,這裡再南下就是漢中郡,也就是李氏成漢的北面。

關中目前的情勢比較複雜,雍州全境重新納入漢國版圖,渭水上游的秦州是張氏涼國和苻洪集團在不斷混戰和拉鋸。

漢國重新進入關中,現階段採取的態度是先不管其它,針對的就是滅掉李氏成漢。漢國有自己的計畫,可是軍隊重新出現在關中,並且擺出強勢的入侵姿態,會影響到方方面面,不止是張氏涼國和苻洪集團,連帶仇池國也被嚇得心驚膽顫。

仇池國是氐人楊氏建立的國家,第一代國主叫楊茂搜,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被西晉封為驃騎將軍、左賢王。目前的楊初是第四代國主,君王之位是篡位而來,十分賣力地鞏固自己的權位。

實際上仇池國的存在感非常低,他們清楚自己的斤兩,什麼時候都是窩在自己的小天地,外部是努力尋求認可,先後向石碣趙國和東晉小朝廷請求冊封。

漢軍陳兵仇池國邊境之前,仇池國的第四代國君屢次派人前往建康,請求東晉小朝廷認可自己對仇池國的統治,根據相關信息是東晉小朝廷已經接受楊初的請藩,有意冊封為使持節、征南將軍、雍州刺史、仇池公。楊初一面討好東晉小朝廷,另一面當然也是渴望能夠得到漢國的認可,差別就是漢國這邊從來都當沒有仇池國這麼一個國家。

桓溫的大帳中間擺著幾口被掀開的箱子,一些箱子裡面裝滿了馬蹄一般模樣的金屬(銅,這時候稱為金),另外的幾個箱子裡面是玉和翡翠,少不得是要有一些珍珠、珊瑚之類的奇珍。

一名留著山羊鬍須身材顯得矮胖的中年人,他從一開始就是滿臉討好,以至於看著非常的猥瑣。

「我家主人沒有其它的意思,只是請求將軍美言幾句。」矮胖中年人叫簡代,在仇池國官居總管一職。仇池國的官職比較亂,有華夏體系也有游牧體系,總管可不是切掉雞雞管理後宮的專門官職,類似於尚書一職。他謙卑地笑著說:「什麼封賞都沒有關係,只要有冊封,大漢的軍隊也能隨意進出我國。」

仇池國的地盤很小,擁有武都郡和陽平郡,全國也就兩座像樣的城池分別為下辨和國都仇池。他們的總人口也就是接近三十萬,軍隊該是有個一兩萬。國境是一個多山的盆地,位於高原東部。

實際上漢國現在沒有攻打仇池的計畫,甚至可以說仇池國壓根就被當做不存在,更明白一點的講就是真要打仇池國,估計是順帶一抹就能抹掉。

「嗯,嗯。」桓溫是用著相對貪婪的目光看著那幾口箱子,看都不看簡代,滿口應承:「會美言,絕對會美言。放心,你們絕對能放心。」

簡代又是更加討好了一些,滿口子的感恩戴德,廢話說了不少,桓溫看在金銀財寶的份上一直聽到這人主動告辭離去。

處於帳中的殷浩……也就是那個跟隨國丈褚裒出征戰敗被俘的晉軍將領,他是安安靜靜地看著桓溫命人將箱子收拾妥當,發現另一側的袁喬目光瞧過來與之對視了一下很快又移開。

桓溫是征討李氏成漢的主將,殷浩被任命為副將,袁喬又干起了行軍長史的活,三人就是這次漢國入侵李氏成漢的高層人物。他們還夠不到組建幕府的資格,麾下的部隊組成部分是七萬,有三萬的各兵種戰兵,另外的四萬有輔兵、新募兵(來自新光復區)。

目前桓溫這一邊的漢軍已經備戰完畢,等待的是中樞那邊下達攻擊命令。

「沒想到仇池這麼富有。」桓溫看上去非常愉快,甚至被看著收受禮物也沒有當回事:「原本沒想法,現在倒是建議順帶將仇池收拾了。」

實際上袁喬和殷浩也絕對會被仇池那方面奉上禮物,就是價值上面不會比桓溫更多,大家都會得到好處,誰也別想笑話誰,再來就是都會接受,至於禮物收了要不要干承諾的事情就看個人節操。

收了別人的禮物,馬上覺得應該收拾,桓溫沒有什麼難為情的想法,甚至可以說是覺得理所當然,倒是袁喬和殷浩下意識的對視中能感覺出一點點的不好意思。

桓溫也就是隨口那麼一提,自己都沒有當回事,下一刻就說:「昝堅屯兵於南鄭,李福率軍作為後翼,說說該怎麼應對吧。」

昝堅是李氏成漢的前將軍,之前他還作為使節出使過漢國。

李福是李勢的宗親,本身還是李氏成漢的右衛將軍。

「成國差不多是將舉國能戰之兵調動北上,僅是漢中一郡就屯兵五萬。」袁喬這個行軍長史本來就該出謀劃策,他是走到掛著山川輿圖的架子旁邊,一邊指著一邊侃侃而談:「漢中多山地,由北向南需要穿越南山(秦嶺),昝堅必然不會放棄在秦嶺與我軍接戰,就看李福會不會北上接應。」

桓溫麾下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