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記唐朝女詩人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這首著名的《贈鄰女》詩,又名《寄李億員外》,為唐朝著名女詩人魚玄機所作。魚玄機,原名幼薇,字惠蘭,「玄機」是其出家為女道士後的道號。而玄機的本意,即為佛家、道家稱奧妙的道理。她的名字,可謂充滿玄妙的韻味。然而,與她的名字比起來,她的坎坷經歷顯然更為傳奇。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二月,正是仲春時節。《詩》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家。」說的是仲春時節,草長鶯飛,桃紅柳綠,奼紫嫣紅開遍,春的氣息最為濃郁,正是宜嫁宜娶的大好季節。

不過這個時候的長安城中,最風光的並非滿園春色,也並非新人佳婦,而是剛剛金榜題名的新科進士。

自隋朝實行「科舉取士」以來,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科舉制度在唐朝時漸趨完善,基本特徵是分科考試,擇優錄取。考試分常科和制科兩大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是皇帝臨時設置的科目。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其中以明經,進士兩科最重要:明經一般試帖經和墨義;進士則試帖經、雜文、策論,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進士科的要求比明經科更高,當時有俗語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即說明進士科的難度,考上的人數往往只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唐朝的進士科考試是分級進行的,解試及國子監試、州府試等地方級別的考試在秋天舉行,考試合格者於當年十月二十五日到京師,向禮部交納解狀、家狀,次年正月,參加禮部主持的省試,二月發榜。

此刻,正是新科進士放榜之時。按照慣例,放榜後,新及第進士要騎馬遊街。每每這個時候,長安城中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均會傾巢而出觀看。其中當然不乏對進士們品頭論足者,而更有不少權貴藏身於人群中,暗中觀察,意欲從這些進士中為自家愛女覓得佳婿。新科進士中,往往有十之八九都被達官貴人們選作自己的女婿。

今年戊寅科主考官為中書舍人李藩,共取中進士三十人,頭名狀元為李億,青年才俊,風度翩翩,自然格外引人矚目。不少人暗中打聽他的來歷,得知他來自荊楚之地,只是早已經娶有妻室,未免十分可惜。

除了遊街外,唐朝還有宴會和題名的習俗,即新科進士要在曲江宴會,再前往慈恩寺大雁塔,在塔壁題名留念。白居易二十七歲時進士及第,在同時考取的十七名進士中最為年輕,得意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雁塔題名」只是一時盛會,之後新科進士們會結伴遍游京師,足跡所至,也大多要題名留念。

這一日雨後初晴,新科進士們來到新昌坊崇真觀。崇真觀本是唐玄宗時國子祭酒李齊古的宅邸,建造於開元年間,也算是有上百年的古迹了。進士們欣欣然遊覽了一番後,又蜂擁至南樓,爭相題名留念。這群才高八斗、風流倜儻的才子剛剛離開了南樓,魚玄機便來到了這裡。

這名年僅十五歲的少女,本是長安人士,雖然年紀尚幼,卻已經是名噪京華的才女。她自小性情聰慧,喜歡讀書屬文,尤工韻調,致意於一吟一詠,其詩句廣傳於長安士族。據說連聞名天下的大才子溫庭筠都聞名前來拜訪,以「江邊柳」為題來考她。魚玄機微一思索,即作《賦得江邊柳》(又名《臨江樹》)一詩: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情景俱絕,意境高遠,感人至深。而此時的魚玄機才十二歲,小小年紀,詩才著實令人驚艷。她也自此名噪京華,與溫庭筠結為忘年之交,終身保持著親密的師友關係。

看到新科進士在崇真觀南樓的題名後,性情率真的魚玄機一時感慨,提筆在牆壁上題下了一首詩:

雲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城南的終南山雲霧繚繞,眼前的題名剛勁有力,如鐵筆銀鉤寫成。可恨自己身為女子,出眾的詩才空為羅衣遮蓋,如今只得舉頭,空自羨慕這些金榜中的名字。詩句中流露出難以抑制的自負和惋惜,既自負自己才華出眾,又惋惜生為女兒身,無法像男子參加科舉考試,求得功名。

這是一個少女的深沉浩嘆。不過在當時的時代,一個女子不假雕飾地寫出這樣的詩,是典型的離經叛道,需要極大的勇氣。然而,魚玄機卻毫不在乎,她本就是一個特立獨行、不耐寂寞、不甘雌伏的人,由此也贏得了疏曠不拘、任性自用的名聲。

