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風雲武神 第三百八十七章 廣弘武道

王宗超將斷脈劍氣增幅反擊,化為盡演其巔峰威力的驚天一劍。然而劍勢再強,也終有盡時。隨著劍氣消弭,劍魔所化的滿天血霧被清風一吹,悉數散入虛空,融入晨露,滋潤大地。他因傲夫人而幾十年來寸步不離百劍山莊,此後也將與百劍山莊的這片土地永不可分。

王宗超這一擊看似殘忍無道,看似意在殺人立威,但其實也遂了劍魔臨死的心愿罷了。先前劍魔通過他傾盡所有,自絕生機的一擊,以劍意向王宗超清楚傳遞了他只求一死的意願,表達了他縱死亦希望長伴傲夫人,不願離開百劍山莊心意。王宗超嘆息之餘,也就如他所願,同時也免去他死後屍身受辱。劍魔若是死後有靈,大概還會向王宗超道一聲多謝。

傲夫人漠然注視著這一切,口中喃喃低語,似在詛咒,似在禱告。慢慢的,她之前因仇恨而無比扭曲的面容也開始平靜下來,但上面那縱橫的傷痕卻依舊存在,正如她心中的創傷。無論如何,劍魔已以他有悖情理的獨特方式在這位昔日的絕世美人身心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圍觀者在驚駭之餘則心情各異,霍振雲回想起自身往事,心中感嘆情之一物害人不淺;而解風心存仁厚,卻感到王宗超的出手未免過於狠辣些;段浪則神情熾熱,只恨不得自己能馬上擁有王宗超的武功,在世人面前揚名立萬,威凌江湖。

而表現得最迷茫不安的卻是劍曦,這為初出茅廬不久的青年可以說是疊遇打擊,首先英雄劍斷於赤麟劍,而自己引以為傲的劍藝卻幾乎抵擋不住劍魔暴戾兇橫的斷脈劍氣。不過這也罷了,他畢竟還可以肯定如果自己師父親臨,赤麟劍、劍魔都不會是對手。

不過王宗超的出手,卻首次讓他對師父無敵當世的信心產生動搖,這一點幾乎動搖他心中信仰的根本。如今鋒芒畢露的「中洲武神」顯然是昔日「武林神話」的最強有力挑戰者。而且對方的手段,在從未殺人,少見血腥的劍曦看來,似乎也並不是正道。

就在此時,只見王宗超身形似乎動了一動,就已憑空跨越了幾十丈的距離,來到了風雲兩人面前,道:「兩位請凝神出掌,體悟此中變化。」

他行動乾淨利落,也不待兩人有所反應,說話同時雙掌齊出。風雲兩人均覺呼吸為之一窒,本能地各出一掌相抵。

隨著四掌相對,解風只覺得王宗超手上一股凜冽寒流席捲如風,旋繞如刀,縱橫無常,直透丹田,帶動丹田內忽生陰陽兩極氣旋越轉越烈,功力數以倍增,越催越強,充盈全身,一時丹田經脈鼓脹欲裂。

霍振雲卻只覺得王宗超手上勁力初時若有若無,飄渺難測,但隨即已是鋪天蓋地,雲濤洶湧,雲氣瞬息萬變,時而如絲如縷,若斷若續,時而鋒銳如劍,勢不可擋,驀地已衝破了他續上麒麟臂後一直未通三焦玄關,一時肆虐火勁透體而發,直讓霍振雲飽熬烈火焚燒之苦,但他意志驚人,縱然痛得要死也未哼一聲。

王宗超沉聲道:「兩位切記,此為我《巽風訣》、《幻雲訣》兩套內功訣要,前者以神催氣,心神凝定,本心不動,體察萬物,料敵先機。真氣卻反其道而行之,氣息鼓盪,澎湃不息,可於瞬息間令功力瞬間暴增數倍。身法御風而行,縱橫天地,氣勁風中藏刀,渦旋切割,更增十倍鋒芒……後者以意御力,寄情於招,用勁飄渺,隨心變幻,可模擬一切武功招式,又蓄勢無窮,蘊涵雷霆之威。氣勁雲中蘊劍,劍氣如棉中藏針,千絲萬縷,穿行百脈,似雲非雲,似劍非劍……」

隨著武學修為精進,集百家武道之長,王宗超已自成一家,開始獨創一整套武學體系,共分《鍛體篇》、《鍊氣篇》、《修神篇》三部分。

其中《鍛體篇》乃是總結《鐵骨功》、《鍛骨功》、《葯煉毒煉》、《金剛不壞體神功》、《九陰易脈法》、冰火內力基礎、以及高科技超武的各種鍛體部分,自成一格,既可循序漸進,也可勇猛精進的完整煉體方法。主旨在於「借天地萬物以鍛體」,無論是尖刀利刃、穿腸毒藥、寒冰烈火、深海巨壓、強光輻射、霹靂雷霆乃至自身失控元氣等等內外傷害,皆可成為鍛煉強化自身軀體的因素,淬鍊筋骨、壯大內腑、強化脈絡、開啟竅穴、層層挖掘自身潛能,漸臻於不壞之境。這一套功法也同時也適合作開啟基因鎖之用。

