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富強相因」-移督直隸

移督直隸

李鴻章指揮淮軍鎮壓了捻軍,用貧苦人民的鮮血換得了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的頭銜,按常理,似應感到欣慰,但事實上恰恰相反。他具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歷史知識,懂得以慈禧為首的清廷對於自己是既倚重又壓制,隨著捻軍的潰敗和淮軍的勢盛,必將加劇自己同清廷的緊張關係。清廷把直隸和兩江這兩個關係南北大局的總督桂冠,分別授予「剿捻敗將」曾國藩和「威望過輕」的馬新貽(字谷山),諭令自詡為「剿捻功臣」的李鴻章來京陛見,並催促因「剿捻」而進入近畿的淮軍撤回黃河以南。凡此種種,使李鴻章切實感到清廷疑忌之深和自身處境之險,因而決意仿效湘軍攻陷天京後曾國藩的做法,裁兵自斂,持盈保泰。他一面奏請陸續裁撤淮軍;一面向朋僚表露「撤軍歸農」之意。他致函馬新貽說:

弟為養此軍,平中原之賊,而冒中外之不韙,吳人之怨,今幸句當已了,撤軍歸農是吾素志,此後扁舟垂釣,不復與聞軍事,可告無罪。或謂宜留驍健,以備後患,滌相亦請留二萬餘人,未知主人翁能不憚煩否?

①所謂「撤軍歸農」云云,實際上是李鴻章對清廷玩弄的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他既想保留淮軍精銳,又欲鞏固已有權勢,並沒有放棄軍權、退隱山林之意。後來他致函摯友郭嵩燾說:「鴻章於捻平時,亦欲抽身,躊躇四顧,無可與言,姑就疆事,與為委蛇。」

②1868年10月5日李鴻章抵京入覲。他在北京逗留將近一月, 首次拜謁慈禧和同治,被賜予紫禁城內騎馬如儀。他還訪親問友, 會見軍機大臣奕、文祥、寶等權貴。他向當軸陳述了自己對國事的看法,進言「軍國以一事權為要」,並推崇郭嵩燾「通達夷務治體」,「請召用京秩為宜」。他還進一步了解了清廷核心人物的心態及其對淮軍和曾國藩的意向。他致函丁寶楨說:「內意慮左帥難了西事,欲留敝軍以作後勁」

③。他通報曾國藩說:「側聞天語,留待撤軍議定再行北上。樞廷自恭邸以次,皆屬鴻章赴金陵勸駕,並商籌善後各事。……內意必欲吾師坐鎮畿疆,入都後必有不可中止之勢,望預為籌備。」

④從這些信件中可以看出,清廷決意讓曾國藩議定撤軍事宜,然後移督直隸,並令李鴻章保留部分淮軍,以備「助左平回」。11月1日李鴻章出京南下,沿途照料各營,直至12月9日始抵南京,曾國藩親自出城迎接。李鴻章與曾國藩、馬新貽會籌淮軍撤留事宜,決定裁遣馬步50營,藉以緩解清廷疑忌:並以「中原甫定,南北尚有伏莽,百戰勁旅必須酌留鎮壓」

①為由,奏請保留75營,其中銘軍20餘營留防直魯交界,以備曾國藩履任後調遣,慶、勛兩軍20餘營駐防江蘇,交馬新貽調遣;自帶郭松林武毅軍、周盛傳盛軍和親軍槍炮隊等19營赴鄂,以資鈐制。後因潘鼎新回任山東藩司,留鼎軍7營分防魯境。經過「剿捻」戰役,淮軍防區從江蘇一省而擴展至蘇、鄂、直、魯四省。直、魯為畿輔重地,蘇、鄂為財富之區。淮軍酌留精銳 3萬,並獲得優厚地理條件,從而為李鴻章淮系政治勢力的膨脹奠定了基礎。

① 李鴻章:《復馬谷山制軍》,《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8,第51頁。

② 李鴻章:《復郭筠仙中丞》,《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9,第5頁。

③ 李鴻章:《復丁稚璜宮保》,《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8,第53頁。

④ 李鴻章:《復曾相》,《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8,第53,54頁。

① 李鴻章:《復吳仲仙制軍》,《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8,第56頁。

南京會商之後,曾國藩啟程北上,就任直督;李鴻章始則返鄉省親,繼而於1869年2月抵達武昌,接任湖廣總督。起初他因「諸務生疏」,「塵牘山積,殊形竭蹶」,甚至無暇給「四方舊好」「一通尺素」。後來他更為淮軍的衰敗而焦慮不安。劉銘傳、潘鼎新、郭松林及其所部,是淮軍的主力。

李鴻章說:「吾軍惟三君為大枝,諸將以三君為最大且老也」。

②然而除郭松林外,劉、潘二人卻相繼辭官,劉氏拒赴直隸提督之任,潘氏不願奉旨赴左宗棠軍營差遣。李鴻章致函曾國藩說:「近來淮將暮氣頗深,紛紛乞退,鴻章忝竊虛譽,每懼兵事不得脫身,舊部日漸零落,勢難再興,致負期許。」

