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蒙田三書

蒙田三書

(一)

讀了黃蒙田兄新出版的《抒情小品》,有一件事情使我對他十分羨慕:

那就是他曾經到過四川,而我則遙望著三峽和錦城,嚮往多年,至今還未能

達到這個願望。

四川確是一個迷人的地方。歷史、風景、人物、物產,在在都足以使人

看不完、說不完也寫不完。難怪作者在他的這部《抒情小品》里承認對這個

地方很有感情,一再回味當年在那裡的生活。他在那一篇《蜀道》里,就談

到自己在這"難於上青天"的地方,隻身行旅的苦和樂。現在的"蜀道"早

已是坦途了,可惜我仍是只能在這裡讀著他的文章作臥遊。

作者是一個很注意生活趣味,而且很喜歡獨來獨往,獨自悄悄的去領略

人生趣味的"觀察家",因此他喜歡單獨旅行,獨自一個人上茶樓,逛街。

書中的《旅行》、《街景》、《早點》、《消夜》等篇。都是抒寫他自己對

於這些生活情趣的體驗和見解的。在那篇《消夜》里,他又提到了四川,回

味到重慶深夜街頭賣"炒米糖開水"的凄清滋味。

這種叫賣聲我最近總算聽到了,那就是在歌劇《江姐》第一幕。那個時

代,也正是作者旅居四川的時代。

作者不僅到過四川,也到過江南。使我高興的是,他雖然不是江南人,

卻對江南的一切深具好感。江南風景之好,固然是有口皆碑了,難得是有些

日常生活習俗,這是很有地方色彩的,作者也能接受。在那篇《早點》裡面,

他就表示不慣於本省人每早的"一盅兩件",而是喜歡用我們外省人的油炸

花生和熱油條來吃粥、或是"長期用兩塊方形的燒餅夾油條,或者一隻烤白

薯作為早點而吃得相當滋味"。

最使我讀了高興的,是作者在食品愛惡方面,有許多地方與我相同。在

那篇《蘿蔔》裡面,作者敘述他非常愛吃蘿蔔,不論生熟都喜歡。這使我讀

了非常高興。據我的經驗,廣東人對蘿蔔是不大有好感,至少是不愛吃,更

不會生吃的,而我則恰恰相反,熟的固然喜歡,更喜歡的是生吃。街上有賣

"上海青蘿蔔"的我總喜歡叫住買一兩個,並且趁機對賣蘿蔔的小販加以"訓

話",告訴他這是天津的特產,並不是上海的,主要的是買來生吃,或者用

鹽醃,從沒有"上海人用青蘿蔔煲豬肉湯"這一回事。家中的孩子們見慣了,

每逢我在門外買青蘿蔔,他們就在裡面竊笑,知道那個小販又要聽我的"訓

話"了。

《抒情小品》共收了小品四十五篇,接觸的方面頗廣,作者自謙這不過

是抒寫個人興趣之作,然而正因為如此,才使我們讀來倍感親切有趣。

(二)

