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巡視石寨

石寨被打下不久,尚未進行清理,寨子四處散布的屍體和血跡讓人觸目驚心,但陳邦彥聽說拿下了石寨,卻有些等不及,便叫上劉順等人進了石寨。

陳邦彥並非是沒見過世面的官員,這種血肉模糊的場面,他已經習以為常,當年守衛廣州那也是屍積如山,並不存在什麼膽怯。

這時他平靜的走在石寨內,四周還是硝煙瀰漫,寨子里不少房屋,都被戰火點燃,正「噼里啪啦」的燃燒著,屢屢黑煙淼淼上升,塞內插在地上的箭矢,丟棄的兵器,四處可見。

一行人來到石寨中央,地上滿是血污,趴伏著無數清軍的屍體,有的身上插著一桿長槍仰面而亡,有的則身後幾個血洞趴在大車上。

正指揮清理屍體的張有德見一行人過來,忙用手擦了擦身上血污,立刻迎接上來,面露得色的抱拳,「閣部,督鎮,末將幸不辱命,把這石寨給拿下了。」

劉順見他得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臉上滿是讚許,陳邦彥笑了笑,「聽說張指揮連那滿清額駙輝塞也殺呢?」

張有德摸了把額頭,「那廝想逃,被末將揪住小辮,一刀直接砍了。」

其實陳邦彥更希望能夠活捉輝塞,通過他了解一些揚州城的情況,不過既然殺了,那也就算了。

陳邦彥微微頷首,邊走邊說道:「你算是立了大功,本閣會向殿下給你請功。」

張有德聽了,咧嘴大喜,忙行禮道謝,陳邦彥揮了揮手,然後對身後的眾人說道:「石寨已經打下,紅衣大炮要馬上運上來,對西城進行轟擊,為攻城做好準備。」

跟在後面的陳於階連忙上前幾步,「下官已經安排了!」

陳於階是徐光啟徐閣老的外甥,明軍炮隊總教習,指揮過多長炮戰,王彥守揚州時在西城與土坡對射,佔據土坡後炮轟多鐸西大營,都是由他指揮。

正是因為他曾經指揮過揚州炮戰,所以王彥將他發到揚州來指揮明軍炮隊。

說著話,眾人已經走到石寨東牆,張有德當即上前,引著眾人登上去,一起觀看揚州西城。

這時,城頭上清軍正準備著防守工事,石寨居高臨下,可以將西城的防禦一覽無餘。

陳邦彥先用肉眼眺望一下城頭,見城上城下無數人影晃動,於是向後伸了伸手,張有德會意,滿掏出插在腰間的千里鏡,卻見上面血污滿滿,於是忙夾在腋下擦了擦,然後遞給陳邦彥。

用千里鏡掃視城頭,清軍正敦促著民夫將一包包的沙袋壘上城頭,加固城牆,堆砌炮位,城內似乎也在修築工事。

陳邦彥將圓形視界移向城中,便見街道交匯處,都被清軍用沙袋壘起了胸牆,他笑了笑,將千里鏡遞給劉順,「多鐸這是要在揚州和我們死拼啊!」

劉順拿來千里鏡觀察了一會兒,放下來卻譏笑道:「閣部不用擔心,多鐸想魚死網破,城中的人卻未必願意都隨他去死。」

站在一旁的張煌言也開口說道:「守衛石寨的多是揚州清軍的精銳,有千餘旗丁和眾多包衣組成。多鐸是想依靠這隻精銳人馬,守住石寨,只要我們攻不下,城內士氣自然高漲,但我們一旦攻下,揚州守軍必然氣泄,這就像兩把長槍對決,我們削掉了他最堅硬的槍頭,便能輕易破開木質的槍桿。」

陳邦彥很認同張煌言的分析,不禁轉過半邊身子,聽他繼續說道,「多鐸用精銳守石寨,精銳不敗,其他人馬自然不會有別的心思,但現在精銳一敗,我以為揚州城內已經人心動蕩,只要我們能夠突入城中,戰局稍微不利,城中清軍必然潰散,或者投降。」

明軍中眾多將領和官員,顯然都是這個意見。

陳邦彥思索著點點頭,「張監軍說的不錯,現在揚州必然以是人心動蕩,本閣不能給多鐸重新鎮定軍心的時間,必須馬上對揚州施壓。」

說著,陳邦彥沉吟一下,「炮擊要迅速就位,儘快摧毀西城上清軍的工事,然後撐著夜晚,再射一些勸降信進城,擾亂城中軍心,最後挖掘水渠的速度要加快,最好這兩日便能連通護城河!」

眾人聽了,知道攻取揚州的時刻就要到來,心中都頗為振奮,齊齊行禮應下,表示遵從督師的命令。

陳邦彥抬抬手,讓他們不用多禮,然後轉過身來,「你們誰有任務的,立刻便去辦,都辛苦一些,等打下揚州,本閣再給你們擺酒慶功。」

一行人中,陳於階等人聽了,忙一躬身,後退幾步,然後匆匆轉身跑下寨牆。

等有事的人都走後,陳邦彥又盯著城牆看了片刻,深吸了一口氣,便邊往下走,邊說道:「走!去看看水師準備的如何?」

揚州城中雖還有四萬多清軍,人數雖然眾,可其實已經都是雜牌,不是滿清新招的綠營兵,就是江北四鎮留下來的老兵油子。

新募的綠營兵多是滿清抓的壯丁,或者是流民盜匪詔安而來,同四鎮留下的老卒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善於打順風仗,而不善於逆風做戰。

城中軍隊,無論是訓練,裝備都比不上明軍,能有些戰力的只有城中的少數旗丁、包衣,還有一部分四鎮留下來的老卒,但是因為老,這些兵是很能打,可卻也都成了軍中滑頭,有好處,戰局有利時,這些老兵油子各個奮勇爭先,戰力驚人,可要是情況不對,最先跑得必然也是他們。明清戰爭打了那麼多年,不機靈,他們活不到現在。

陳邦彥認可張煌言的分析,再加上他自己的看法,當石寨打下後,他已經不看好揚州的清軍。

這不只是因為他看到了清軍的弱點,還是因為對於攻城,明軍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從八月圍城,到現在已經十月中旬,明軍圍攻揚州近兩月,早以做好了總攻的準備。

漢人自古善於攻城拔寨,對於攻城、守城,明軍都有足夠的經驗,像揚州這樣的城池,明軍已經攻打過多座,揚州城雖然高大堅固,但也有他的缺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