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漢部立國 第288章 峰迴路轉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想要使人尊重和正視不是依靠語言,是硬實力!

東晉小朝廷一直沒有正視漢部的強大,抱著想要怎麼拿捏就可以任圓任扁的心態。因為他們認為漢部弱小和可有可無,因此可以在青州搞陰謀搞得肆無忌憚。漢部的大艦隊過來,他們想的是怎麼弄到一艘漢部的船,不是說好好款待互相建立友誼,不還是因為覺得可以任意拿捏漢部嗎?

紀昌除了本身對東晉小朝廷沒有好感之外,會單艘船突進去是一種必要的試航,畢竟漢部可沒有來過長江,更別提說開船進入長江水道。以一艘船去試航是絕對必要的事情,整支艦隊在沒有試航之前突進去才是腦子有病。

要說起來,難道艦隊進去之前不需要試航?因此不管是紀昌還是漢部大艦隊中的誰,他們有想過東晉水軍會攔截,可真的沒有料到會是這麼大的場面。

漢部還沒有立國,可漢部是一個自主的勢力,並不需要聽命於哪一方,可東晉那些人在幹什麼?他們是拿漢部當做一個底下的狗腿子在看待,沒有任何尊重不提,行動上還顯得極為蠻橫。

「是嗎?」紀昌接到了彙報,伏偉的那一艘船突破了東晉水軍的第一道攔截線,擋在前面的卻是第二道。他眯起了眼睛問:「小朝廷那邊沒有人出面想要溝通?」

反正伏偉的彙報沒有指出東晉小朝廷想要溝通的意圖,東晉水軍是加大了圍堵船隻的數量,並且東晉水軍出動的船隻越來越大艘。

「蠻橫想要逼停進行俘獲?」紀昌笑了,他嘲諷地說:「果然是一幫鼠目寸光之輩!」

沒有錯的,不難判斷出東晉小朝廷有什麼意圖,他們十分渴望能夠獲得一艘用于海航的船隻,屢次使節過去下密那邊面見劉彥都會要求一下,還是那麼理所當然的態度,像極漢部給船是天經地義,不給就是違背綱理倫常,擺出一副老子是正朔,哪怕是狼狽逃竄到了長江以南也依然是正朔的嘴臉。

嘴巴得不到的東西,他們在漢部大艦隊到來後,本來是想要依靠相對溫和的手段獲得一艘,但紀昌讓艦隊在海外下錨了。

所謂的溫和,應該是騙,騙不行就來個巧取豪奪?

「第二批的船隊準備護衛第一艘。」

「諾!」

「準備第三批的船隊,確認石碣趙軍被吸引後,尋找時機進行登陸。」

「諾!」

現在與東晉小朝廷進行大戰沒有任何必要,青州的長廣郡和東牟郡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外面還有石碣趙國從冀州和兗州兩個方向的不斷威脅,為了尋求更大的戰略空間奪取徐州沿海區域才是正經事。

漢部與石碣趙國那邊的貿易斷得七七八八,想要打通與拓跋代國的貿易有慕容燕國作為擋路石,與慕容燕國進行交易則被劉彥拒絕,那麼打開長江以南的新市場就顯得必要。

漢軍想要攻取徐州沿海區域,隨著石碣趙國的徐州軍被殲滅已經顯得無比簡單。現階段漢部的作戰計畫並不多,拿彭城那邊的石遵練兵是其一,其二就是奪取長江北岸在揚州附近的渡口。

目前陸地上有漢軍在席捲南下,很快就會進入到江淮區域。受於江淮區域地形的限制,漢軍從陸地推進起來哪怕是有舟船的協助,大軍推進的速度其實也真的是快不起來。

越早拿下局部徐州地漢部接下來的布置越加有利,正好東晉小朝廷邀請艦隊南下,那麼趕緊就從南邊進行登陸,登陸部隊拿下江都和江水祠等於是在長江北岸擁有現成的江防要塞,再則是建立基地也好在接下來與長江以南的交易中有更多的便利。

什麼?要是東晉小朝廷不與漢部交易怎麼辦?真當東晉小朝廷那邊是高度中央集權?常見以南事實上是門閥和世家說了算,司馬皇族就是一塊招牌。

伏偉連續經過兩次撞擊之後開始適應了。他原本還非常擔心船隻會不會受損,一再詢問又自己跑下船艙看,撞擊部位連一絲的裂痕都看不到,可算是放下心來。

話說,漢部這邊造船可是非常嚴格,龍骨基本是遼東巨木,可不存在什麼拼接。再來,因為是採用船模的建造方法,船隻各處結構與龍骨是全面咬合的關係,只要龍骨不出現問題,最多就是艙壁稍微受損。

