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武界武神 第六百三十三章 變天之際

「天變在即,孰吉孰凶?」

「只怕凶多吉少,卻也有逢凶化吉之機!」

龍虎山巔,張元旭、張元放兩兄弟背負三五雌雄斬邪劍,仰望西方天際。在他們的感應中,一道宏偉的氣機自驪山所在位置升起,貫穿天地,化作萬千星辰的浩渺光芒,沿著夜幕朗月,投射下來。一時夜空亮如白晝,每一顆星辰都在明滅閃爍,星斗移位,星空抖動欲墜,天地元氣動蕩不休……龍虎山屹立千年的護山大陣霍然顫抖,彷彿天崩在即。

「改天換日,斗轉星移……如斯氣象,莫非是秦陵之內的《周天日月星辰圖》之威?」

傳說中秦陵地宮之內,除了百萬兵馬俑、盡集六國兵戈所鑄的十二金人,以及大量水銀聚成的江河湖海之外,穹頂還有匯聚天下寶珠奇珍所成的周天日月星辰圖。這幾大布置,每一件都是堪稱曠古絕今,擁有改朝換代,顛覆乾坤之能的大手筆。然而更可怕的是,它們還未必就是秦陵的最強依仗,只不過是知名些罷了。

時至今日,衰弱到極點的九州結界威力已是百不存一,被結界封鎖的秦陵自然開啟,而首先引起的變化竟是如此驚人,連星空也被全面扭曲篡改!張氏兄弟在心中惴惴之餘,也不禁感慨當年祖龍的氣魄之大,先秦修士高人的神通之廣!

畢竟先秦時代,諸子百家聖賢輩出,甚至連三清道祖也降下化身,那是一個修真、求道者夢寐以求的真正黃金時代。其恢弘高妙之處,又豈是如今已衰退到極點的修道界所能想像,哪怕這十幾年間因天路短暫重開而迴光返照,也是遠遠不能企及!

即使天師教保存了許多不為凡俗所知的當年秘辛,卻也對當年先秦的修道界知之不詳。如今張氏兄弟也僅僅知道先秦時期的修行路線以「神、人、鬼」三仙為主,此外還有諸子雜家許多旁門修法,只是基本都斷了傳承。至於「天、地」兩仙的修者,在先秦時只不過是方士的一個旁支——鍊氣士。與一般煉丹方士不同的是,他們一般出身貧寒又不得權貴資助,沒能購買得起昂貴煉丹藥材,故選擇以自身為偃月之爐,采日魂月魄天地靈氣入葯,加上自身精氣神三昧純陽為火,意圖以此煉就避死延生的仙藥。歸根到底,這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幾乎沒有什麼得證長生的希望,且也難以修成什麼了不得的神通武技。

直到鍊氣士尹喜受惠於老子所傳道統,以自身為爐鼎鍊氣成丹,這才開創了直指天、地兩仙的「金丹大道」。而後原本修鍊人、鬼二仙的張道陵得道祖親傳法籙,清修千日,降伏百萬鬼眾歸於陰曹酆都,內外功德圓滿,成就史上第一位天仙,才令「天、地」兩仙修法在之後的兩千年間漸成正宗主流。

連張氏兄弟都只是略知大概,至於民間史學家,更是對這些先秦秘辛一無所知,哪怕當年其實仙凡不分,仙家頻繁入世干預軍政民心。畢竟真正的仙家大能連大範圍記憶篡改都能夠做到,正如當年穹冥帝君在帶走華夏群鬼之時,也帶走了華夏民眾曾經與鬼類真實接觸的記憶。那一夜過後,對於所有普通人來說,曾經鬼魅橫行的過去都彷彿都僅僅存在於幻想或者傳說之中。類似的事情若是多來那麼幾次,真相玄機也就只能永遠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

「怪了,秦陵一啟,不僅不見死煞之氣,天地之間乙木生氣反而大盛,又是何故?」

再過片刻,靜觀其變的張氏兄弟忽然發現異處——只見四下山林的一草一木忽然顯得格外青翠蔥鬱,生機洋溢,某些已經枯死幾十年的木墩竟然一下萌發新芽,以近乎肉眼能見的速度迅速生長起來。原本無色的天地靈氣幾乎泛起青色,充滿了濃郁的草木清新氣味,讓人一聞口舌生津,自生清爽之感。

張氏兄弟面面相覷,茫然不知其中有何玄機。

驀地,一道冷冽清澈的光華自天外而來,只是一個閃爍,便如夢似幻般穿過龍虎山護山大陣,落到張氏兄弟兩人面前,卻是一口白玉冰晶雕就的長劍。緊接著層疊劍氣彷彿一朵清新剔透又鋒銳森寒的青蓮隨劍綻放,又從蓮中幻化出一位道姑形象。

