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謎一樣的雍正和年羹堯之死

大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戌時,大約晚八點前後,康熙皇帝玄燁病死在暢春園。當日,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繼位。從十四日到十九日,北京九門關閉六天,十六日先皇帝遺詔頒布天下,二十日舉行即位大典,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賀,改明年為雍正元年。

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於公元1735年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大約半夜十二點左右,猝死於圓明園,死因不明。

雍正在位時間不長,卻是整個大清王朝,甚至是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一位皇帝——

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是實行了最多制度革新與善政的皇帝,他所實行的一些制度創新,對後世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些影響直到今天還都在左右著我們的生活。同時,在清朝的皇帝中,雍正皇帝也是在當時和後世挨罵最多的皇帝,是留下最多歷史疑案的皇帝。在他執政的短短十三年間,他所做的幾乎每一件涉及個人的事情——從他繼位,到他死去,差不多都成了歷史謎團。

圍繞著雍正繼位,在學術界和民間有無數爭論和見解,作好作歹,說什麼的都有。在有更新資料出現之前,恐怕永遠都沒有人能夠權威到讓所有人都接受的程度。我們無法知道雍正皇帝本人到底有多少委屈,以至於他要寫出一本《大義覺迷錄》來,全方位地為自己、為自己所代表的一切辯護。在中國歷史上,皇帝這樣做,尚屬絕無僅有,遂成為雍正年間最為奇異的景觀。

事情是從曾靜投書岳鍾琪引起的。

岳鍾琪是繼年羹堯之後最為顯赫的漢族高級將領,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出生在成都的一個武將世家,比雍正皇帝小九歲。他曾經指揮部隊,在平定西藏叛亂、討伐青海羅卜藏丹津等一系列戰爭中大獲全勝,因此,雍正六年,四十二歲時受封三等公,官居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太保,並授寧遠大將軍印,統領節制西北諸路大軍。這是一連串極為崇高的頭銜,除了年羹堯之外,還沒有哪一個漢族人能夠得到皇帝的如此寵信。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乃我國官場的常態,於是,圍繞著岳鍾琪便出現了許多傳言。對他最不利的一個說法具有巨大殺傷力——岳鍾琪是岳飛的後代。五百年前,岳飛對抗大金,壯志未酬;如今,大清朝正是大金的嫡系後代,岳鍾琪要繼承先祖岳飛「還我河山」、「痛飲黃龍府」的遺志,將大清朝趕回到東北的冰天雪地、深山老林里去。這些傳言令岳大將軍心驚膽戰、寢食難安。當時,就有許多漢族重臣上疏皇帝,認為岳鍾琪「不可深信」。據皇帝說,類似的書信裝滿了一籮筐。

偏偏不久前,雍正五年六月,有一個瘋子,在成都的繁華街市狂歌而行,大叫說:岳公爺將帶川陝大軍造反,成都四門已經掌握在秘密組織手中,將同時發難,見人就殺等等。一時間,社會上廣泛流傳著一個說法:岳鍾琪勸雍正皇帝修德,惹惱了皇帝,皇帝要召他進京,削奪他的兵權,就像當年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最後冤死在風波亭一樣。而岳鍾琪汲取了祖先的教訓,忠義愛民,堅不奉詔云云,傳得繪聲繪色,彷彿親眼所見一般。

這些傳說,使岳鍾琪心驚肉跳、苦不堪言,誰知,卻打動了一位湖南秀才的心。這位秀才,就是曾靜。

曾靜是湖南永興縣蒲潭村的一個教書先生。他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行動起來,派遣他的學生張熙前往西安,投書岳鍾琪,準備和他一起共圖大業——推翻異族統治,恢複漢家衣冠江山。永興縣蒲潭村,地處湖南省東南部的萬山叢中,道路崎嶇難行,是個人跡罕至極為偏僻的窮鄉僻壤。雍正皇帝的種種劣跡傳聞、岳鍾琪大將軍與皇帝之間關係緊張的說辭,能夠穿透皇家凌遲滅族的天羅地網,跨越千山萬水達於此地,並激起一位山村老學究的萬丈雄心,可見我國到處藏龍卧虎,且自古以來信息傳播技術便極為先進,效力驚人。看來,要想制止這種信息傳播,僅僅依靠凌遲處死、抄家滅族還遠遠不夠,需要制定更加嚴厲的法律和掌握更高超的技術手段才行。

岳鍾琪看到那封投書,可能會嚇出一身冷汗。其中,談到雍正有十大罪惡:一謀父,認為雍正為奪帝位毒死了康熙;二逼母,認為雍正逼自己的親生母親自殺,原因是他的媽媽更喜歡雍正的同胞十四弟胤禎;三弒兄,前太子殿下胤礽死於雍正二年,是被害無疑;四屠弟,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是雍正指使人殺死的;五貪財,說雍正販賣糧食發財;六好殺;七酗酒;八淫色,說雍正把前太子殿下的妃嬪收為己有;九懷疑誅忠,指的是雍正殺死年羹堯、隆科多;十好諛任佞——喜歡重用溜須拍馬之人。在曾靜的筆下,雍正無疑是集古今昏暴劣行之大成的超級暴君和壞蛋,因此,導致「天震地怒,鬼哭神號」,大清朝馬上就要垮台。

