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一個信仰感情的人 重晤羅素

1925年7月,第二次來到歐洲的徐志摩赴英見到了羅素。

徐志摩到英倫最南端的康華爾去看羅素夫婦,他們住在離潘讓市九英里沿海設無線電台處的一個小村落。

羅素那天開了一輛破汽車到潘讓市車站來接徐志摩。他戴著開花草帽,穿著爛褂子,領帶像稻草飄在胸前。這副鄉下人打扮,讓徐志摩差點兒認不出他來。不過,從他那敏銳的雙眼中還是看出了哲學家的靈智。

那天是禮拜天,徐志摩坐著羅素這奇慢的車,來到了他的家門口。那邊過來一個光著「腳丫子」手提著浴布的女人,膚色叫太陽曬得比羅素還紫醬,笑著招呼徐志摩。那可不是勃蘭克女士,現在羅素夫人,要是她不笑不開口,徐志摩是怎麼也認不出來的。進門後,他們介紹了他們的一對小寶貝,大的是男4歲,有個中國名字叫金鈴,小的是女叫愷弟。徐志摩問羅素,他們為什麼要到這極南的地方來做隱士。羅素說一來為要靜心寫書,二來(這是更重要的理由)為顧管他們兩小孩子的德育。

徐志摩在羅素家住了兩晚。身體上(不只思想與心情上)不失童真,在徐志摩看來,是西方文化成功的一個大秘密。一想到「蟠蟠老成,尸居餘氣;翩翩年少,弱不禁風」的漢族,徐志摩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徐志摩和羅素一家全站在草地上。羅素對大孩子說,「來,我們練習。」他抓住了孩子的一雙小手,唱著「我們到桑園裡去,我們到桑園裡去」那個兒歌,然後提空了小孩的身子,並且一高一低地打旋。不滿3歲的愷弟就去找她媽媽,她也要像哥哥那樣。接下來是騎馬,爸爸做馬頭,媽媽做馬尾巴,兩個孩子夾在中間做馬身子。噠噠地跑,噠噠地跑,繞著草地跑,一直跑到氣喘吁吁才停了下來。有一次兄妹倆搶著騎木馬,兩人鬧了起來。羅素就過去說約翰(男孩的名字)先來,騎過了就讓妹妹騎,愷弟就在一邊站著,等著輪流到她。但約翰騎過了還不肯讓給他妹妹。愷弟委屈得要哭了。羅素夫婦吩咐約翰,他也不聽。這次老哲學家惱了,一把抱起約翰就往屋子裡跑。約翰就哭,徐志摩聽見他們上樓去了。但不到五分鐘,父子倆就攜著手笑吟吟地走了出來,約翰也不鬧了。

但最使徐志摩印象深刻得是這樣一件事。羅素告訴徐志摩他們夫婦到這裡時,約翰還不滿3歲。有一次,他們到海里去洗澡。約翰是初次見海,非常害怕,讓他進水去他就哭。這樣一來,哲學家惱了:「什麼,羅素的兒子可以怕什麼的!可以見什麼覺著膽怯的!那不成!」他們夫妻簡直是把不滿2歲的兒子,不論他如何哭鬧,一把按進了海里去。來了一回再來,隨他哭!過了三五天,不叫他進水去玩他反而不依,一定要去!現在他到海水裡玩就好比在平地上走一樣,不以為奇。東方做父母的一定不捨得下這樣的手。徐志摩也懂得,但勇敢、膽識、無畏的精神,是一切德性的起源、品格的基礎。在這上面絕不能含糊,懦怯是最要不得的。做父母的必須讓孩子勇敢,如若不然的話,會害了孩子一輩子。羅素每回說到「勇敢」這個詞時,他的聲音就變得特別沉著,他眼裡閃著異樣的光彩,彷彿這是他宗教的第一信條、做人的惟一憑證!

1928年,徐志摩第三次赴歐,最後一次見到羅素。他們兩人對坐長談,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兩點。

7月13日徐志摩返回倫敦,準備到恩厚之新婚燕爾的達廷頓莊園與其相聚。14日,接到了陸小曼催他回國的急電。徐志摩也不等泰戈爾了,也不去找恩厚之了,匆匆過海到巴黎等候蘇聯政府的旅行簽證。15日,徐志摩就從巴黎啟程回國,月底到北京。為了愛,徐志摩無奈遠行;又為了愛,徐志摩匆匆結束了這場長達5個月的傷感之旅,回到了他心愛的陸小曼身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