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百一十四章 縱橫於國,粘罕之悲

定原、定蒙兩城,從東南到西北,這一條線分割了草原東北與西南的連接。蒙古人崛起之地,其實就是在草原的北邊偏東的方向。

定原與定蒙兩城之間,沿線必然還要有堡寨連接,定原再往西北,也還會有堡寨。

這一條線上的城池與堡寨,將來就是鄭智插在草原上的利劍。只要有馬,漢人的大軍將世世代代沿著這條線快速進出草原,再也不用擔心後勤補給,不用擔心迷路,進可攻到草原腹地,退可守在城池待援。

但是戰爭終究還是人打的,保持一支熟練足夠的精銳部隊,也是鄭智要做的事情。

永濟渠是隋朝開鑿的一條運河,從燕京之南直下洛陽。一船一船的牛羊也從燕京南上船,直達大名府。

再有商人從大名府通過運河南下,到達汴梁城,汴梁城有的是錢,此時最缺的就是糧食。

汴梁作為國都,並非真的就一無是處,汴梁城的優勢在於交通便利,北可通過運河直達河北邊境。南可通過汴河到達淮南淮西、江南、兩浙。如果只說地理位置而言,開封汴梁也可算得是大宋朝的中心地區。

大宋朝牛羊的價格急轉直下,比以往便宜了不少,卻是依舊有人賺得盆滿缽滿,因為在草原買來的牛羊,價格實在低廉,怎麼賣都能賺一大筆。獨龍崗上的三家,便是賺得最多的。對於大宋之內的那些養羊來賣的農戶,今年便不是一個好年景了。

這就是貿易,有人得利,也會有人失利。

羊肉,在內地州府,本來是貴族的專屬,如今低廉的價格之下,許多一般家庭也能吃上幾口,倒也算為民服務了。

若大宋朝是一個強力的政府,面對如此局面,第一件事情便會嚴禁從河北來的牛羊販賣,以免資敵。可惜這大宋朝廷顯然管不到民間廣大的士族利益集團,河北與京畿的交流也不可能完全禁止。

徵稅興許是朝廷唯一能讓自己占點便宜的辦法。官道之上,河道之上,徵稅的兵丁倒是不少。有手段的人自然也交不了多少稅,甚至不用交稅,小商小販倒是主要的交稅群體。

鄭智也從草原往東而回,隊伍也擴大了不少,馬匹遍地,還有兩萬多草原的青壯漢子。

失去了大量牛羊的草原,便能遏制人口的增長,遏制部族實力的擴大,甚至還會讓人口減少,今年草原的冬天,當比以往更加惡劣。鄭智的攻人之計,也是順帶。

又到了歸化之外的謨葛失部,謨葛失西北百多里,便是工地,城池的雛形還未出現,但是地基的挖掘已經開始。

米氏與往利的族人也到了這片草場,分了牛羊。從此便有了甘漢部與肅漢部。將來草原上的貿易,大多也會通過這兩個部落。

鄭智在歸化關口之外,並未入關,而是安排了一些事宜,轉頭又往北而去,似乎在等著什麼人。

一隊鐵甲騎士從南往北飛奔了好幾天,終於在金國北京(遼上京)西南方的草原看到了大量的女真營帳。

完顏阿骨打就在其中,騎士入了營寨,遞上了書信。

書信自然是鄭智派人送來的,約阿骨打在謨葛失北方三百里處會面。阿骨打同意了此事,也給鄭智回了一封信。

但是阿骨打沒有來,來的是阿骨打的四弟完顏吳乞買,完顏吳乞買也將是繼阿骨打之後的大金第二個皇帝。顯然阿骨打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方才會讓吳乞買來見鄭智。顯然鄭智與阿骨打的緣分盡了,此生兩人也不會再有機會見面了。

雙方都不過帶來千餘人馬,這一回碰面,沒有劍撥弩張,反而各自安營寨扎,沒有一點戰爭的氣氛。

兩個營寨中間,搭了一個簡易的帳篷,雙方的士卒各自進駐其中,等候著燕王鄭智與完顏吳乞買的到來。

這一次是鄭智邀約對方見面,便也格外著重了一些,該準備的酒肉一樣不少,鄭智也先行到達了見面的地點。

陪同吳乞買一起來的是粘罕,這一點是鄭智沒有想到的。

兩人進得營寨,見營寨之內並無旁人,只有鄭智與一個下人,便也揮退了左右的護衛。

鄭智起身見禮,見得粘罕,也是極為詫異,開口笑道:「粘罕,你怎麼回來了?」

鄭智帶的下人,便也是翻譯,也兼做一些伺候酒菜的事情。

粘罕聽得翻譯的話語,看著鄭智臉上的笑意,面色並不熱情,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答道:「耶律延禧往南逃了,應該是進入你的地盤了。」

