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最終之卷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

當大周共和國的特使楊安國和平義時得知拉伊之戰的結果的時候。他們早就離開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邊上的布魯薩城,來到了他們此次西方之行的最後一站,埃及王國的首都亞歷山大。

武好古生前大約也不會想到,在這個時空,肩負起推動西方文明向前發展重任的,不是英格蘭,不是法蘭西,也不是意呆利,更不是什麼神聖羅馬帝國,而是埃及!

後世那個靠旅遊和阿拉伯半島的石油富國援助混飯吃的埃及,在這個時空可算是鹹魚翻身了。變成了整個西方最富有,最文明,最進步,也是第一個跨入大航海時代的強國。而且還站在了世界帝國的門檻上!

如果拿一個最新版本的地球儀來看,現在的埃及可不是非洲大陸東北角上小小的一塊了。而是一個殖民地遍布歐洲、非洲,甚至還在美洲建立了據點的龐大的殖民帝國!

沒錯,埃及人在歐洲是有殖民地的!

到目前為止,埃及人在阿拉貢王國的巴塞羅那,法屬普羅旺斯伯國的馬賽,西西里王國的卡塔尼亞,葡萄牙王國的里斯本都擁有小塊的殖民地。

同時,埃及人還通過戰爭從科爾多瓦哈里發領地中奪取巴利阿里群島,從西西里王國手中奪取了馬爾他島,從東羅馬那裡得到了克里特島,還通過赤裸裸的入侵強佔了塞普勒斯島。

而在遙遠的將來,埃及人還將在歐洲的土地上繼續開疆闢土,打下一塊又一塊的殖民地……

在這個時空未來的聯合國會議上,可不是亞非拉人民的代表控訴歐美殖民主義了,而是歐洲人民控訴埃及帝國主義的殖民侵略……

現在統治埃及的又是一位女王,名叫索菲亞·布林尼烏斯·科穆寧娜,又稱索菲亞一世。她的頭銜全稱是:全埃及的女王,努比亞的女王,羅馬人的奧古斯塔,北非的統治者,基督教、天方教、光明教、天理教、理學、佛教、道教在非洲的保護者,非洲之母。

一長串的頭銜,每一個都是得到國際上承認的。

其中的「全埃及的女王」表明她是上下埃及的統治者。

「努比亞的女王」則意味著她統治著後世的蘇丹和衣索比亞一帶——這塊土地上曾經存在過一個強大的努比亞王國,這個國家也是埃及歷史的一部分。努比亞的國王曾經統治過埃及,不過在更長的時間中,則是埃及在統治努比亞。

而「羅馬人的奧古斯塔」則表明了索菲亞一世的埃及同羅馬帝國存在著公認的傳承關係!

這個時空的第三羅馬不是俄羅斯,而是埃及!

在東羅馬的科穆寧王朝在1185年被推翻後,埃及的布林尼烏斯-科穆寧王朝就開始以科穆寧王朝的正統和羅馬人的統治者自居。

不過這個地位真正得到國際承認,則是在鐵木真對西遼帝國開戰前夕的1203年。

當時剛剛繼承王位的索菲亞一世率領著由埃及、義大利諸國和西歐騎士組成的十字軍,去幫助東羅馬人抵抗西遼的進攻。

在這場十字軍戰爭中,索菲亞一世和推翻了東羅馬的科穆寧王朝的安格洛斯王朝的伊薩克二世的兒子亞歷克修斯勾結,煽動十字軍在君士坦丁堡發動政變,推翻了亞歷克修斯的叔叔阿利克塞三世,將亞歷克修斯推上了東羅馬的皇位。

而後索菲亞一世又和亞歷克修斯結婚,從而獲得了羅馬人的奧古斯塔的頭銜。與此同時,亞歷克修斯皇帝也開始重新使用「奧古斯都」的頭銜號令他那個已經變得小小的羅馬帝國。

「北非的統治者」的頭銜則得到了伊拉克的哈里發和羅馬教宗的認可。前者是為了拉攏埃及加入反西遼同盟——在鐵木真崛起前,西遼的擴張達到了頂點,向西威脅東羅馬的生存,在東南方向則對天方教世界構成了嚴重威脅。

因此東羅馬、羅馬、埃及、巴格達的哈里發就組成了大同盟。昔日的對頭,現在只能握手言和。所以哈里發在得到了「保護天方教」的承諾後,就承認了埃及國王(女王)為「北非的統治者」。

雖然如今的埃及還沒有能力統治整個北非,只是控制了北非的大部分海岸線的重要的港口城市。

但是埃及的統治者已經有了號令整個北非的名義!

