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百三十一章 奈何為賊

盧俊義見得頭前一個進門之人,滿臉是笑,連忙拱手答道:「一切都好,兄弟別來無恙啊!」

此時一個少年從門外幾步飛奔進來,直奔到盧俊義面前,開口笑道:「主人,我回來了。」

盧俊義看著少年,也是極為開心,伸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道:「小乙,你長大了,是個男兒好漢!」

燕青當真變化極大,原來一個偏偏少年郎,如今已然也是一個輪廓分明、眼神中皆是精光閃爍的漢子。便是面目的膚色也黝黑了不少。

卻是在座還有幾十党項漢子,看得進來之人,個個面色一變,頭顱也地下了幾分。這段時間無憂無慮的生活似乎抹平了許多創傷,卻是這些創傷與內心的黑暗還在深處隱藏。當見到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終究還是難以逾越。

「鄭兄弟來得正是時候,我今天剛獵了些山珍美味,快快入席。」盧俊義與燕青短暫相逢聊得一句,趕緊上前來招呼起鄭智。

鄭智隨著盧俊義往頭前首座走去,自然也是看到了一旁的吳用。吳用看得鄭智進來,內心狂跳不止,似乎有些不好的預感,這種預感比之前在滄州的時候更加濃烈,使得吳用站在一邊都不敢亂動。

鄭智用眼神看得一眼吳用,走到首座坐下,開口道:「學究何不過來同坐?」

學究叫的是誰?吳用自然清楚,卻是有些猶豫。

反倒是盧俊義左右看了看,明白過來,問道:「兄弟可是認識這位先生?可是也找過這位先生算過一卦?」

「哈哈……這位先生算卦倒是不錯,只是算得不如我准。吳學究,愣著作甚,還不來落座。」鄭智倒是洒脫,在盧俊義家中也絲毫不顯得拘束。

吳用已然無法,不情不願也只有往桌面而去,卻是也瞬間轉換了一個笑臉,拱手道:「鄭相公,在盧員外府中能遇到相公,當真是有緣。」

鄭智搖搖頭道:「緣分這種東西,有時候是天註定,有時候卻是人自己的安排。就如吳學究今日到得盧府,也如某今日在這裡碰上你,都是人為而已。」

吳用自然聽懂了鄭智話語中的含義,頗為尷尬。這個鄭智一直都像壓在自己身上的一座大山,不論自己如何謀劃,如何去思慮。似乎總是被這位鄭相公壓得死死,被這位鄭相公看得透透。

這種感覺對於一個聰明來說,實在是世間最大的一種難受。猶如詛咒一般,跗骨之蛆,如何也不能擺脫的難受。

吳用走到鄭智身邊下首,坐了下去,面色中的笑已然沒有了,只是不咸不淡說道:「鄭相公,你可是來抓我的?」

盧俊義已然看懂了一些事情,這個算命的顯然不是那麼簡單,也不信張,而是姓吳。張用變成了吳用……

盧俊義想到這裡,心中哪裡還不知道這大名鼎鼎的吳用是誰?此時盧俊義面色也是陰沉,抬眼看著鄭智,並不說話,只是起身親自給鄭智倒酒。

菜還未上,酒卻倒罷。

鄭智拿起酒杯輕抿一口,並不回答吳用話語,開口道:「東漢之末,有一毒士,賈詡賈文和,從不說什麼道德仁義,謀略之中,每每直擊人心。只要目的,不要手段。吳學究,某把你比作這毒士如何?」

「不敢當,賈先生乃帝王輔佐,將相之才,謀國之人,在下不過一山野書生,草寇之輩,差之甚遠。」吳用不論心中是不是這麼認為,這種場合卻是也謙虛。

「呵呵……學究是要差上一籌,差在學究格局太小,見識淺薄了些,不知何為大世面。」鄭智更是直言不諱的評價,或者可以直接說是批評。

吳用聽言面色一沉,被人這麼直接的批評,對於一個聰明人來說,自然是難以接受的。一個以智慧見長之人,一個以智慧服眾之人,卻是這引以為傲的智慧被人直接鄙視了。吳用心中並不服氣。

「鄭相公謀略深厚,智計不凡,吳用佩服。不知相公此來尋在下,所為何事?」吳用心中自然知道今日已然就不是巧遇與緣分了,心中也有忐忑,卻是總還認為自己能再逃過一遭,沒來由這麼覺得,只覺得在這鄭相公手下逃了兩次了,這一次大概也差不多。所以只問鄭智找自己有什麼事情。

鄭智擺擺手,指著酒碗笑道:「不若等酒菜上齊,再談事情如何?」

「鄭相公直言就是,能辦的事情,在下自然不敢推辭,做不了的事情,相公也莫怪。」吳用當真就覺得鄭智幾次三番放過自己,必然是有事要自己辦,此時心中就怕這個事情是自己辦不了的。

「如此也罷,既然學究心急,那便把事情先說。如今梁山已然成勢,學究也該功成身退了,某此來,便是把寄存在學究項上之物取回來,學究也莫見怪,先吃飽喝足,也好安心上路。」鄭智臉上沒有絲毫表情。

卻是左右燕青武松魯達之輩聽言,面色狠厲已然露出,殺氣十足。

盧俊義聽言一驚,卻是也想得明白,梁山的軍師,鄭智要殺之,自然合乎情理。盧俊義抬手示意一下李固,又示意一番在場眾人。

廳內所有人全部站起身,腳步繁雜之間,已然空無一人。

吳用哪裡聽不懂項上之物是什麼東西?項上不就是人頭?

