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樂大典》的佚散經過

《永樂大典》的佚散經過

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分訂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巨冊的《永樂大典》,

自明永樂六年(公元一四零八年)纂修繕寫完畢後,隔了一百多年又再錄副

本一部。可是時至今日,不過四百多年,這一部空前龐大的我國古代百科全

書,正本固然早已隻字不存,副本殘存者,據最近的統計,包括現藏國內的

原本及向外國抄錄影印得來的副本在內,一共也不過七百餘卷。比起原來的

二萬二千餘卷,佚散者已達百分之九十七了。

這部大書佚散的經過,自非一朝一夕之事。一般說來,可以歸納成三個

原因,即自然的災禍、人為的盜竊和外國侵略者的劫奪和毀壞。

《永樂大典》本來是在南京開始編纂的。完成後就貯藏在南內文淵閣,

後來永樂皇帝在北京新建的宮殿落成了,遷都北京,《永樂大典》這時也從

南京遷去,這樣就一直貯藏在北京,直到嘉靖三十六年,宮內三大殿火災,

這部《永樂大典》幾乎被連帶燒掉。幸虧嘉靖喜歡這部書,半夜聞火警再三

傳諭搶救,這才倖免。經過這場教訓,他決定將《永樂大典》再抄一部,分

貯兩處,以便損失一部還有一部。這重錄的工作在嘉靖四十一年開始,繼續

了五年,直到他自己去世,他兒子繼位後的隆慶元年才完成。

這一正一副的兩部《永樂大典》,根據當時可靠的記載,正本貯大內文

淵閣,副本貯皇史宬。可是自嘉靖以後,明朝國勢已衰,邊疆多事,幾個皇

帝又昏庸不喜文事,從此《永樂大典》就束置高閣,無人過問。宮內每年雖

有曬書之舉,也不過是具文。這樣直到明末,李自成入京,《永樂大典》正

本便在這次兵燹中被毀了。姜紹書《韻石齋筆談》記當時文淵閣藏書被焚情

形云:"內府秘閣所藏書甚寥寥,然宋人諸集十九皆宋板也。書皆倒摺,四

周向外,故雖遭蟲鼠嚙而未損。但文淵閣制既庳狹,而牖復暗黑,抽閱者必

秉觀以登。內閣輔臣無暇留心及此,而翰苑諸君世所稱讀中秘書者,曾未得

窺東觀之藏。至李自成入都,付之一炬,良可嘆也。"

這裡雖未說及《永樂大典》,然而《永樂大典》正本既藏在文淵閣,自

然也連同被毀無疑。這事郭伯恭所著《永樂大典考》一書曾有所考證。因此

滿清入關以後,只發現藏在皇史宬的那部《永樂大典》,無人再提起文淵閣

的《永樂大典》,可見正本一定是在明末動亂之際付之一炬,否則決不會沒

有一本流傳下來的。後來乾隆時編輯《四庫全書》,要用《永樂大典》來校

勘,所用的也全是嘉靖年間所抄的副本,更可見《永樂大典》正本的喪失,

一定是在明末清初易代之際。

《永樂大典》正本的佚散,雖然各家的記載頗有出入,但到了滿清,已

不再有人見過正本,所見到的只是藏在皇史宬的嘉靖副本,卻是各家一致的

說法。而且事實上,這時藏在皇史宬的副本,也早已殘缺不全,不知在什麼

時候已失去一部分了。

清初藏在皇史宬的副本,到了雍正年間又移置翰林院。張廷玉在所著《澄

懷園語》卷三曾提及此事。他說:"此書原貯皇史宬,雍正年間移置翰林院。

予掌院時,因得寓目焉。書乃寫本,字畫端楷,裝飾工緻,紙墨皆發古香。"

當時翰林院諸人肯留意這書的極少,何況是公家之物,卷帙又多,更無

人去點查。直到乾隆準備編纂《四庫全書》,有人獻議從《永樂大典》中輯

錄遺書,這才認真的派員將它加以點查,這時才第一次發現存在翰林院的《永

樂大典》早已失去二千多冊了。據當時負責辦理此事的大臣于敏中等所奏云:

"查《水樂大典》一書,系明永樂初年所輯,凡二萬二千九百餘卷,共一萬

一千九十五冊,舊存皇史宬,復經移置翰林院典籍庫。扃貯既久,卷冊又多......

臣等因派員前往庫內逐一檢查,據稱此書移貯之初,本多缺失,現存者共九

千餘本,較原目數已懸殊......"

一萬一千餘冊與九千餘冊比起來,雖然已經少了二千餘冊,然而在當時

(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一七七三年)可知仍存九千餘冊。可是經過修纂《四

庫全書》時對於《永樂大典》的一番利用,這書竟漸漸引起當時詞臣的注意,

這一來反而促成《大典》的厄運了。由於《大典》是存在翰林院的,當時堂

堂的翰林院諸公竟成了風雅的偷書賊,專偷《永樂大典》。常熟秉衡居士所

著《荷香館瑣言》,曾記當時翰林院諸人偷盜《永樂大典》的情形云:"《永

樂大典》原本萬餘冊,陸續散出,光緒乙亥(光緒元年)檢此書,不及五千。

至癸已(光緒十九年)僅存六百餘冊。相傳翰林入院時,使仆預攜衣一包,

出時盡穿其衣,而包書以出,人不覺也。又密邇各國使館,聞每《大典》一

冊,外人輒以銀十兩購之,館人秘密盜售,不可究詰,致散亡益速......"

光緒十九年是公元一八九三年,這時《大典》所存者不過數百冊,再過

七年是一九○○年,即庚子之役,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清宮精華在劫奪之餘

更被付之一炬,於是殘存的《永樂大典》,有的被洋兵劫運回國,有的被焚

毀糟踏,從此剩下來殘存在國內的只有幾十冊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