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三隻眼的傳說

一幫專家學者,議論紛紛。

對於老專家的講述,卻是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不以為然。

主要是,太缺乏直接證據了……

洞廳中的只是壁畫,又不是文字記述。也不能,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猜吧。畢竟壁畫的人物,明顯與拜火教,存在了很大的差別。

雖然老專家覺得,這是拜火教的本土化緣故,但是不能讓大家盡然信服。

「關鍵是……」

一個學者指著神明額頭上的戈壁石,一針見血道:「你們不覺得,這些神的頭上鑲嵌的石頭,其實不是什麼裝飾手法嗎?」

「我覺得,這應該是眼睛,三隻眼!」

這個學者,滿臉認真道:「拜火教的神靈,有三隻眼嗎?」

「呃……」

一瞬間,老專家無言以對。

「所以說,這其實是佛教吧?」有人眼睛一亮,急忙道:「在我印象中,三隻眼睛的神,貌似只有佛教……」

「……別啊,道教馬王爺,也有三隻眼的。」

旁邊有人道:「民間傳說中,三隻眼的神靈,不在少數。」

「那是抄的……」

那人笑著說道:「天下文章一大抄,宗教也是這樣啊。」

「基督教,不必多說了吧,就是吸收了埃及神,希臘神的許多精華,然後形成了自己的教義。那個不可描述的宗教,教義也與基督教有些牽扯。」

「至於佛教與印度教,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人娓娓而談:「哪怕佛教,傳入了我們國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融入了本土,直接把本土道教壓得死死的,也逼得道士們抄佛經。」

「到了最後,佛道儒,三教合流,也不分彼此了。」

那人輕笑道:「所以佛教、道教,以及世俗傳說的神仙,都有三隻眼。但是追溯本源,三隻眼神仙的傳說,應該是舶來品吧。」

「反正在我印象中,三隻眼神明,應該是源於印度教的濕婆。」

那人娓娓道:「濕婆是毀滅之神與創生之神,有五個頭,三隻眼,四隻手。後來佛教,把祂吸收過來,作為自己的守護神,稱為大自在天。」

「等到佛教東傳,我們國家的百姓,聽說有神明三隻眼,神通廣大,覺得很厲害,然後也開始創造了帶有本土特色的三隻眼神靈。」

那人笑道:「什麼聞太師,楊戩,馬王爺,估計是我們抄別人的。」

「誒,你這話,就有些偏頗了。」

冷不防,有人反駁道:「三隻眼的神明,不僅是印度產物啊。你不要忘記了,我們古代文史之中,就有天眼的傳說。」

「況且,三隻眼,又不是印度獨有的文化。」

這人侃侃而談:「在古埃及,就有荷魯斯之眼傳說。荷魯斯是鷹頭神及太陽神的化身,荷魯斯之眼是能察知世間萬物的神聖之眼,代表著神明的庇佑與至高無上的權利。」

「美國國徽及一美元紙幣的背面上的上帝之眼,來源估計也是這個荷魯斯之眼。」

這人慢聲道:「還有就是,瑪雅預言之中,也提到過一種類似於神話的傳說……遠古時期的人類,也是三隻眼,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

「由此也可以知道,全世界各種文化傳說中,都有三隻眼的設想。」

這人微笑道:「所以說,就算壁畫上的神明,也有三隻眼,不能說明這是源於佛教。」

「……問題是,這是敦煌啊。」

有人嚴肅道:「佛教東傳過程中,最重要的中轉站。莫高窟的存在,也足夠說明了佛教氛圍的濃郁。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這是早期的佛陀形象……」

「對了,可能還帶了點,印度教的風格,大雜燴。」

他揣測道:「壁畫上的惡神,其實就是大黑天,或者毀滅之神,濕婆。」

「你們懂的,早期的宗教,畫風比較原始……我覺得,這個岩洞的存在時間,肯定比我們想像中的長久,或許是公元前的產物……」

「要知道,雖然歷史記載,佛教是東漢才傳入中土。問題在於,東漢明帝說自己夢見了六丈金人,往西方飛去。找人解夢,才有博士告訴他,這是天竺的佛!」

「這說明當時,佛教已經通過別的渠道,傳入了中原官員百姓的耳中。不然的話,誰會知道金人是佛……」

他分析道:「所以早在東漢以前,佛教就該流傳過來了。其中邊關一帶,肯定是滲透的重點。只不過,由於缺乏上層基礎,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傳播,所以隱藏很深……」

「……胡說八道!」

「還不如拜火教分支可信。」

「拜託,不要為了經濟利益,硬把壁畫,往佛教上扯啊。」

「我覺得,還是要相信科學,做碳十四測年吧。」

一幫學者,由於見解不同,難免發生了爭論。開始的時候,還和和氣氣,相互探討。但是後來,也吵出了火氣,聲音高昂。

喧囂之聲,在空曠的岩洞中回蕩。

此時此刻,眾人自然是瞠目結舌,茫然不知所措。

不過王豐,卻是心滿意足,大有收穫。又聆聽片刻,也沒別的有用信息,他乾脆扯了扯張楚的衣袖,兩人悄無聲息離開。

回到地面上,太陽已經下山,空中漆黑一片。

寂寥的夜空,繁星璀璨。

在大西北,星光似乎比較閃亮。

王豐仰望長空,忽然道:「張楚,我們回去吧。」

「……咦?」

張楚愣了愣:「不找隕石了嗎?」

「不找了,沒興緻了。」

王豐淡笑道:「讓莫大哥幫忙留意就行,等到他們找到了隕石,直接通知我過來,這樣似乎更省事……」

「哈哈,本該如此。」

張楚深以為然,笑著說道:「行,那我們就回酒店,洗個熱水澡,再大吃一頓。」

「嗯,然後明天,就回家。」

王豐的話,又讓張楚一愣。

「什麼?」

張楚錯愕,驚訝道:「這麼快回去?你不留下來,看熱鬧嗎?」

「看什麼熱鬧?」

「這個熱鬧啊。」

張楚指著燈火通明的隧道:「你發現了這個遺址,肯定要上新聞,刊登頭版頭條的,你不留下來配合採訪?」

「不了,膩了,把出風頭的機會,留給別人吧。」

王豐輕描淡寫,風輕雲淡,一派淡薄名利的風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