③正當淮將紛紛乞退之際,李鴻章奉命入川查辦四川總督吳棠被參案。雲貴總督劉岳昭參幼吳棠赴任擾索、收受屬員規禮、賣缺賣差、調濟私人、收受滇撫差官饋貽。孿鴻章深知吳棠「聖眷頗隆」,查辦「殊難下手」,因而始則磨磨蹭蹭,6月29日接到命令,8月9日從武昌動身,10月22日才抵達成都;繼而草率結案,11月6日就奏上《查復吳棠參案折》,說所參各節,均屬空言,在籍紳士僉稱吳棠善政宜民。李鴻章曲意包庇吳棠,正中慈禧下懷,致使被告矇混過關,而原告卻受到申斥處分。

1870年2月,李鴻章回到武昌不久,便奉旨督辦貴州軍務,鎮壓苗民起義,由李瀚章署理湖廣總督。李鴻章對清廷的決策,十分反感,分别致函潘鼎新、曾國藩大發牢騷:「昨奉旨馳赴貴州,督辦軍務,但令整頓川湘援黔各軍,酌調舊部,並未撥給何處實餉。甘軍歲得餉九百萬,鄙人南征無足重輕之地,乃可不名一錢耶?」

①「軍興二十年,尚不知兵餉為何事,若只身前往即可了賊者。」

②他上奏清廷,強調餉事、地勢軍情、採辦轉運困難,不宜貿然前往,懇請「勿責速效」,表示「俟李瀚章到鄂交替,並後路籌有規模,即行啟程,由湘赴黔」。

正當李鴻章故作遲回之際,陝西形勢發生突變,回民義軍擊斃湘軍悍將劉松山,挺進陝西榆綏延各屬,大有同當地所謂「土匪潰勇」聯合抗清之勢。

3月中旬清廷決定移緩就急,飭令李鴻章揮師援陝。其實,李鴻章既不願「南征」,也不願「北指」。如果說,他不願「南征」,主要是因為視貴州為「無足重輕之地」,那麼他不願「北指」,就主要是左宗棠的緣故了。左、李各爭雄長,左宗棠把西北視作禁臠,以鎮壓回民義軍為己任,對於李鴻章之來,「頗涉驚疑」,而李鴻章也不願跟左宗棠共事,入陝「即覺味如嚼蠟」。李鴻章對待援陝之命,猶如援黔一樣,採取了拖延戰術,直至7月下旬才到達西安,並且聲稱「願借防秦養拙,作壁上觀耳」。

①李鴻章到達西安僅僅七天,就接到「酌帶各軍克日起程馳赴近畿一帶相機駐紮」的密諭,如猿得芋,匆促成行,表示「在陝本為贅疣,藉此銷差,氓然無跡,壹意驅車渡河」

②。8月末李鴻章在獲鹿縣行次,接到調補直隸總督的上諭,「當即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至此,李鴻章結束了在湖廣的任職。

李鴻章移督直隸,同兩個偶發事件有關。1870年6月21日天津發生了② 《李鴻章致潘鼎新書札》,第81頁。

③ 李鴻章:《復曾相》,《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9,第16頁。

① 《李鴻章致潘鼎新書札》,第84頁。

② 李鴻章:《上曾相》,《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9,第31頁。

① 李鴻章:《復馬谷山制軍》,《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10,第5頁。

② 李鴻章:《復丁雨生中丞》,《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10,第22頁。

火燒望海樓教堂、毆斃法國領事豐大業等人的教案。奉命查辦的直隸總督曾國藩「謗議叢積」,舊病複發。天津教案尚未了結,江南又起波瀾。8月22日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張文祥刺殺, 震動朝野。此事與裁撤之湘軍有關。面對如此嚴重的「內憂外患」,清廷不得不借重李鴻章及其淮軍。清廷起初是讓李鴻章移師入直,預防法國水師侵擾;繼而調李鴻章為直隸總督,以代替調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而湖廣總督一缺,則令李瀚章調補。這次人事變動,標誌著在清朝的政治天平上,李鴻章壓倒了曾國藩。清廷讓曾國藩從直隸移督兩江,顯然是為了推卸天津教案辦理不善之責和藉助其威望鎮撫「江表疆,東南財賦」

③。曾國藩辭讓不就,李鴻章致函勸慰:「谷山近事奇絕,亦向來所無。兩江理大物博,斷非師門莫辦。」

④「若七年秋不妄更動,或谷山僻在海濱,竟免斯厄。每讀負乘致寇之語,不禁瞿然。江介伏莽最多,非極威重,不足銷無形之隱慝也。」

⑤在這裡,李鴻章公然把曾國藩、馬新貽的厄運,統統歸咎於1868年清廷人事安排的失誤,傾吐了長期鬱積於心頭的不滿情緒。

清廷諭令李鴻章受代畿篆,意甚深遠。畿輔為首善之區,清朝統治中心。

直隸總督系疆臣之首,肩負拱衛京師、就近顧問之責。清廷讓李鴻章移督直隸,首先是想借重由他控制的淮軍。

1868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