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宋好朋友 第一百五十七章 諜王武好古

「一刻鐘?」

哲宗皇帝聞言笑了起來,「你這小子莫不是在說胡話吧?」

「臣下並非妄言。」武好古道,「不過一刻鐘所畫之圖,乃是用特製的鉛筆畫於紙上,色澤單調,只能供官家一觀,難以流傳後世……這也是臣下平日練習之法。」

「鉛筆?」趙佶道,「是鉛槧的鉛嗎?」

「正是。」

鉛槧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鉛筆加上木板。其中鉛是指黑鉛條,並不是真正的鉛筆,而是石墨研磨成粉後和膠搓條。槧就是木板。兩者合一就是一種簡單的書寫工具,是吏員們常用的工具。武好古很早就找到了「鉛條」,不過用了之後卻發現太軟,不適合素描。所以就在開封府的筆鋪定製了摻入粘土,再加上木杆的「鉛筆」——和後世的鉛筆當然也不一樣,鉛條不是包裹在木杆內,而是夾在木杆頭部的凹槽里,用起來很不方便,所以武好古通常用碳條打稿。

不過今天他準備展現給趙煦的是自己的速寫絕技,所以就不用碳條了——炭粉附著能力差,不易保存,而以石墨為主要成分的鉛條則不易被擦去。

武好古還知道,官家趙煦對於書畫興趣並不大,他關心的是軍國大事!如果武好古的畫技能在軍國之事上起到一些作用,那麼待詔直長的位子便能坐的舒舒服服了。

而速寫絕對是最強的「諜畫」技能了!

「那就畫來看看。」趙煦道,「便在崇政殿內畫。」

一刻鐘的時間,趙煦還是可以等的。

武好古道:「容臣下去取來畫具。」

趙煦點點頭:「可。」

武好古又是一個肅拜,轉身便出了崇政殿。

趙煦看著他離去,微微皺眉:「不會是個妄人吧?」

這是在問童貫,因為趙煦原本不知道武好古,是童貫和他說起的。

童貫拱手道:「陛下,米芾之子米友仁已經拜了武好古為師,學習畫技。」

「真有這事兒?」

趙煦不怎麼重視書畫,但還是知道米芾是什麼人的。

「千真萬確。」童貫道,「米友仁便是隨著武好古同奴婢一起回開封府的。」

正說話的時候,又有殿侍通報:「畫局待詔武好古求見。」

「宣。」

武好古進來的時候,只拿了一包鉛筆和一個小小的,貼好了宣紙的畫板。

趙煦看著有點奇怪,便問:「你所持何物?」

「秉陛下,乃是畫板和鉛筆。」武好古回答。

趙煦點點頭,「那便畫吧。」

他並沒有叫人計時,武好古雖然聲稱半刻鐘即可,但是身為官家,也不能恁般計較。

武好古拱手道:「臣懇請席地而畫。」

崇政殿內是擺著供翰林學士和中書舍人使用(擬旨時用)的書案,不過武好古沒有看見,所以乾脆要求坐在地上畫了。

「可。」

得到了趙煦的允許,武好古就在童貫對面盤腿坐下,把畫板熟練的架在腿上,左手扶住,右手取出只用刀子削尖的鉛筆。他之前的心情一直有些緊張,畢竟是第一次面君,說不害怕是假的。不過當柳木碳條拿在手裡的時候,他的情緒已經平復了不少。

繪畫對於他,早就是一種本能,如呼吸,如走路,如眨眼。縱使心情緊張,這本能還是不會忘記的。

而且這御前繪畫,說穿了就是糊弄外行,只要拿出他昔日考美院時三成的水準,就足夠讓趙煦刮目相看了。

深吸了口氣後,武好古就開始作畫了。

他並沒有去畫童貫的全身像,而是畫了個大頭像,就是畫了童貫的頭部和頸部、肩部。不過畫得卻比較仔細,不僅用心勾勒了線條,還用上了後世的明暗技法。

因為有前世十幾年習畫和超過十萬張速寫的紮實功底,武好古畫得如同行雲流水,一筆一畫,都是恰到好處,無比流暢,轉眼之間,一幅《童貫頭像速寫》已經完成了。

「陛下,臣畫好了。」

畫好了?

趙煦一怔,半刻鐘好像都沒有,怎就好了?

「童貫,呈上來。」

「喏。」

武好古小心的將畫板平端,雙手交給了童貫。

「童大官,請拿好了。」

童貫在接過畫板前,先掃了一眼,藉助殿內陰暗的光線,他看見了難以置信的畫面,僅僅是黑白兩色(其實還有灰色)和一堆線條的組合,便畫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自己……就和他在銅鏡中所見的自己,幾乎一模一樣!

