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一生事業掃地無餘」-「暫屈以求伸」

「暫屈以求伸」

在清政府被迫抗擊日本侵略之後,帝後兩黨和李鴻章等仍然抱有程度不同、內容各異的「以夷制夷」的念頭。8月1 日清政府甫經宣戰,盛宣懷就對俄國駐華公使隨員表示:「吾國並(李)中堂之意,均欲與貴國合而為一,將日兵逐出」

③。8月13日李鴻章致電總署,鼓吹「聯俄制日」,說俄國「似有動兵逐倭之意」。8月16日翁同郁上疏抗爭,「力言俄不能拒,亦不可聯,總以我兵能勝倭為主,勿盼外援而疏本務。」

④由於當時中國正處在抗日高潮時期,戰爭勝負尚未定局,中俄聯盟之議遂被擱置起來。及至平壤、黃海戰敗之後,帝黨繼續主戰,後黨和李鴻章轉而主和。慈禧舊事重提,意在與俄結盟,擬派翁同龢赴津與李鴻章會商。翁氏既反對聯俄又「不敢以和局為舉世唾罵」,叩頭請辭天津之行。慈禧改以「責李鴻章何以貽誤至此」名義,仍派翁氏前往。9月30 日翁氏輕裝至津,「乘小轎入督署」,會見李鴻章。

他首先傳達慈禧、光緒對李鴻章「慰勉」之意,然後就嚴厲譴責他貽誤、敗衂情況。李鴻章「惶恐引咎」,並辯解說:「緩不濟急,寡不敵眾,此八字無可辭。」翁同龢質問:「陪都重地,陵寢所在,設有震驚,奈何?」李鴻章答覆說:「奉天兵實不足恃,又鞭長莫及,此事真無把握。」翁同龢又詢問「北洋兵艦」如何?李鴻章非常生氣,「怒目相視,半晌無語」,慢慢掉頭說:「師傅總理度支,平時請款輒駁詰,臨事而問兵艦,兵艦果可恃乎?」

翁同龢辯曰:「計臣以撙節為盡職,事誠急,何不復請?」李鴻章憤憤地說:

「政府疑我跋扈,台諫參我貪婪,我再曉曉不已,今日尚有李鴻章乎?」翁同龢「語塞」。正當他們在督署會晤之時,接到一道廷寄:「聞喀使西尼三四日到津,李某如與晤面,可將詳細情形告翁某,回京復奏。」李鴻章告訴翁同龢:喀西尼派參贊前來聲稱:中國若能派一專使赴俄與商,「則中俄之交固,必出為講說。」翁同龢擔心「俄連而英起,奈何?」李鴻章斷言:「無慮也,必能保俄不佔東三省。」10月4日,翁同龢回京復命,並向慈禧、光緒表示:「喀事恐不足恃,以後由北洋奏辦,臣不與聞。」

①就在這一天,奕、奕匡動密函李鴻章,說「刻下戰守均不可恃」,令其與喀西尼密議,「妥籌善策」。10月12 日,喀西尼由煙台至津,與李鴻章會談中日故事。李鴻章慫恿俄國出頭干涉,喀西尼表示俄國將「暫守局外之例」。是時李鴻章「親俄疏英」,因而對前此來訪的英使歐格訥較為冷淡。歐格訥說:英國外交部「以中日戰事未便持久,兩有損傷,囑相機解勸。」他詢問李鴻章如何辦法。

李鴻章告以事已至此,只有一意主戰。

與李鴻章「親俄疏英」相反,帝黨和張之洞卻主張以2、3千萬兩白銀為誘餌,「密聯英德以御倭人」。光緒讓奕徵詢赫德意見,赫德則持否定態度,以「不能」答之。光緒遂下諭召張之洞來京陛見,打算與他商討密聯英德事宜。然而,英德卻無意援助中國,致使帝黨大失所望。10月13 日,歐格訥總署會晤奕,提議由各國保護朝鮮,中國賠償日本兵費,並蠻橫要求即日定議。第二天,總署大臣就歐格訥的建議展開了辯論,並請示了慈禧。

據翁同龢日記載,慈禧、奕贊成在歐格訥提議的基礎上議和,翁同龢、李鴻藻則痛恨歐格訥「要挾催逼」,並因「天意已定」屈辱求和而「求死不得」,③ 盛宜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三《甲午中日戰爭》(下),第108頁。

④ 《翁文恭公月記》,光緒二十年七月十六月。

① 《翁文恭公日記》,光緒二十年九月初二、六日。

仰天長嘆。但是,日本卻因圖謀在武力奪取遼東半島之後議和而拒絕了英國的調停。10月底11 月初,由於日寇鐵蹄蹂躪遼東半島,威逼奉天「根本重地」,迫使帝黨同後黨、李鴻章等在「遣使議和」問題上,漸趨一致,因而以後相繼有德璀琳和張蔭桓、邵友濂出使日本之舉。當時日本政府並無議和之意,指責德璀琳不合交戰國使者資格,拒絕接待;指責張、邵全權不足,拒絕談判;並公然指名要奕或李鴻章充任全權代表。

