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最終之卷 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周的死穴

一輛輛安裝了高台的望車在剛剛站定的宋軍的人海後出現了。由於可以載人的熱氣球還沒出現,所以現在戰場上的瞭望一靠上山,二靠上樓,三靠望車。

宋軍這邊沒有山可以上去,樓倒是有幾幢,不過距離周軍的前沿近了一點,容易被對方用長炮轟擊,所以重要的將領都不敢上去。因此望車就成了他們的首選。

雖然望車也有挨炮擊的風險,但是這東西比一幢房子小多了,不大容易被打中。而且戰場上的望車往往有許多台,誰也不知道真正的大人物在哪兒?

一身灰衣的趙良將登上了其中一台望車,是悄悄上去的,可不敢帶著帥旗前呼後擁。那樣鐵定會招來炮擊的!

舉起望遠鏡,趙良將先是掃視著自家的陣線,現在向前挺進到了三處院落附近的戰線長達10里。並不是一條直線,因為三處院落並不是呈直線,而是大約以品字形布局的。其中那處糧庫就處於品字形的凸出部。

因為三處作為依託院落是品字布局,兩宋聯軍的前陣也就形成了品字布局。其中突出部有整整三個師,似乎形成了主要的戰役突擊方向。另外兩個院落周圍都只有一個師。不過聯軍的第二陣則是擺成了直線。

從趙良將的視界望過去,他的前後左右,都是一片灰色的海洋,只有右後方有一片蔚藍。

穿著灰色軍服的就是西宋的步兵,他們的線列齊整,軍旗招展,雪亮的刺刀反射的陽光不斷閃爍,讓人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至於那片蔚藍色的軍人的海洋,則是東宋的精銳。也是一片刺刀叢林,在陽光下巋然不動。傳遞出的視覺效應,絕不在自家的「灰色大軍」之下。

趙良將又將視線轉向了敵方。

周軍擺出的是陣地防禦的陣形。他們利用三處院落爭奪戰的機會,緊急挖掘了壕溝,還用沙袋堆砌了胸牆,修建了炮壘。

現在他們土黃色的步兵就蹲在胸牆背後,也看不出什麼陣列。

不過看他們挖坑築壘的速度,也能想像得出是如何訓練有素了。反正西宋的步兵在施工方面,是比不過這些周軍官兵的。

哦,不僅是士兵的施工能力不如人家,就是整個西宋國家在這方面也不行。

西遷200多年了,西宋這邊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宏偉建築和城市嗎?只有一個襄陽府城看著有點氣勢,那還是當年兩宋沒有分裂的時候,由潘孝庵督造的呢!

反觀大周,200多年來不知道修建了多少宏偉的建築。連鐵路這種「奇蹟工程」都已經修了好幾百里了!

要比基本建設,西宋同兩個鄰居,東宋和大周,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啊!

大周的基建一流,挖戰壕修炮壘的手藝自然差不到哪兒去。

趙良將可是上了軍事教科書的名將,只一看便知周軍的胸牆和築壘不容易突破。

不過趙良將對自家的戰士還是很有信心的。敵人的防禦雖然不錯,但是要擋住西宋的精兵是不可能的。畢竟自己準備了10個師的步兵,總共有十三四萬人,足夠突破敵人的防禦了。

現在的問題只是自己要付出多少代價?在付出那些代價後,自己的大軍還能不能繼續向開封府挺進。

趙良將扭頭問自己的機宜長宗易之:「後續部隊到哪裡了?」

他當然不會相信用21萬聯軍就能打下開封府,迫使大周求和。

所以在發起急襲的同時,也一再催促後續部隊開拔。他估計自己手頭的這點兵力,能夠突破到潁昌府一帶差不多就力竭了。

如果想要一鼓作氣攻打開封府,就必須得到後續的19萬兵力!

另外,布署在陝州和淮西的兩個軍團(其中一個屬於東宋),也應該儘快發起進攻,以牽制周國的兵力。

只有這樣,趙良將才有在開封府附近擊潰大周共和軍主力把握。

只要這個目標達成,大周共和國就只能求和了……倒不是開封府對現在的周國有多重要,現在的開封府不過是一座中等城市罷了。

但是開封府境內卻有大段的黃河大壩,這才是真正要命的東西!

在過去的200多年間,大周共和國的水利工程師們很好的維護了黃河、運河、淮河水道,沒有發生過一次大範圍的泛濫。

但是黃河河道泥沙淤積的問題卻是無解的!