新年收到的意外禮物,一是某先生送來的兩瓶中國名酒,另一便是黃蒙

田先生的這冊《花間寄語》了。

我不是酒客。開了那一瓶三花酒,淺嘗了一口,只覺得有一股暖意,象

一根線一樣的從喉嚨口緩緩的侵染下去,我只好勸那位來拜年的朋友多喝一

杯,自己卻對著盛酒的精緻白瓷瓶,作買櫝還珠之想,希望能有人幫忙我早

點喝完這瓶酒,剩下的這隻酒瓶就可以作案頭清供。那時對著象《花間寄語》

這樣的談論花木的小品散文集,就更可以增加讀書的情趣了。

從前年以來,我就在報章刊物上連續讀到黃蒙田的許多花木小品。我正

在詫異他的雅興大發,現在才知道他原來胸有成竹,不似我們這樣的整天跑

野馬,很快的就寫成這部《花間寄語》了。

這部小書里所談到的花木果品,從北方的一直到南洋的都有。對於愛好

花木的人,能夠住在南方,實在是幸福的,因為這裡不僅有四時不斷的花果,

而且在北方只有短時期可以欣賞的花,一到了南邊,差不多一年四季都有。

從前蘇東坡初來南方,不知道這裡的花序季節,認為"菊花開時即重陽",

曾為廣東人所笑。因為江南和北方,菊花只有在九月才盛開,一到秋末冬初,

就變成"菊殘猶有傲霜枝"了。可是在南方卻不然,這裡差不多一年四季都

可以看到菊花,不僅在夏天就有,而在農曆新年前後,菊花更同桃花爭妍。

這對於初來此地的江南人,確是一種眼福。

記得我在二十多年前初到廣東時,那時正是夏天,同朋友們到碧江去玩,

住在一位姓蘇的舊家園林里,晚上站在小軒的階前,覺得夜風送來一陣陣襲

人的香氣,可是庭院里並沒有什麼花。朋友指著院中一角的一株合抱大樹說:

"你覺得很香嗎?就是這棵白蘭香。"

白蘭花?我聽了有點不相信。因為我們在蘇州花園裡所見的白蘭花,栽

在盆里只有一二尺高,那裡會有一人合抱的白蘭花。後來在白天里看清楚了,

這才知道是自己的少見多怪。現在,就是蒙田在那篇《白蘭花及其他》里所

說的本港那棵兩人也合抱不來的大白蘭,我也見慣不怪了。

對於愛好花木的人,南方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梅林和竹林。還有,南方

人不曾見過高過人頭的萬紫千紅的大牡丹花叢,也正象我當年不曾見過成樹

的白蘭花一樣。

(三)

上海書局新近出版了一冊黃蒙田的《美術雜記》。正如書名所示,這不

是枯燥刻板的書評,而是對於一些畫家和他們作品的欣賞和介紹。是談論美

術作品的散文。

我一向不喜歡看畫評文字,同時也很少見過寫得好的畫評。有時覺得有

一篇畫評倒寫得不錯,後來往往發現那不過由於作者的意見和我自己的偶然

相近而已。尤其是有些應酬之作,畫的本身既有問題,寫畫評的人自身欣賞

能力也有問題,但卻在那裡一幅一幅的胡亂推薦(因為這類的"畫評",事

實上就是一篇"捧場"文字),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實在是文字的災難,

是最要不得的。

藝術作品的產生,到底是供人欣賞而不是供人批評的。因此我覺得對於

一位畫家或一件藝術品的介紹,最好是介紹一下他們的歷史、個性和作品的

特點,然後說一說自己的意見,這樣已經很足夠,已經能適合一般美術愛好

者的要求了。肯定的斷定某一件藝術品的"價值",那是書畫商人的推銷伎

倆,而真正嚴正的藝術批評文字,卻又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寫得出,也不是一

般讀者有興趣去讀的。

黃蒙田近年在報章刊物上所發表的一些美術雜記文字,我覺得就頗能適

合一般美術愛好者的要求,幫助他們對於一位畫家,或一些美術作品,獲得

一些在美術欣賞上必須具備的知識。他們若是事先已看過了那些畫家作品

的,會增加一點了解。若是不曾看過的,讀了之後也會引起想要看看這些作

品的興趣。

現在收集在這冊《美術雜記》里的,共有二十多篇,就是他這幾年散見

在刊物報紙上的這類文字。其中有幾篇好象不曾見過,不知是我自己當時不

曾見到,還是有些是他未曾發表過的新稿。

作者這幾年用功甚勤,對於美術的愛好愈來愈深入,同時欣賞的範圍也

逐漸擴大,這是極可喜的現象。正因為這樣,他才可以從外國的比亞斯萊、

蒙克、列賓、達芬奇,談到我們自己的陳老蓮、蘇仁山、齊白石、黃賓虹,

又談到他自己認識的當代畫家和他們的作品。

黃蒙田在《美術雜記》里所表示的一些意見,雖然有些不是我完全贊同

的,但他所談到的那些畫家、版畫家和他們的作品,大都也是我自己所喜歡

的。也許正因為如此,才能夠使我很高興的讀完了這冊《美術雜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