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龍袍禽獸

趙匡胤封李煜「違命侯」。

他對李煜還算好,賜第曰禮賢院,日常供給豐厚。他要善待降王,做給天下人看。這位宋朝的開國皇帝也寫詩,有兩句描繪月亮得意句子:「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萬國明。」他召李煜切磋詩藝,小心翼翼地詢問對方,李煜說:陛下氣勢非凡。趙匡胤高興得連拍腦袋,隨口吟出李煜的佳句。原來他戎馬之餘,總愛打聽南唐國主有何新作。他是真愛好,不像他的弟弟裝文雅。他立國之後有個重大的戰略舉措:抑制武人,重用文士。中晚唐藩鎮割據,五代十國頻繁交兵,一切禍亂的根源皆是武將擁兵自重。

趙匡胤視察李煜的住所,見了小周后和一個叫盲娘的優秀舞女。盲娘雙目深陷如異邦女子,面容清麗舉止安靜,又透出濃濃的江南氣息。她不用起舞,單是走路的身姿就讓趙匡胤睜大眼睛了。她高挑而纖細,曲線分明,一雙怪可愛的玲瓏小腳。她居然用足尖跳舞,輕盈如傳說中的仙女。李煌隨口介紹說,音娘善作金蓮舞:在金子鑄成的蓮花瓣上跳舞,那青銅蓮花台有六米高……趙匡胤點頭,並未往下問。對著名的小周后他也是彬彬有禮,雖然對方明擺著的美貌、不經意透出的風韻,著實讓他吃了一驚。他那後宮哪有這等女人。嬪妃們服飾彆扭,胭脂都抹不勻……女英下跪稱他陛下,俏臉卻隱隱帶著矜持,長睫毛的黑眼睛閃過一絲不屑。

趙匡胤一代雄主,卻沒有打小周后的主意。

南漢王劉棖、吳越王錢俶、北漢王劉繼元,先後做了亡國之君,變盡法子討好宋主,乞求苟延殘喘。那麼多降王,除李煜外,沒人動過焚身殉國的念頭。

後蜀的孟昶降宋十日即被鴆殺,他屍骨未寒,備受寵愛的花蕊夫人就投入了趙匡胤的懷抱。而李煜的「故伎」並未跑到宋宮裡去獻媚,更別說女英了。當日金陵城破,南唐樂工舞女面對屠刀放聲痛哭。他們的內心有不可抑制的亡國之痛。這疼痛,匯聚到李煜身上。

李煜疼痛著南唐故國所有人的疼痛。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詞中帶出李煜亡國後的身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到處都是愁,愁亂:春天的亂梅,秋天的亂麻。拂不去也剪不斷。詩人走到哪兒,愁緒跟他到哪兒。它比影子更具體,它和他同體而又相異……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明月樓。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滾輕塵。忙殺看花人。

洞庭湖上的屈原懷念楚國。汴梁城內的李煜懷念著南唐。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到汴梁大半年,人秋了,李煜還是「起坐不能平」,心中翻波涌浪。

情緒的波濤之上,綻放出一朵又一朵詞語之花。

世事坎坷,醉鄉路穩。夢中南國正芳春,忙殺看花人……

八月初的一天下午,徐鉉和曾氏到禮賢院看望李煜。徐鉉六十多歲了,一大把白鬍子,拄杖而行,面有戚色。見了舊主他撲通跪下,也不管院子里有宋人派去的老兵。李煜扶他起來,說:你如今是宋臣了,不必對我行大禮。

徐鉉說:臣年過六旬,來日無多,跪一次算一次吧。

曾氏盛妝而來,向李煜行南唐命婦禮,淚流滿面。

院中有梧桐、菊花。斜陽照著。

老兵搬來了兩把尋常椅子,李煜再三叫徐鉉坐,徐鉉才坐了。曾氏侍立,奉上清茶。徐鉉請李煜原諒他做宋臣,李煜擺手說:你家老小性命要緊。

徐鉉說:臣不會為宋主效勞的。

趙匡胤想讓徐鉉掌翰林院,遭婉拒。

徐鉉說,南唐御史柳宜(柳永之父)等人托他捎話,乞求李煜原諒他們做宋臣。李煜再次擺手說:他們也有家人。國破易主,自古而然。

徐鉉再拜,替柳宜等人謝舊主。

李煜望菊出神,忽然說:悔不該殺了潘佑、李平。

言畢,落淚了。

徐鉉徐徐道:潘佑、李平皆自殺,非主上所殺。

李煜說:是我殺了他們。我不將潘佑下獄,潘佑不會死。

徐鉉慨然道:主上擔當罪過,此心可昭曰月。

李煜站起身,親自為徐鉉、曾氏奉茶說:你們侍奉我半輩子,我敬一杯茶吧。將來做鬼時,我們還在一塊兒喝茶寫字,好嗎?

