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臨江仙 第十章 宏圖(七)

「也罷,既然鄭將軍如此有把握,老夫就不多置喙!」符彥卿不知道自家侄兒的哪裡來得自信?然而作為前來助陣的客軍,卻不能越過柴榮自行調兵遣將。猶豫再三,無奈地點頭。

「殿下在哪兒,速帶老夫去見殿下。」高行周心中的想法其實跟符彥卿差不多,乾脆直接命令自己的次子高懷亮頭前帶路,等跟柴榮會了面之後,再做定奪!

「殿下說他甲胄在身,不便親自前來迎接。兩位長輩可以先跟他合兵一處,然而再慢慢趕往胙城!」臨出發前,符昭文早就得過柴榮吩咐。笑呵呵地又行了禮,大聲回應!

「也好!那就先合兵一處!」符彥卿和高行周朝各自身後看了看,輕輕點頭。

反正王峻已經逃走那麼長時間了,現在去追,一時半會兒也未必追得上。還不如先見了柴榮,聽聽他跟鄭子明二人到底作何打算。

抱著客隨主便的想法,二人先將隊伍跟柴榮的嫡系部隊靠攏到一處,然後跟著符昭文和高懷亮去拜見太子。柴榮哪裡敢在自家岳父面前託大?聽到親兵彙報之後,搶先一步上前迎接。雙方先客套了一番,彼此見過禮,隨即就迅速又將話頭轉向了戰事。

「那王峻……」符彥卿是柴榮的長輩,資格和實力也比高行周略強,所以率先開口提出疑問。

「子明對此早有安排,岳父和齊王若是不放心,不妨跟著孤一道去追。」柴榮對此早有準備,笑了笑,低聲打斷。

符彥卿和高行周二人猜不出柴榮肚子里到底打得什麼主意?只好將信將疑地點頭。三家兵馬合在一處,留下李順兒帶著兩營弟兄負責收攏俘虜和禁軍的潰兵。其他人,匆匆忙忙又踏上了征途。

耽擱了這麼長時間,當然不可能馬上咬住禁軍的尾巴。但是在沿途當中,卻總有一夥接一夥的潰兵主動前來投奔,都說先前是受了王駿欺騙,才會跟太子為敵。如今幡然悔悟,決定要痛改前非。請殿下大人大量,給與一次機會將功贖罪云云。

柴榮先前之所以放任王峻帶領大部分禁軍從容撤離,存的就是不想多做殺傷的心思。如今見潰兵能主動前來投靠,豈有拒之門外的道理?當即讓高懷亮單獨領了一支隊伍,專門接納禁軍將士,一路走一路收編,沒等看到胙城的影子,收編的兵馬數量已經逾萬。

符彥卿和高行周見此,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卻又擔心王峻化名逃走,去投奔契丹,然後引賊入寇。特地叫來了各自的心腹,命令他們帶著騎兵去封鎖沿河個個渡口,捉拿王峻。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就是挖地三尺,也堅決不能讓老賊成為漏網之魚!

大周樞密使王峻,哪裡知道自家的形象,在別人眼裡是如此的不堪?此刻的他,正帶著樊愛能、李岡、何徵等人,直撲胙城北門。沿途中,雖然眾將麾下的兵卒,都差不多逃走了一大半兒。但每個人畢竟都有一部分心腹嫡系還在咬著牙堅持,這些兵馬全部加起來,數量依舊高達一萬五千餘眾,實力依舊不容輕視。

眼看著目的地已經近在咫尺,樊愛能等人,心中也勇氣頓生。策動坐騎湊到王峻身側,七嘴八舌地提議,「樞密,於今之際,最重要的是及時跟太尉聯絡,讓他提前做好準備。」

「對,胙城雖然有城牆和護城河,但畢竟是個彈丸之地。我軍又剛剛遭受挫折,士氣低落。」

「胙城只可以暫且容身,卻不可做長久駐守打算。我軍糧草輜重也都丟失殆盡……」

「先進城再說!」王峻不想聽眾人的啰嗦,皺著眉,大聲打斷,「都小心些!出發之前,老夫曾經留下數千人馬守在這裡,按道理,此刻他們應該出來迎接……」

話剛說了一半兒,忽然間,半空中傳來一陣恐怖的嗩吶聲響,「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緊跟著,已經伸手可及的弔橋,猛地被迅速扯起。胙城的四門,同時關閉。北側敵樓上,數百張角弓迅速拉滿,瞄準城外。一名虎背熊腰的將領從敵樓的二層探出半個身子,手舉銅製的喇叭,大聲斷喝:「王樞密莫走,趙匡胤在此恭候多時!」

「你,你……」王峻眼前一黑,差點從馬背上直接栽落。好在身邊的親信及時扶了一把,才避免了他當眾出醜。「你這小賊,欺人太甚!來人,給我奪城!」

如此亂命,樊愛能、李岡等人如何肯聽,紛紛抖動韁繩,扭頭便走,「樞密,追兵,追兵就在身後!」

胙城去不得,還有陳橋驛。過了陳橋驛,就可直奔汴梁。汴梁城的城高池闊,還可以劫持了郭威做人質。大夥未必沒有機會,跟柴榮討價還價!

