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點絳唇 第三章 父子(五)

有新鮮牛糞和馬糞,就意味著不久前剛剛有人從此處經過。

有很多新鮮的牛糞和馬糞,則意味著在大夥追趕可及的距離內,存在著一個規模頗大的游牧部落,或者漢人村寨。

古人云,行萬里路如讀萬卷書。柴榮南來北往販貨多年,腳下所行道路,又何止萬里?而趙匡胤既然為了救韓晶一命,連單身翻越燕山的旅途都敢冒死一試,又怎會畏懼去一個臨近的陌生部落或者村寨求醫?當即,毫不猶豫地點點頭,跳上坐騎,抱著韓晶掉頭朝正北而去。

眾人在薊州與商隊分別之時,便是一人雙騎。半路上又殺掉了一夥打草谷的部落武士,搶了三十幾匹良駒。因此在危急關頭,根本不需要考慮節省坐騎的體力。只管不斷更換著胯下戰馬瘋狂趕路,才連續跑了大約一個半多時辰,就在某條剛剛解凍的大河畔,看到了連綿的帳篷。

「是回鶻人,密羯部,早年曾經歸降幽州。幽州被契丹吞併之後才與中原失去了聯繫!」柴榮一看到帳篷周圍那一圈整齊的木柵欄和中央大帳上高高飄揚的鑲金火焰旗,便喜出望外。追到趙匡胤身側,大聲介紹。

回鶻人出自鐵勒,原本為突厥人的附庸。在大唐天寶年間,干翻留在蔥嶺以東的最後一個突厥汗國自立,國號回紇。後又多次出兵幫助大唐平定叛亂,順路在唐肅宗李亨的默許下,搶掠長安、洛陽等地工匠、女子、郎中、農夫數十萬人西去。因此,其國迅速漢化,到了唐末,除了說突厥語,無論貴胄還是貧民都信摩尼教這兩點之外,其餘各項典章制度,風俗習慣,已經與中原相差無幾。

大約百餘年前,回紇分裂,此後日漸衰落。大部分回鶻人受契丹、沙陀族的擠壓,向西遷徙。一小部分漢化最徹底的,則向東南進入了幽州和并州,託庇在各地藩鎮的保護下,苟延殘喘。

這樣的回鶻部落,除了武力比契丹、女真等族略遜之外,其餘諸如醫療、百工、商貿、農牧等文明諸項,都遠遠過之。所以,在長城以北看到一支遷徙游牧的回鶻部落,已經與看到一個中原集鎮無異。只要你能拿出足夠的錢財,凡是在中原能買到的東西,基本在這裡都能買得到,差別只是價格往上翻了數倍而已。

趙匡胤自幼生長於河北保州,當然跟回鶻人有過接觸。知道後者的風俗習慣和基本情況。頓時精神大振,沖著柴榮用力點點頭,雙腿狠狠磕打馬肚子,風一般直奔木柵欄正南方留出來的臨時大門。

「什麼人,趕緊停下,否則,弓箭伺候!」把守在部落大門附近的回鶻武士,早已看到了戰馬的臨近。立刻繃緊數條絆馬索,同時紛紛舉起了角弓。

「救命,救命,我妹妹途中被馬賊砍傷了,特地趕來求醫問葯!若能救得他逃離生天,今日身上所有,願全獻於大光明神面前!」趙匡胤聽到對方居然說得是中原話,愈發喜不自勝。伸出左手迅速拉緊戰馬韁繩,用右臂緊抱著韓晶大聲求告。

「求診?你從哪裡聽說我族有藥師坐鎮的?」當值的武士小校聽趙匡胤說得急切,皺了皺眉頭,沉聲追問。

「明尊之下,四使八師十六堂,廣傳『清凈、光明、大力、智慧』念,光明康樂,諸惡不侵!」柴榮緊跟著衝上前,與趙匡胤並轡而立。非常友善地沖著守門小校施了個拱手禮,然後喘息著回應。

他說的,乃是在中原摩尼教的基本構架。以明尊為主,下設四大光明使者傳播教義。而使者之下,則還有力、財、葯、禮、工、法等八師十六堂,負責管理信徒,救助貧弱,懲辦叛教者,以及對外發動戰爭等俗務。

只是,中原的摩尼教,早在一百多年前已經被徹底禁絕。如今還能張口就說出其基本架構的人,要麼是摩尼教的隱秘信徒,要麼跟摩尼教曾經有過密切往來。故而,守門小校聽罷,頓時心中戒備盡去,趕緊命令麾下弟兄們放下角弓,鬆開絆馬索。然後退開半步,側轉身形,左手托在右手之上做了個火焰狀,高聲說道:「原來是我教的貴客,失敬,失敬。溫抹藥師今日剛好開壇傳播光明,幾位將戰馬留在這兒,直接進入營地,在中央大帳右側的第四個帳篷,就能找到他!」

「多謝哥哥指點!」柴榮和趙匡胤兩個也不客氣,雙雙下了馬,大步前行。臨路過小校身側,迅速從懷裡掏出一錠足足有二兩沉的金子,壓在了對方手中。「給弟兄們買杯酒水驅寒。後邊四個人也是我們一起的同伴,請讓他們一併進寨!」