鄭智聞言一愣,看著粘罕冷淡的表情與話語口氣,大概也明白了一些什麼,便也不再保持多少笑意,只道:「如果耶律延禧真的入了達旦人的地盤,便也跑不了,自有人把他送來。到時候我把耶律延禧送給你。」

粘罕聞言,依舊冷淡說道:「不需要送給我了,你抓住的,便是你的。」

鄭智聞言點了點頭,便也不多說,只是示意兩人落座。

再次見到粘罕的場景,鄭智並非沒有想過,粘罕的態度,鄭智也能接受。與女真打了那麼慘烈的一戰,兩人的緣分大概也就到了盡頭了。

越是心思單純之人,便越是恩怨分明。粘罕與鄭智,兩人從此以後大概也不可能還是朋友。鄭智也知道有些事情強求不來。

粘罕顯然也是極為氣憤,當追著耶律延禧一路往南,卻是被完顏阿骨打派人叫了回去,這件事情之後,粘罕才知道前因後果。才知道女真人與鄭智打起來了,便是這一戰,女真人損失慘重,無數並肩作戰的同族子弟,從此再也見不到了。

粘罕陡然得知此事,可見內心之中的糾結與痛苦。也想起了古北關口外的那一次見面,想起了斡離不離開的時候與自己說的話語。鄭智似乎變成了一個背叛朋友的人,從斡離不說鄭智在向女真人示威到與女真人開戰。

粘罕心中顯然感受到了一種背叛。這種感覺無關對錯,只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再見到鄭智,粘罕卻又並無多少仇恨,只是一種冷淡,這種冷淡就是劃清界限的意思。卻是粘罕也忍不住偷偷打量著鄭智,打量著這個讓女真人損失慘重的漢子。時間的英雄豪傑太少,粘罕甚至也會產生一種自己沒有交錯朋友的感覺,自己的這位朋友,便是這個天下少有的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再次見到鄭智的粘罕,心思太多,不能平靜。

鄭智並沒有粘罕的那麼多心思,因為鄭智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粘罕還在人與人或者恩怨情仇的角度。鄭智在與女真開戰的時候,心中便想著國家民族天下,便也就做好了不想那麼多個人感情的事情。

便聽鄭智開口說道:「勃極烈,此番邀你前來,主要是商量一件事情。」

勃極烈,就是女真的長老會,也可以說是宰相。而今的女真人有四個勃極烈。吳乞買就是其中之一。

吳乞買端起剛剛倒滿的酒,喝得一口,似乎極為享受,隨即才道:「何事?草原之事?」

鄭智搖了搖頭,答道:「非草原之事,乃高麗之事。」

吳乞買聞言,頗為詫異,放下酒杯,又問:「高麗之事?高麗有何事?」

「某知高麗與女真多有戰事,打了好多年。高麗甚至也幫過遼人,出糧出兵。此時遼人已滅,這高麗也該收拾一番才是。」鄭智想高麗的事情也想了許久,此番草原定妥,便你也該給女真人找點事情做了。

未想吳乞買聞言卻是搖了搖頭,說道:「高麗與大金是打了許多仗,不過如今的高麗剛剛上表稱臣了,便也是服軟了,高麗原來依附遼國為臣,而今又依附了大金為臣,我大金何須再起戰事?」

鄭智聞言面色不改,點了點頭又道:「高麗一年進貢多少錢糧?」

吳乞買聽得鄭智話語,面色微變,口中說道:「多少錢糧倒是還未商議,不過想來只要我大金開口,高麗人也不敢不給。」

鄭智也搖搖頭道:「給只怕也給不得多少,某之意,此高麗合該滅之!高麗向來偏安一隅,多是蛇鼠兩端。為虎作倀之時向來也給女真添了不少麻煩,而今又歸附女真,他日女真若是遇到困難,這高麗人想來也不會忠誠,甚至還會落井下石。依某之間,女真如今缺的便是奴僕人口,高麗不小,人口也不少,只要攻滅其國,幾百萬高麗人盡皆為奴,豈不是解了女真燃眉之急?」

鄭智要談此事,必然是做了足夠的準備的。女真大金,如今沒了燕雲十六州,便也不再是那個歷史上的大金了,女真人如今的人口,即便加上所有能統治的異族,只怕也沒有百萬。

沒有人口的女真,完顏阿骨打說的披甲百萬便也是一個笑話。這一點才是女真人真正的痛點所在。

吳乞買聞言並非不動心,卻是開口大笑:「哈哈……鄭智,你倒是好算計,我等去打高麗了,倒是讓你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吳乞買能成為大金第二個皇帝,顯然不是易於之輩。鄭智的心思他一眼就看透了。

倒是鄭智聞言也笑,並不在意吳乞買看透了自己的心思,因為鄭智的心思可不止這一點,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