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北國風雲起 第一千零九章 得多貪一點兒

一輛輕巧的四輪馬車碾過開封城外畫仙觀外的青石路。

武好文所乘的這輛四輪馬車是將作監的能工巧匠,照著紀憶從海州帶來的裝金銀的馬車式樣,精心打造而來的。選用了上好的木料,做工很細,車頂上鑲嵌了雕刻,車身上則繪了彩畫,車輪上還釘了界河商市產出的薄鐵片,碾過高低略有不平的青石地,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不過行駛得卻極為平穩。在如今的開封府城內,這種由將作監出產的高級四輪馬車一共也沒幾輛。除了趙佶自用的,就是賞賜給幾個親王和宰相,武好文這個海路帥司居然也得了一輛。

看來官家對自家的寵信並沒有分毫衰減啊!

武好文在車廂中閉目凝神。想著昨天在瓊林宮中,官家言及的要在武好古抵達開封府後,親自駕臨金水河畔的武家大宅的事兒。

對於臣子而言,可以在自家宅邸中接駕,那可是無比的榮幸啊!

不過這份榮幸並沒有沖昏武好文的頭腦,趙佶對武家的金水河大宅本就熟門熟路,不知去過多少回了。這一次不過是公開行程,做一個姿態,告訴文武百官自己還是非常信任武好古的。

可是這樣的姿態,怎麼看都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啊!

武好文是元符三年的進士,到現在已經入仕十載,雖然一直都有人罩著,沒有經過真正的風浪。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官場上的風波詭異,武好文看都看熟了。怎麼會不知道做下屬的必須時時刻刻體會上意的道理?

對於這次的宋遼紛爭,上意就是妥協……自家那個哥哥要是私底下花個兩三百萬把耶律延禧打發了,官家一定還能如往常一樣對待他。

可他偏偏拿出了一個讓官家心疼得要死,又不得不咬著牙接受的法子。法子是不錯的,但是官家真心沒有豪氣到這個程度啊!

這一萬萬緡……就是一根扎在趙佶心尖上的刺兒!

正在嘆氣的時候,馬車已經在畫仙觀外,戛然而止了。

「二郎君,畫仙觀到了。」

一名元隨的喊聲,將武好文從自己的思緒中喚了出來。武好文是來和昨晚方才抵達開封府的武好古見面的。

因為「軍情緊急」,武好古這一次沒有慢悠悠的趕路,而是來了個日夜兼程。抵達開封府的時候,正好是晚上。所以就沒入城,而是直接去了開封府城外的畫仙觀休息。

到了早上,才差人入城通報武好文、蘇大郎、張澤端等人,讓他們出城相見。

武好文抵達的時候,武好古正在和自己留在開封府的大掌柜蘇大郎,還有自己的弟子張澤端以及在家守孝的米友仁,商量怎麼發展界河銀行和京東銀行的事兒。

這次的一萬萬大單,不僅能促使界河商市進行一輪產業升級。從一個以商貿為主的貿易自由市,發展成一個萌芽階段的工業城市。而且還能讓界河商市和京東商市升級成為金融中心。

這可是一萬萬緡資金的騰挪和轉移啊!

如果能順勢在界河商市和京東商市建立起比較初級的銀行、金融體系,吸納了這些資金,那麼界河商市和京東商市的資本主義領頭羊地位,就算完全確立了。

這個資本主義,總得有專門的行業來管理和運營資本吧?運營好了,不僅資本的成本會降低,效率也會提高。甚至可以結束界河商市的絹本位,改成更加穩定的金銀本位制。

隨著大宋「擁有四海」,海外貿易將會持續輸入金銀。有了足夠的金銀,鑄造金銀貨幣和實行金銀本位,就成為可能了。

三個人正聊得起勁的時候,郭小小就領著武好文從書房外面進來了,「老爺,二老爺來了。」

「二哥兒,快過來坐吧。」武好古笑著招呼自己的這個越來越發福的兄弟,「家裡還好嗎?弟妹們又給你生了幾個?還有咱家那老三快開蒙了吧?準備讀新學還是念舊學?」

武好古、武好文兩兄弟這幾年一直比賽生孩子。去年奧麗加、羅漢婢、杜文玉和郭小小,都為武好古添了兒女。奧麗加生了個男孩,名叫鐵心。羅漢婢生了女兒仙娘,杜文玉和郭小小都生了兒子,分別取名武鐵安和武道仁。

而武好文的「成績」更好!他的妻妾家姬比武好古還多,總共有二十來個,而且進門的時候都很年輕,正是生養的好時候兒,前前後後給武好文生了二十幾個!不過目前還存活著的只有十五個,比武好古多一個。

「又生了倆丫頭,得陪上不少嫁妝了。」武好文苦笑著,「不過還有三個又懷上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添幾個帶把的……至於三哥兒,官家已經降了旨,讓他入資善堂伴讀了。」

「什麼?老三去伴讀了?怎麼可能?」

武好古一愣,心想:我兒子或者武二郎的嫡子入資善堂給皇子伴讀也就罷了,我們倆官大啊。可武好德怎麼會輪到?他爸爸不過是個小小的京官啊!