「好說,好說,只要把馬匹留下即可。放心,我們會喂最細的料,保證不用乾草來對付。」小校是行家裡手,感受到掌心處的溫度和重量,就得知今日收穫極豐。頓時笑容滿面,沒口子答應。

說話間,寧子明和其餘三位郭家的死士也趕到了。按照柴榮的指點,紛紛下了坐騎,把戰馬交給守門的回鶻武士代為照管。然後背起隨身的包裹和兵器,徒步走進了營地。

進了門之後,大夥俱是眼前一亮。只見那回鶻部落營地內,居然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硬用石頭碾子,壓出縱橫一路一街。無論是南北向的路,還是東西向的街,都足足有一丈半寬。中間還有七八條小路和小街,彼此交錯相連。與大街和大路一起,將眾多座帳篷分割得一群一簇,整整齊齊。

沿著寬闊的主路和主街兩側,則有數十個充作商鋪的純白色帳篷。每座帳篷都在頂部開著一圈兒窗口,讓陽光從天上直接射下來,將裡邊的各色商品,照得耀眼生花。

為了拉攏行商們前來交易,在靠近中央大帳的位置,還特地設了數座縫著彩色絲絛的「花帳」,要麼充當酒肆,要麼充當旅館。甚至連中原集市不可或缺的賭場和妓院,都給原封不動照搬了過來。耳朵上掛著明晃晃的珠環,腳腕上系著鈴鐺的粟特歌姬,就站在賭場和妓院的門口兒,對著過客不停地搔首弄姿。

趙匡胤哪裡有心情觀賞這街市的繁華?橫抱著早已昏迷多時的韓晶,大步流星直奔藥師所在的帳篷。一路花錢加塞兒,很快,就將自己從隊伍末尾移動到了隊伍最前方,進而被兩個藥材童子領進了帳門。

「你們幾個也別乾等著,趕緊去租幾個彼此鄉鄰的帳篷。等一會兒藥師給晶娘開了方子,咱們也好有個地方去熬藥休息!」柴榮行事素來周到,回頭看了看,沖著自己的心腹隨從們吩咐。

「諾!」三名郭家死士拱了下手,迅速消失於人群當中。寧子明則繼續跟柴榮兩個,在原地耐心等待。不多時,死士們又結伴而回,手裡拿著一串明晃晃的鐵牌,呈給柴榮仔細驗看,「稟東家,帳篷已經租到。就在往動數第三個路口,一共是四座花帳,正好彼此鄉鄰,屬於同一家主人。裡邊床榻桌椅,鍋碗瓢盆,一應俱全。」

「好!如果有什麼其他可添置的,你們三個也去添置一些。看情形,咱們至少得在此地逗留小半個月!」柴榮想了想,又低聲吩咐。

「我也跟著去看看吧,大哥。」這回,沒等三個郭家的死士回應,寧子明搶先拱手請示。

「你?也好!你肯定比他們三個老粗仔細!」柴榮只以為自家三弟年少貪玩兒,想了想,輕輕點頭。

接下來的等待時間,就有些漫長了。周圍嚶嚶嗡嗡的說話聲,也變得異常噪呱。偏偏那些人說得大多數還都是中原話,雖然帶著明顯的雲州口音,卻一字不漏朝柴榮的耳朵裡頭鑽。

「你聽說了嗎?中原又換皇帝啦!」

「可不是么,三天兩頭換一個皇帝,就沒個消停時候!」

「換得越快,老百姓就越是沒好日子過。就像咱們當年,要不是幾個皇子和公主瞎折騰……」

「唉!可不是么?幽州人不要咱們,族長原本還想像烏介諸部那樣,帶著大夥遷入中原呢!這下,也沒指望了!」(注1)

「遷回去又能怎麼樣,契丹兵馬一南下,還不是被人家給攆了兔子?」

「唉——」

嘆息聲如刀,戳得柴榮的心臟好生難受。萬方來朝,四夷賓服,乃是他在書中讀到的,關於漢唐盛世的描述。如今,回鶻人已經走到了中原的邊上,卻因為看到了中原的混亂和孱弱,又迷茫地停住了腳步!

而重整河山,再現盛世,又何談容易?自家義父郭威,為此眠沙卧雪數十年,到了半百之歲,依舊還看不見任何希望。各地諸侯、土匪,流寇、豪強,還有挾技自重的讀書人,一個比一個目光短淺,一個比一個無恥下流,只看到自家門口那一畝三分地兒,卻不知道,契丹人已經在塞外迅速崛起,遼蠻已經馬上就要成為當世第一大國!

正煩躁間,忽然聽到「嘭!」地一聲巨響。隨即,就看到趙匡胤雙臂托著韓晶,大步流星地衝出了帳篷。在其身後,則有一名花白鬍須,年齡看上去足足有七十開外的老者,一邊追,一邊高聲喊道:「兀那漢子,你別傻了!金瘡痙過了七日,神仙難救。你與其帶著她東奔西跑,讓她繼續受罪。還不如將她託付給大光明神,焚去殘軀和前世今生罪孽,早日進入天國!」(注2)

「你這個庸醫治不得,未必天下就無人能治!」趙匡胤雙目盡赤,扭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