這武好古,果然是畫中第一人啊!

而且……這等「快畫」的本事,若是用在諜畫上面,那可真厲害了,別人畫一幅,他能畫上十幅二十幅的,便是將整個大遼都搬上畫紙,說不定也有可能啊!

畫板被童貫小心地呈到了官家趙煦跟前的御案之上。趙煦看了一眼,頓時就和童貫一樣的驚訝了。

畫上的童貫和真人極為相似……反正只要一看畫,馬上就知道是童貫了!拿上這畫,都能去尋相士給童貫看相了。

「果然是有真本領的!」趙煦又道,「武好古,抬起頭來,看著朕!」

武好古聞言把頭抬了起來,和御座上的那位身穿紅袍,頭戴長腳襆頭的青年對視著。

雖然光線很暗,但是武好古仍然可以看出趙煦的臉色灰敗,體態瘦削,儼然一副有病在身的模樣。一想到這位青年天子的年齡和歷史上的早逝,以及他的早逝所帶來的後果,武好古就有一種心如刀割的感覺。

他若不死,華夏未必會有靖康天傾……

「看清楚了嗎?」趙煦問。

「看清楚了。」武好古有點明白趙煦的意思了。

考試還在繼續!

不過趙煦這次要考的,不僅是武好古的畫技,還有他的記憶力……或者說,是對人像的記憶能力。

因為有很多人是可以見,但是不能當面繪畫的。比如大遼皇帝耶律洪基就不一定肯老老實實做武好古的模特。

「記住了嗎?」趙煦問。

「記住了。」武好古回答。

憑記憶進行速寫又稱默寫速寫,是速寫練習中的一門技巧,要去畫師依靠觀察記住模特的形象特徵、結構和動態,然後進行默記速寫。

「再去畫。」趙煦說,「回畫局去畫,畫好後再拿來給朕看。」

「喏。」

武好古拜了拜,拿上自己的那包碳條筆,退出了崇政殿,然後快步回了不遠處的畫局。

梁師成見他快步而來,以為是要拿東西,便問:「又需甚底?何不使人來知會?」

「可有宣紙?速速拿來給我。」武好古也不解釋,直接就索取了一張生宣,然後攤開在書桌上,就開始用碳條筆默寫官家趙煦的人像了。

梁師成就站在一邊瞧著,只看了一會兒,臉色也大變了。

這畫得不是官家嗎?

而且恁般快,還恁般像……

畫好了趙煦的速寫,武好古才發現梁師成真獃獃地站在自己身邊,便一拱手問:「守道兄,你看我畫的可像嗎?」

「像,實在太像了……便是宮中收藏的官家寫真像也不過如此啊。」

「那就好。」武好古笑了笑,「可借筆墨一用嗎?」

「好好,咱家替你研墨。」

「多謝大官了。」

武好古也不客氣了,他是第一天來,在翰林圖畫院裡面沒有自己的學生伺候,若是現在要先研墨,再繪畫,就要耽誤時辰了。

就在梁師成手腳麻利的替武好古研磨的時候,武好古又選了一張熟宣和一張生宣,用漿糊粘了下,攤開在了書桌上,然後又選了一支細筆,便開始照著那幅默寫的速寫在熟宣紙上勾勒起來了。

這回是白描人像,是一幅半身像,畫得並不複雜,完全走寫實風格,也沒有用上「吳帶當風」的技巧——其實就是一幅北宋版的「證件照」,談不上什麼藝術性,但絕對夠真夠像,正好用來畫諜畫。

拿著剛剛畫好,墨跡都沒有干透的「諜畫寫真」,武好古又一次進了崇政殿。

「陛下,臣畫好了。」

趙煦滿意地點點頭。這次武好古花的時間也不久,就不知道畫得怎樣了?

「呈上來。」

這次是楊戩從武好古手中接過畫紙,捧到了趙煦面前。

趙煦身子向前一傾,仔細看了圖畫,然後微微一笑:「武好古,你果然是畫中第一人啊!」

這是御口親封嗎?

武好古心裡想著,嘴上還要謙虛幾句:「臣的畫技只是小法,實不足掛齒。」

「小法用對了地方,也能利國利民,能利國利民,就不能說不足掛齒了。」趙煦和他的藝術家弟弟不一樣,他對「畫」的要求不是出於藝術,而是出於實用的。

所以武好古就算把《潘素兒的微笑》拿出來放在他面前,他也不會覺得有多好。但是武好古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