難道這事兒還能隨哥哥?不能啊,要隨也得爸爸死了才能長兄如父啊。現在老武可是活蹦亂跳,大概一直在外面走動,身體得到了鍛煉,比過去健壯多了,還在蘇州城養了好幾房的小妾……老三怎麼能安裝長兄如父的標準來?

「大哥兒,那是三哥兒的福分,咱們倆羨慕不來的,讓他去吧,也許二十年後又是個高官了。」武好文連忙轉移話題,「對了,這回官家可是給了咱家一個肥缺啊!一萬萬緡啊……大哥,你打算撈多少?」

撈多少!?

武好古更愣了。這話聽著一點不像是武好文說的!武好文是清官啊,哪怕在秀州怠政混日子的時候,也沒幹過貪污腐敗的事兒——貪污的臟活兒,自有武誠之在蘇杭干,用不著武好文親自去乾的,武好文只管「啃老」就是了。難道是家裡的小妾和兒女太多了,不夠開銷了?對了,一定是兒子太多了,要在開封府買房。

壓力山大啊!這事兒做哥哥的得幫襯一下。

「二哥兒。」武好古看著弟弟,「你這是……手頭緊嗎?是要買房子嗎?要用錢和哥哥說,幾十萬緡哥哥還是能拿得出來的。」

武好文搖搖頭,「大哥,你說什麼呢?我會缺錢嗎?光是海路帥司的公使錢一年就有三萬緡了,朝中的相公都沒這個數啊。」

武好古心想:和開封府的房價還是不能比啊!你那麼多兒子,一人給個「石庫門」怕是幾十萬就沒了。

「大哥,我的意思是你得撈一點。」武好文皺著眉頭道,「得有個急流勇退的姿態……」

這下武好古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你要我自污?」

「談不上。」武好文搖頭,「大哥兒,你本就不是清流,撈一點不算什麼?關鍵是得在開封府廣置豪宅,多買美女。只有這樣才能讓官家放心……」

「他已經不放心了?」

武好文嘆了口氣,給蘇大郎打了個眼色,蘇胖子笑呵呵地道:「宣帥,官家的心思,您比咱們清楚……上萬萬緡啊!他面子上不說,心裏面可是生疼啊!」

武好古笑了笑:「若是兩三百萬了事兒,官家過個一二十年就該後悔了。」

整頓河北防務的錢不會白花的,只要這些錢用在了刀刃上,靖康之恥應該就不會發生了。來日北伐,也會順利許多。

武好古的大弟子米友仁也道:「老師,師叔的話確實有道理啊!就算官家沒有不痛快,您也得留後路了……富貴釋兵權是我朝的慣例,您做些準備,他也能放心。最好再向官家討塊地皮,美人兒也可以要幾個,這樣才好啊!」

「二哥兒,寅哥兒,大郎。」武好古也知道自家兄弟和米友仁還有蘇大郎都是好心,「你們說的事兒,我會讓人去操辦的……咱也得向王翦學學,別讓官家起疑心。」

能學到王翦的程度可就好了!武好文心說:王翦可是滅楚功成了,大哥你能滅得了契丹?

幾個人正說話的時候,門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然後是郭小小的通報:「老爺,梁大官從宮裡來了。」

梁大官是梁師成,他是奉了趙佶的口諭,來宣武好古入宮的。

武好古跟著梁師成一塊兒抵達崇政殿的時候,成吉思皇帝趙佶正和張叔夜、王稟、紀憶三人,一塊兒圍著偏殿裡面的沙盤台研究軍事。

成吉思皇帝嘛,當然得懂軍事了!

可是讓他,還有張叔夜、王稟、紀憶三人都百思不得解的是耶律延禧明明已經駐蹕析津府,為什麼不南下迫近界河商市?而且非但不南下,連界河商市的貿易都沒中斷的意思……

遼國皇帝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是想繼續和談要錢,還是在析津府積攢力量,準備一舉得手?

或者,乾脆等到冬天,界河結冰後再南下?那他那麼早出兵幹什麼?

就在幾個人大為不解的時候,武好古被梁師成帶進了大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