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華夏之變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東陵鬼城

「若諸位對穹冥帝君餘威尚存顧慮,不妨就由我一貫道先走一步,做這探路的卒子吧!」

見張元旭與一眉都對眼前的洞天異界深表嘆服,老道路中一微微一笑,向後揮手一招道:「眾位道親,都集陣上前,有請諸天神明,下凡斬邪除鬼!」

路中一一聲令下,山下頓時有近百一貫道教眾應諾上前,只不過這群人雖然行動還算整齊,服飾卻極不統一,其中一些人身著道袍,但也有不少人是僧人打扮,此外還有些人分明就是戲子模樣,臉上還塗抹京劇臉譜,另外有幾人身穿儒服。再仔細看,甚至還有幾名分明就是基督教牧師、清真寺阿訇。這群人全部站到一起,實在是說不出的古怪。

但卻沒有人腹誹或譏笑出聲,只因下一刻這近百人齊結請神手印,頓時虛空中傳來一聲如天外驚雷,如無盡星空之中星辰崩塌一般宏大而震撼的聲音,在眾人心中滾滾響動,一時不絕。緊接著引發的澎湃神力就猶如從銀河九天直泄而下的滔天瀑布洪流,聲勢駭人。

隨之而來的是近百神明虛影憑空升起,或為道尊、或為佛陀、或為天王、或為金剛,亦有二郎神、孫悟空、哪吒三太子、鍾馗、城隍、判官、門神等形象,甚至還有背生雙翼的天使……每一尊神明雖然都是半虛半實,但其眉目形象都清晰可辨,或慈悲善目、或兇惡憤怒、或莊嚴肅穆、或嬉笑靈動……民間廣泛祭拜的神明幾乎都羅列其中。一股股和一般的功法截然不同的神力波動,從眼前許多尊神像上散發了出來,頓時令在場許多修為較低者都感覺性靈念頭受神威震懾,一時竟然難以自如施展法力。

其中一名身材高大,虎目顧盼生威,氣度沉穩如山如岳的中年大漢尤其引人注目,只見他身上竟然凝結出一幅完全實質化的金甲,手上一把青龍偃月刀雖然依舊半虛半實,但揮動之間,卻自有一股凜冽猶如實質的雄厚鋒芒逼發,教人難以直視。

這位卻是路中一的得意弟子之一——當代形意大師薛顛,一身武術修為已達「神變」境界,不下東北劍神景林。而且與王宗超一般修鍊「關帝道」,在一貫道中領關帝下凡銜,任山西總櫃總掌柜。而他的《請神大法》修為,顯然已經達到半步「中品請神」境界,與王宗超當年第一次迎戰殭屍王時相當!

路中一見手下得意門人已盡展氣勢聲威,一笑之後,也同樣結起請神手印。

他這一結起請神手印,聲勢又與他人不同。只見他頭頂衝出金光祥雲,瞬間凝成一尊高近丈二的帝王形象,那帝王身著以一個象牙色的玉環扣住腰間的鎏金長袍。本身是明黃色的鎏金長袍上,用更深色的金黃色金線綉著無數玄奧的花紋,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威嚴氣息。其頭頂則戴著帝冠,垂下璀璨如星的珠簾遮掩住面目,觀之如仰望秘不可測的深邃星空,更顯天顏威嚴神聖而不可直視。

這尊帝王之身已凝成了混金般的實質,然而更引人注目令人無法忘懷的卻是帝王雙手上捧著的鎏金的供牌,上書「封神」兩字,那兩字蒼遒有勁,蘊含無比的神聖威嚴。讓人一見即將兩字深深銘刻心底,縱然是文盲也終生無法忘懷。

帝王一現身,頓時垂下萬道瑞靄之氣,伴隨祥雲千朵,擴散籠罩了方圓十丈,其中隱現三十三天勝景,宮殿、天花、金燈、玉露、瓔珞、五彩霞光之類,更有麒麟鳳凰神龍等等瑞獸隱沒,仙樂飄揚,梵唱空靈,渺渺茫茫,似真似幻,瞬息萬變,光怪陸離,似在演繹玄之又玄不可測度的各種天機妙理。

一貫道道眾身上浮現的神靈虛像,被籠罩進天宮勝景後頓時變得更加凝視十倍,幾乎都變成有真實質感的神軀,神威凜凜磅礴浩蕩,一時簡直如傳說中的天庭、天堂、極樂世界連同無數神佛在人間具現,佛光普照,聖輝煌煌,何等的神聖威嚴,宏大無邊!

而薛顛手中的青龍偃月刀更是完全實化,揮動間風雷俱動,刀嘯驚天,威勢比之前大有天壤之別,似已完全突破至中品請神境界!

此時唯一沒有動用請神大法的是靜立在路中一身側的蓮空,就像一名沉默的保鏢或殺手,不動則已,動則見血殺生!

