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小航海時代 第八百六十章 請蔡入瓮(三)

什麼!?

有這麼好的事情?

不會圈套吧?

蔡京、蔡卞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兩人都是官場鬥爭的老手了,當然不會隨便輕信他人了。現在他們倆正為整軍建軍的事情發愁,馬上就有人來獻計獻策,怎麼能不懷疑一下?

不過懷疑之後,他們也覺得問題不大。因為獻計的人是章援啊!章援是新黨,和蔡京、蔡卞是同黨。雖然同黨之間也會互相坑害,但是章援沒有理由這樣干。他爸爸年老多病,根本不可能再當宰相了。而且章惇還曾經得罪過官家……

至於章援的幾個哥哥,現在也沒有可以拜相的資格,所以坑蔡京、蔡卞一把好像也沒啥好處。

另外,蔡京、蔡卞都聰明著呢。就算章援給他們下了個套,他們應該也能看出來吧?

既然能看得出來,那麼就一起看看吧。

蔡京、蔡卞就讓在中堂裡面伺候的人把章援帶來的書卷取了過來,然後粗略翻看了起來。

這一看不打緊,蔡京、蔡卞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章援帶來的方案,就是一個「外行領導內行」,「文官指揮武官」的最佳建軍良策。簡直是為以文御武的大宋量身定做的建軍方案!

首先,在章援提交的建白書中提出了在新府兵的將、部兩級設置由文官充任的監軍御史!

所謂「將」,是一個大約五六千人的作戰單位。是《將兵法》下宋軍最大的常設部隊編製。而「部」比「將」小一級,兵力大約一千。

雖然大宋實行以文御武,又搞了宦官監軍,但是對「將」、「部」兩級,無論文官還是宦官等不會直接染指,完全是由武官掌握的。而章援現在提出了「御史到部」的建議,等於大幅加強了文官對新軍的掌控。

其次,章援還提出了開辦由國子監主管的速成武學對右榜進士、御前猛士和一部分東西軍的將門子弟進行訓練,讓他們能夠勝任新軍的部、營、隊等各級軍官。

第三,在開辦速成武學的同時,章援還提出了訓練「模範軍」的建議。「模範軍」隸屬速成武學,設左中右三將,另設騎兵部、輜重部,員額兩萬五千人。這支軍隊的各級軍官都由速成武學的師生擔任。他們可以邊學習,邊練兵,在實踐中進行摸索。等到速成武學的學業完成,模範軍也就差不多訓練出來了。

有了模範軍做種子,接下去擴建新軍可就容易多了。等到新一批速成武學的學員學成後,就能將模範軍的三個將變成三個軍,到第三批速成學員學成,三個軍的九個將就可以擴充成九個軍,到四批速成學員再出來,那可就是足足二十七個軍,六十七萬五千大軍。還怕遼國不能剷平嗎?

而在每一批速成武學的學員是和每一屆科舉對應的。也就是說,四批學員要歷經四次科舉,前後需要十二年。而這十二年,也就是新軍壯大,舊軍逐步退出的時間表。

也不必大刀闊斧的裁軍,只需要連續十二年不招募新的禁軍,同時再逐步提前禁軍退役的年限——比如每年提前一年。這樣十二年後,現在二十歲的禁軍也已經三十二歲,而退役的最大年齡也提前到了四十多歲。這樣禁軍的人數不僅會大大壓縮,而且平均年齡也會急劇增加。到時候再安排一個集體「專職」的方案,應該也沒有什麼難度。

第四,章援的計畫中也給了禁軍將門出路——將門子弟可以由朝廷保送進入南北雲台、格致、辟雍、青城等五大學宮。還可以和騎士子弟一樣進入雲台學宮下屬的騎士學院,學成之後也充當新府軍的軍官。

第五,新府軍的騎兵將採用「僱傭」加「騎士」的組合,走高價質優的路線。

「好!致平,你真是大才啊!」

「哈哈,看來浦城章家早晚要再出一個相公了。」

蔡京、蔡卞兩兄弟已經看完了章援送上的建白書,兩人都是拍案叫好。這個方案實在太好了,完全可以滿足他們兩人的需要。這回可真是欠了章惇、章援一個大大的人情了。

蔡京、蔡卞互相對了下眼神,蔡京問:「致平,你現在的這個大教諭不倫不類的,不如換個知州做做吧。」

蔡卞也道:「是啊,西北遙遠苦寒,征安西也是河西軍的事兒,咱們不必摻和。」

章援沖蔡京、蔡卞感激地一笑,抱抱拳道:「相公,學士,家父畢竟是得罪過官家的,下官在大宋官場上註定是個異類。所以是不能走正途的,想要有薦躋二府的一天,只有去建功立業。北伐燕雲是十餘年後的事情,下官等不了那麼久,所以就只能在安西尋個機會了。不瞞二位,晚輩還想在界河商市和京東商市雇一批效用士。人數可能比較多,還望行個方便。」