徐鉉老淚縱橫曰:願奉陛下於九泉……

那老兵見狀,也復唏噓。

曾氏說:慶奴不在了,請主上容奴婢伺候幾日。

曾氏提到慶奴,李煜黯然神傷,拿眼去看牆邊的菊花。二十多年前的重陽佳節,瑤光殿中賞秋菊,十二歲的慶奴怪頑皮的,隨他去百尺樓,撅嘴說:慶奴抄杜工部詩,寫了八十七個字呢,可把慶奴累壞了……

往事漫天湧來,李煜淚如雨下。

他曾到凈德庵憑弔那八十幾個集體自焚的女尼。黑炭屍身連成片,憑藉他和娥皇賜給慶奴的玉佩、玉鐲,他才認出慶奴的屍體,摸摸她的鼻子嘴唇,竟化作黑灰掉地,而玉齒尚存。李煜一把摟住她……

慶奴戴過的玉鐲,抱過的「湘君」,李煜都帶到汴梁來了,和娥皇保存的那隻舊魚簍放在一室。李煜常於室中焚香默坐,良久不出。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行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娥皇不來了,慶奴不來了。小仲宣,黃保儀,李進暉……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徐鉉傷情不能禁,杖而後起,對李煜拱手再拜說:臣去矣,曾氏留下。

李煜搖頭:先生年邁,曾夫人朝夕侍側。

徐鉉指曾氏曰:她崇拜陛下多年,讓她了個心愿吧。

徐鉉上車時,卻對那老兵說:我徐鉉今日來禮賢院的事,你盡可上報邀功。

老兵肅然道:在下也是一把老骨頭,想積點陰德。

李煜送徐鉉出大門,曾氏站在李煜身邊。秋風撩起她的綠裙裾。

幾曰了心愿,老來回味長是年初冬,趙光義要殺趙匡胤。

趙光義和他哥哥一樣,原是北周將領。他是那種一生都在耍手段的陰險之輩,按儒家的標準衡量,品德敗壞,嗜血,喜歡搶東西,不懂生活藝術又要裝模作樣。他善於搞陰謀像他哥哥,卻沒有哥哥搞陰謀成功之後的雅量。他是個嫉妒狂,小時候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積累。

皇兄對李煜客氣,趙光義很不以為然。

他看過窗娘的「芭蕾舞」,痴迷那雙小精靈般的秀足;近距離瞻仰過小周后的絕世容顏,心裡撲通撲通,髒話涌到嘴邊。可是皇兄一再抑制他的邪念,提醒他不要亂來,尤其對小周后女英。

善待降王,是趙匡胤的一大政策。

趙光義卻是潑皮,哪管什麼政策。

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宋太祖趙匡胤猝死於萬歲殿。

那一天深夜下大雪,兄弟二人喝酒,內侍宮女遠遠看見燭影閃爍。忽見宋太祖以柱斧擊地,對趙光義大聲道:「好做,好做!」然後倒床酣睡,鼻息如雷。當夜暴卒。趙光義翌日稱帝,穿上龍袍。

史家分析說,趙光義屢屢調戲花蕊夫人,導致皇兄憤恨。

趙匡胤為大局考慮,忍氣吞聲。趙光義在京師勢力大,坐鎮開封府十餘年,黨羽盤根錯節。

但此後,兄弟失和了。花蕊夫人今日明侍哥哥,明日暗陪弟弟。

那個初冬的大雪之夜,哥哥請弟弟喝酒,多半含有和好的意思。趙匡胤始終以大局為重。他有善念,比如趙普曾勸他殺周世宗柴榮的後代,他不從。對周世宗,他還有負罪感。

然而趙光義比野獸更兇殘,真正做到了六親不認。他先下手為強,毒酒害死宋太祖。為什麼?因為那把龍椅令他很緊張,他太想要了,而太祖將來是否傳位給他,他一直有疑慮。據說杜太后留下的「金匱遺詔」有三個不同的版本,其中兩個版本對他不利。再說太祖身體好,說不定壽命比他還長。於是動了殺機。皇兄雪夜請他喝酒談心,機會來了。他毒死過孟昶,下毒很在行的。他笑呵呵的,彷彿為哥哥的誠意所打動。笑裡藏刀很容易,毒死親哥哥小事一樁。

後來,他又弄死了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次子趙德芳、擁有實權的弟弟趙廷美。這些人對他搶來的龍椅有威脅。二十三歲的趙德芳「寢疾薨」,與太祖一樣死在睡夢中。趙光義的兒子趙元佐,為父親的樁蛀惡行弄得精神失常,整天驚叫……

宋太祖趙匡胤卒,年僅五十歲。

趙光義由他的動物本能所驅使,毒死皇兄搶龍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