「不能走,越走,軍心越亂,士卒全都跑了,爾等回到汴梁也是等死!」王峻大急,扭過頭,沖著樊愛能等人厲聲提醒。然而,這個時候,眾將誰還拿他的話當回事兒?各自帶著麾下嫡系,爭相逃命,任他喊破嗓子,都絕不回頭。

王峻無奈,只好也撥轉坐騎,帶著自己的鐵杆親信跟上逃命隊伍。一邊走,一邊不停地舉頭張望。眼睜睜看著眾人麾下的弟兄,越走越少,越走越稀,卻一點辦法都沒有,更沒有勇氣派人去阻攔。

匆匆忙忙跑到了天色將暗,隊伍才終於又重新穩定了下來,全部弟兄加在一起,也只剩了五千出頭,並且個個精疲力竭。

回頭掃了幾眼,好像並沒有追兵尾隨,樊愛能等人頓時又恢複幾分底氣。在官道旁找了個避風之處,吩咐大夥停下來吃些乾糧,恢複體力。

「還是早點兒走吧,免得夜長夢多,汴梁城內也出變故!」一連串的打擊之下,王峻看上去比當初領兵離開汴梁時,足足老了二十歲。策馬走過樊愛能等人身邊,沒精打采地開口提醒。

「樞密先前把別人看成了無知小兒,如今又覺得對方能一步十算,這前後的變化,也忒大了些!」樊愛能一肚子怨氣正沒地方發,聽王峻說得虛玄,忍不住低聲嘲諷。

「可不是么,大人今天早晨,還說要滅此朝食呢!結果大夥連晚飯都差點沒的吃!」

「早知道柴榮如此難對付,咱們何必趟這趟渾水。李重進做太子,和柴榮做太子,不是一個樣么?大夥這輩子又沒指望封侯拜相!」

「這回好了,能不能將汴梁城裡的家眷接上,去投奔西蜀都兩說了!早知道這樣……」

李岡等人,也徹底對王峻失去了敬畏,一個個撇著嘴,冷言冷語。

「當初老夫沒逼著你們,是你們自己要跟著老夫乾的!」王峻氣得臉色鐵青,梗著脖子大聲反駁,「況且如今也不是窮途末路,只要能回到汴梁,老夫就還有機會逆轉乾坤!」

話音未落,耳畔忽然又傳來一陣低沉的畫角聲,「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如寒冬臘月的北風,吹得人心裡一片冰涼。

「不是,不是滄州軍,他們,他們用得是嗩吶!」

「是咱們的人,太尉來接應咱們了!」

「肯定不是滄州軍,滄州軍不用號角!」

樊愛能、李岡、何徵等人,個個臉色煞白。單手抓起兵器,翹起頭,望著號角來臨方向,大聲「祈禱」。

來得肯定不是滄州軍,他們的判斷沒錯!滄州軍不用畫角,用畫角的,且能出現在京畿附近的,只能是大周軍隊。也許是殿前軍,也許是其他地方諸侯!

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下,那支隊伍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楚。走在最前頭的,果然是一個熟悉的身影,王峻等人聯手擁立的新太子李重進!緊跟在其身後,是數排身高九尺的彪形大漢,每個人身上都穿著整齊的鎧甲,手中陌刀高高舉起,寒光閃爍。再往後,則則是一匹鑌鐵驊騮駒,馬鞍上,有個大夥熟悉得無法再熟悉的老將,手持長纓,雙目如電。

「啊,皇上!」禁軍當中,有人眼神好,雙手扶額,大聲驚呼!

「皇上怎麼來了?太尉,太尉和太師……」

「常思,皇上身後那個人是常思!」

「常思身邊是白太師,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太師是皇上的人!」

「完了,全完了……」

剎那間,所有殘餘的禁軍將士,全都亂作了一團。誰也不知道,是應該抓起武器來負隅頑抗,還是跪地請降,以免被當場斬盡殺絕!

就在這個當口,李重進忽然策馬向前跑了幾步,舉起手臂,大聲叫喊:「陛下有旨:爾等皆為他人所誤,並非真心謀逆。只要主動請降,過後決不追究。切莫再負隅頑抗,自誤了身家性命!欽此!」

「陛下有旨:爾等皆為他人所誤,並非真心謀逆。只要主動請降,過後決不追究。切莫再負隅頑抗,自誤了身家性命!欽此!」數百名大嗓門的殿前軍士卒,齊聲重複。唯恐王峻和他身邊的眾人,假裝聽不見。

「嗆啷啷!」樊愛能手中的兵器掉在了地上,他本人卻像泥塑木雕般,毫無知覺。

「嗆啷啷!」「嗆啷啷!」「嗆啷啷!」……兵器墜地聲,交替而起。眾禁軍將士一排接一排跪了下去,閉上眼睛,淚流滿面。

「唉!」何徵丟下兵器,嘆息著拜倒於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