「用在安西,便是官家知曉了也無妨。」蔡京道,「只是西平王能讓你的人進入河西嗎?」

「下官自有辦法。」章援回答。

「那就行了。」蔡京說,「老夫尋個機會去和官家說一說,給你求一份密詔,准你自募效用甲士1000,輔兵3000,再給你求一些空白官告和度牒。」

「下官多謝相公成全!」

……

章援的「私兵」,其實已經招募,哦,應該是招標完成了。

中標的就是河東文安邦,醫巫閭山風鳴山。

其中文安邦和風鳴山各「中」了一個步兵部。包括戰兵、輔兵、護兵、傳令兵在內,一個步兵部至少有2000名兵士,全部由文安邦和風鳴山負責募集,總共也就是4000人的合同。

其中的1500人需要壯丁,1500人得達到效用士的程度。不需要自備裝備,也不需要配置軍官。

一名壯丁按照一年50緡的標準結算基本軍餉,一名效用士則按照一年100緡的標準支付基本的酬勞,輔兵則是30緡一年。伙食、裝備、訓練,都會有僱主免費提供。在合同到期後,裝備可以歸個人所有。

另外,在戰場上取得的斬首、登城、破敵,都可以領取數額不等的獎金。

在得到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搶劫……

懲罰的措施也是相當嚴厲的,任何違反軍紀的行為都會被嚴懲,包括體罰、禁閉或斬首!

而陣亡、失蹤(戰場失蹤)和負傷,都可以得到相當誘惑的撫恤金。

最後,文安邦和風鳴山的傭金另算,自然是豐厚的,但不得從付給傭兵的軍餉上刮油水——如果違約,那不是賠錢的問題,而是要斬首的!

總之,擺在文安邦和風鳴山兩個傭兵頭子跟前的,就是兩份在界河商市最常見的合同憑由。條款一大堆,把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都考慮進去了。

風鳴山看得仔細,一字不漏,看完以後,又了個問題:「元首,軍官從哪裡來啊?」

武好古笑了笑:「風老大,軍官你能給某尋了來?」

「這個……」風鳴山哈哈一笑,「元首要的那種軍官的確雇不著。」

一旁的文安邦一副文士打扮,搖著界河美人扇(就是有美人圖樣扇面的摺扇),笑道:「風大,你也不看看界河這邊藏龍卧虎,哪裡用得著咱們去尋頭領?」

「少貧嘴了!」武好古擺擺手,打斷眼前的傭兵頭子,「你們何時可以把人拉來?章大教諭可急用。」

「人很快就能拉來。」

「您給的價好,又不需要自備裝備,自然好招人了。」

武好古給的錢對禁軍猛男,對將門家養的效用士來說是不高的。但是文安邦能吃這行飯,就是因為在太行山山溝溝裡面有許多朋友。拉來的都是山裡面的苦漢子,100緡、50緡,那可就不少了。

至於風鳴山這廝是遼人,50緡、100緡在遼國那邊是天文數字了!估計直接會有豪族家的庶子帶著門下的死士應募了——這其實就是武好古給風鳴山開出高價的目的。

他現在就是要和遼國的漢人豪族子弟多拉關係,同時還要培養他們的軍事能力。

「你們倆隨軍嗎?」武好古問。

「隨軍,當然隨軍了。」

「額也隨軍,隨軍可以看看眼界,學點本事啊。」

武好古點點頭,「沒錯,是該學點本事……這樣吧,等隊伍訓練的時候,你們就跟隊參加。看看正規打仗是啥樣子,以後有的是機會讓你們大展身手。」

說完,武好古輕輕一抬手,文安邦和風鳴山都明白什麼意思,雙雙起身,帶著合同憑由告退了。

接著走進來的是蘇之渙,這個河北豪客生得卻是副秀才模樣,面色白凈,幾縷須髯可以隨風飄揚,一身白色的儒服,腰帶上也掛著寶劍。他也一樣參加的招標,不過卻沒有中標——但是武好古還是把他招來了自己的市政所。

「蘇之渙見過元首!」蘇之渙見著武好古,便是一個揖拜之禮。

「免禮。」武好古一笑,「之渙,這次沒有挑你發財,是不是有點怨恨某家了?」

「豈敢,豈敢。」

武好古哈哈笑了笑,「還是有單小買賣,就看你做不做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