面對不斷抬升的河道,大周的水利專家們只能用不斷加高加厚中下游大壩的辦法來保護兩岸的農田和城市不被淹沒。

所以從開封府境內流過的黃河本身,就是一件足夠迫使大周共和國求和停戰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不過要得到這件武器也不容易,沒有幾場決定性戰役的勝利,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趙良將深吸一口氣,對身邊的宗易之道:「敵人的主力應該會被吸引到正中央吧?」

「應該會的,」宗易之笑道,「現在主動權在我方,我方第二陣的4個師可以靈活調度。而他們只能被動應付。」

趙良將笑了笑:「既然他們以為本王的目標在中路,那就先隨他們的願吧!」

……

「王爺說了,讓咱們第7師打頭陣!第一個衝破周軍防線的隊,全隊記一等功!隊長陞官一級,軍戶兵人人得賞田莊半所,槍大夫晉陞一級功名……兄弟們,機會來啦!」

「萬勝!萬勝!萬勝……」

隨著西宋陸軍第7師的4個營長大聲宣布了趙良將的命令和格賞,歡呼聲就立即響徹戰場了。

西宋現在有「半個田莊」的說法了,半個莊子就是水田30畝,旱田60畝。其實不到半個,只是說成半個。

不過30畝水田,60畝旱田的格賞對於現在變窮了的西宋軍戶們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

而且西宋朝廷也只能拿出這麼點格賞……這半個莊子要給多了,都不知道從哪兒出?如果能從大周割點地,也許還能兌現,否則就有的好頭疼了。

陳友諒、陳友仁兩兄弟也是第7師的軍戶兵。不過他倆是不用考慮地從哪兒來的問題的。

不管從哪兒來,一定是會兌現的!因為荊楚大王趙良將就是言出必行的主兒!

……

「軍長,敵人開始進攻了!好多人啊,有4個營吧?第一波就是半個師的步兵……」

韓山童說著話,放下望遠筒扭頭就看武元鎮。

「轟轟轟……」

宋軍的炮擊也開始了。參加炮擊的是20個炮兵連,分別布署在品字形院落中那兩個處於兩翼的院落周遭。

就在西宋軍猛攻糧庫的時候,聯軍的工兵就在改造那兩個院落。推到了朝向西北的圍牆,使之變成臨時的炮壘,並且在這兩道臨時炮壘後方極其周邊各布署了10個炮兵連,都是長炮或山炮連。沒有布署榴彈炮連,因為西宋的榴彈炮在之前戰鬥中的表現實在糟糕。朱興隆對他們沒什麼信心。

兩處長炮和山炮陣地,這個時候全都以側射火力,將實心的炮彈射向周軍東側防線靠近姜山東麓的部分——這部分正好面對宋軍戰線的中央,也就是那個糧庫正對的地方。

「打得好啊!」

看著一波一波的炮彈從兩側飛出,落在了周軍的陣地上,打出一簇簇的煙塵,陳友諒、陳友仁所在的手炮隊的戰兵們就是一陣歡呼。

他們現在正在組成了一個三列橫隊,走在一個營方陣的後方。在他們的前方,則是六列火槍兵橫隊。而在火槍兵之前的,則已經散開隊形的槍大夫。

說起來也真是可憐啊。本來應該高高在上……哦,本來現在是元朝了,也沒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了。不過士大夫混到現在這樣,端著把線膛槍,貓著腰在麥田中小心翼翼地向前挺進,實在是有點凄慘了。

呯、呯、呯……

接連不斷的槍聲響了起來,開火的是蹲在戰壕裡面的周軍散兵。他們和西宋的槍大夫是一個兵種,都是打黑槍的。在過去的200多年間,西宋槍大夫一直是戰場上赫赫有名的兵種,而周國的散兵,卻不大出名。

不過現在,大周散兵的黑槍打得卻一點不差,他們在西宋槍大夫開火前就搶先射擊了,而且打得很准。

在行進過程中沒有隱藏好自己的西宋秀才、舉人,甚至還有一個進士,紛紛中彈倒地。或是馬上死去,或是發出一陣陣撕心裂肺的慘叫。

不過槍聲和慘叫聲都被不斷響起的炮聲給掩蓋住了。所以西宋的火槍兵和手炮兵們並不知道前方的槍大夫已經損失慘重了,他們現在只是蒙著頭向前。

整整四個營下屬的近2000名火槍兵、手炮兵,這個時候組成了四個齊頭並進的方陣,刺刀如林,戰士如潮,滾動著向前猛撲而來。

而最先迎接宋軍兇猛而上的四個方陣的,則是周軍榴彈炮打出的兇猛火力。

周軍在姜山前線有6個榴彈炮隊,一共36門5寸榴彈炮。

在發現宋軍在「糧庫」方向厚集兵力後,立即就被拖到了相應的預設陣地上展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