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安縣誌》里的香港

《新安縣誌》里的香港

新安縣即今日之寶安縣。港九新界各地,在從前都是隸屬於新安縣的。

鴉片戰爭時期,仍名新安,入民國後始改名寶安。

其實,寶安之名,比新安更古。握縣誌《沿革表》所載,寶安之名,始

於六朝東晉,隸東官郡。東官就是現在的東莞。到了唐初,就廢了寶安縣,

併入東莞,直屬廣州都督府。這樣一直到明朝初年,都是稱為東莞。到了明

萬曆元年,將東莞縣分析為二,增設了一個新縣,其地就是從前的寶安縣,

改稱新安,與東莞分治。所以新安之名,是在明萬曆初年才有的,比寶安遲

得多了。

到了滿清,在康熙五年,又將新安縣併入了東莞,廢了新安之名。可是

到了康熙八年再將新安縣恢複,隸屬廣州府。這樣就一直稱新安縣,直到民

國,因新安縣名在別的省份內有同名的,遂恢複古名,改稱寶安。

由於今日港九新界各地,在從前也曾經一再隸屬於東莞縣,因此有關今

日香港範圍內的一些事迹,在《東莞縣誌》上也有記載。

新安縣轄下的村莊,舊載共有五百多座。今日新界及港九兩地,在當時

都是屬於新安縣巡檢官富司轄下。在縣誌的《都里志》內,官富司巡檢所管

屬的村莊,名村有不少至今仍沿用未改。如錦田村、屏山村、東頭村、屯門

村、廈川村、石岡村、隔田村、粉壁嶺、石湖墟、大步墟等等,都是今日習

見的,不勝枚舉。

屬於今日港九市區內的,如衙前村、蒲岡村、牛池灣、尖沙頭、土瓜灣、

深水莆、二黃店村、九龍寨、黃泥涌、香港村、薄寮村、薄鳧林、掃管莆、

赤磡村,皆見於記載。其中尖沙頭即今日的尖沙咀,二黃店村的"黃"字當

是"王"字之誤,即宋王台附近的二王殿村,薄鳧林就是薄扶林,赤磡村即

紅磡,薄寮村即薄寮洲。香港村就是今日香港仔的香港圍,也正是今日香港

島命名的原來根據。

除本地人的村莊之外,《都里志》另列有客籍村莊的名稱。如今日的大

坑、九龍塘、長沙灣、淺灣、沙田、深水埔、吉澳,都是隸屬於官富司巡檢

轄下的客籍村莊。

今日的香港仔,舊名石排灣,其名稱見於縣誌卷八《田賦》欄、"葉貴

長、吳亞晚、吳二福、徐集和領耕土名石排灣一百一十丘,稅二十五畝七分

四厘,每畝歲納租錄八錢。"

香港島之名,不見於新安縣誌。這不足異,因為"香港"一名,是在道

光初年,才由往來在零丁洋一帶的外國商船船員們叫出來的。《新安縣誌》

修於嘉慶二十四年,所以只有"香港村"之名,無香港島之名。

香港這一座小島,在未被外國船員稱為"香港"之前,土人或以島上局

部的地名名之,稱之為"石排灣"或"赤柱"。有時又稱之為"紅香爐"、

"群帶路"。

"紅香爐"是山名,指今日銅鑼灣天后廟一帶的群山。相傳曾有一座紅

石香爐自海上漂流到那裡的岸邊,漁民以為天后顯聖,就建廟以祀,並稱廟

的後山為紅香爐峰。

在嘉慶年間,紅香爐設防,駐有水師兵勇,稱為紅香爐汛。

"群帶路"之名更古,在明修《東莞縣誌》的糧冊上,就有群帶路之名。

後來林則徐等人的奏章,提到香港這座小島,也屢稱其地"土名群帶路"。

由此可知本地人所說群帶路一名,系由"阿群"其人為英國人帶路而來,是

毫無根據之談。群帶路實是島上原有的土名。其得名由來,不外島上山腰自

西往東的小路,在九龍對岸望來蜿蜒如群帶,所以稱為群帶路。

《新安縣誌》卷一所附的輿圖,僅有紅香爐之名,無群帶路及香港之名。

紅香爐位置在鯉魚門炮台之下,屯門汛、大奚山、急水門之東,這位置當是

今日的香港島無疑。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圖中除著名為"紅香爐"的小島之

外,在它的東南角又有兩座小島,較上的一座註明為"仰船洲",較下的一

座註明為"赤柱"。這一來,就令人如墮五里霧中了。

"仰船洲"即昂船洲,按照實際位置,應該在香港島(紅香爐)之上,

不該在它的東南角。至於赤柱,更是香港島的一部分,圖中將它與紅香爐各

繪成一座獨立的小島,而且相距頗遠,更令人費解。

圖中有獨鰲洋,是一座小島,位置在佛堂門外大海中,在蒲台之上,塔

門之下。"新安八景"之一的"鰲洋甘瀑",就是指這地方,說其上有飛瀑,

水質甘芳,如自天而降,所以稱為"鰲洋甘瀑"。舊時頗疑"鰲洋甘瀑"的

甘瀑,是指香港島上南端近薄扶林處的大瀑布,現在依據縣誌所附輿圖看來,

完全是另一處地方。

不過,以"紅香爐","赤柱"等處的位置為例,這幅輿圖畫得是不甚

可靠的。那麼,"獨鰲洋"是否真的遠在香港之東,那又有待考證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