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原來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於是創編了一種鍛煉方法,模仿虎的撲動前肢、鹿的伸轉頭頸、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等,使得練習者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葯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

客館庭院中,袁術之女袁蜜正揮舞著一柄短劍,要趕去殺劉表使者蔡瑁。吳侯孫策挺身擋住,勸道:「殺害副使的是江夏黃祖手下,是我放走了他們,蜜娘不能將怒氣出在劉表使者身上。」

袁蜜道:「你而今已貴為吳侯,我不敢再指責你做得不對。但劉表是黃祖上司,黃祖手下殺人,蔡瑁會不知道嗎?我們十七個人來,卻只有十六個人回去,讓我如何向父親大人交代?」

孫策道:「冤有頭,債有主,就算要報仇,也要去找黃祖。」

袁蜜道:「聽說今日有人行刺蔡瑁,想來是吳侯手下所為。當年射殺吳侯尊父的是黃祖部下,為何今日吳侯手下要找蔡瑁報仇呢?因為他也知道劉表、黃祖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孫策尚不知悉此事,聞言極感愕然,問道:「蜜娘剛剛與我一道從甘露寺回來,我都不知道這件事,蜜娘如何會知曉?」

袁蜜不答,只道:「吳侯請讓開,無論如何,我都要帶著蔡瑁的人頭回去。」

她是袁術之女,又相識多年,孫策不敢用強,又不能任由她胡亂殺人,不免十分為難。

袁蜜亦看出孫策拿她沒辦法,正待強衝過去,忽手臂被人捉住,有人低聲道:「蜜娘不要再胡鬧了。」

袁蜜大怒道:「我胡鬧……」轉頭看到捉住她的人是周瑜,登時面紅耳赤,揮劍的手也停了下來。

周瑜遂低聲勸道:「江夏黃祖與吳侯有殺父大仇,將來黃祖等人必死在孫氏之手,蜜娘何不將眼光放得長遠些?吳侯親自趕來客館相勸,算是給足了蜜娘面子,蜜娘不要再讓吳侯為難了。」

袁蜜怔了怔,忽跺腳道:「你們這些男子就是這樣。」插劍入鞘,自行離開了客館。

孫策嘆道:「我還以為袁蜜長大後變得懂事多了,想不到還是那個性子。」見周瑜神色古怪,忙問道,「怎麼了?」

周瑜道:「袁蜜說十七個人來,實際上客館中只有十一個人,算上袁蜜和死去的秦誼,也只有十三個人。另外四個人在哪裡?」

孫策愣了一愣,才嘆道:「公瑾料事如神,之前你說袁蜜有所圖謀,我還不相信,看來果真如此。」

周瑜又將蔡瑁、程普等諸事一一稟報,孫策便與周瑜一道趕來軍營,欲連夜看望程普。

程普見孫策臉色不善,忙跪下請罪。孫策虎起臉,未及發話,周瑜已搶上前扶起程普,道:「程公何罪之有,不過是想為故主孫將軍報仇而已。若不是程公,天下尚不知道我江東多忠勇之士。」

程普訕訕道:「我本來也沒覺得這件事做錯了,只是怕折了吳侯面子,所以才上前請罪。」

孫策喝道:「你違抗軍令,私下行刺劉表使者,還敢說沒做錯?」

程普道:「臣本來想殺死黃祖使者,可那使者禰衡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臣不能下手,只好改向劉表使者下手,總不能讓他們白來一趟,輕視我們江東無人。」

周瑜見孫策面色不豫,忙道:「程公說得有理,如果黃祖、劉表使者此行順利,倒像是江東已忘記了吳侯身負殺父大仇,不免被天下人恥笑。這一點上,程公實是有功。況且劉表使者自己也是心懷鬼胎。好在現下都沒事了,蔡瑁也決計不敢再追究此事。不如兩相抵消,請吳侯寬恕程公吧。」

孫策聽說連朝廷使者史春聽說程普捨身行刺蔡瑁後,亦是讚嘆不已,為孫策慶幸有這樣的部屬,頓覺榮光,臉色這才和緩了下來,又沉吟道:「但程普違抗軍令,總不能不追究。」

周瑜道:「若不是程公那一劍,迄今尚不能發現飛天大盜就是甘寧,且是劉表使者手下。這件事上,程公立了大功,足以抵消違抗軍令之罪。」

孫策聽了,遂擺手道:「這次就這麼算了。下次若再有違抗軍令之舉,定不輕饒。」

程普想不到竟能全身而退,大喜過望,一再道謝後,這才退了出去。

孫策問道:「程普自命元老,向來不服公瑾,曾當面令公瑾難堪,你為何反而一再為他求情?」

周瑜道:「程公對孫氏忠心耿耿,臣不願吳侯失一良將。」

彼時程普仍在帳外,聽到後老淚縱橫,後與周瑜結為至交,對人道:「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孫策又詳細問了甘寧來歷,顯然對這位飛天大盜極感興趣。周瑜道:「甘寧尚未就擒,朝廷使者軟甲尚未追回,不如發布公告,准甘寧自首。他見蔡瑁無事,一定會出來。」孫策道:「甚好,就這麼辦。」

