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高風亮節趙專家

趙寧,省文物局,首席考古專家。

他現年六十五,算是年富力強,還可以奮戰在一線。

不過他畢竟歲數上來了,體力大不如前,估計再干兩年,就要考慮退居二線,改成資料文案方面的研究了,以學術為主。

他還琢磨著,花幾年時間,結合畢生所學,歸納實際經驗出一本書,希望可以流傳後世。所謂雁過留聲,人死留名,也是很正常的想法。

人生在世,追求功名利祿,在所難免。

「該從哪個方向切入呢?」

趙寧摸了摸花白的頭髮,認真地推敲琢磨。

冷不防,匆忙的腳步聲,從外面的走廊傳來。緊接著,咣的一聲,有人猛然推開了辦公室的大門,把趙寧嚇了一大跳。

「……小李啊。」

趙寧回望,不悅道:「這麼大一個人,還這樣毛糙,難怪一直沒有對象。」

「趙老!」

小李漲紅了臉,不是羞的。實際上,他根本沒聽清楚對方在說什麼,他現在很激動,「荊山……荊山縣……發現了大墓!」

趙寧很淡定,招了招手,示意道:「別急,坐下來,慢慢說。」

「是……」

小李平息喘氣,一邊坐下,一邊興奮道:「趙老,大墓呀。荊山縣的文物局,在核實了消息之後,就立即打電話過來,讓我們組織專家隊伍前去勘探。」

「知道了。」

趙寧點頭道:「按流程走,看看局長怎麼安排。」

「趙老……」

小李很驚訝,意外道:「這可是大墓呀,你不感興趣嗎?」

「有呀。」

趙寧隨口道:「只不過,省局這麼多的專家,多我一個不多,缺我一個不少。有些事情,我也不好太專獨,好歹要給別人一些機會。」

荊山,呵呵!

在他的印象中,荊山一帶,位置比較偏僻,沒有什麼人文歷史古迹,屬於考古界的荒漠之地,根本沒有研究的價值。

就算有什麼大墓,也無非是民間墓葬,肯定沒有多少文物出土。

這麼一想,他就懶得折騰了。

小李懂了,一臉嘆服:「趙寧,您真是高風亮節呀,連春秋戰國時期的王陵,也捨得拱手相讓……」

「那是……等等,你剛才說什麼?」趙寧目光凝滯,「什麼王陵?」

「楚王陵呀。」

小李呆愣道:「縣文物局說了,在荊山的境內,發現了一座疑是春秋時期,楚王的陵墓。但是他們不敢判斷真假,希望省局派專家指導……」

「咣鐺!」

小李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向來矜持穩重的趙寧,一把推開了桌子,然後邁著一雙老寒腿健步如飛,奔出了辦公室。

「呃……」

小李瞠目結舌:「說好的高風亮節呢?」

……

省文物局,花了半天時間,召開全體專家會議。

在趙寧的據理力爭,倚老賣老,唾沫橫飛之下,他終於排除異己……不對,應該是排除萬難,獨佔鰲頭,成為了專家組負責人。

然後會議一結束,他就帶著一幫精兵銳將,直奔荊山而去。

幾個小時之後,當一幫人抵達荊山縣城。

聞訊而來的各路記者,也把縣城文物局的大門堵死了。

春秋戰國楚王陵呀。

雖然是考古界的事情,但是類似這樣的新聞,註定要登上頭版頭條的。

比如說,之前的漢海昏侯墓發掘,也熱鬧了大半個月。不管是社會名流,還是精英人士,包括普通老百姓,對於這件事情也比較關注。

因為在墓中出土的許多文物,可以對國家的文化、文明傳承添磚加瓦。基本上世界各國的人,對於這樣的事情,都不會等閑視之。

更何況,荊山是楚人、楚國、楚文化的源頭。在這樣的地方,發現了王陵痕迹。這對於許多人來說,絕對是值得期待的消息。

特別是對趙寧這種考古學者來說,簡直是大大出乎意料。

因為在他印象中,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幾經遷徙,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

就是由於,都城的不確定,所以楚國王陵,非常的稀罕。現代考古幾十年,發掘了許多楚國墓葬,但是能被認定為王陵的,只有一例。

更多的大墓,疑點重重,難以確定。

那麼荊山的大墓,會是王陵嗎?

趙寧不敢保證,所以進入縣文物局,開口第一句話就是:「發現王陵的人呢,他在哪裡,我要見他……」

一路上,各方面的線索資料,他已經仔細研究了一遍。

有視頻……白骨路,車馬殿。

有文物……春秋玉璧。

還有人證!

他現在,就是想與人證,進行深入的交流,確定更多的細節。

他已經迫不及待了……

其實在他內心之中,已經有七八成的把握,肯定那個地方,肯定是王陵。畢竟車馬坑、殉葬坑的存在,那是古代帝王的標配。

但是考古不能依靠揣測,要有切實的文物證據。

近水樓台先得月……

趙寧有預感,只要主持大局,把這一次考古發掘,完美的進行,再完美的收官,絕對可以留名後世,不需要再出書了。

總而言之,趙寧現在充滿了雄心壯志,準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不過讓他失望的是……發現王陵的人不在縣文物局。

「在山上,組織發掘?」

趙寧一聽,頓時急了:「讓他們別動,我們立即過去。」

一幫人才抵達文物局,連一杯水都沒有喝,就匆匆走了。大門外面的記者,看到這樣的情況,根本不用去琢磨,就已經機靈地隨行跟上。

開車到山村,然後在嚮導的帶領下,改成步行。

日落時分,紅霞滿天,大隊人馬,順利抵達九溝寨,孤山下。

消防官兵,武警戰士,已經在方圓十里地方,扯起了警戒線。沒有通行證,任何人一律不許靠近半步。

趙寧很滿意,特別是看到孤山,沒有動土挖掘的痕迹之後,他更是安心地走進了營地,也終於見到了王陵的發現者——王豐!

「小王同志,辛苦了。」

趙寧熱情洋溢道:「你的功績,後人必然牢記於心,歌功頌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