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救星在哪裡

兩人出去這麼久,肯定是商議關於這款伺服電機的事情,他們倆之間談了一些什麼,暫時沒有人知道。

見兩人又進來,坐在了他們的位置上,唐飛朗聲的道:「怎麼樣,我們的這款電機你們是否還比較滿意。」

何止是滿意,簡直就是驚喜!

作為資深的伺服電機工程師,剛才史蒂夫的心中簡直掀起了驚濤駭浪,第一次來九洲工業有限公司,居然遇上這樣的事情,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伺服電機。

心中有這樣的判定之後,他才低聲的和伊恩·唐納利交流了幾句,然後兩人在會議室外面的走廊上談了很久。

明白這款電機的不凡之處,伊恩·唐納利也充滿驚喜,萬萬沒有想到,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的表現這麼驚艷。

上次將設計研發伺服電機的業務交給唐飛,他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不成沒有關係,能成則更好。

如果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無法按要求設計研發出自己滿意的伺服電機,他已經想好了第二條途徑,準備花高價從一家日本電機企業購進。

哪裡想到,九洲工業有限公司不但在短時間研發成功了,還性能如此出色。明白這款電機的不凡之處之後,他打了電話回美國總公司,進行了情況彙報。

得到他上司的一系列指示之後,他才又重新回到會議室,準備和唐飛好好的談一談。

「唐,你們給了我一個天大的驚喜,這款伺服電機不止完全滿足我們提出的要求,它還大大超越了我們當初的技術要求。」

唐飛一笑,「它是新一代的伺服電機,採用數字控制系統,可以和控制軟體程序相結合,控制精度非常高,這樣的伺服電機,用在數控機床上再合適不過了。」

伊恩·唐納利終於承認道:「沒錯,這款電機是準備用在數控機床上的,歐洲一家著名的數控機床企業向我們訂購了一批這種伺服電機。」

真的準備用在數控機床上!

唐飛的猜測沒有錯!

只是暫時有一點搞不懂,歐洲的這家數控機床企業向他們訂購電機,伊恩·唐納利他們不自己研發生產,而是將業務交給了自己。

「哦,那你們怎麼不自己生產製造呢?」

伊恩·唐納利尷尬的笑了一下,「對方的要求比較高,我們設計的話,需要用到變頻控制技術,而這又正是貴公司的專利。」

原來這樣,看中了自己的專利,希望將專利用在這款電機上。如果不利用先進的變頻控制技術,這款電機也許能設計研發成功,但性能估計只能差強人意。

也許日本企業,西歐企業也掌握了類似的變頻控制技術,但價格太貴,思考一番之後,伊恩·唐納利將業務給了九洲工業有限公司。

接下來,雙方之間開始正式談判。

價格,交貨日期,數量等等,圍繞這些東西談了幾乎一整天,最終達成一致,簽訂了一張總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訂單。

伊恩·唐納利代表他們公司,向九洲工業有限公司訂購了大量的這種伺服電機,對價格,他覺得比較滿意。

唐飛對自己電機的售價也很滿意,國內工業產品的價格本來就偏低,雙方之間的這次訂購談判參考的是國際價格,比國內價格高一大截,這樣的價格,還有什麼不滿意。

合同簽訂!

