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武界武神 第六百一十一章 神佛之爭

雪山荒谷,人煙絕跡,在一處積雪處處的險峻山崖上,一名棕發白種青年閉著雙眼,手上結印,盤膝而坐,氣息泯然,若有若無,卻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莊嚴佛韻。

在他面前的千丈深谷上方,忽然「嗡」的一聲,一線白光出現在空中,然後中間拉開兩條弧線,變成一個橢圓形,中間涌動著白色波浪的空間門。

一個身形佝僂,手中舉著一根白金權杖的人,從這個空間門中走了出來。

只見他身材佝僂,身上穿著一件暗紅色歐洲僧侶的修道士長袍,遮住了他的面容和皮膚,只有他握著權杖的手上龜裂蒼老的皮膚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老人。

「虛空使徒,請告知香格里拉的空間方位。」

「看我雙眼!」

隨著這一句話,棕發青年雙眼睜開,看向老人。

只是一對深褐色的眼眸,但所視之處,一切事物的色彩都在漸漸褪去,轉眼間已經只剩下黑白兩色,而且還在繼續變淺、變淡、變模糊,如夢幻泡影般逐漸遠去、淡去……

現在漸漸淡去,然而許多原本存在於過去的場景卻一一回溯,重現於眼前:茅山派的法陣、四大活佛的出手、王宗超的現身、通向香格里拉的虛空門戶……

陌生的衣著與外表,運用的卻是熟悉的能力,此人顯然正是在之前的藏密與王宗超等人一戰之中神秘始終的閉眼護法。

只是一眼,隨著棕發青年雙眼重新閉上,一切都恢複如初。

「很好,至高的主一定會對於您的貢獻感到喜悅!」彷彿從對視中獲得什麼重要信息,手握權杖的老人欣然說道。

「我已完成了約定,請不要忘記之前的承諾,教皇猊下。」

寥寥幾句對答之後,老人重新走入空間門內消失不見,而青年也起身離去,消失在風雪之中。

……

難以言喻的宏大,無法形容的壯闊,永無止境的深遠,憑著源自佛祖舍利的無上佛光,王宗超的目光已超乎一切星球、超乎一切宇宙、超乎一切能量與物質之外,洞悉世界真實,觸及到構成這個世界的本源之海。

相比此時此刻視野之廣博,僅僅局限於單體宇宙,甚至地球一偶的目光,僅僅如同坐井觀天一般。

僅僅仔細觀摩一番,王宗超心頭便浮現出一系列難以言喻的深刻感悟,體內的混沌原力也出現一系列微妙的演化。雖然並非什麼立竿見影,翻天覆地式的變強,但這種高屋建瓴式的開闊眼界,對王宗超的世界觀,以及未來道路的影響卻是無比深遠,其收穫不可謂不大。

不過,這也絕不意味著任何人站在南天鐵塔之下都會有這樣的收穫。大千虛空、多元宇宙的盛景,其實已經超乎普通人的理解、感知範疇,正如一隻螞蟻即使被老鷹帶上高空,它也無法擁有老鷹的視野,無法理解它所看到的意味著什麼。要不是王宗超曾擁有成神、升維、漂流於大千虛空、力抗多元時空之劫等一系列經歷,如今即使沐浴在佛光之下,也無法擁有這種水到渠成的收穫。

而另一樁收穫,則是關於世界大勢方面。

除了意識到時空風暴將至外,王宗超更親眼目睹在秦嶺群山延綿,山脈地氣和渭河黃河水脈匯聚之所,龍脈交媾從而凝成一團方圓三百餘里的大地龍氣,且這團龍氣匯聚水土熔於一爐,上連乙木靈氣,下透地心,勾連火脈金礦,以火生土,以土生金,以金生水,以水生木,億萬年來早已形成了至精至粹無比精鍊的龍氣漩渦,又與萬民之氣相互呼應,蔓延四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延伸,形成一個極度宏大壯闊而又玄奧繁複的立體結構,籠罩住整個中原大地以及周邊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區域。

這片立體結構形態壯闊到無以復加,但大多卻是處於另一個空間,一個不影響任何現實物質的平行維度中。而在整個立體結構上,還有著不少向現實延展的凹凸,仔細看去,就會發現是龍虎山、茅山等名門大宗的山門所在。其中龍虎山方位更是綴著一個規模不小的異空間,甚至要超越規模較小的神域。

雖然壯闊玄奧,但如今整個立體結構已是殘缺處處,即將分崩離析,時不時有無數細碎結構從整體上脫離飄落。

「原來這就是九州結界,果然好大的手筆!各道門的護山陣法以及山門洞天,都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附於九州結界,其中龍虎山鎮魔井堪稱規模最大,不過時空風暴一至,通通非要崩潰不可。井內邪修若不能及時逃離,也就只能灰灰了去……不,等等……」

