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太史令張平子」即指張衡,是東漢以來最著名、最傳奇的學者,不世出的奇才。一生「約己博藝,無堅不鑽」,「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非但居東漢著名六大畫家之首,且與揚雄、司馬相如、蔡邕並稱漢賦四大家,在傳統文學、書畫、史學上彪炳青史,還有「科聖」、「木聖」之稱,在天文、地震、地理、算學、機械製造等方方面面均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洛陽 位於九州 腹心,號稱「天下之中」,自古以來,就是歷朝歷代建都立邦的「首善之區」。東漢都城洛陽則處於伊洛平原中心,北依巍巍邙山,南逾莽莽洛水,東西、南北各長二十餘里,是彼時世上最大的都城。京華雄姿,帝都神韻,為天下人所景仰。

自熹平石經立成之日起,洛陽城南開陽門外的太學講堂 便成為莘莘學子們仰慕的聖地,全國各地趕來觀覽摩寫石經者絡繹於途,以至洛陽城外經常出現「車乘千餘輛,填塞街陌」的盛景。甚至還由此帶動了一方經濟,南城郊外適時湧現出了眾多專門為遠道趕來太學抄錄經文者提供食宿的「旅館」。

諸多新晉旅館中,以「八方旅館」位置最佳,地處洛水邊,環境極佳,且食宿條件不比西城外專事接待外賓的鴻臚寺差。當然價格亦是不菲,住在這裡的基本都是富豪大家子弟。

來自江東廬江舒縣 的周瑜也是八方旅館住客之一。只是今日一大早,他非但沒有似往常一樣趕去太學抄經,反而獨自在大堂窗下悶坐,看上去有些心神不寧。

剛好店家郭瑞過來送早點,見周瑜神色不佳,試探問道:「周君昨晚沒有睡好嗎?」周瑜想了想問道:「店家昨晚可聽到了琴音?」

郭瑞聞言一怔,隨即連連搖頭道:「正值國喪 期間,哪裡來的琴音?周君怕是聽錯了。況且今日還是先皇帝下葬之日呢。」

所謂「國喪」,即指兩月前漢靈帝駕崩之事。漢靈帝姓劉名宏,漢章帝劉炟玄孫,河間孝王劉開曾孫,祖父劉淑和父親劉萇世襲解瀆亭侯爵位。劉開另有一孫,即為漢桓帝劉志。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駕崩,無子繼位。皇后竇妙臨朝問政,與其父竇武等大臣商議後,最終決定選擇與漢桓帝血緣親近的從侄 劉宏繼承大統,是為漢靈帝。

桓、靈二帝執政是東漢王朝的轉折點,直接導致了江河日下的局面。後來東漢滅亡、天下三分,蜀漢丞相諸葛亮興兵北伐中原時,有《出師表》云:「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以漢室繼承者自居的劉備都痛恨桓、靈二帝,足以說明二人在位時的「政績」。

先說漢桓帝劉志。永憙元年(145年)正月,年僅三歲的漢沖帝因病去世。當時被尊稱為梁太后的漢順帝皇后梁妠與弟弟大將軍梁冀秉持國政,決定擁立時年八歲的漢章帝玄孫劉纘繼位,是為漢質帝。

東漢中後期,皇帝多盛年早崩或無子嗣,因而屢有外藩入繼大統者。當權者多會擇選年幼無知的小皇帝,以便繼續控制朝政,漢質帝之帝位即因此得來。

漢質帝即位後,外戚大將軍梁冀胡作非為,貪婪暴虐,專橫跋扈,不可一世。漢質帝雖然年幼,卻是聰慧早熟,看梁氏十分不順眼。在一次朝會中,漢質帝當著群臣的面,稱梁冀「此跋扈將軍也」。梁冀既怒又恨,擔心漢質帝成人後難以控制,決定先下手為強。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梁冀命親信暗中將毒藥摻在煮餅 中,奉給漢質帝。漢質帝吃過毒餅後,立時毒發身亡,在位不足一年。

當時劉志還是蠡吾侯身份,受太后梁妠徵召來到洛陽,欲迎娶梁太后之妹梁女瑩。婚禮尚未舉行,便發生了梁冀毒殺漢質帝的大事。朝中議立新帝時,梁冀考慮到劉志年方十五,又娶了自己妹妹梁女瑩為妻子,容易操縱,便提出要策立劉志。重臣太尉李固、司徒胡廣、司空趙成等人為了削弱梁氏勢力,堅決主張迎立年長的清河王劉蒜。劉蒜非但以「明德著稱」,而且是漢質帝兄長,血緣最近。梁冀辯論不過群臣,便宣布暫停討論。

下朝後,梁冀利用種種手段,威逼群臣同意策立劉志。大臣們都被迫屈服,只有太尉李固堅持己見。梁冀遂以梁太后的名義罷免李固,消除了阻力,最終以諸侯王青蓋車迎劉志入南宮即皇帝位,是為漢桓帝。

