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仙秦混戰 第六百四十三章 極度深寒

「稟報將軍,鄭校尉已帶到!」

把鄭吒領到一處古拙而宏偉的大殿之前,衛士駐戈於地,腰桿直挺,單膝下跪為禮。

「讓他進來!」蒙恬平和而威嚴的聲音從中傳來。

走入殿中,鄭吒迎面只見蒙恬正靜坐殿中主座,僅披一襲長衫,不著戎裝,手上持了一書卷正在閱讀,看上去頗為儒雅平和,煞氣不顯,但威嚴仍在,之前一戰中的受創受挫似乎並不能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他身前的案上映出連綿的山水圖景,彷彿軍事沙盤,不過不同的是,其中風吹草動雲霧飄渺,一事一物皆生動無比,時刻都在變化,其中所呈現的,正是當日王宗超、紫媛與青龍軍一場大戰,連輪迴者與一眾邪修之戰,也都事無巨細地映出。

這卻是仙秦所特有的一種蜃幻法寶,是馴服的蜃蟲植入幻陣構成,又借修行鬼仙之道的修士以神念「錄入」,此後只要啟動陣法,蜃蟲自會吞吐蜃氣,將鬼仙錄入的一切以幻境的形式重現出來。青龍軍中的隨軍記事官甚至不乏雷劫鬼仙,雖然並不直接參戰,但卻足以詳細記錄下每一戰絕大多數具體細節,以備用於戰後檢討得失,以及個人的功過賞罰。不過受限於記錄者的能力,這種記錄還無法詳盡到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只因激戰之中,強烈的軍煞拳意對鬼仙神念同樣有相當大的干擾克製作用。

「屬下見過將軍。」鄭吒隨即向蒙恬拱了拱手,也沒有躬身下跪,這倒不是他態度傲慢,而是青龍軍中崇尚禮儀從簡,最高也不過是半跪為禮,加上將士大多數披甲,連躬身也都不必(哪怕許多精良的盔甲已不會對個人動作造成約束),像鄭吒這種有軍職在身的中級軍官,即使面對蒙恬也不必下跪。

「鄭校尉刀法凌厲,戰意勇決,委實難能可貴,即便我這青龍軍中,能當你一刀者只怕也屈指可數!」蒙恬將手中書本放下,向鄭吒點頭一笑,這一笑,那張滄桑古拙的面容頓時變得活絡親和起來,威嚴變成了熱烈,使人本能的心生好感。

「不敢!」鄭吒不明對方意圖,只是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與此同時眼角餘光撇了蒙恬案上書本封面一眼,卻見那只是一本《史記》。

蒙恬擺擺手道:「回歸大計雖中道夭折,又折損幾件重寶,然而其中罪責,本將自會一力承擔。你的作戰之功,尤其是保薦之功,軍中皆會如實上報,依此封賞,不會有絲毫抹煞!」

「保薦之功?」鄭吒面露異色,愕然問道,「屬下以此又有何功?」

「你曾如實向本將保薦中洲武神王宗超,便算是大功一件。」蒙恬淡然回道。

原來在楚軒的規劃中,中洲隊雖然投靠青龍軍,卻並非與王宗超徹底撇清關係,畢竟中洲隊曾經在特蘭西瓦西亞以及開羅、阿姆謝等地全隊作戰過,而王宗超與齊藤一幾人的活動則更是頻繁,在全世界都不乏仙秦的投靠者,以及深知其中內情的另外兩個輪迴小隊的情況下,如果非要撇清彼此關係,難保露出馬腳,反而被某些人利用。

所以在投靠青龍軍並展示實力後,鄭吒隨即以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乃至半個對手的身份向青龍軍大力保薦王宗超,並極言其強大,勸說青龍軍不可與敵,而要著力招納。

雖然鄭吒的舉動稱得上誠心實意為雙方著想,至少對於王宗超的封神者身份,以及他的實力都沒有多少隱瞞(雖然鄭吒自己其實也不大清楚王宗超已經到了什麼境界)。不過在中洲武神的鬼神世界分祗已經「落網」的情況下,一貫強勢的蒙恬也不可能因鄭吒缺乏實證的幾句提議就將吃到嘴裡的肉吐出。而後王宗超動手攻擊「日月星辰神禁羅網」,又失陷其中,更讓蒙恬徹底無視了鄭吒的提議,這才導致了最後的鎩羽而歸。

而事實上,青龍軍以自身的強大陣容,再加上「日月星辰神禁羅網」、「萬獸社稷圖」諸多異寶,完全足以穩穩壓制王宗超,甚至讓王宗超與紫媛聯手也難言必勝。王宗超與紫媛取勝的關鍵,是在於混沌元氣的特異,以及利用了「九州結界」轉化成「日月星辰神禁羅網」後依舊存在的「後門」。不過這些細節王宗超原先也沒有向鄭吒說清楚,倒也怪不得鄭吒「知情不報」。

雖然儘力撇清了自己,但聽到蒙恬所說,鄭吒仍然心頭一緊,連忙問道:「可是這次回歸大計,不也正是毀在他手上?既然如此,我又有何保薦之功?」

「若本將依你所言,事不至此。」蒙恬語氣中頗有幾分唏噓,忽然目視鄭吒,開口說了一句,「不過如此人物,必定也不會滿足於坐困末法之地,本將敢說在不久之後,還會與此人再見上一面,你以為如何?」