王宗超再仔細看,就看見以秦陵所在的龍氣漩渦正在發揮出一股浩大的吸引力,不僅僅將九州結界上剝離的一切碎片吸入,而且令各大山門洞天隱隱向其所在靠攏,可以預見未來九州結界崩潰時,這些洞天都會落入秦陵之內。

而秦陵所在,則可以清晰看見一條鱗甲須爪俱全的夭矯巨龍,呈潛龍飛天之形,龍首盤繞秦陵,龍尾一直延伸向大千虛空深處,卻是一條無比穩固的時空通道。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九州結界碎片被鯨吞納入,這條時空通道還在繼續強化。

如果說九空武界與鬼神世界建立的通道甚至脆弱得無法讓一個人以實體的方式通過,如今這條龍形時空通道則是足以將成千上萬人,乃至一個中等神域完好無損地送到異界去的程度,甚至可以相當程度上抵禦時空風暴!儼然就是一條獨木橋與一條鋼筋水泥跨海大橋的區別!

「好一條跨越大千的龍形巨橋,莫非這才是華夏神域為末法時代的華夏修真者準備好的最後出路?」

王宗超心頭震撼之餘,只聽一旁的紫媛以一種說不清是茫然、憤恨還是冷厲的莫名意味緩緩開口:「看來秦始皇當真不打算回歸了?」

一盤的蓮花生微笑道:「末法一至,此界便成一方孤島,祖龍心高氣傲,想來也不會僅僅滿足於偏安一偶。除非祖龍征戰妖魔界失敗,不得不回歸本土。不過如今看來,這種未來的出現實在太低了。」

有道是:「過去唯一,未來無限」,望向未來的方向,看到的是紛茫層疊的無窮影象,每一種影象,都是一種可能,而在被時空風暴籠罩的時間段,更是一片混沌。不過在佛光照耀下,紫媛也已在這一片混沌中獲知了不少信息,大致明了未來走向。

一直以來,紫媛都是以秦始皇為假想敵,自以為是奉華夏仙庭之天命的華夏大地的最終衛道者。但是如今看來,華夏仙庭只怕與秦始皇早已暗中達成約定,自己不過是為預防萬一的一招後手,或者說……閑棋,而且從眼下看,還是一手多半無法發揮作用的閑棋!

一陣死寂般的沉默後,紫媛不由向蓮花生開口詢問:「既然秦始皇未曾打算回歸,蓮師所說的末日,又是何指?」

「仙子請看!」蓮花生頷首而笑,手上結印,將籠罩整個南天鐵塔的佛光引聚於手,再向前一引,打出一道洞徹未來的煌徹佛光。

佛光照處,被大片時空風暴的未來時間段,也開始顯化出一幕幕朦朧場景。

這些場景中,既有和平發展最終邁向星辰大海的黃金時代,但卻也有更多的毀滅場景——或熱核武器肆虐全球、或兩極倒轉,山崩地震,洪水海嘯淹沒世界、或滅絕性的瘟疫橫行、或行屍、怪獸之類非人異類泛濫成災、或無數金屬機械大肆屠戮人類……種種讓人怵目驚心的場景,在佛光照耀下一一呈現,又如夢幻泡影般消失在時空風暴之中。

「什麼,這些才是真正的滅世之劫?」王宗超見狀,也是一時驚詫莫名,普照的佛光,無疑為他打開一個全新世界,面對這些滾滾而來的,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新異信息,王宗超能夠保持心神不失,已屬難能。

早已能夠實現天人合一的他其實已隱隱有一種意識:人類的進步總伴隨著自然萬物和內部的大規模毀滅,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後,這一切便加速到了極致,污染環境,掠奪自然資源,破壞天地運轉規律,屠戮自然萬物,甚至自相殘殺,積累了無數惡業力。長久以往,自然會使得被屠戮被滅絕的自然萬物發出絕望吶喊,其中甚至包括人類本身對人類惡毒的詛咒,也會令地球意志本能地對人類生出排斥。

這一切引發的後果,輕則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多一點而已,乃至各種讓人類感到棘手的超級疫病頻發,以及人類彼此之間各種衝突不斷;重則會出現淹沒全球的超級海嘯、滅絕性的生化危機、核大戰等等。

從某種程度講,人類為發展自身而拚命掠奪並沒有錯;而大自然為平衡自身而遏制、滅絕人類也沒有錯。這是天道之心和人道意志的矛盾,也是天人二道的博弈爭奪,沒有哪一方是錯誤的,無論是天道還是人道,都有自己必須實施貫徹的道義所在。

到了末法時代,諸神仙佛皆已遠去,人道少了引導者與震懾者,天人二道之間,也少了溝通者與平衡者,未來兩三百年間,天人二道全面進入了衝突最為激烈的危險階段。若人類不能實現天人兩道的相對和諧,或在天道之心徹底反應過來之前發展到真正能「以人勝天」,以人道壓制天道的地步,遭遇末日之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