策立桓帝後,梁冀權勢達到巔峰,被盡委以朝中大權,甚至可以「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禮儀比蕭何」。朝中大小政事,均由梁氏決定,「威行內外,百僚側目,莫敢違命」。百官獲得升遷任免,都要先到梁冀府中謝恩,之後才能到尚書台辦理手續。地方郡縣每年進獻的貢品,亦是經梁冀挑選後,這才將剩下的次等貨色獻給漢桓帝。

僥倖登上大寶的漢桓帝雖怨恨梁冀橫暴,自己在朝堂上無置喙之地,不甘心做一個傀儡皇帝,但又忌憚漢質帝的前車之鑒,不敢忤逆梁氏,只能仰其鼻息。更因為梁冀親妹梁皇后、梁貴人都在宮中,不敢流露絲毫不滿情緒。

皇后梁女瑩是梁冀二妹,長相平庸,無才無德,只是倚仗姊兄蔭勢,專制內宮。其人生活恣極奢靡,宮幄雕麗,服御珍華,巧飾制度,兼倍前世。又禁止漢桓帝寵幸其他嬪妃,凡懷孕宮人,均遭其毒手。其為人如此囂張好嫉,自然引發了漢桓帝的厭惡。

延熹二年(159年),被皇帝丈夫日益疏遠的梁女瑩憂愁憤恨而死。漢桓帝身邊少了一雙監視的眼睛,決意反擊。然朝中文臣武將多為梁冀心腹,兼之皇帝深居內宮之中,行動不便,所能倚仗者,只有身邊的親信宦官。

某日如廁時,漢桓帝單獨叫上宦官唐衡,直截了當地問他,宦官中有哪些人與大將軍梁冀不和。唐衡心領神會,回答有單超、左倌、徐璜和具瑗四人。漢桓帝於是與唐衡等五人密謀誅滅梁氏,併當場用牙齒咬破手臂,歃血為盟。

經過一番周密準備後,漢桓帝在南宮前殿召見尚書令尹勛,宣告要懲辦梁冀,命尹勛持節守衛宮廷,命心腹宦官具瑗率一千羽林軍,與司隸校尉張彪共同包圍梁冀住宅,收繳梁冀大將軍印綬,徙封為比景都鄉侯。

漢代皇帝降罪重臣,不會立即派兵入府抓人,而是先圍住宅第,給對方服罪的時間。所謂服罪,即是自殺。梁冀與妻子孫壽雙雙選擇了自殺,梁、孫兩大家族全部棄市。衛尉梁淑、河南尹梁胤、屯騎校尉梁讓、越騎校尉梁忠、長水校尉梁戟等受牽連而死者數十人。太尉胡廣被免職,司徒韓、司空孫朗下獄,梁氏故吏賓客被罷免者三百餘人,朝官幾乎為之一空。由於梁冀窮奢極欲,殘忍貪暴,民憤極大,民間百姓對漢桓帝誅殺梁氏之舉莫不拍手稱慶。

但這只是表象。夜如何其?夜色未央。漫漫長夜並沒有就此結束。

外戚梁冀雖被剷除,宦官卻又重新登上舞台,唐衡 、單超、左倌、徐璜、具瑗五名宦官因功同日受封侯爵,時稱「五侯」。五侯封侯貴寵後,有恃無恐,貪財納賄,結黨營私,賣官鬻爵,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貪賤,為人蠹害。

名士趙岐多才多藝,對經學有研究,娶大儒馬融 侄女為妻,僅僅因為貶議過唐衡兄長唐玹,唐玹任京兆尹後,將趙岐親眷家屬全部逮捕殺害。趙岐逃難四方,賣餅北海市中,被北海名士孫嵩救至家中,藏在複壁內數年,後來才被赦出。

宦官涉政,比外戚更加貪暴,導致民不聊生,四處怨聲載道。一些正直大臣和京師太學生不忍見到大漢政治衰頹、國勢益弱,遂挺身而出,聯合發起「清議」,議論政治,褒貶人物,激濁揚清,在輿論上對宦官集團進行猛烈抨擊,要求朝廷整肅宦官、改革政治。於是清議之風大起,「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鯁直之風,於斯行矣」。

時任司隸校尉的李膺為反對宦官的領袖。李膺名滿天下,士人有幸被他接待者,叫作「登龍門」。荀子之後荀爽 曾經去拜訪李膺,為李膺趕車,回去後欣喜地四下宣揚道:「今日居然為李君趕車。」足見李膺被人敬慕之程度。

大宦官張讓的弟弟張朔任野王縣令時,無法無天,竟然殺害無辜孕婦,被李膺下令調查追捕後,畏罪逃回京師,躲在張讓家夾柱中。李膺得訊後,親率吏卒破門而入,拆毀夾柱,將張朔逮捕歸案,並不等張讓出面營救,迅即將張朔正法處死。

張讓援救不及,痛惜弟弟慘死,進宮向漢桓帝訴冤。漢桓帝遂下詔召李膺入殿,親自到廊上責問李膺為何要先斬後奏。李膺當面訴說了張朔的罪惡,義憤填膺。漢桓帝聽到張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