「是師妹?」

張氏兄弟見狀喜出望外,眼前的道姑儼然正是小師妹張靜姝。

昔日鎮魔井破封,井內邪修紛紛闖關,張靜姝為求劍戮群邪,不惜讓肉身化為金鐵玉雕。而後張元放帶上張靜姝遠赴崑崙,請求紫媛仙子運用仙法將她金石化的軀體煉成靈劍,其魂魄也轉化為劍靈。此法雖非起死回生,但對於張靜姝這等以劍為證道之器的純粹劍修來說,追求的就是氣為劍氣,骨為劍骨,意為劍意,魂為劍魂,即使修鍊到丹破成嬰,元嬰也並非人形而是劍形,待到修成本命仙劍,也就位列仙班。所以化身劍靈,對於張靜姝反而是一種機遇,不僅少了肉身累贅,而且從此徹底斬滅了源於肉眼凡胎的諸多雜念知障,劍氣更精,劍意愈純,能夠一瞬千里出入無間,一斬之下,連元嬰後期修士都要小心抵禦,不過弱點是沒了肉身,力量儲備不足,也難以源源不斷引聚天地元氣,若無人御劍借力,發出數斬之威後便會後繼乏力。

「兩位師兄,還請準備兩日後開啟鎮魔井!」與兩名師兄見禮之後,張靜姝肅然相告。

張元旭面色微變:「這是紫媛仙子之意?」

張靜姝點頭:「屆時紫媛仙子必將親自,鎮服一眾邪修!」

鎮魔井下,依然還鎮壓著諸多元嬰甚至化神等級邪修,以如今的天師教實力已絕無正面對抗餘地,只能依賴先祖的遺澤繼續維持封印。不過若是紫媛仙子前來,以她二劫地仙之威,鎮服一群實力與境界都大不如她,且因長久囚禁而虛弱的邪修自不在話下。

張元放不由感嘆:「看起來,正一祖師設下鎮魔井,其用意正在於此!」

……

一處山野鄉村,一名骨瘦如柴的老人躺在一副臨時拼湊的簡陋擔架上,奄奄一息,面色發青。而出奇的是,那並不是普通面無血色的發青,而是一種真正的草木青綠色,血管尤其青到發紫,彷彿身體中正緩緩生長著葉脈。發綠的頭髮、鬍鬚、睫毛、汗毛,看上去近乎細細的草絨。僵硬的四肢,甚至呈現出近乎木質的紋理與質感。

老人的子女哭泣著,四周的鄉親或者惶然無措,或者議論紛紛,由於近期草木離奇瘋長,下山就醫的道路已被灌木雜草覆蓋,短時間內無疑沒有開闢新路的可能了。

就在此時,一位穿著一身白色衣裙白袍的女子信步走來,雪白的腳掌走在鄉間泥地上,卻又不染半點污垢,包括她全身上下,都潔凈聖潔得彷彿謫仙臨凡,又隨時可能乘風飄去。

無人能知這位女子是從何而來,但一種不容褻瀆的莊嚴之感卻讓他們紛紛屏住呼吸,眼睜睜看著她走到已經陷入昏迷的老人面前。

找不到半點瑕疵的白凈素手只是虛按在老人額上,老人便自然而然的張開嘴來,吞下了女子手中的一枚小小丹丸。

說是丹丸,其實更像一枚小小的血紅果實,只是果實表皮呈現出一種沉甸甸的金屬質感,散發某種古怪的銅鐵腥氣。

只是兩三個呼吸間,老人身上詭異的青綠色便已迅速褪去,恢複成健康紅潤的血肉光澤,雙眼睜開,雙目炯然有神,乾淨利落地一翻而起,舉動間虎虎生風,不僅沉痾盡去,看上去還彷彿年輕了幾十歲一般。

「多謝仙人救命之恩!多謝仙人救命之恩!!」

明白了事情經過,老人當即向女子下跪,拚命磕頭。四周村民也是咚咚咚跪倒一地,既是因為親眼見證奇蹟,也是因為女子謫仙聖女般的聖潔氣息。

又有人一下跪地撲倒,苦苦哀求:「我家也有病人,還望仙子救命!仙子救命!」

女子微微頷首,素手一翻,手上便多了三枚沉甸甸的血紅果實。一群村民都用虔誠而熾熱的眼神死死盯著,彷彿見了傳說中讓人長生不死的蟠桃。

「此為赤汞果凡有血脈泛綠紋者,只需服下此果,即刻痊癒,兼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若無癥狀者,卻不可貪服,否則反中鉛汞之毒!若將此果種下,日日澆灌雞犬之血,外加元水、硃砂諸物,旬余即有所獲。切記,此物秉性為金,以金克木,所種之處,方圓一丈內,寸草不生!」

元水即是水銀,硃砂則是硫化汞,女子寥寥數語間,已通過神念將一切種果訣竅直接印入每一名村民的腦中。

村民感激復惶恐,最終推選出一名公認德高望重的村老,雙膝跪地,雙手高舉過頂接過「小民斗膽,敢問上仙尊諱,我等必將家家立神牌,時時供奉,不敢有忘仙恩!」

女子漠然冷淡,不帶絲毫煙火氣地回道:「吾乃仙秦帝國乙木天青龍將府總管。始皇聖帝念汝等為仙秦棄民後裔,世代沉淪於王道化外不毛之故土,身軀孱弱復又心智愚昧,故大開方便之門。歸化仙秦者,皆能得易筋伐髓之葯,享三甲子之壽,兼得仙家修法,若能勤勉修行,頓悟大道,或者屢立功勛,得賜仙藥,或可壽延千年,甚至長生不死,位列仙班!若欲歸化,只需盡心盡意栽培赤汞果樹三月,再以火焚其枝幹,自可獲神將接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