曾靜譴責岳鍾琪背棄先祖之志,效忠大清,名聲大損。臣子選擇君主,就好像女子選擇丈夫,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他忠告大將軍:現在,唯有順應天下大勢,推翻大清,才能保住千秋名節。

岳鍾琪一面火速報告皇帝,一面開始審訊投書人張熙。為了把自己擇乾淨,他特地請一位滿族高級官員在審訊室邊上的暗室里旁聽。

不料,那張熙堅貞不屈,不管岳鍾琪怎樣威脅利誘恐嚇打罵,就是不肯透露自己和老師的真實身份與來歷,經過三次審訊,甚至被毒刑拷打得死去活來,也沒有吐露一絲口風。最後,岳鍾琪告訴他:前任的大將軍就是被人引誘著犯了罪,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所以不能不防。如今,看他這樣視死如歸,自己這才放下心來,可以相信他了。

據說,岳鍾琪流著淚告訴張熙,他老師的信說出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心裡話,自己決定甘冒風險,和他們師生共舉大事。然後,在張熙的堅持下,岳鍾琪對天盟誓,發誓永不背叛他們師徒,永不向任何人泄露他們之間的機密。就這樣,張熙把自己和老師的情形一股腦兒地告訴了岳鍾琪。

就此,曾靜投書一案宣告偵破,地方官員們在皇帝的嚴密布置下,很快將最要緊的幾個案犯一網打盡。隨著被牽連進來人數的增多,偵察範圍也迅速擴大到全國各地。最後,查來查去,竟然發現,那些關於皇家齷齪事兒的信息來源,居然來自北京,來自被皇帝陸續修理過的親兄弟們。

官員們報告皇帝說:曾經有一批從北京流放到廣西的罪犯,全部是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等人的親近人士與太監,他們在皇帝的兩位弟弟獲罪幽禁後,便被判罪發配邊疆充軍。這幫傢伙成了皇帝醜聞的宣講團,在長達幾千華里的流放路上,走一路宣講一路。據說,一旦走到人煙稠密的城鎮村莊,他們就大聲呼喊:「你們都來聽新皇帝的新聞,我們受了冤屈,要告訴你們大家,好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只能判我們的罪,豈能封住我們的嘴?」(《大義覺迷錄》卷三)於是,皇帝如何改詔篡位,如何毒死父親、逼死母親的特大新聞便迅速傳遍祖國的四面八方。

雍正皇帝描述自己的心情說:「看著逆書,驚訝落淚,做夢也沒有想到天下人是這樣在談論自己!」(《文獻叢編》第一輯《張倬投書岳鍾琪案》,第4頁)他採用了一個極少見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兒:他一條一條地批駁曾靜給他列舉的十大罪惡,然後將關於這個案子的所有上諭——皇帝書寫的批駁文章、曾靜的口供和曾靜被皇帝改造好後寫的懺悔錄《歸仁說》等等,全部編輯到一起,取名為《大義覺迷錄》,刊印成書,頒發給全國各地的學校,要求所有讀書人都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其精神實質。若有哪個讀書人沒有讀過這本書,就要將該省、府、州、縣的教育長官從重治罪。(《大義覺迷錄》卷一)

隨後,雍正皇帝下令將曾靜、張熙師生二人免罪釋放。此時,在雍正的教育下,曾靜已經幡然悔悟,痛改前非,決心用實際行動來挽回給皇帝名聲造成的損害。他在《歸仁說》里談道,漢族人在漫長的歲月里,產生過許多聖賢,如今已經喪失了孕育聖人的能力,因此,聖人只能產生在異地,大清朝歷代皇帝的作為表明了聖人異地而生的道理。雍正皇帝就像堯舜再生,實在是個好皇帝,至孝純仁,受位於康熙,一舉兼顧傳子與傳賢兩個偉大傳統。再加上皇帝勤政愛民,是當今聖賢無疑。(《大義覺迷錄》附錄《歸仁說》)

於是,皇帝決定讓這位曾靜到南京、蘇州、杭州去宣講《大義覺迷錄》,讓他的學生張熙到陝西去宣講,然後,各自回老家的衙門報到,隨時聽候指示。

皇帝採取的另外一項措施,則是組織了一個龐大的宣講團,其成員全部在新考中的進士中選拔,派遣他們深入到西北地區去宣講;同時,皇帝下令全國各地官員,必須在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兩天,向自己的屬下人民宣講《大義覺迷錄》。據官員們向皇帝報告說,這種宣講,擦亮了人們的雙眼,極大提高了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許多聽過宣講的人都表示,今後自己決不會再輕易上當了。臣子們決定再接再厲,加大宣講力度。(《雍正朝漢文硃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