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我來了,我看見,我康科德

昂放

從夜晚開始。

現在,天空是童話的藍色。松樹的氣味。身邊的一塊路牌寫著:「海灣街,城的第一條街,1636年」。小城的故事從那時講起。最初的英國定居者從當地印第安部落購買了六平方英里的土地,就是小城的基礎,起名「康科德」(cord,英文意為和諧、和睦),取意對土地的和平獲取。對於梭羅,康科德是宇宙的中心。他一生除個別的短期旅行,一直居住於此。

就穿行黑夜。在每一條街道尋找小城。經過草地和樹。經過一大叢粉薔薇,親赴康科德城進行拍攝並撰文。

一地的落英。一聲不響的香氣。經過房子人家。乳酪溶化的味道。窗前電視新聞里戰火紛飛。在一條沒有名字的窄巷經過琴聲。找不到出處。也沒有開始和結束。一個男人在遛狗,狗的脖子上戴著小熒光燈,照著地上一根變冷的煙蒂。經過突然的燈火。就是主街。所有店鋪打烊。可是櫥窗燈都亮著。女人的衣服亮著。小古玩店的一塊鏡子映著消失在街盡頭的兩點紅色車燈。禮品店裡,木頭做的天使身上寫著「愛」與「希望」。一家商店櫥窗的主題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康科德。這個故事印在書包、帽子、桌布、杯子、圍裙上。在一塊小方巾上綉著這樣的句子: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康科德! 這是小城的驕傲,它隨時提醒著人們這場戰爭的第一槍就在這裡響起。小城書店的玻璃上反覆寫著「閱讀」兩個字。街兩側的泊車位都空著。所有計時錶的指針歸零。一間玩具店門口用繩子拴著一隻塑料鴨子和三個氣球,在風裡輕盪。

康科德的主街不長,古舊中帶著從容的做派。在夜裡還是端莊,不卑不亢。有鐘聲小聲響起。就離開主街去尋找。轉上一條小街,橘色燈下的路牌寫著:瓦爾登街。鐘聲就在街的深處,在小教堂尖頂的十字架下面。雲在行走。月亮不停地出沒。照著樹和台階。對面一幢房子里有音樂,有人在跳舞。影子都是快樂的樣子。梭羅說:「天堂在我們腳下,也在我們頭上。」

鐘聲消失。輕得如同它從沒有響起。

忽然有門打開。瓦爾登街51號的門。小城的表演藝術中心一場戲散場。人們安靜地離去,四面八方。

這是梭羅的城。

返回主街向旅店方向走。一陣風起,街盡頭拴著紅色氣球的線斷了。

第二天黎明時分,一個女孩兒看看天上不明不白的陰雲,寫今天的早餐菜單。

在窗邊的桌子坐著。要一杯加榛子的埃斯派索。雨開始下。

小城醒來。很多車輛穿過雨。這麼早離開的人很多是去往波士頓上班。有校車停下,打起停牌與閃燈。孩子們依次上車。一個男孩子用手指撥著水霧。——一個女人打開車窗抽一支煙。她無視雨的進入,一點也不。——穿風衣的老人打著傘,夾著一個禮物盒子從遠處來,在咖啡館的屋檐下站了一會兒,等著。——沿街的花束和樹木蘇醒。街邊的空椅子上一張報紙潮濕。有郵差到來,挨家挨戶地投遞信件。沒有人因為雨而忙亂。

注視著人們走進這間咖啡館。看他們離開。

「讓我們快快早起,心平氣和地吃早餐;任憑人來人往,也不管門鈴響了孩子在哭——下定決心過好這一天。」

再看時,拿禮物盒子的老人不在了。從海倫的咖啡館出來,在主街的某個角度上可以同時看到為梭羅舉行洗禮和葬禮的兩間教堂。

這個午後在康科德城的圖書館。翻看小城從前的照片。1775年小城的銅版畫。田野,房子,小路,人們。——1875年獨立戰爭百年紀念時聚集在康科德廣場上的人群。——那時的「北橋」——1865年的主街,馬車,行人。——1850年代的銀行。——1895年之前的紀念廣場和市政廳。——布洛森·奧爾柯特 坐在康科德哲學院的台階上。——路易莎·梅·奧爾柯特在她的居所「果園屋」寫作。——愛默生的照片。——霍桑 1860年的肖像照片。——他們的家。——梭羅僅有的三張影像。一張是1854年的碳筆素描。一張1856年的銀版照片。一張1861年的照片,攝於他去世前一年。這張小照片翻印自梭羅的名片。——《瓦爾登湖》1854年版封面。由波士頓的迪克諾與弗爾斯出版社出版。簡單的白紙黑字,封面上的小木屋是梭羅的小妹妹索菲亞所畫。這本書當時的售價是43美分。——19世紀末的瓦爾登湖。春夏秋冬。——陽光從南向的窗子照進來。想著早晨的雨已經特別遠了。這是一樓的閱覽室,在兩扇窗子之間掛著作家年輕的肖像。

