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逐鹿中原 第450章 一肚子不痛快

不怪桓溫與條攸慌了,他們被圍已經接近兩個月,前面還能得到外部的信息,自從被裡三層外三層圍住之後,石碣趙軍大肆封鎖,自己人的消息無法傳遞進來,對外部情勢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對於石碣趙軍散布的言論,桓溫其實是大部分不信,比如說什麼冉閔叛亂,不是漢國的高層不會深切了解那是一個神奇的國家,越是了解越會生出緊密團結在君王身邊的想法,那麼除非是君王逼迫得誰不得不死,要不然誰會背叛。

冉閔到了漢國之後得到的禮遇比誰都重,原先的部下被拆分,新統領的部隊怎麼可能會追隨造反,條攸那是先入為主,倒是對冉閔了解不深的桓溫稍微以己度人之下覺得冉閔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叛亂。

高層是什麼想法會起到關鍵作用,不過一些時候高層的意志很難影響到底下的人,桓溫極力維持戰局,期間還反攻第一道營區,為期兩天的反攻是在廢墟之上進行。

換做是士氣高昂時期的漢軍,有兵甲器械的優勢早該將雜兵打退,重新奪回失守的營區,問題是將士因為種種原因變得心虛,儘管他們依然是以少數的損失殺掉更多的敵軍,可雙方竟是成為糾纏。

「時候到了!」張群篤定地說:「被圍漢軍已經到了極限,所謂『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也』,應該派出精銳進行最後的總攻!」

石宣是完全信賴張群的判斷,立刻將梁犢召喚而來,下令道:「以今時今日為期,孤限你兩天之內攻破敵軍營盤,全殲這股漢軍!」

梁犢是一個身材高大又健碩的人,臉相因為左臉頰有一道傷疤看著十分猙獰,他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樣應:「太子且放心,小人必定不負所望,為太子取來大大的勝利。」

說來也是奇怪,石碣趙國的國情一再變化之下,晉人出身的那些文武待遇形成鮮明的對比,該倒霉的是極度倒霉,一些人則是非但沒有倒霉反而更受重用,像梁犢就是極度受到石宣重用的晉人武將之一。

戰事膠著,甚至可以說有些不利的情況下,條攸有向桓溫發出建議,說是該嘗試進行突圍。

桓溫聽後像是極力壓制怒火,說道:「圍困我們的是三四十萬的胡人,我軍是以步卒為主,全心一意堅守還有生機,突圍才是自取滅亡!」

說到底,桓溫還期望有援軍會到來,他甚至都下了一個決定,能堅守多久就算是多久,哪怕是最後全軍覆沒也絕對不會嘗試突圍一下。他堅信努力守住才有生機,要是嘗試突圍必定近一步動搖士氣,那時候就該是真的完蛋。

條攸見勸不動桓溫不再說話,他看著眼神有些飄忽,像是下定什麼決心似得,雙手的手掌下意識就握成了拳狀。

桓溫等待條攸離去,滿滿都是陰霾地對自己的心腹親兵說:「嚴密監視條攸,但凡發現有私下聯繫,不管是聯繫誰,立即拿下。」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遭遇困境的時候也最能考驗人心。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都還有各自飛的時候,類似於條攸這種從石碣趙國反叛的人,桓溫不得不防一手,側面來講也足夠證明桓溫有一顆敏感的心。

冉閔主持之下是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大批的漢軍逐步穩健地後撤,甚至是有白天撤退晚上又偷偷回來,另一個白天同一批人又撤退的現象。

這樣做無非就是要做一個假象,令石碣趙軍深信漢軍不想再打,更大地麻痹和迷惑石碣趙軍。

顯然石宣、張群等人是上當了,他們正是有偵騎探查到漢軍的大肆後撤,更想要抓緊時間殲滅被圍困的桓溫所部,還想著要咬住後撤漢軍的尾巴再擴大戰果。

梁犢是東宮高力的主將,他的上場預示著朝歌戰局進入到最激烈的階段。

石砌是石姓,但他與石碣一點關係都沒有,原先是被迫加入乞活軍為了活命,稀里糊塗成了冉氏秦軍,現階段又沒有絲毫心理準備成了漢軍。

說石砌一直稀里糊塗有充分的理由,像他們這種小兵兵從來就沒有自主選擇的餘地,只能是上面要做什麼聽從命令跟隨。

其實身為小兵又沒有選擇餘地,所求也就是能夠有口飯吃,石砌在乞活軍時是有一餐沒一餐,成為冉氏秦國一員小兵差不多也是類似的情況,真正能夠吃飽飯還是成為漢軍一兵卒之後。

小兵不會有太高的理想或是願望,能夠吃飽,不會遭到刻意的虐待或刁難,立了功勞可以得到賞賜,那麼對於小兵來說就有賣力廝殺的價值和動力。

石砌不知道情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轉向己方不利,大概是從四五天前?他與眾多的袍澤一開始其實沒有相信石碣趙軍的傳言,是本什的什長老是心神不寧才被影響到。