先前眾人一齊施展的請神大法雖然聲勢浩大,但在張元旭與一眉等高手看來法力波動只屬一般,只強在架勢與聲威,算半個空架子,所以一直泰然處之,神情沒有半點波動變化。但待到路中一施展請神後卻也都對此側目,對視之間,都從各自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絲震撼。

「路中一所修持的,是一貫道的無上秘本《封神寶典》中的『玉皇道』,此人一向低調不甚顯山露水,想不到此時一意立威,無論本人還是手下弟子的實力都已到了這等地步,而且《封神寶典》還能讓所有同樣修鍊請神之人修為再強上一籌!」張元旭心中思慮。《請神大法》這種創自天路斷絕之後,傳承不過數百年的功法其實一不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二不能明自性,定真如;三不能曉天機,啟智慧;至今為止還未曾聽說有憑此真正成神或練成所謂「不滅金身」之人,只是具備強大力量與獨一無二的極強威勢,在他看來顯然是左道。然而現在看來,他的師兄弟以及龍虎山弟子的實力,已經不對一貫道高層佔有多大優勢,而一貫道還兼有教眾勢大,功法廣傳人間又利於速成的優點(不過利用一點流傳出的功法就能修到中品請神境界也只有王宗超這個絕無僅有的異類了),此消彼長,將來天師教註定要屈居下風。除非……能再現元嬰級高手!

接著又聽路中一開口放言道:「神力護體,萬邪莫侵!諸位高人道友若是信得過貧道,便請隨我等一同進入東陵,定竭力保全諸位。」

「好,一貫道果然神力高強,又兼不畏妖邪義氣深重,值得我等追隨!」

立即就有人高聲應和,也不知道是不是路中一事先安排的「托兒」。但無論如何,在一貫道先聲奪人的「表演」之下,加上或明或暗的事先籠絡,竟有近半修道、術法高手選擇了跟隨一貫道隊伍。

「諸位何必過急,我等齊心協力,一同進退,豈有讓一家一教獨自犯險之理?眾弟子,結護法劍陣!」

張元旭自知不能保持沉默,同樣開口淡然應道。

他身後三十六名龍虎山弟子皆躬身應命,背在身後的長劍發出一聲震耳的長吟,淬厲的光芒衝天而起,四處交錯穿梭飛舞,盪起一片碧藍劍華如水蕩漾,化為一個小小穹幕,將龍虎山等人以及幾十名追隨的玄門道門中人護在其中。

張元旭與張元放兩人的三五雌雄斬邪劍雖未出鞘,但卻發出嗡嗡劍鳴,與空中三十六把飛劍交相呼應,聯成一氣,激增著劍陣威力。一時穹幕內只見四季輪迴,風雲變換,雨雪雷霆隱沒,似乎變成一個小小的天地。

雖然照規矩雄劍不能對北邙之人出手,但清東陵實非北邙的道場,也從未有人聲明過,穹冥帝君只是簡單說二十年內不得入東陵,但如今正好期限已過,所以雄劍照用無礙。

張靜姝則沒有出手,她的三冥戮仙劍則早已縮小成一根三寸玉針,刺在頭上髮髻之內。只是她也做足了應對不測的準備。

近五成的人隨一貫道而去,剩下又有三成多跟隨天師教,最後茅山這邊的也就只有區區不到兩成了。這次參與之人幾乎代表了華夏法術界精英,這其實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各自的勢力大小。

「我等也走吧。」一眉開口說話,語氣平和,他一貫無意於門派爭雄,見正道一方兵精將強,反而有幾分欣喜。

他隨後祭起九老仙都君印,懸在空中。而齊藤一則將極樂靈屋散化開來,化為一團幻境護住眾人,邊緣自有甲士鬼卒來回巡邏,確保萬無一失。

秦綴玉也與齊藤一一起同來,不過卻不見王宗超同來,看來他還未功成出關。

「師兄何不與我等一起?」就在進入之時,一眉只見石堅卻還背負長劍,獨自一人,於是誠懇地開口相邀。

石堅則毫不領情,冷然應道:「不必了,我獨自一人,到時候動手也少些妨礙。」隨即一人邁步走向東陵。

齊藤一不由嘆了口氣,心想難怪三批人中茅山勢力最弱……其實若是茅山四老都能精誠合作,一眉又不過於閑雲野鶴,甚至連龍虎山都有可能壓過一頭,又怎會不如他人。

不過這些都還不是他眼下要操心的,其實無論各方各人作出什麼姿態,在進入東陵時都提起十足的小心,做足了防備,因為誰也不知道接下來面對的是無邊鬼海,還是黑暗冥域。

足足兩百多人走入東陵後,很快影像都如海市蜃樓般逐漸淡去,在東陵之外看來,東陵依舊空無一人。

但一腳剛剛踏入東陵的人則感覺眼前天翻地覆一般的變化。

碧藍的青天與和煦的陽光這一霎間彷彿不復存在了。陰森森的雲幕遮天蔽日,大地上則充滿彌飄不散的塵霧,讓天地之界融為一體,四面皆昏茫一片。

四下皆是迂迴昏暗的巷道走廊甬路,有橋、有路,有牌坊門樓獅虎石雕等,還有大小不一的黑黝黝的民屋,更遠處還可隱約看到巍峨大殿樓閣,此外還能看到路旁幾棵乾枯的大樹,橫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