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冊縑帛和書籍名目

簡冊縑帛和書籍名目

提起木簡,使我想起我國還有一件極貴重的先民文化遺物,現在也流到

美國去了,那就是在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一幅有文字又有繪畫的絲織品,稱

為"帛書"或是"繪書"。試想,漢朝人親筆寫在木片和竹片上的文字,已

經是我們極可寶貴的文物了,這幅戰國時代寫在縑帛上的文字,又比漢朝早

了許多年,而且還是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僅有的一幅,它在我國文化史上的價

值簡直是無可估計的。

本來,在這幅楚墓帛書未發現以前,一般研究我國古代書寫工具和書籍

式樣進化過程的人,都以為以縑帛作書,是在竹木之後,或是與竹木並用的。

《汲冢周書》雖是寫在竹簡上的,但僅見諸記載,未見過實物。能見到實物

的,乃是漢人遺留下來的木簡,即現在被留在美國未歸還的所謂"居延漢簡",

使我們能見到漢朝的書寫工具和書籍簿據實物的形狀。至於寫在縑帛上的文

字,則從未發現過。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這幅帛書,還是第一次,而且竟是

秦漢以前的。這不僅使我們見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人親筆的書畫和"縑帛"的

實物形狀,而且還糾正了前人的錯誤,使我們知道在秦漢以前,當時人除了

用竹簡木簡之外,也早已用縑帛作書了。

竹簡、木簡、縑帛,是我們未有紙張和未曾發明印刷術以前的原始書寫

著述工具。我們今日關於書籍上的一些名目,許多都是由這上面而來。日子

既久,這些名目已經視為當然,漸漸的被人忘記它們最初的含義了。

如我們今日稱一本書為一"冊",這個字是象形字,就是表示在使用竹

簡木簡的時代,一篇校長的文字,在一塊木簡上寫不下,要寫在許多塊木簡

上。這種木簡每一塊僅有幾分闊,尺余長,古人將它們上下用繩索連貫的編

穿在一起,就稱為"冊",又稱"簡冊",這正是我們今日稱一本書為一"冊"

的由來。

另有一種方形的木簡,可以一次在上面寫較多的字,這是專門用來寫文

書或信件用的,當時稱為"牘",以別於"簡",因此後人就稱公文為"公

牘",稱書信為"尺牘",因為這種方形木簡的制度是一尺見方的。

用竹簡的時代,新砍下來的竹簡上面有竹青,寫字寫不上,一定要將它

剖開括削乾淨,或是放在火上烘去青汁,於是就出現了"殺青"和"汗青"

一類的名詞。我們今日表示一本著作寫完或是印好了,就稱為"業已殺青"。

自己謙遜的說自己文章不好,不值得印書,便說"徒累汗青",用的都是來

自竹簡時代的典故。

木簡上的字,寫錯了可以颳去重寫。已用過的竹簡和木簡,若是削去一

層,將上面的字跡完全削去,這樣就可以當作新的來使用了。因此我們今日

做詩寫文章,拿去請別人指教改正,總是說請"斧削"或是請"斧正",這

也是"簡冊"時代留下來的典故。

在竹片本片上寫字著書,字數一多,篇幅一長,就要將許多竹片木片連

綴成疊,翻閱起來未免不方便。尤其是貫穿簡片的繩索如果弄斷了,弄得次

序凌亂,那就大為麻煩。而且可能是常有的事,特別是對於讀書人或是負責

處理文件的公務員,會時常遭遇這樣尷尬棘手的場面。古書上說,孔夫子整

理《易經》,一再反覆翻閱,以致"韋編三絕"。這就是說,那些貫穿《易

經》簡片的皮索,因為他翻閱得過於勤力,曾經先後斷了三次。

我國的絲織品縑帛,是比棉布先被人應用的。等到縑帛也被人用作寫作

工具後,它就比竹簡木簡方便多了,因為長短可以隨意剪裁,而且也不必一

片一片的要用繩索貫穿了。

等到縑帛被用作書寫工具後,就我國書籍形式來說,就大大的起了一次

革命,因為縑帛寫好後只須卷在一起就可以庋藏,不必要用繩索貫穿了。這

樣一來,在書籍形式上就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卷"。因為這些"帛書"是

可以一卷一卷的捲起來的。從此一本書就稱為一"卷"。這種形式,直到紙

張發明以後,仍在應用,因為抄在紙上的書,可以許多幅紙連接在一起,卷

成一卷。這種形式的書籍,直到唐朝仍在流行。在敦煌的古藏經洞里就曾經

發現了許多這樣形式的抄本,稱為"卷子"。

書籍到了"卷子"時代,那形式極象我們今日所見的手卷。當時為了使

得這些成卷的書便於舒捲,在起頭處用一根木棒做軸,將紙張貼在上面,因

此古人描摹藏書豐富,便稱為"插架萬軸"。

有時,一捲紙還寫不完一本書,要分別寫在許多捲紙上。將這許多捲紙

集中在一起,用一幅布包了,這種包書的布,古人稱為"帙"。帙有時也用

竹簾一樣的東西做成的。我們現在稱一函書為一帙,就是因此而來。

直到這時為止,我們的書籍還沒有"葉"。書籍進化到一葉一葉訂成一

冊的形式,是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而產生的。在這以前,我們的所謂書,全是

手抄的,還沒有一本是印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