這首詩還引起了新科狀元李億的注意,他對能寫出這樣詩句的女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結識她,於是他千方百計地求懇朋友從中介紹。當他終於站到魚玄機面前的時候,驚訝地發現這個女子除了詩才出眾外,還擁有傾國傾城的美貌。從他看到她的第一眼開始,他便狂熱地愛上了她,並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追求,甚至完全忘記了自己家中已經娶有正妻的事實。

而魚玄機雖自傲才貌,忽得長安最引人矚目的狀元追求,還是有些受寵若驚。以她之為人,自然不甘心為人小妾。只是當愛情來臨的時候,身份、地位於她也就變得無足輕重了。她愛上了李億,情願嫁他為妾。李億進士及第後任補闕(與拾遺同為諫官),正好在京為官,特意為魚玄機在長安買了一處宅邸,二人度過了一段郎情妾意的美好時光——一起打馬球,一起吟詩作對,風花雪夜,恩愛異常。這是魚玄機一生中最快樂、最恣意的一年。

也就在這一年,與溫庭筠齊名的另一著名詩人李商隱抑鬱病死,年約四十五歲。同是這一年,日後決定魚玄機命運的溫璋還在外地為官,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刺史,已經以「嚴酷」知名。

兩情相悅雖然甜美,幸福卻總是如履薄冰。到了大中十三年(859年)的春天,李億正妻終於得知丈夫在京師偷娶外室一事,大吵大鬧,寫信逼迫丈夫立即休掉外室,辭官回鄂州老家。李億畏懼妻子,不敢不從,於是寫下休書,黯然與魚玄機分手,並離開京師回了鄂州。這段美好的日子僅僅持續了一年。

也就是在二人被迫分離的這一年,唐宣宗因服用道士仙藥,疽發於背而死。宦官勢力扶持唐宣宗長子鄆王李漼登基,是為唐懿宗。

心上人離開後,魚玄機依舊一往情深,日夜思念。她甚至寫詩給李億,表示願意退而求其次,去鄂州執箕帚侍候夫人,以求得一席之地。得不到答覆後,她便毅然踏上了前去鄂州追尋李億的路途。只是,當魚玄機到達漢陽時,夫人依舊態度堅決,絕不容許她與丈夫見面,她不得不隔著漢江與對岸的李億遙遙相望。

正是在這一段空自相思相憶的時間裡,魚玄機寫下了不少詩篇,其中有《隔漢江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憶空吟。

鴛鴦暖卧沙浦,鸂鶒閑飛桔林。

煙里歌聲隱隱,渡頭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況聽家家遠砧。

這首詩浪漫纏綿,情真意切,明人鍾惺由此讚譽魚玄機為「蓋才媛中之詩聖也」(《名媛詩歸》)。

如此濃冽幽怨的離愁,依然沒有感動鐵石心腸的李億夫人。這一年的秋天,魚玄機失望之下,又獨自前往江陵(今湖北荊州)遊覽。也就是在那裡,她結識了女伴國香,後來她懷念這段情誼,還特意寄詩給國香。

即使在江陵,魚玄機也沒有忘記身在鄂州的李億,情致纏綿,愁腸百結。在相思的煎熬下,又有《江陵愁望寄子安》一詩: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但滿腔柔情始終得不到回應,痛苦之下的她多少有些絕望。她沒有再去鄂州,而是直接回到了京師長安。她此刻已經明白,李億斷然不可能再回到她身邊了。

咸通元年(860年),魚玄機來到咸宜觀出家為女道士。根據《唐兩京城坊考》,咸宜觀位於親仁坊西南隅,因緊靠東市,是個繁華熱鬧的地方。魚玄機之出家,自然並非真心「志慕清虛」,有心修道,而是興之所致,希望能夠找到另一片精彩人生的舞台。

唐朝自立國之初,唐高祖便攀附道教始祖李耳(即老子)做祖先,以此增強從隋朝手中奪取天下的合法性,並將道教列在三教(指儒學、佛教、道教)之首。道教擁有很高的地位,享有很大的特權,甚至獨立於法外,道士、女冠犯罪,「所由州縣官,不得擅行決罰」(《唐會要·卷五十》)。而道教也不似佛教那樣提倡禁慾,以舒服自在、追求享受為目標,因此唐朝士大夫入道遊仙者絡繹不絕,而道觀多成為交際和遊覽的場所。加上唐朝的時代特色便是任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