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萬曆皇帝與最怪異的戰爭

大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

四月十四日夜半時分,大明遼東撫順關外,一陣嗚咽的胡笳聲,打破了仲春夜晚的寧靜。一時間,炮火連天,殺聲動地。大明帝國撫順游擊將軍李永芳在震驚之中,迎來了一個信使。來人告訴將軍,努爾哈赤率領數萬大軍包圍了撫順,先頭部隊已先期混進城中,如今已經佔據各個要害之地,須臾之間,便可裡應外合攻破城池。如若投降,可保一城生靈之性命,將軍也將享有榮華富貴;如果抵抗,撫順城將玉石俱焚。李永芳望著一城烽火,聽著滿廂鼎沸,決定開城投降。

第二天,十五日清晨,努爾哈赤大軍裡應外合,拿下撫順。李永芳衣冠乘馬,出城來到努爾哈赤大營,舉行了交出武器的投降儀式。

這是後金與大明之間第一次正式交戰。努爾哈赤的戰果是:掠奪人畜三十萬,奴隸降民一千戶。李永芳成為大明帝國投降後金的第一位高級軍官。不久之後,成為努爾哈赤的孫駙馬。

戰爭開始了。

這是一場極為奇特的戰爭。其怪異之處在於,戰爭其實早就開始了,事實上已經進行了三十多年,而作為戰爭的被打擊一方卻渾然不以為意,沒拿這場戰爭當回事兒。

實事求是地說,三十年間,曾經不斷有人向大明帝國決策層發出警告。遺憾的是,這些警告全然沒有發生作用。李成梁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則發生在我們的國家元首——萬曆皇帝身上。

從萬曆十五年開始,我們的皇帝便以各種理由減少自己上朝的次數。此後,皇帝不上朝的次數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長。最後,這位活著的祖宗神靈索性就不再露面,時間長達近三十年。

近三十年!不踏出紫禁城一步!縱然裡面千嬌百媚,畢竟也只是個彈丸之地。就憑這一點,我們的國家元首已經創造出足以轟動世界的人文奇觀了。

宮中傳出的消息是:長時間以來,皇帝每日必酒,每酒必醉,每醉必怒,每怒必痛罵或痛打身邊的工作人員。可見,皇帝心情不好。

皇帝心境如此之糟的原因,可能與張居正令他的感情遭遇重大創傷有關。

據說,還有一個因素,導致皇帝的心緒更加惡劣:

皇帝愛上了鄭貴妃。兩人愛得真摯,愛得動人,已經進入海誓山盟、心醉神迷之中。我們知道,在我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的皇宮裡面,皇帝可以隨意發泄性慾,唯獨不可以發泄愛情。於是,當皇帝露出希望立自己和鄭貴妃所生的兒子為太子的意思後,立即遭遇到了群臣的堅定抵抗。臣子們反對的理由神聖而堂皇,那就是行之至少已達千年以上的宗法制度和大明帝國祖宗家法。原因是,此子非皇長子。

就此,皇帝的愛情受到普遍質疑,那位很有可能十分可愛——至少在皇帝心目中應是如此——的鄭貴妃,在宮廷內外,成了類似褒姒、妲己一類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受到普遍的憎恨。

除了鄭貴妃,皇帝的一肚子柔情蜜意,全然無人理會。他懷有滿腔愛情,卻全無心機手段,只能以束手無策對峙滿朝文武的義正詞嚴,時間長達十五年。最後,就連心愛的鄭貴妃也失去了耐性,撒嬌時,摟著皇帝的脖子稱呼他為「老媽媽」。

皇帝柔弱敏感的心靈受傷了。他不明白,為什麼從張居正時代開始,受傷的總是自己?

從此,他再也懶得搭理自己的臣子,懶得打理帝國的事務了。來自全國各地、各中央部門的文書報告,進入宮中,便十有八九如泥牛入海,再無消息。用當時的術語,這些文書報告被「留中」——留在宮中,也就是無聲無息地自生自滅了。

有一位可憐的帝國內閣大學士——相當於今天的首相或副首相——名字叫沈一貫,曾經充滿惆悵地訴說道:輔政已經十三年了,自己總共只見過皇帝三面。以至於滿朝臣子不論如何努力,都想不起來當今聖上的尊容。

一位名叫葉向高的首席大學士,相當於今天的帝國內閣總理大臣,心灰意懶地告訴自己的朋友:如今,一事之請,難於拔山。

而我們的皇帝更加心灰意懶,就連一個叫雒(luò,音同「洛」)於仁的司法官員公開斥責自己「酒、色、財、氣」四毒俱全時,皇帝都懶得理他,只是下令將他撤職後轟出京城了事。

最後,大學士李廷機,在自己被任命為首席內閣大學士那一天起,就開始辭職,並且不接手處理任何政務。兩年多以後,在他呈交了一百二十多封辭呈並搬出北京城以示決心之後,皇帝才在形式上批准了他的請求。