只見吳用蹭的便站起身來,開口問道:「鄭相公要拿在下這條性命自然無妨,卻是也要死個明白!」

吳用自然不會如盧俊義那麼去想,鄭智要殺自己,可不會是因為自己是那梁山反賊的軍師。若是因為此事,吳用也活不到今天!

鄭智抬頭用眼神瞟了吳用一眼,反問:「學究當真不懂?若是學究當真不懂,如何能比賈詡?」

吳用聽得鄭智一提醒,腦中飛速運轉起來。

當真不懂?吳用當真不懂嗎?到得此時,吳用哪裡會想不透徹?只是沒有去想,更是不願往一種可能性去想!

此時鄭智已然提醒,也由不得吳用不想,梁山一步一步走到現在,出此滄州與鄭智相會,損失不小,卻是晁蓋吳用與近千精銳都安然回了梁山。

當初若要殺自己,對於鄭智來說不過舉手之勞,為何要放?

滄州尋朱仝,被鄭智麾下抓到牢獄之中,幾日就放,這又是為何?

兩萬官軍圍困梁山,寨門已破,梁山反倒勝利,鄭智卻是一兵未損,還殺了高俅。放任這反賊梁山,這又是為何?

事情到了今天這般地步,前後聯繫之間,所有人都可以想不通,吳用卻是不可能想不通!吳用若是都想不通,何來梁山?

「養賊自重!養寇自肥!鄭相公才是那毒士!鄭相公乃真正的國之大賊也!」吳用伸手指著鄭智,已然知道自己命到絕時,梁山已肥待宰,也是自己命絕之時!

吳用雙手都在顫抖,苦心多年之梁山,如今卻是變成了鄭智晉身之資。

吳用不願認輸,再開口,言語都是顫抖:「鄭智,你當真以為勝券在握?如今梁山精兵可達兩萬,又有水泊環繞。滄州之兵不足萬,勝負還難料矣,即便我吳用死在大名府,你也休想得逞!」

「學究且坐,時候還早,酒菜尚未備好,不急。學究既問此話,心中自然有個計較,梁山想勝,不過是與命相爭,生機只在一線爾!」鄭智伸手把吳用拉坐在椅子之上。

「鄭智,你託大如此,我便在黃泉之下看你如何一敗塗地!」一個人即將面對生死,哪裡還能平淡如常,即便吳用也無法坦然。

鄭智也不多去解釋,只道:「已然到得此時,某之所以能勝,已然不是智計百出之事,便是某能知道你梁山還有什麼手段能用。」

此話不假,鄭智的先知先覺,是這場大棋之中至關重要的一點。

「即便戰陣相對,你我排兵布陣以敵,我梁山兩萬精兵,也不怕你!」吳用似乎還想據理力爭,爭的已然不是勝敗,而是自己的一線生機。

鄭智輕微搖了搖頭:「說你格局太小,視野狹窄,便在此處了。世面你當真沒有見過。兩軍對壘,就你梁山兩萬精兵?某一員大將,千餘鐵騎,必然沖得你梁山軍陣變作一團亂麻?戰陣非你這個鄉村學究可作想像。戰與謀,似乎相合,終究還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你懂小謀,卻是不懂大戰。」

鄭智能有心思慢慢與吳用言語相談,似乎也有一種對於千年名人的自我心理安慰。真要殺吳用,鄭智內心之中總認為該與之有一番深刻一些的交談。至於這交談的意義,也不需多想,便是只想與吳用聊上幾句。

「如此說來,你鄭智便是極懂得戰與謀?我吳用一生,作不出錦繡文章,考不得進士及第,卻是熟讀鬼谷縱橫、兵家典籍,日日考究人心,每日思索古往今來兵家戰事。不過是想在這世道留一個生而為人之尊嚴,不遠隨波逐流於歷史洪流。勝敗都在人為,再戰又能如何?你鄭智可保自己百勝不怠?」吳用終究在這最後時刻,把內心的驕傲表達的顯露無遺。讀書之人,有智之人,內心之中永遠有這麼一份並不示人的驕傲。

「你在鄉村山野之地,謀劃這國家縱橫之道?卻只看見村夫為斗米爭鬥,村婦反覆說著家長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