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蹊蹺

黃龍鄉,黃家村。

地理位置偏僻,資源十分匱乏。

整個村子,在鼎盛時期,至少有兩百戶人家。

但是現在,人口流失嚴重。許多青壯,出門打工之後,賺到了錢,就直接在縣城安裝,把老家人口接出去,不再回來了。

唯有清明、重陽,掃墓、祭祀的時候,大夥才回鄉探親。

不過在今天,清寂的小山村中,忽然駛來了幾輛汽車。

這引發了,一些老人與小孩子的好奇。有警惕性的老人,紛紛揪住了好奇心嚴重的小孩,不讓他們亂跑,免得有什麼意外。

但是當車門打開,一群人涌下來的時候。

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一幫老人也隨之安心啦。

黃小龍……

這是黃家村的驕傲之一。

幾乎每年,逢年過節,黃小龍都回鄉探親。

哪怕自己不回來,也要託人帶上大包小袋的禮物,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嗷嗷待哺的嬰孩,人人有份。

特別是,村裡的小學,也是他捐贈的。

這種富貴還鄉,扶危濟貧的行為,自然很得民心。

所以看到他,一幫村民紛紛走來。

果然,在車後尾箱,又是一堆堆禮物。

「還不趕緊謝謝你叔。」

「叫哥……」

山村之中,無論老幼,頓時笑開了顏。

沾了黃小龍的光,隨行的王豐等人,自然被當成了村中的貴客。

在一幫村民的簇擁下,眾人進入山村。

客人較多,直接去了祠堂。

那是一棟,雖然比較老舊,但是打掃乾淨,模樣比較氣派的建築。

兩百多平方的面積,一半是大堂,供的是各種牌位。另外一半,就是天井、迴廊,以及長桌長椅。那是村裡老少爺們,抽煙打牌下棋的娛樂場所。

現在騰空了,用來招待貴賓。

大壺茶,粗瓷碗。

滋味不咋地,就是能解個渴。

「小龍啊。」

豁牙的老村長,親自出來招待。他寒暄了幾句,也十分的好奇:「半月前你才回來一趟,怎麼又回來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呀?」

所以才說,人老成精,一猜就中。

自家人,黃小龍不好撒謊,忙笑道:「太爺,你說對了,確實有事……」

「啥事直說。」

老村長立刻表態道:「不管啥事,大家幫你。」

「這事……」

黃小龍下意識地回頭,看了眼王豐。

不過既然來了,也說明他心裡,有了決斷。

所以他毫不猶豫,直接道:「太爺,之前十三叔,挖到了塊石頭,賣我了……這事,你應該知道吧。」

「知道呀。」

老村長把臉一沉,怒聲道:「怎麼,他坑你?」

「砰!」

他拍桌而起,憤然道:「快,把十三叫來,我要罵他。」

「不不不……」

黃小龍連忙搖頭道:「那石頭很好,主要是我想知道,那塊石頭,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這事比較重要,所以就回來,想向十三叔請教……」

「確定沒問題嗎?」

老村長氣消了一半,卻覺得不保險,再三問道:「是不是石頭,有什麼蹊蹺呀?你別礙於情面,不好直說……大膽說,大家給你撐腰……」

「真的沒事。」

對話中,一個中年人,匆匆而來。

「老叔,你找我?」

中年人進入大堂,也感覺到氣氛不對。

特別是,看到黃小龍,坐於其中。他更是莫名的心虛,小心翼翼道:「小龍也回來了,最近好吧……」

「不好。」

老村長砰的一聲,又拍桌子吼道:「你老實交待,你之前賣給小龍的石頭,到底有什麼問題,從哪裡來的?」

「啊……」

中年人瞠目結舌,驚慌道:「老叔,石頭沒問題吧……怎麼會有問題呢?」

「說!」

老村長一臉威嚴之色。

旁邊一幫人,更是以不善的眼神,怒目而視。

對大家來說,黃小龍不僅是村裡的大恩人,更是倚仗他改變命運的大財主。

誰對他不尊敬,就是要砸大家的鍋啊。

不能饒恕。

中年人也明白這個道理,一看這陣仗,頓時急聲道:「真的,真的……那塊石頭,我是從山裡挖到的……」

「山裡?」

老村長目光如炬,感覺中年人的表情,太慌亂了。

這不對,必有貓膩。

他沉聲,喝道:「哪裡的山?」

「……貓耳山!」

中年人口不擇言,才出聲就改口道:「不不不,是龜嶺山,龜嶺。」

「咣!」

老村長怒了,抄起茶碗,直接一砸。

瓷片成渣,四分五裂。

旁邊眾人呆了,不明白老村長,為啥突然脾氣炸了。

只有黃小龍,還有一幫村民,很理解老村長的舉動。因為他們這時候,也紛紛起身,把中年人堵在角落。

「貓耳山……」

老村長憤怒到了極點,身體在顫動,怒不可遏道:「那可是我們老黃家的祖墳啊,族規早說了,山上的一草一木,誰也不許妄動……」

「你你你……」

老村長氣得聲音卻沙啞了:「不肖子孫,連祖墳都挖,還是人嗎?」

「混賬!」

「不是東西。」

一幫人跟著罵,各種指責。

中年人被噴得狗血淋頭,一臉的唾沫星子。

他不敢擦,慌張辯解道:「大夥聽我說,聽我解釋……我真沒挖貓耳山……我挖的是貓耳山邊上……那個懸崖啊。」

「我是葯農,在那個懸崖上採藥,挖出了一個山洞。」

「那石頭,就是在山洞中發現的……」

中年人舉起手,聲嘶力竭道:「我發誓,這是真話。要是有半點假,叫我……死後入不了祠堂,當個孤魂野鬼。」

成了……

王豐等人,對看了一眼。

目標,貓耳山。

這山,也有幾分奇特。

山體高大,兩邊山峰突立,形若一對貓耳,因此得名。

也不知道,哪一代的黃家祖先。

聽信了風水先生之言,把先人的骸骨,葬在山中。

從此以後,這山就成了黃家村禁地。只要是黃家村人,不管是砍柴,還是採藥,都要遠離貓耳山。

所以幾百年間,這裡的山形地勢,草木植被,保存完好。

鬱鬱蔥蔥,一片繁茂之象。

張楚看了,也不禁感嘆:「前有照,後有靠,又有秀峰屹立,呈刀筆之狀。」

「這確實是一塊,鍾靈毓秀之地。」

「好風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