價值數百萬美元,摺合華夏幣兩千多萬。

這款伺服電機設計研製出來,還未開始生產就贏得這麼大一張訂單,唐飛心中樂呵呵的。

伺服電機的知識產權最終還是自己的,將來可以為國內外的客戶提供自己的伺服電機。

關於伺服電機的種類,唐飛已經想好了,漸漸的系列化,讓型號多樣化,能滿足各行各業的需要。

訂購到自己滿意的電機,伊恩·唐納利和史蒂夫兩人高高興興的回去了,楊成林親自送他們兩人到省城機場。

接下來,這款伺服電機的生產製造是重點工作,新建成的廠房,拿出一棟,專門用來生產各種伺服電機。

九洲工業有限公司一共有九棟嶄新的大廠房,其中好幾棟用來生產製造各種電機,包括電力機車的牽引電機,電動自行車的無刷高效電機等等。

其中有三棟不生產電機,有一棟用來生產製造IGBT,一棟用來生產製造U盤,還有一棟裡面有那台大型光刻機,用於生產製造IGBT需要的晶元。

偌大的廠區看上去已經比較壯觀,一棟棟嶄新的大廠房排列的整整齊齊,廠區內的道路筆直寬敞。

還有大約兩百多畝地,唐飛準備暫時留著,將來如果需要再建新廠房,在那裡起碼還能建三棟。清江市的廠區定位於電機製造,軌道交通配件供應等等。

好消息也從深海市傳來了。

高鑫按照唐飛的吩咐,終於將那塊面積不小的工業用地拿了下來,用了好兩、三個億的資金。

一口氣拿出兩、三個億的資金,對一般企業來說,壓力都比較大。但九洲資本完全能拿出這筆錢。

去年按照唐飛的遙控指揮,九洲資本至少賺了十幾個億,這麼久過去了,這十幾個億又有比較大的增加,就算大部分都是準備長期持有的潛力巨大的股票,但拿出兩、三個億還是沒有一點問題。

接到高鑫打來的電話,唐飛一陣放心,地已經拿下來了,將來要在深海市建廠的話,地方不愁了。

有了地,一些工作就需要安排。

唐飛召集大家開了一個會,在會議上,唐飛說了自己的計畫,也告訴大家,在深海市買了一塊地。

「老闆,您真準備進入晶元設計研發和製造領域!」

王衛華第一個首先驚喜的問了起來,他是電子領域的專家,對晶元的設計研發也比較了解,知道晶元行業是一個絕對的朝陽產業。

「對,進入晶元領域!」

聞言,大家一個個神情振奮,心中想道,老闆正是大手筆,敢想敢幹,晶元領域啊!

唐飛朗聲的道:「清江市的格局還是太小了,我們將來會走出清江市,目標已經選好,就是深海市。」

「我們在清江市的廠區主要定位於各類電機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以及軌道交通行業配件的製造和供應等等……」

唐飛將自己心中的計畫,毫不保留,全部說了出來。且親自點將,由楊成林、王衛華兩人這幾天就動身南下,開始動工,將那塊買下來的地先完成三通一平,為將來建廠區做準備。

……

最近,張建祥感覺壓力比較大。

他是北方某國營機床廠的總經理,一把手。走馬上任已經一年多的時間,經過他大刀闊斧般的改革之後,這個陷入困境的國營大廠漸漸的煥發出生機,開始擺脫困境。

但張建祥知道這還不夠,自己廠的產品結構太單一,太老舊了。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馬上將進入21世紀,自己生產製造的還是一些普通車床,鑽床,銑床之類的。

這肯定不行!

清楚的意識到這一點,他改革的步伐沒有停下來,籌集資金,集中技術力量,努力研製他們的新產品,一款數控車床。

張建祥知道,只有走數控化的道路,研發並能製造各類數控機床,他們廠才能徹底的新生。

不過,數控機床的研製遇到了瓶頸,一是需要的伺服電機沒有著落,另外是工控晶元比較棘手。

這兩種東西,對數控機床來說都是非常核心的,目前來說,張建祥他們還沒有獨立研製的能力,只能靠進口。

他們將目光瞄準了國外,但感受到了重重困難,情況非常不理想,國外那些廠商,不是報價非常高,就是乾脆不賣。

就算答應賣,也是一些基本上接近淘汰的東西,比較先進的伺服電機,或是工控晶元,人家根本就不賣。

張建祥狠狠的吸了一口煙,看了會議室之中的其他人一眼,氣憤的道:「這是非常明顯的技術封鎖啊!」

他們在召開會議,議題是關於研製之中的數控機床的,參加會議的有他們廠的幾位副總,總工,也有好幾名骨幹技術人員。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好的伺服電機,沒有好的工控晶元,幾名骨幹技術員更是一臉的苦澀。

會議開了一個多小時,除了留下滿屋子的煙霧繚繞之外,基本沒有收穫。張建華心情鬱悶的回到了他的辦公室。

想一想,還是不甘心,將他的總工叫了過來,交代道:「老何,你再和那家日本企業接洽一下,能否將價格談下來一點。」

總工何強回答:「這估計很難,另外,他們的伺服電機我已經了解過,十年之前的產品,並不是他們的新型產品,在性能上比較落後。」

張建祥嘆了一口氣,「沒有辦法呢,他們將要淘汰的產品,如果能以比較合適的價格賣給我們,我們也接受。」

看樣子,真的是逼得沒有辦法。

總工也輕輕的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