江山如同女人,是需要細心呵護的。可惜,對於萬曆皇帝來說,江山遠遠沒有他的女人那麼重要。事實上,兩千多年來,類似的情形與皇帝並非絕無僅有,或者也可以說,像萬曆皇帝這樣或比他糟得多的人渣皇帝,在我國歷史上幾乎觸目皆是。總體上,中國人對於朝這種皇帝山呼萬歲早已心平氣和。因此,他們實在沒有太多的理由,抱怨自己在一次次朝代更替輪迴中所遭遇的苦難。

然而,畢竟在我國以往漫長的歲月里,似乎還沒有哪一個朝代像大明朝中晚期一樣,有那麼多的皇帝對於他們手中的萬里錦繡江山如此漫不經心、如此滿不在乎。

其情形,恰如最壞的花花公子、紈絝子弟面對那些已然弄到手中的美麗女子——她們已經令人厭倦,讓人完全喪失了激情。如今,公子哥兒們正在思考著怎樣才能體面地用這場艷遇,去換取那些還沒有體驗過的刺激與歡樂。

面對錦繡江山,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穩紮穩打,正在將其一步步奪取到自己手中。

當他遠非那麼雄心勃勃地開始他的鐵血生涯時,他最初的目標可能很簡單——血親復仇,或許還包含了他對幾位美麗女性的嚮往。他感情強烈、專註而且執著,具備了實現這種追求的許多要素。

但是,要成就大事業,僅僅這些顯然還不夠,他還需要更多條件。這些條件,有些他已經具備了,譬如軍事才能,有些則恰到好處地出現了,譬如運氣。

最初事業的順利發展,除了他本身的素質與訓練之外,對手缺少素質和訓練可能幫了他很大的忙,這裡主要指的是他那些女真族的同族同種兄弟。而給他最大幫助、為他帶來最大好運氣的,則毫無疑問來自他最為強大的敵人——大明帝國的皇帝與皇帝的臣子們,來自李成梁和萬曆皇帝。如上所述,在他們手中,大明帝國的江山已經日益失去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

事實上,早期努爾哈赤的最大成功,並不在於他有多麼偉大或有什麼雄才大略,而是在於他在李成梁和大明帝國的幫助下,成功地將這場戰爭變成了本篇開頭所提到的「一場極為奇特的戰爭」。

我們知道,當努爾哈赤以所謂「十三副遺甲起兵」時,所有夥伴中包括他自己和他的親弟弟舒爾哈齊在內,只有十幾個人。同年,當他帶領十幾二十個人前去尋圖倫城主尼堪外蘭的晦氣時,預先得到消息的尼堪外蘭,其反應是攜帶妻子兒女遠逃外地。這表明努爾哈赤早期的敵人似乎並不需要雄才大略方能對付。其情形大約和黑社會流氓群毆或者農村常見的打群架、打冤家、械鬥差相彷彿。

翻檢中國歷史,秦末天下大亂時,劉邦用了六年多一點的時間建立了大漢帝國;具有胡人血統的李世民從起兵到成為大唐天子全部用了十年時間;宋太祖趙匡胤的情形有些特殊;而努爾哈赤的敵人——大明帝國天子的祖先朱元璋則前後費時十六年,建立起大明朝。即便是努爾哈赤的正宗祖先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從公元1113年抗命於遼開始,到公元1125年滅掉立國兩百多年的大遼,再到公元1127年兩次掃蕩大宋帝國的半壁江山,也只用了十四年。如今努爾哈赤用了三十六年時間,尚未完全統一女真各部,這不能不使人對他的政治、軍事才能產生雙重懷疑。也使人有足夠的理由發問:假如不是因為大明帝國已經爛到了骨頭裡,努爾哈赤能贏嗎?

事實上,這種懷疑有道理,卻也有失偏頗。譬如,說努爾哈赤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超人的個人素質、意志力和韜晦忍耐精神,大約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在史書記載中可以看到,早期的努爾哈赤時常帶領或派出一二十人、幾十個人征伐敵人或對抗來犯,戰鬥與戰役規模很小,證明關於群毆、械鬥的說法不是望風捕影。但是,在這些軍事行動中,努爾哈赤的勇力和膽量十分驚人。此人魁梧強健、弓馬嫻熟,使用的兵器長大而沉重,遠超出常人,且勇猛不怕死,常常身先士卒地衝鋒陷陣,氣勢豪壯先聲奪人,令敵手很難抵擋。他當年穿戴的鎧甲,收藏在今天瀋陽的一座寺廟裡,要由四個健壯的小夥子才能舉得起來。他顯然具備了冷兵器時代成為英雄的幾乎所有重要素質。

努爾哈赤壯大自己力量的情形,酷似《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情節。

在一次攻城作戰中,努爾哈赤衝殺在第一線,身中兩箭,其中一箭傷及頸靜脈,血流如注,幾至昏迷。身旁的人要來攙扶他,他說:「你們不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