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山窮水盡疑無路」-遊歷歐美「頓擴靈明」

遊歷歐美「頓擴靈明」

一位法國人在莫斯科問李鴻章:訪問歐洲的目的是什麼?李鴻章答覆說:一是祝賀俄國沙皇加冕;二是「博考諸國致治之道,他日重回華海,改弦而更張之。」李鴻章過去對「西洋政教規模」雖已「略聞梗概」,但只限於「耳食」,「究竟耳聞不如目見」,他想「藉此周曆一番,看看各國現象,可作一重底譜。」因此,他在俄國逗留期間,既同其君臣交遊,又考察其社會,曾特地趕到下諾夫戈羅德參觀博覽會。據維特說:李鴻章「在博覽會上參觀了幾天」,「對一切都感到好奇,陳列機器設備那部分使他特別感到驚奇。」

6月13日李鴻章一行乘坐火車從俄國到達德國訪問,下榻於柏林豪華的凱撒大旅館,「凡口之於昧,目之於色,耳之於聲,莫不投其所好。」甚至連李鴻章常吸之雪茄煙,常聽之畫眉鳥,也「陳於幾而懸於籠」,其餘就可想而知了。寢室牆壁上,高懸照片鏡框,左邊是李鴻章,右邊是俾斯麥。6月14日李鴻章驅車到柏林皇宮晉見德皇威廉二世,呈遞國書;並致頌詞,對德國干涉還遼、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表示感謝。他對德國給予自己的「逾於常格」的款待,有些受寵若驚,說「即此一端,已見中德之友誼,實較諸此外有約各國,更形洽比矣。」他本想強調「中德友誼」,但因語意諂媚,遭到外國報紙譏評:李鴻章「甫自俄來,後此復將往法,而獨向德皇作此語,未免失辭。」

①第三天,李鴻章應德皇之邀:到行宮參加國宴,「居各國親王、太子首座,獨致殷勤。」隨後,德皇請李鴻章到教場檢閱御林軍。

李鴻章看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陣法純熟的御林軍,聯想起業已潰敗的淮軍,難免產生望塵莫及之感,不覺失聲長嘆,對德皇說:「苟使臣有此軍十營,於願足矣,況更多多益善,尚何么磨小丑之足為華患哉!」德皇點頭稱是,並乘機進言:「中國亟須仿照練兵,以圖自強,我深願幫助。武備學堂為練將根基,尤望加意。」事後李鴻章電告總理衙門說:德皇「好武似俄主,勤勞過之,此德、俄所以稱雄也。」

李鴻章「連日體察」,只感到德國君臣商民接待優厚,卻不知在這種「優厚」接待背後,隱藏著巨大的貪慾和陰謀。德國外交大臣馬沙爾和李鴻章進行過「兩次政治性的長談,每次都達數小時」,談話內容涉及中德的「全部邦交,如怎樣根據最近東亞發生的事情來調整邦交的問題。」概括說來,主要談了以下幾點。

干涉還遼問題。李鴻章重申中國感謝德國干涉還遼,並表示了保持和加強「兩國間友好關係的願望」。當然,李鴻章的「感激不是完全無邊的」,他指責德國「一開始就對日本遠較對中國為同情」,時至今日德國「還存有這種偏袒的心理」,而且「中國為退還遼東所支出三千萬兩的賠款是德國提出的要求。」

馬沙爾多方辯解,說「德國在中日戰爭開始的消極,主要應歸咎於英國先採取一個絕對漠視的政策」,並聲稱「如果德國不參加干涉,日本決不會在遼東問題上讓步。」他還竭力否認德國「左袒日本」並首先要求中國支出3千萬兩「贖遼費」。

增加進口關稅問題。李鴻章將赫德擬議的「照鎊價加稅辦法節略」交給馬沙爾,並「詳切開導」說:3千萬兩的「贖遼費」加上2億兩的賠款,「對① 蔡爾康、林樂知:《李鴻章歷聘歐美記》,第60—61頁。

中國實在是一個不堪忍受的負擔」,「如果列強不許中國增加關稅,中國必定在財政上破產。到現在為止,中國對一切國家只徵收最低的稅率——即從價西分之五。但這方面的條約諾言是三十多年前在刺刀威嚇下從中國勒索而來的。再者,按當時的匯兌率,一金鎊合銀三兩,而現在已接近銀六兩。既然因銀價的下降,當時規定的稅則的金價實際上已降低一半,現在中國要求按照銀價的下落以提高稅率,也就是說,稅率加倍,是完全合理的。」

確定和調整關稅稅則,本屬一個國家的主權。但是1842、1844年英、美先後用刺刀逼迫中國簽訂的《南京條約》和《望廈條約》,卻剝奪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使外國侵略者取得了協定關稅的特權。1858年英、法又分別用刺刀逼迫中國簽訂《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海關稅則》,規定一般進出口貨物,海關一律按時價值百抽五,照銀計征。當時世界各國紛紛建立關稅壁壘,對進口貨物徵收重稅,以保護本國經濟,但是中國海關稅率卻被列強壓到世界最低水平,並且不得自行調整,加之銀價跌落,使中國蒙受巨大損失。李鴻章代表情政府提出修訂關稅稅則,按英鎊而不照白銀計征的問題,確實是「完全合理的。」