什長對於士兵來說就是一個最為重要上級,畢竟帶他們去拚命的一般就是什長。什長會心神不寧又是受到隊率的影響,沒得說的是隊率肯定是被屯長影響,屯長之上還有軍侯、校尉、俾將、偏將、郎將……等一些上司,軍隊的思想變化等於是由上而下的一種逐層傳遞。

上層將校心裡不穩,下面的人發現之後會更加擔憂,形成的就是演變成為全軍的士氣崩盤,石砌等士卒無法了解更多,他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情況不妙,士卒覺得不妙就無法心無旁貸地賣命殺敵,畏首畏尾還是輕的,怕死避戰才是最糟糕。

為什麼之前還能全面碾壓石碣趙軍的雜兵,現在卻是面對雜兵的時候卻會出現糾纏,正是因為士卒受到軍官的負面影響而變得惜命。

軍隊一旦不敢拚命,取得勝利就會變得遙不可及,甚至是連自保都會成為問題,桓溫極力地想要穩住軍隊,奈何各級軍官是聽在耳朵里內心卻是懷疑。

「郎將和敵軍說的,哪個比較可信?」

「恐怕是都不可信。」

「我們就這樣被困在原地?應該嘗試突圍啊!」

「誰說不是……」

石砌聽著不遠處的兩個屯長在交談,內心的陰影是越來越大。他喜歡漢軍能夠吃飽飯,更是對戰後合適軍功至少會成為一名公士而感到振奮,可是聽軍官的交談怎麼看都感覺不妙。

處於後方作為預備隊的將士還能閑話幾句,前方參與交戰的將士不會有這樣的閑工夫。現今的情況是,雙方來回爭奪第一道營區的局部地段。

由於是四面都有在發生交戰,戰況又顯得激烈,廝殺的聲音是充斥在空氣之中,心理承受力不強的人僅是聽到那麼大的動靜就能夠雙腿發軟。

石砌很努力地側耳傾聽,希望從兩名屯長的對話中了解更多,比較突然是前方傳來一片嘩然,轉頭看去看到的是大批的袍澤倉惶潰退,追擊他們的是一群赤袒上身手持杖柯或是大斧頭的剽悍敵軍。

石宣的東宮高力還真的就是一群戰時會赤袒上身只穿一條束褲的軍隊,兵源是搜羅於各族窮兇惡極之輩,廝殺起來極度的兇悍和手段兇殘。

原本在交談的屯長驚呼一聲,先是石砌這樣的士卒則是有些愣神,幸虧是更上面的軍官反應不慢,一陣陣的梆子聲中有弓弩部隊進行無差別的射箭,稍微阻擋了東宮高力的強勁攻勢,不至於使戰局演變成為全面的潰靡之勢。

另一邊,石宣前一腳下令東宮高力發動總攻,下一刻卻是接到外圍偵騎的彙報。

偵騎的彙報是關於外圍的動靜,使石宣了解到枋頭方向有漢軍竟是很突兀地發動進攻。

「什麼!!?」石宣無法掩飾自己的震驚,甚至是瞠目結舌地重複偵騎說的話:「甲騎具裝?差不多一萬的甲騎具裝!?」

那可是具裝重騎兵,不是十分普遍的輕騎,一出現還是近萬,怎麼不會使石宣感到震驚。

「謊報軍情是大罪!」張群比石宣更加在意,畢竟之前他判斷的是漢軍要放棄被困友軍撤退,才有了石宣不惜代價地對被圍的漢軍發動攻勢。他的一句話直接讓彙報的偵騎跪地,因為意外和緊張增大說話的音量,更是充滿了威嚴:「將話說清楚明白一些!」

偵騎就是斥候,說白了更是屬於小兵的一種,被驚嚇之後磕磕絆絆地將自己偵察到的情況說出來,少不得是要有更加詳細的細節。

冉閔是等待謝安和李匡的部隊迂迴到預定位置,他才讓本部主力發動攻勢。作為前導的是羽林軍和虎賁軍,兩支部隊是直接從枋頭向朝歌發起攻勢。左右兩翼是由禁衛軍的騎兵迂迴,與從正面發起攻勢的羽林軍和虎賁軍形成一個三叉戟的大局面。

過來向石宣彙報的偵騎探查到的其實是位處左翼的禁衛軍突騎兵,按照石碣趙軍的標準,禁衛軍的突騎兵還真的能夠算得上是甲騎具裝。

如果只有一個偵騎彙報,石宣和張群會視為是一種誤報,可是不超過半刻鐘有五六個外派偵騎回來說出類似的話,都是稟告漢軍發動攻勢,他們無論怎麼樣都無法再自欺欺人下去。

半刻鐘對於身處於廝殺場之外的人很短,可是對身臨戰場的人來講卻是很久,石砌已經跟著袍澤對發動進攻中的東宮高力發起一次反衝擊。

戰爭已經打了很久,建制有空缺是一種常態,石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