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談林語堂

小談林語堂

我看過一些好書,也看過一些壞書;但是有一本書始終引不起我一看的

興趣,那就是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因為,我知道他所提倡的那種生活

的"藝術",實在令我太不敢領教了。

林語堂是靠了《論語》起家的,我曾經參與過幾次《論語》的籌備會議,

所以知道一點"內幕"。這個刊物最初能夠辦得很有點生氣,實在應該歸功

於陶亢德,根本不關林語堂的事。陶為人精明幹練,很有點辦事才幹,正是

一個當時那種典型的"生活"小夥計。當他還在蘇州一面做小店員,一面用

"徒然"的筆名向上海各雜誌投稿小說的時候,我就已經認得他了。《論語》

的編務和事務,全是由他一手包辦,弄得井井有條,林語堂不過坐享其成,

每期伸手向邵老闆拿錢而已。可是這個錢卻拿得十分"緊要",每期要由出

版者時代公司帶了稿費和編輯費去,才能夠向林語堂取得那一束稿件。不要

說沒有錢不給稿,就是開一張遠期的支票也不行,一定要現錢交易,一手交

錢,一手交貨,少一個錢也不行。這時我們的"幽默大師"就十分現實,毫

不"幽默"。他住在極司非爾路的一幢小洋房裡,門口本有"內有惡狗"的

木牌,時代公司的職員恨他的態度過於"猶太",提議替他在木牌上續兩句:

"認錢不認人,見訪諸君莫怪"。--這類的小故事實在太多了,"時代"

的邵老闆現在正在上海從事西洋文學介紹工作,他如果能抽暇寫一篇《我所

知道的林語堂》一類的文章,一定比任何人的更精采。

林的英文已經不很高明,中文簡直更差。偶然寫幾篇"幽默"短文,事

先託人潤飾一下,還看不出什麼馬腳。可是後來跟了人家提倡"袁中郎",

要寫那種"晚明小品"式的散文,那就露出本相來了。虧他聰明,知道自己

的文言文不行,白話文也不行,簡直不能同苦雨老人那種沖淡洗鍊的散文相

比,打油詩更不用說了,不要說沒有風趣,就是要湊韻也湊不上,只好走偏

門,來標榜宋人的"語錄"體,不知道朱夫子的語錄體文章,簡直比白話文

和文言文更難,因此曾被魯迅先生在那篇《玩笑只當它玩笑》(見《花邊文

學》)里,將他"幽"了一"默"。

林語堂現在正在台灣唱他的反共老調子,這是重抱琵琶,不值一噓。我

對他唯一的"好感",就是他還不曾放棄中國國籍,申請去做美國人。這裡

面也許有兩重苦衷,一是美國人要不要他,二是他如果入了美國籍,那就連

"吾國與吾民"也賣不成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