1895年2月10日光緒召見軍機大臣翁同龢等,「問諸臣,時事如此,戰和皆無可恃,言及宗社,聲淚並發。」

①11 日,光緒再次召集軍機議事,決定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乞和。12日慈禧召見重臣,論及美國駐華公使田貝轉來東京之信說:「所指自是李某,即著伊去,一切開復,即令來京請訓。」

奕對曰:光緒不讓李鴻章來京,「如此恐與早間所奉諭旨不符。」慈禧怒形於色,冷言道:「我自面商;既請旨,我可作一半主張也。」

①13 日,光緒諭令李鴻章「作為頭等全權大臣,與日本商定和約」,「著星速來京請訓,切勿刻遲。」清廷所以選派李鴻章赴日議和,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倭焰鴟張,畿疆危逼,只此權宜一策,但可解紛紓急,亟謀兩害從輕」,而李鴻章身兼將相、厭戰主和並為日本所「器重」,全權代表匪異人任。於是賞還翎頂、黃馬褂,開復革留處分。吳汝綸說:「此時言和,直乞降耳,乃欲以口舌爭勝,豈可得哉。」

②「乞降」本來是一項屈辱而又危險的使命,正如赫德所說的:李鴻章東渡「簽立和約,是沉重而不得人心的任務,不但為全國人所咒罵,也許還要受政府的公開譴責。」

③李鴻章向張蔭桓透露:「各使慫恿兄去,致被新命,茫無所措,擬進京商辦」

④。

2月17日威海陷落,北洋艦隊覆滅。日本鑒於「國內的海陸軍備」「幾成空虛」和繼續推進可能遭致列強幹涉,便一面陳兵遼東和山東兩半島,擺出準備進攻北京的架勢;一面決定重開談判,經由田貝照會清廷,要求中國確認朝鮮獨立、賠款、割地、重訂中日通商條約,另派具有商議這些內容權力的使臣,否則日本決不停戰。就在這種形勢下,李鴻章來到北京,與驚慌失措的清廷商討對日議和方針。他認為「敵欲甚奢,注意尤在割地」。對清廷來說,這究竟不是能夠輕易咽下去的苦果。2月22、23日李鴻章連日參加召對,並與奕、奕匡和樞臣會議,商討的內容不是應否議和,而是割地問題。光緒「令堅拒」,李鴻章、翁同龢反對割地,幻想藉助英、俄。孫毓汶、徐用儀主張割地議和。翁同記其事說:2月22日光緒召見李鴻章和樞臣,談及「議約事」。奕傳旨,「亦未嘗及前事,惟責成妥辦而已。」李鴻章聲稱:「割地之說不敢擔承,假如佔地索銀,亦殊難措,戶部恐無此款。」翁同龢表示:「但得辦到不割地,則多償當努力。」孫毓汶、徐用儀認為「不應割地,便不能開辦。」光緒詢問海防情況,李鴻章答曰「實無把握,不敢粉飾。」召對之後,李鴻章、奕和軍機大臣到傳心殿議事。李鴻章聲稱:

「割地不可行,議不成則歸耳。」語甚堅決,而孫、徐則「怵以危語,意在攝合」。當時「群公默默」,翁同龢堅持定見,說「償勝於割」。李鴻章主① <《翁文恭公日記》,光緒二十一年正月十六日。

① 《翁文恭公日記》,光緒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

② 《桐城吳先生全書》,尺牘,卷1,第115頁。

③ 《中國海關與中日戰爭》,第83—84頁。

④ 李鴻章:《寄上海張使》,《李鴻章全集》(三),電稿三,第439頁。

張藉助英俄拒絕日本的割地要求。孫、徐「以為辦不到」,而瓮卻「力贊之」。

李鴻章認為割讓土地給日本,「北則礙俄,南則礙英法」,利益攸關,英、法、俄等國有可能進行干涉。因而,他一面先後訪問美、俄、法、英、德等國駐華公使,請其「電知本國」;一面電令」中國駐英、俄公使「速赴外部密商托」。然而,事與願違,李鴻章爭取外援的活動,結果毫無成效。

他對張蔭桓說:「連日為土地事,與各使商論,皆謂非此不能結局。」他哀嘆:「藉助仍難著實,不肯用重力,恐無濟。」

①他鑒於英、俄「無切實相助語」,和「中國不割讓給日本一塊土地,就沒有簽訂和約的可能」,所以轉而主張割地求和。據翁同龢日記載:2月25 日李鴻章面奏,「略及割地」,奕「亦發其凡」,翁同龢「卻未敢雷同,同人亦寂寂也。」光緒深知割地事體重大,必須稟商慈禧決定。第二天,當光緒將李鴻章、奕的意見報告給慈禧之後,不料「李鴻章所奏,恭邸所陳,大拂慈聖之意」。慈禧玩弄權術,推卸責任,對光緒說:「任汝為之,毋以啟予也。」

②28 日光緒要奕等奏請慈禧「定使臣之權」。慈禧令太監傳言:「一切遵上旨可也。」3月2日,光緒迫於事勢,給予李鴻章以「商讓土地之權」。李鴻章「聞命之餘,曷勝悚懼。」他上疏預籌赴日議和情形說:日本重在割地,事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