而《鍊氣篇》卻是王宗超內功心法的總結,基礎部分為已授予段浪等人的《培元訣》,隨後又分化《虛月訣》、《玄冰訣》、《飄雪訣》、《海淵訣》、《幻雲訣》、《巽風訣》、《烈火訣》、《雷霆訣》、《旭日訣》九套心法,格局獨特風格,每一種都完全稱得上A級功法。可以合練,也可以單練,或者根據各人風格作出融合變通。而在運用上,又有一套《易轉訣》,一切陰陽變化,生死互轉,奇正相生,剛柔相濟,虛實顯藏,方圓銳鈍,借取返還之道,全在其中。

而《修神篇》雖然主要出自「請神大法」,但卻結合了《冰心訣》、《小無相功》等諸多武學上的修心養神,洞徹敵機,氣勢威壓,淬鍊武道拳意之法,使之更適合武者所用。若是持兵練劍者,還有一套培養、溝通兵魂,實現人兵合一,久而久之甚至能使平凡武器蛻變神兵,以意御兵的法門。

這三部分體系蘊含無數武學至理,卻不包括具體的拳腳刀劍招式,也不拘泥於任何形式上的招式,運用之道,全在個人。正如《萬劍歸宗》沒有任何精妙劍招,有的僅僅是最基礎淺顯的劍招劍理,大道至簡,返本歸元,莫過於此。

此時隨著王宗超催運內功,風雲兩人身上也各自浮現一套若隱若現,只有兩人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的「武神戰鎧」,其中真氣流轉,搬運周天,將一切難以付諸筆墨的運轉精要奧秘都一一展現無遺。

風雲兩人的武學資質都是驚艷絕世,若非限於本身功法格局,早已進入先天境界。此時得王宗超傳功授法,頓時先後突破先天,真氣綿綿,往返不休,俄而全身竅穴一齊跳動,吸引外界陰陽元氣上下升降。

天空亦出現異象。一時風雲變幻,狂風大作,鬼哭神號,雲海沸騰,雲層彷彿漩渦般轉動,像一個巨大的漏斗般往地上延伸,將磅礴無邊的九天之能吸引直下,源源不絕透入風雲兩人軀體之內。

王宗超與風雲兩人氣機相連,頓時感到兩人內力正在了無止境地增強,明明兩人才是初入先天,但漸漸的已經開始呈現能與自己抗衡之態。

「是摩訶無量!」

摩訶,本為梵語,意指無限大;無量,即無不估量之意;摩訶無量,亦即是說,這股力量將會無限巨大、無窮無盡、無法估量。

摩訶無量發動前提為「風無相,雲無常,風雲際會」,是由於風雲兩人獨特的命格,在聯手的情況下才能發動的力量。摩訶無量沒有真正具體的招勢,無相與無常都帶「無定」之喻,但此招威力確驚天動地,可暴增二人十倍以上的力量,而且無窮無盡,無有窮竭。

王宗超心中思量:「摩訶無量引動的天地元氣之龐大磅礴,還遠在於我目前的天人境界之上,那麼這種力量的關鍵在於……」

即使王宗超進入天人,一般狀態下能從天地元氣中獲得的助益也只有本身功力的六七成左右罷了。此外如果強行駕馭更多的天地元氣不是不能,而是會反而成為負荷。正如一個人可以手舉百斤,那麼最多只能倫一柄不到十斤重的武器去打架,如果強行舉起一根一百斤重的棍子,那麼不但打不到人,而且很可能先將自己壓垮。

但風雲兩人只要聯手,就能發揮出十倍以上的力量,擁有天人高手也難以具備的威能。這種力量除了視為一種赤裸裸的主角威能之外,的確沒有道理可言。不過先天生成,一出世就能夠駕馭天地威能的奇獸奇物畢竟也有,又有誰能說自然造化沒道理?所以王宗超也不管這股力量的來龍去脈,只探究其運作原理。

這種力量近似於先天造化之力,大道至簡,並沒有什麼如「天元劍訣」一般玄之又玄的變化,王宗超很快也就弄清楚其原理。

這種力量的關鍵只在於——「虛無」!

正如水往低處流,空氣會一個勁向低氣壓處填補。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摩訶無量的真諦,就在於創造出一個天地元氣的真空地帶,自然能夠造成天地元氣的瘋狂匯聚填補,轉化為源源不絕的無邊力量。

而風雲兩人所創造的僅僅是「風」「雲」兩類天地元氣的真空,並不包括熱能、光能等其他能量,否則完全可以讓人看到一個吞噬一切的黑洞。

這種力量王宗超弄清楚之後也可以模擬再現,但是他卻不敢在自己身上隨便嘗試。因為風雲是兩人同使摩訶無量,天地元氣也僅僅在兩人之間匯聚生成,並不直貫入體內,兩人分開隨即消散。但如果王宗超自己一個人模擬,大量直貫入體內的天地元氣又沒能有效宣洩平衡,結果就很可能將自己爆掉。

真要由一人之力將摩訶無量自如運用到實戰中,王宗超自知還需要有大量的探索研究,還需要吸收更多的武學智慧,所以他也並不急在一時。

此時隨著王宗超完成傳功,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