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魏拯民,鞠躬盡瘁救國為民

魏拯民是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抗聯一路軍副總指揮兼政治部主任。

原名關有維,字伯張。1909年農曆正月十三(2月3日)生於山西省屯留縣王村一個農民家裡。父親關宏元,母親魏士。魏拯民來到東北後,初名「名勝」,後改「拯民」。都是用母親的姓。

屯留縣在山西南部,離省城太原約500多里。大革命初期,那裡還沒有黨的組織。魏拯民在本村小學和縣第一高小畢業後,父親就讓他回家種地,並給他娶了媳婦。這位老莊稼人說得倒也實在:「你念書,我沒錢。」照這樣,他就沒有希望上中學了。幸虧這件事被外祖父知道了。外祖父是個木匠,沒有兒子,喜愛外孫子,把魏拯民的學費包了下來。

1925年,他長途跋涉到太原省立第一中學讀書。學校里有中國共產黨的秘密組織,學生多傾向革命。魏拯民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自然很快地接受了黨的影響和教育,並參加了黨領導的反對軍閥混戰和反對閻錫山徵收苛捐雜稅的鬥爭。1926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俗話說:「烈火識真金」。

1927年4月和7月,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對共產黨和革命人民實行血腥大屠殺,白色恐怖籠罩全國。這時,那些原來被革命浪潮裹進來的形形色色的投機分子,一個一個地溜出了革命陣營,而真誠的革命者卻紛紛集合在黨的旗幟下。年輕的共產黨員魏拯民,經受了革命低潮時期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冒著隨時可能被逮捕、被殺頭的危險,緊緊地跟著黨,堅持革命鬥爭。「四一二」以後,太原黨組織遭到破壞,許多革命者被投入監牢;魏拯民也被學校開除了。他回到家鄉,繼續從事革命活動。5月以後,他千里迢迢去武漢找黨中央。當時,武漢已處於腥風血雨之中,黨中央轉入地下活動。由於形勢的突然變化,加上他初到武漢,又人生地不熟,所以未能找到黨中央領導同志,只在農運部見到了一位同志,簡單地談了一會兒,這位同志給了他一些文件就讓他馬上離開了武漢。他在返回山西的路上,行至太行山下,又遭土匪搶劫,腳部負了傷,錢也丟光了。當他一路顛簸回到家鄉時,山西軍閥也在瘋狂捕殺共產黨。他一點也不灰心,反倒是因為受到鍛煉,長了見識,很機警地進了榆社縣中學,用讀書作掩護,秘密進行黨的工作。

1928年夏天,魏拯民考入北京宏達學院。他把主要精力用於宣傳黨的革命主張上面,經常與同學到東安市場、前門、北池子等地貼標語,撒傳單。儘管國民黨特務密布,警衛森嚴,他也能很有辦法又很沉著地對付他們。他讓同學假借問路,把警察纏住,就趁機把標語貼在牆上或撒向人群中。他把宿舍磚地的一塊磚揭開,裡面稍稍修整一下,就成了一個不用鎖的保險柜。黨的文件就放在那裡,用時取出,用完放入,從未被敵人發覺。

1930年11月,軍閥石友三在安陽辦軍事幹部學校,黨要派進一些同志去,魏拯民便去報考。他在宏達學院並未畢業,只因窮困所迫,連三合面窩窩頭都吃不起,所以幾個月前就中途輟學了。而這所軍校是公費,他考取了。入軍校時,他只有3年多的黨齡,但做地下工作已相當有經驗,不到半年時間,就在這所集中營般的軍校里,發展了黨組織,吸收了4位同志入黨,並以「讀書小組」名義進行著秘密革命活動。

自覺的革命行動來自堅定的革命信念。魏拯民同志在一篇日記里寫道:「軍閥混戰後(民國19年4月至10月),人民得到的『洪福』『恩典』,使我們這些牛馬式的人類無可告述。像這樣的現象,我們還能忍受嗎?還能忍耐嗎?不能忍耐!只有一條路可以使我們走,我們走上去吧!」確實,魏拯民同志的足跡清晰地留在為億萬「牛馬式」生活的人民求解放這「一條路」上。