雖然進入四階中之後,思維速度起碼是普通人的數百上千倍,但鄭吒依然覺得自己開始有些頭疼,他也不清楚蒙恬究竟是基於什麼可靠情報,還是僅僅由直覺判斷出王宗超必定也會前往仙秦,只能裝作不解地詢問道:「將軍可是要尋他一雪前仇?」

「本將只為仙秦盡忠,至於個人恩怨榮辱,只是末節。再者,兩軍交鋒,成敗生死但憑本事,與仇怨何關?」蒙恬卻是搖頭,又道:「王宗超此人的確是曠世奇才,先前本將未能以上賓之禮相待,致使他與仙秦為敵,卻是教人扼腕。萬一他仍不知進退,與那姜紫媛一道鐵了心與我仙秦為敵,最終也難免落得個以卵擊石。」

鄭吒畢竟也是當領導的,很快也就心領神會,向蒙恬拱手道:「據我所知,他與姜紫媛並無多少交情,倒是曾將她列為意圖挑戰的對手,之前與之聯手,多半只是迫於形勢。我若是有機會與其見面,也必會儘力勸誡他歸順仙秦。」

「很好,若他願意歸順仙秦,本將必不念一切舊惡。若欲為官封侯,本將保他高官厚祿;若是自在慣了,本將也許他掛個虛職便宜行事;若是醉心修行,本將也可平等交流煉竅秘法,提供諸般方便……」蒙恬淡然點頭,隨即將兩件文書遞給鄭吒。

鄭吒雙手接過,展開一看,卻見其中一張是一份招賢榜,大意為故土義士王宗超德才兼備,雖受人蠱惑曾與王師作對,卻不曾出手殺傷一兵一卒(事實上也是如此,青龍軍中只有蒙恬與王宗超在正面對撼中受創,不過蒙恬卻不算兵卒,而後青龍軍及時撤走,也避免了與王宗超正面交鋒。),大顯仁者之心。有感於此,青龍將府不念舊過,願為王宗超作保,特許一系列爵位官職云云……

但再看另外一份,內容卻是一份通緝令,說的是故土兇徒王宗超與叛逆姜紫媛勾結,施奸計奪取「日月星辰神禁羅網」,又悍然毀去「萬獸社稷圖」、「虛空升龍道」若干軍國重器,殺傷青龍軍精銳將士千餘,致使仙秦千年歸化大計中道夭折,其罪滔天,其惡不赦,又特別言明王宗超深諳煉竅之道,與人仙煉竅之法大相徑庭,卻又別具厲害之處,是為仙秦心腹之患,號召軍民共誅之。

兩份內容自相矛盾的文書,都印有青龍府將印,以人仙血氣,匯無上軍煞,具鎮鬼懾神,號令萬眾之威,卻是無論如何都作不得偽。

「兩份文書,皆需於九日之內發布,只要一份曾有過三人以上觀摩,另一份自行銷毀。」蒙恬目視鄭吒說道,他雖言語溫煦,但一眼之下,自有一種不容迴避的無形壓力油然而生,「該怎麼做,你想來已心知肚明,切勿讓本將失望!」

有道是: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王宗超與青龍軍一戰,既充分顯示出其危險性,也充分展示了他個人乃至他所擁有功法的價值,這讓蒙恬下定決心,要麼著力招納勸降,化解前怨,要麼就要不惜代價抹殺這位仙秦的危險對手。

「只要我還會與他見面,定會如將軍所願!」鄭吒拱手稱諾,他這倒不是敷衍,如今蒙恬也算是顯示了足夠誠意,只要蓋有將軍府印的招賢榜公諸於眾,也就基本沒有設計誘來王宗超再翻臉不認賬的可能性,畢竟這對於他乃至整個青龍軍的威信將會是巨大的打擊。而王宗超如果能以一種合適的地位回歸仙秦體制之內,無疑比一直與仙秦為敵更好。鄭吒估計,王宗超若是仍沒法隨意進入,並保持較長時間的升維狀態,依舊做不到單憑一人抗衡青龍軍的全盛陣容,更別提整個仙秦了。

蒙恬點點頭,又道:「眼下『千秋競擂』在即,四方軍團、各部公侯、院府皆著力招納豪傑強者出戰,力爭桂冠,此事你可知曉?」

仙秦推崇武勇之風,自洪荒界奠定根基以來,便設有每十二年一次的「天干競擂」,每六十年一次的「甲子競擂」,以及每千年一次的「千秋競擂」,每一次競擂都是不論出身,不擇手段,但憑個人本事一決勝負,最終奪冠者,堪稱風光無二,一步登天,哪怕僅僅表現出色者也能得享許多好處。除此之外,每一次競擂也是仙秦各大官方、民間勢力昭顯自身實力、打擊對手的最好舞台。所以雖然每一次競擂都多有死傷,但熱衷參與者仍然絡繹不絕,規模一次比一次浩大。上一次「甲子競擂」,直接參戰的選手就已超過百萬,而如今卻是「千秋競擂」,氣象會恢弘壯觀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哪怕是瞎子聾子,到了仙秦之後都能深切感受到「千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