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逐鹿中原 第405章 國運之戰

作為一個很喜歡享受的胡虜君王,石虎對於造宮闕絕對是情有獨鍾,這一點從他下令全國各州郡徵兵的同時,依然沒有忘記徵集民夫前往鄴城建造宮殿,就很是能夠看得出來。

洛陽現在雖然還不是十三朝古都,但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這六個王朝是定都在此,要說她應該是具備很宏偉的建築群……至少是宮闕群才對,但不要忘記戰火的影響。

石虎要啟程前來洛陽之前,他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建造行宮,還不是在原有殘破的宮闕基礎上修繕或修葺,是另外選址弄起宏偉的章台。

洛陽只是一個暫時的停歇點都要修建行宮,規模其實還有點大,哪怕是石虎真的到了也依然是在修建宮殿,彷彿石碣趙國現在根本就是歌舞昇平,完全沒有在爆發戰爭的樣子。

下決定要暫時無視關中的石虎,拿主意先率軍前往兗州戰場。

石虎有這樣當然是有原因,並且還不算少。

首先是苻洪入了隴西和北地,石虎向苻洪發去多條命令沒有被執行,冉閔近期去除國號要歸附漢國,可冉閔並沒有撤軍意圖。看樣子冉閔和苻洪還有得一批,石虎也就且先讓兩人再拼一段時間。

第二個因由是石宣掌握的兵馬有點多了,僅是羯人本族的兵馬就接近十萬,再有其餘各族的三十餘萬,石虎可不怎麼放心。

其次,石宣反覆彙報劉彥就在兗州戰場,李菟也證實了這一點,已經從鄴城動彈起來的石虎覺得過去瞅瞅好像很有必要,若是像李菟所說能夠將劉彥包圍起來就更好。

追根到底還是一個原因,那就是胡虜掌國並沒有長久計畫,幾乎都是想到要幹什麼就幹什麼,要不石虎也不會在小朝廷的咸和九年和石碣的延熙元年(公元334年)先稱帝,可很快又去帝號改稱天王。

因為沒有長久計畫,做什麼幾乎都是根據眼前的需要,石虎也就經常在全國各個範圍大舉徵兵,可能前一年還要聚集大部隊,下一年卻又在那些部隊還什麼都沒幹又下令解散。這樣來回折騰的次數不少,每次都預示著要有不知道多少人要葬身於野獸之口。

這一次石虎又是拍著腦袋想什麼就幹什麼,之前至少還有一些晉人臣子會出來嘗試勸一勸,可那些晉人臣子近一兩年可是被殺怕了,也就沒人再出來聒噪。

前一腳啟程從洛陽出發,剛走沒有多久石虎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石碣趙國好像和慕容燕國是盟友了,他這個堂堂大國的天王要去料理漢國,慕容燕國也不能閑著,慕容皝這個老賊又是在哪?

「回稟天王,燕國國主剛從令支城撤回遼東郡不久。」張舉是石虎的太尉,不過……石碣趙國的太尉不要太多,他太尉的前面就給加了個「仆」字,就是不知道「仆太尉」與太尉有什麼區別。他最近也著實怕了喜怒無常的石虎,萬般恭敬地說:「似乎燕軍大舉屯兵遼東漢軍強佔的半島周圍,燕國國主要親自前往督戰。」

「遼東應該是冰封雪地的時節了,慕容皝竟然要在冬季進攻?」石虎擺明就是不信,罵道:「石斌幾次派人來抱怨,說那個老賊只讓慕容格率軍三萬在冀州瞎亂跑,根本就不像是來作戰的。」

這一次石虎……也可以說是石斌真的猜對了,慕容格帶著人瞎轉悠並非出於好玩,是親自查勘地形,幾乎應該記錄的都沒有放過。慕容格會這樣干足以說明一件事實,慕容燕國依然抱著南下的心思,並且不是一般的堅定。

慕容燕國南下之前肯定是要先摸清楚山川地勢,他們之前就不斷派探子進入幽州和冀州,可說到底沒有主帥親自查勘來得詳細和印象直觀。他們的南下也有許多步驟,能輕鬆一點的南下開疆拓土當然最好,不能就採取其他的方法。讓石碣趙國與漢國繼續消耗,來個兩敗俱傷就是選項之一。

作為客軍的慕容格所部,一開始還參與石碣趙國針對漢國的戰爭,後面就是不斷在河間郡周圍晃悠。慕容格還有一個很好的理由,說是慕容燕軍對遊動戰比較擅長,尋找到機會可以見縫插針,比擺在明面更有用處。

石斌剛開始對慕容燕軍的到來就不是什麼歡迎的態度,慕容格要是賣力也就罷了,偏偏兩軍名義上是盟友卻沒有緊密的協同,石斌不向石虎發牢騷就怪了。

石虎從洛陽啟程,花了三天多的時間抵達修武。而修武的石碣趙軍之前已經得到命令先行開拔,石虎在修武落腳的時候,已經有先期的七萬援軍抵達延津,延津和文石津的石碣趙軍則是屯兵於白馬,濮陽城那邊的漢軍也增加到了八萬。

「漢軍在修葺城池?」石虎接到的是六天前的情報,他情報到手的時候,實際上漢軍已經在濮陽原有的城牆前面花六天的時間,築起了一道長度約十里的城牆。他不得不問:「兩軍交戰的時候修葺城牆,莫不是犯病了吧!」

張舉臉色怪怪地說:「漢軍有一批十分優秀的石匠,聽聞遼東那邊的城牆就是在半月之內修築完成。」

早期修築遼東城牆的長度是有二十餘里,花的時間是十八天,那麼減半下來漢軍用九天以內的時間修一條十里長度的城牆似乎也不存在什麼問題?