馬沙爾雖然「不得不承認中國海關收入三十年來按照金價已大大地降落」,但又狡辯說:「銀價的低落對德國出口商是個嚴重的損失」,「如果中國政府真正需要我們作一個如關稅加倍這樣的重要的讓步,那末接著的問題就是中國將為此提供些什麼。」

①他向李鴻章「很坦白地並無保留地」提出了德國所急於得到的一切。他宣稱:「德國欲開擴商務,恐商情不順,議院駁阻,但兩國交誼關切,如中朝准我推廣製造,代辦滬寧鐵路,照日本成式,派德將練兵,必可商辦。」在這裡,他公然把脅迫清政府讓與這些權益作為就增加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的先決條件。李鴻章表示:「他本人沒有職權與任何一個國家簽定協定;他的任務主要是『展開問題』」。

讓與軍港問題。德國參加干涉還遼的主要目的,在於「向中國要求土地作為適當的補償」。早在1895年12月德國駐華公使紳珂就奉命向總理衙門正式提出讓與一個軍港的要求,馬沙爾還親自出馬同中國駐德公使許景澄商討了這個問題,但因遭到清政府的婉言拒絕而沒有達到目的。這次馬沙爾又舊話重提,他向李鴻章反覆強調德國只有獲得一個軍港,才能在東亞推行「維持東亞均勢及中國完整」的政策。他進而威脅說:「中國政府自己必須認清,如果拒絕這樣的要求,因而迫使德國完全以它自己的利益作為它行為的準繩,中國是否能改善其地位?」馬沙爾供認,李鴻章「非常激邊地駁斥這句話,因為他在其最後幾個字眼中找出我們也許在東亞有追求一個敵對中園政策的威脅。」李鴻章擔心「如果德國得到這樣一個軍港,其他國家將提出同樣的要求。」但是,他認為「對中國來說,出讓這樣一個基地的壞處,不如保持與德國友好的好處來得大。」不過,他希望知道德國「是否將更積極地支援中國?」馬沙爾作了肯定的答覆,並提出了以租借方式獲得軍港的設想。

李鴻章覺得在這個基礎上雙方可能取得諒解,並表示「將盡一切力量使這個諒解能達成」。

馬沙爾與李鴻章的會談表明,德國借口還遼有功,打著維護中國完整的旗號,妄圖從中國攫取軍港和其他特權,增強爭霸遠東的地位和能力。作為清政府代表的李鴻章,雖然不無抗爭之意,但終因國勢衰微而趨向妥協。他① 《外交大巨馬沙爾男爵的記錄》,《德國外交文件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卷1,第112頁。

深知在列強推行「強權即公理」的國際環境里,「國權隨國勢為轉移,非公法所能鈐制」。

李鴻章不僅同外交大臣馬沙爾會談,而且還於6月27日專程趕到漢堡附近拜訪了前首相俾斯麥。俾斯麥於1862年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原,極力維護容克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實行強權統治,主張通過王朝戰爭的道路統一德國,故有「鐵血宰相」之稱。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後,兼任帝國宰相,對內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推行「大陸政策」。1890年因與威廉二世意見不和,被迫辭職。李鴻章傾慕俾斯麥,俾斯麥也深知李鴻章其人,「彼此聞聲相思,一見如舊識。」俾斯麥設家宴招待李鴻章,「主賓人座,共道國政。」外國記者詳細報道了李鴻章與俾斯麥的談話情況。

李:我專程前來拜訪殿下,有一事想「乞垂清海」。

俾:什麼問題?

李:「欲中國之復興,請問何道之善?」

俾:辱承閣下明問,「惜敝國去貴國較遠,貴國之政平時又未嘗留意,甚愧無從懸斷。」

李:「請問何以勝政府?」

俾:「為人臣子,總不能與政府相爭。故各國大臣,遇政府有與齟齬之處,非俯首以從命,即直言以納誨耳。」

李:「然則為政府言,請問何以圖治?」

俾:「以練兵為立國之基,舍此別無長策。」

李:「中國非無人之為患,特無教習亦無兵法之為患。」「惟異日回華,必將仿照貴國軍制,以練新兵。且需聘教習之武弁,仍惟貴園是賴。」

李鴻章還得意地告訴俾斯麥:有人恭維自己是「東方俾斯麥」。俾斯麥聽後風趣地說:法國人不會認為「東方俾斯麥」是恭維語。他還表示自己難望得到「歐洲李鴻章」的稱號。李鴻章與俾斯麥會晤,純屬禮節性活動,沒有什麼政治含義。是時俾斯麥不居政地,無柄無權,而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