1932年春天,黨派魏拯民同志赴東北工作。他興緻勃勃地到北京大學校園,把喜訊告訴自己的老同學宋冠英。宋冠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當時正在北京大學讀書。原來在1931年4月,魏拯民因痔瘡嚴重,不能出操,被石友三的軍校開除了。他回到北京,接上組織關係,就到北大和這位老同學住在一起。那時,宋冠英正患三期肺病,卧床不起。魏拯民就拿著宋的學生證一面聽課,一面利用這個機會做學運工作。回到宿舍就護理宋冠英,煎湯熬藥、燒茶端飯,樣樣細心周到,直到宋冠英病癒。此時此刻,宋冠英的惜別之情是難以言表的。宋冠英知道魏拯民有心臟病,對於他立即到抗日前線去,也似乎有些意外。不過,答案很快就找到了。自從「九一八」事變以來,魏拯民就頓足捶胸地痛恨國民黨的賣國政策,惦記著被日本侵略者霸佔的國土和3000萬東北人民。他迎著國民黨反動派的刺刀和水龍參加了北大學生的示威遊行,廢寢忘食地在街頭髮表演說,散發傳單。現在,黨派他到東北工作了。魏拯民像得到最大滿足似的把這個消息告訴宋冠英,他無限感慨地說:「我雖沒有見過長白山,沒到過松花江,可我一閉上眼睛,就像看到那裡到處是煙火,到處是血跡,我立刻想到那裡去,拿起武器和敵人拼個你死我活。」魏拯民來到東北後,黨組織並未馬上派他到武裝部隊去,先讓他在哈爾濱市任黨的區委書記;1934年冬天,才把他調到延吉東滿抗日游擊區。「九一八」事變後,黨在東滿的延吉、汪清、琿春、和龍一帶,建立了抗日游擊隊。

在此基礎上,於1933年組成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獨立師,發展到近2000人。在同日寇的戰鬥中,東滿特委書記童長榮同志犧牲了。魏拯民就是來接替這位烈士的工作的。次年3月,在東滿黨團第一次聯席擴大會議上,他被正式選為特委書記。他來到硝煙瀰漫的戰場,心像一團燃燒著的烈火。在延吉找到特委的同志後,沒再停留,就到下面去了。他走遍了各縣游擊區,深入到各抗日游擊隊,向幹部、戰士、地方群眾了解情況,努力熟悉自己工作的對象和環境。東滿游擊隊和人民大眾抗日鬥爭的事迹使他感到無比振奮。他向當地幹部學到許多新東西。同時,也發現在統一戰線工作和肅清反革命組織「民生團」的鬥爭中,有「左」的錯誤,影響幹部和廣大軍民抗日積極性的發揮。然而,他對同志們並不是指責,而是耐心地說服、幫助,一步一步地去解決問題。在各種會議上,把黨的統一戰線政策說得清清楚楚;領著幹部總結反「民生團」鬥爭中的成績和教訓,糾正擴大化的錯誤,解除同志間無根據的猜疑和人人自危的恐怖情緒。他還親自主持舉辦幹部訓練班,訓練一批地方工作幹部和統戰工作幹部。不久,東滿工作就有了新的起色。

到1935年春天,自發的抗日武裝紛紛向我游擊部隊靠攏,游擊區周圍的義勇軍、山林隊大部接受了二軍獨立師的指揮。琿春等地偽軍整排整連地起義參加抗日游擊隊。地方群眾抗日組織,如救國會、反日自衛隊以及婦女、兒童、青年等組織日益發展。他們為游擊隊籌款籌糧,縫衣做飯,站崗放哨,直至參軍參戰。也是這年春天,汪清大甸子的農民700多人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反捐稅、反「集團部落」和分糧鬥爭。人民革命軍迅速擴大,5月,在京圖線哈爾巴嶺炸翻關東軍高級將領乘坐的軍用列車,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同月,獨立師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王德泰任軍長,魏拯民兼任政治委員。

由於黨中央、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以及東北軍民的艱苦奮戰,1936年到1937年,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發展到最高潮。抗日烈火燃遍白山黑水,抗日聯軍達11個軍,4.5萬人,並有許多同盟部隊圍繞在抗聯周圍。與此相適應,初期分散的小塊游擊區,逐漸連成一片;日偽盤踞的若干城鎮、據點,趨於被包圍狀態。二軍地處楊靖宇同志領導的第一軍和周保中同志領導的第五軍之間,1935,二軍與一、五軍打通了聯繫,游擊區也擴大了。

1935年夏天,魏拯民到莫斯科去了。他代表東北抗日游擊隊去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第二年年初歸國。一、二月間,他先後在北滿、吉東和東滿傳達了大會精神及中共中央指示。接著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之後,魏拯民即率領二軍向南滿遠征。他們從汪清出發時,踏著沒膝的積雪,到達通化地區的金川縣境時,已是6月盛夏了。一、二軍勝利會師,老同志戰地相逢,真是喜出望外。魏拯民剛從列寧主義故鄉回來,滿載著國際共產主義者的友誼,又與同甘共苦、攜手戰鬥的兄弟部隊會合,更加激情滿懷,思緒萬千。魏拯民與楊靖宇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親切地交談著。從祖國的今天和明天,談到世界的未來。魏拯民懷著深厚的戰鬥情誼,贈給楊靖宇一本《共產黨宣言》;楊靖宇高興地拿出一支嶄新的小擼子,輕輕地放在他的手中。他想推辭,楊靖宇用誠懇而略帶責備的口氣說:「老魏,你送給我馬克思主義,我送給你殺敵的武器,怎麼,嫌不夠本嗎?」兩軍戰士也分外高興,他們開了聯歡會,演出了自己編排的文娛節目。

鑒於東、南滿游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