周瑜道:「臣見吳侯今晚心情不好,是不是另有煩憂之事?」

孫策遂告道:「我今日去甘露寺接母親時,在那裡見到了羅湯。」

羅湯是喬氏舊仆,之前曾在婚禮上當眾行刺孫策,周瑜因其神志不清,暗中將其放走,送去譙山焦光處。但後來有人夜闖草廬,欲擄走焦光,並格殺了周瑜幾名親兵衛士。羅湯也在當夜受驚失蹤,自此下落不明。

周瑜聽說羅湯出現在甘露寺,不由得吃了一驚,問道:「羅湯在甘露寺做什麼,莫非他又想對吳侯不利?」

孫策搖了搖頭,道:「我身邊扈從甚多,羅湯根本近不了我身。而且他人似是早就在甘露寺,跟一幫愚民一道,在那裡拜一名叫于吉的道士。我看到他後,就派人去叫他,但他扭頭就跑。我看在二喬的面子上,也沒有再派人去追捕。」

周瑜道:「羅湯瘋瘋傻傻,既然已經跑了,也不會再回來,吳侯又何須再煩心?」

孫策道:「我不是因為羅湯而心煩,而是因為那名道士于吉。」

原來有道士名于吉者,在北固山甘露寺附近建了一座精舍,燒香讀道書,又製作符水為附近民眾治病,很得人心,眾人像拜神一般供奉祭拜他。孫策率人經過時,民眾根本不予理睬,眼中只有于吉,沒有吳侯。

周瑜這才明白究竟,忙勸道:「不過是一幫愚民而已,吳侯何須放在心上。」

孫策道:「非但有附近民眾,還有許多官宦家眷,甚至連吳侯府功曹魏騰也在其中。你能想像嗎?他們全部跪在於吉面前,恭恭敬敬地磕頭。那于吉就像皇帝一樣,坦然受拜。」越說越是氣憤,左手緊緊握住劍柄。

周瑜道:「不過是無知而已,吳侯何須動怒。」

孫策冷笑道:「那于吉可不是無知。公瑾還記得當年黃巾張角如何起事的嗎?」

最早張角亦信奉道教,後自行創立了太平道,以教主身份佈道,佈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給人治病,以此來擴大影響。張角常持九節杖,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等,多有療效。再趁機宣傳太平道教義,發展徒眾,教徒人數一度達到幾十萬。不但有貧民商賈,也有官吏,甚至宦官。張角勢大後,便到處散布「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發動了黃巾起義。

孫策以于吉比張角,顯是動了殺機。周瑜料想難以勸轉,遂道:「于吉既曾為大眾治病,甚得民心,公開殺害,於吳侯聲名有損,不如派人暗中將其逮捕,驅逐出吳地。」

孫策難忘今日萬眾朝拜于吉的場面,聽了周瑜建議,反而愈發惱怒,道:「于吉豎子妖妄,能幻惑眾心,我就是要將他公開處死,以儆效尤。」

狂怒之下,即刻發出令牌,命人連夜趕到甘露寺附近逮捕于吉。又下令逮捕功曹魏騰下獄,等捕捉到于吉,一併斬首示眾。

當夜于吉即被逮至京城,孫策遂下令次日將其與魏騰一道在市集處斬。消息傳開後,許多官吏通過孫策母親吳夫人說情,孫策不肯同意,堅持要殺于吉。吳夫人遂改為魏騰求情。孫策仍不願意,吳夫人便以跳井自殺威脅。孫策見母親一定要救魏騰,只好退讓一步,釋放了魏騰,只將于吉處死。

周瑜本認為于吉罪不至死,但見到為其求情者前仆後繼,也是悚然而驚。當年漢武帝怒殺遊俠郭解 ,並誅其族,並不是郭解本人犯了大罪,而是其名太盛,被捕後連大將軍衛青都為其說情,跟今日孫策殺于吉頗有相似之處。孫策見諸將之中只有周瑜理解自己的心思,愈發親密。

于吉被殺後次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