使用硬木再加上桐油浸泡可以使木頭變得硬度更大,船隻的建造就是這麼幾道必要的工序下來,嚴格按照程序建造出來的船隻一般不會顯得太過脆弱。

伏偉腳下的這艘柯克帆船在經過兩次正面撞擊後,前船腹只是留下一些撞擊的擦痕,經過檢查連艙壁都沒有出現鬆動,那代表就是一艘合格的船隻。

實際上哪怕是有裂痕出現漏水也沒有關係,緊急加固要是不行就清除一塊隔離水倉,雖然是會增載入重和降慢速度,可要是想一時半會沉下去有些困難。

「左滿舵!!!」

單獨的這一艘柯克帆船在江面上左突右竄,它的四面帆可以使之達到五節的速度,再加上水手用船槳加力,跑到六節以上完全沒有困難,導致的是可以隨意將追堵的東晉水軍船隻甩在後面。

一個大迂迴,船隻傾斜著進行改道,一溜串之後東晉水軍的船隻被甩得遠遠,從伏偉所在的角度看去,前方應該是長江北岸,那裡零零散散有一些石碣趙國的人湊堆看熱鬧。

長江北岸確實是有不少石碣趙國的人在看熱鬧,看樣子該是岸防部隊之類的人。他們似乎沒有成建制,就是看熟悉程度湊在一塊,不時會鼓噪一下。

【第二批船隊過來了沒有?】伏偉的角度看不到東面,他尋思著:【難道我就這麼與晉軍的水軍玩捉迷藏?】

晉軍水軍已經損失了三艘船隻,噸位都不算大,兩艘是直接被撞沉,有一艘是被己方破損船隻撞擊發生側翻。那邊正在進行營救行動,小舟圍著沉船的位置不斷撈起落水的士卒,就是不知道三艘船究竟是死傷多少?

第二批船隊已經進入長江水道,為數是六艘柯克帆船,他們的進入讓東晉水軍變得高度緊張,長江南岸響起了陣陣的戰鼓之聲,那些原本圍觀得開心的平民被疏散,一些岸防部隊則是從各處開來。

「他們是想來開戰的?」庾冰有些困惑,更多的是不解:「難道是……」

什麼事?按照庾冰的猜測,估計是長江以南的一些門閥和世家在青州內部搞鬼惹怒了劉彥,今一次才會帶著濃烈的火氣前來。

第二批六艘柯克帆船之後,第三批的船隊又進行開進,那是至少三十艘的戰艦和接近五十艘的運輸船,看去有些密密麻麻且顯得無比殺氣騰騰。

伏偉所在的座艦已經在向長江出海口,也就是東邊的航道航行,後面的東晉水軍船隻跟隨了一小段就停了下來。

一陣陣的「咚咚咚」戰鼓聲從海面那邊傳來,隨後進入長江水道的漢部所有船隻也跟著敲響戰鼓,連帶東晉水軍和岸防部隊敲響戰鼓,導致長江出海口這邊戰鼓震天。

「漢軍真的要與晉軍開戰?」郭祥一直都是在看笑話,他對水軍有些熟悉,對東晉水軍有什麼戰船幾乎是瞭然於胸,不過他對漢部海軍就看得是雲里霧裡。那是船隻體系不同的必然結果,導致他看到大批漢部船隊進入長江出海口還在大笑:「打起來最好,死誰都會讓我們開心。」

不少石碣趙軍的將校皆是「哈哈哈」一陣大笑迎合。

「不過……」郭祥想了想,說道:「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收起笑容,下令道:「讓安防部隊做相應的防禦準備!」

另外一邊,庾冰在納悶是不是要開戰的當口,紀昌派去的人到了。

「我軍將直接登陸長江北岸,晉軍若是想要殺賊,盡可來也!」

就這麼一句話,讓東晉這邊的將領一陣錯愕,隨後那顆吊到嗓子眼的心重新放回去。

當然了,東晉這邊的那些將領對漢部這麼大張旗鼓不是沒有疑慮,但他們至少能夠判斷出會有摩擦,可大戰就有點不太可能。

原因相當簡單,東晉這邊不是依靠一戰就能征服,僅是依靠水軍想要征服東晉更加沒有可能,需要的是水陸並進,至少來個十萬以上的大軍,少於十萬哪怕是能夠在長江南岸站穩腳跟,接下來也必然是曠世大戰。

想要登陸之後直接殺向建康?那其實是想太多了。東晉小朝廷一直都面臨著北方胡人的威脅,各條前往建康的道路上建立不知道多少關隘和據點,再則東晉十萬水軍絕對不是養著吃白飯,不解決這十萬水軍,就是登陸南岸又如何?

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劉彥狠了心直接「暴海軍」數千艘戰艦將長江一睹,別說是十萬水軍,就是幾十萬水軍又怎麼樣。只是劉彥現在連中原都沒有搞定,怎麼會去長江以南找東晉小朝廷玩耍?

第三批、第四批,越來越多的漢部戰船進入長江水道,大肆的行動致使東晉水軍已經準備好動作,比如安排裝滿火油和柴火的衝鋒舟,又是調集足夠多的床弩到岸邊。

長江水道的水流是從西往東流,在內河道放火船,只要數量足夠多絕對能夠讓下游的船隻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