「李菟說再有六天左右就會是雨雪交加的季節?」石虎對於這場充滿謀略的戰事有點厭煩,要是不知兵估計早該發怒,不過現在也是有點怒,說道:「增添了七萬援軍,還在磨磨蹭蹭做什麼。」

「回稟天王,太子是在確認劉彥的位置,再則……」張舉猶豫了一下,說道:「李菟將軍的主要目標是圍困漢軍,不在於現階段殺死殺傷多少,以穩重為主。」

石虎當然知道李菟的策略,甚至覺得很不錯,就是感覺拖的時間略略有些長,十分懷疑以石碣趙國的國力能不能支撐下來。

按照李菟的計畫,漢軍攻取濮陽城等於是走進陷阱,石碣趙軍完全可以利用接下來的冬季來一場浩大的圍困戰。

深冬的時候黃河會結冰,黃河一結冰擁有絕對優勢的漢軍艦隊等於是廢掉,待在頓丘郡的乞活軍介時就沒有借口不到黃河南岸。

乞活軍不看質量看數量有三十來萬,進攻僅有不到三萬漢國守軍的濟北郡,十倍而攻之怎麼也該取勝吧?李農奪取濟北郡還要繼續南下威脅東平郡,最終完成切斷濮陽郡漢軍與後方的道路。

李菟其實不怎麼信任李農,因此他也不想讓李農的乞活軍單獨完成切斷濮陽郡漢軍後路,需要一同行動的是潰敗退往濟陰郡又得到部分補充的孫伏都所部,由孫伏都率兵從西南側的濟陰郡出兵,那就形成李農所部和孫伏都所部成為一個鉗子形狀一同威逼東平郡。

不算雜七雜八的雜牌,參與這一場大戰役的羯人本族兵馬就有二十萬,石虎的龍騰衛士和石宣新建立的東宮高力皆盡參戰,等於是石碣首次集中起了本族的精銳要來搞一場大的。

漢軍這邊在濮陽郡的部隊有三萬禁衛軍和三萬戰兵,剩下的還有四萬輔助部隊,他們是分布在濮陽、咸城、鄄城、羊角城、廩丘,以濮陽的漢軍最多,其餘是一種防禦性質的駐軍。

從豫州方向趕往兗州戰場的部隊,也就是那支臨時接到命令北上的三萬人,他們原本是要繞陽武,可是走到一半先鋒斥候發現了石虎的大軍,不得不選擇性進行撤退。隨後他們是進軍陳留郡,目前是與孫伏都殘部對上的態勢。

一場會戰性質的戰爭演變成為可能決定國運的大戰役,完全就是徐正和袁喬之前沒有想到的。他倆頗有些焦頭爛額的姿態,慶幸又憂慮幸好劉彥是過來了,要不真的很難拿定主意。

「王上讓我們不用憂慮被圍困。」徐正看著還算開朗,對著憂心忡忡的袁喬說:「既然石虎親來,肯定會是一場大戰,王上有這樣的吩咐必定也是心裡有數。」

袁喬哪能不憂慮,他們要對上的可是有二十萬羯人,是殘暴且愛吃人肉的羯人,誰碰上了不是先心裡發顫。

「放心、放心!」徐正不是那麼理解袁喬為什麼會怕羯人,滿不在乎地說:「我們很快就會有堅城,只要箭矢足夠,任敵軍怎麼攻都沒有可能攻進來。再則,敵軍以騎兵為主,守城戰對我們才算是有優勢。」

長江以南出身的人少有不怕羯族的存在,那是長久被壓制和屢次慘敗的心理陰影,數次北伐之所以沒有打多遠就退回去也是因為羯人騎戰著實厲害,野戰上面晉軍真的難是羯人敵手。

「大漢舉國上下也就十萬左右野戰兵團,我們有冀州戰場,豫州和徐州也需要駐軍防備,更有關中牽扯兵力……」袁喬有些發木地問:「能夠調來濮陽戰場的能有多少?」

徐正直白地說:「我們有禁衛軍。」

袁喬相比起那些早期就跟隨劉彥的人,對禁衛軍的神秘只能說稍有了解,對於需要依靠猜測來拿主意下決定的事情是遲疑不決的。

「相信本將。」徐正帶著明顯的笑意:「只要有禁衛軍在,消耗戰我們是從來都不怕的。」

袁喬用著詭異目光看待信心滿滿的徐正,嘆了一口氣:「希望如此。」

數十萬大軍彙集而來,很快濮陽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