不再看書。就看光芒的影子和灰塵。

圖書館的大廳明亮,有一座愛默生塑像。由於他的世界聲譽,小城給予他的榮耀也是最高的。愛默生與梭羅的友誼維繫一生。在哲學與文學上,也在生活中。1847年當愛默生出國的時候,梭羅住在他家裡帶孩子,做園藝。他們一起在田野與樹林中散步,在湖與河中行船。他們甚至一起滑冰。隨著愛默生不斷在瓦爾登湖區購置土地,為了使樹林免予砍伐者的斧子,梭羅在湖區一塊崖壁上設計了一個夏季的守望木屋並由布洛森·奧爾柯特建造。

走出圖書館。此時的主街陽光燦爛。店鋪里有熱絡的人聲。書店的店員將書架搬出門外,廣告上寫著「街邊銷售」。泊車位有難得的空白。有新鮮麵包和水果味。有音樂聲。舊物店的門開著,有過往歲月的氣息飄在街上。

於是將剛才的黑白照片的場景、人們與現時場景疊映比照,突然覺得這個城是從老年走向童年。

漫無目的地走著。就看見十字路口的兩塊交叉路牌:梭羅街與瓦爾登街。

這是梭羅的城。他說:「讓我們建立起一些高尚的居民村,而不是去當貴族。」

康科德公共圖書館:

129 Main Street, A 01742

電話:978 318 3342

網址:.cordlibrary.

下著雨。康科德城東。弗吉尼亞路。郵箱上的數字341潮濕,空著。沒有信來。黃昏的這個時候安靜極了。連雨聲都聽不見。大片草地和樹之後就是白色房子。新英格蘭式的農家房子。梭羅家。

就想著某一扇窗子里1817年7月12日的哭聲。這是梭羅家的第三個孩子,姐姐海倫,哥哥約翰。兩年之後他的小妹妹索菲亞出生。在梭羅的童年,他的家很少可以在一個地方久留。他曾在1855年的一個晚上在母親的幫助下回憶他們曾經居住過的房子。他們管這座他出生的房子叫「米諾特屋」(Minott House)。

雨就停。沿信箱旁的小路走近房子。土和石子散發著雨水的味道。蝴蝶蘭、石竹、雛菊開著。圍著房子的低石頭牆清潔。有淡淡的陰雲。門在房子側面。北向的這邊漆成了絳紅色,有一段小游廊。門鈴響了幾次。沒有人應。正要走。一個女孩子開門。她在這裡清整房間,因為不是參觀時間,沒有其他人。

這房子不是什麼人的居所。它是「梭羅社區」的辦公地點。起名「梭羅農場」。它成立於1941年,是美國作家書迷組織中時間最長的。在門口的牆上寫著:「一本真的好書——教給我的要好過閱讀。我必須要很快放下它,之後開始以它的指點生活——我以閱讀作為開始,我必以行動作為結束。」梭羅日記1841年2月19日。這段話之下是兩個問句:「你如何從容不迫地生活?你如何將思想變成行動?」在這之下的牆上是書迷們的留言與回答。

女孩子離開。整個房子空了。只有腳下的木樓梯的聲音。這些房間空置或者關閉。沒有人居住的房子不是家。安靜。是一個孩子第一次睜開眼睛的安靜。是兩個世紀前的安靜。

在出口,一本2011年的會刊。主題為「過去與現在——梭羅的環保精神」。梭羅是低碳生活的先驅。他的自然觀,他的簡單生活方式都是21世紀的先鋒觀念。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和最豐富的精神訴求。在房子旁邊是一塊菜地。細蔥、扁豆、南瓜。在屋後更大的一片土地是由社區志願者種植的有機作物農場。

黃昏更深了。太陽在雨後沉沒著。白房子有溫和的影調。梭羅是小城的光榮不是炫耀。他的價值觀依然光輝燦爛。「當你簡單地生活,宇宙的律法就將更簡單,孤獨將不再孤獨,貧窮將不再貧窮,軟弱不再。」小城知道這一點,也將告訴每一個在這裡出生的孩子。

梭羅只有一次陷入愛情。

她名叫艾璉·西華爾,住在普利茅斯郡的斯圖爾特。她是梭羅在學校里最喜歡的學生的姐姐。在1839年7月,艾璉17歲。梭羅22歲。那年,女孩兒受梭羅夫人之邀來家裡拜訪。在兩個星期的時間裡,梭羅與哥哥約翰都被她的魅力吸引,在接下來的冬天裡,他們繼續交往。1840年7月,約翰前往斯圖爾特向艾璉求婚。女孩兒在驚訝之際答應了,但是不久她認定自己更喜歡弟弟亨利,並且收回了他的應許。梭羅是在幾年之後才知道這件事。同時他也繼續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