而北非這邊,除了摩洛哥一帶有一些實力雄厚的天方教諸侯,其餘地方也沒什麼可以挑戰埃及的存在,早晚會被埃及王國一一收服的。

「基督教、天方教、光明教、天理教、理學、佛教、道教在非洲的保護者」這一長串,則表明了埃及王國的宗教政策是相當自由的。

而非洲之母(父)的頭銜,也得到了大周和東宋的承認——在克里斯托弗·多利亞橫渡大西洋抵達美洲後,大周共和國首先和埃及達成協議,承認埃及在非常的特殊利益,以換取埃及不擴大在美洲的殖民地。

稍後東宋也承認了埃及在非洲的利益,條件是埃及不單方面改變非洲東海岸的現狀,不在南部非洲尋求殖民地。

有了兩大世界帝國的承認,埃及在非洲,至少在非洲西海岸的擴張可以肆無忌憚的進行了。

所以埃及王國的未來,在鐵木真崛起之前是相當明朗的。假以時日,這個國家一定會成為僅次於大周和新宋的世界帝國。

說不定還能將大半個非洲和歐洲都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一個被埃及統治的歐洲……想想都讓人激動啊!

可是在1215年初的時候,被後世稱為非洲第一蛇蠍美人的索菲亞·布林尼烏斯·科穆寧娜卻陷入了對未來的迷茫當中。

這個剛過三十,有四個孩子(兩兒兩女)、一個丈夫(東羅馬皇帝亞歷克修斯)和十一個情夫(各種膚色,各種信仰都有),渾身上下都散發著致命的魅力的女王,剛剛接見過兩位大周共和國的特使。

對於周國特使提出的「邀請埃及參加反鐵木真聯盟」的建議,埃及女王並沒有給出任何答覆。

因為她知道眼下的這場「鐵木真危機」,已經將埃及推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走錯一步,就有可能失去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大周共和國雖然強大,但也不會輕易對埃及動武。埃及可是大周共和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大周共和國盛產的瓷器和棉布,都通過埃及輸往歐洲。

而大蒙古-波斯帝國雖然不如大周那麼強大,但也不是埃及可以對抗的。

現在這個時代可沒有蘇伊士運河,所以非洲和亞洲的陸地是相連的。

所以鐵木真發起飆來,說不定就打到埃及來了!

另外,鐵木真現在所攻打的西遼是東羅馬的宿敵!

敵人的敵人,似乎應該是朋友啊!

腳步聲在女王耳邊響了起來,正慵懶的斜躺在一張絲綢面的軟榻上的索菲亞用眼角的餘光向腳步聲傳來的地方掃了一眼。

來的是一個穿著絲綢儒服的男子。女王笑了起來,甜甜的嗓子中吐出的是吳儂軟語的中文。

「是武郎嗎?」

「是我。」那男子應道,「索菲亞,你沒有答應參加反鐵木真聯盟吧?」

男子說著話,已經走到了女王身邊。女王將身體蜷縮起來,空出了半個卧榻,讓他坐了下來。然後又將修長的雙腿伸展開來,擱在了他的膝蓋上。

亞歷山大的氣候炎熱,埃及女王現在的衣衫非常單薄,似乎只是真空穿了一件絲綢睡袍,優美的曲線若隱若現。

「奴家又不傻,怎麼會去和鐵木真那個蠻夷為敵?」女王笑吟吟道。

男子也笑著:「你以為埃及能置身事外?」

女王看著男子,「武郎,你不是提你的元首哥哥來當說客的吧?」

「怎麼可能?我都不是崇道公的子孫。」說話的男子五十來歲,白面長髯,稍稍有點肥胖,卻也不失儒雅。

他不是武好古的子孫,而是武好文的後人。名叫武子安,原是大宋合眾國(東宋)駐埃及的外交官。十五年前辭去職務,當了埃及女王的顧問……似乎還是非常親密的顧問!

當年還不到17歲的女王陛下的童貞,就是被這位顧問給拿走的。

在那之後,兩人的親密關係就一直保持到現在。在女王陛下所生的四個孩子中,就有三個是和這位顧問先生的愛情結晶。只有一位將要繼承埃及和羅馬皇位的婚事子是同亞歷克修斯一世所生。

順便一提,女王和羅馬皇帝並不生活在一起。兩人的婚姻完全是一樁交易,就是為了將埃及和羅馬牢牢捆綁在一起。

在兩人唯一的孩子阿利克塞出生後,他們就再也沒有共同生活過。

不過埃及女王也不止武子安一個情人,她的情人們足以組成一個步兵班,而且還在繼續增長……

但是可以和她長期維持關係的,卻只有武子安一人。

當然了,武子安也是個老花花公子,在亞歷山大城的家中妻妾成群。

「武郎,」女王蹙起眉頭,「奴不會變成第二個墨綺絲吧?」

「暫時還不用擔心。」武子安搖了搖頭,「西宋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